僧璨大师信心铭讲记

(第三卷)

 

净空法师讲述

 

《止动归止。止更弥动。唯滞两边。宁知一种。一种不通。两处失功。遣有没有。从空背空。多言多虑。转不相应。绝言绝虑。无处不通。》

 

大师这篇文章,当然偏重在宗门,也就是偏重在参禅的这一方面的修持,特别是在指导用功,虽然是禅宗的典藉,但这里所讲的原理原则,教下也都用得上,正所谓是八万四千法门,门门不离这个。

 

止与动,是一不是二,往后还要发明这个道理,这在用功可以算是第一个阶段,我们在楞严里面看到六界三空。六界里面第一个就是动,第二就是静,“止动”就是楞严经里面所讲的动静,凡夫不晓得动静一如,所以在这个一定要把动给止住,认为这样才能够得到静,那么是不是真能止得住呢?止不住的,愈止就愈乱,此地所讲的“止更弥动”,动静或者止动都是讲我们的都是讲的心,经典里面,特别是大乘了义经典,我们常常念到,真心是湛然常住不动,我们想想经里面的这个句子,湛然就是清净,我们讲干净,一尘不染,常住就是不动的意思,永远是这个样子。不但在如来果地是这个样子,在凡夫还是这个样子,纵然我们讲到凡夫最恶劣的境界,这个地狱众生,也没有两样,这样的真相我们为什么见不到呢?那就是我们在这个真心里面起了一个妄心,诸位要晓得,真心是本有的,妄心从名字上面去了解,妄心是虚妄的,不是实在的,是虚妄的,由于这个妄心起作用,它就妄见。妄见里头最重的也是最根本的,就是分别执著,我们所讲的第六识、第七识,第六意识是分别心,第七识就是执著心,这两个都是妄念,可以说是一切妄念的根源,但是你要晓得它是虚妄的,如果你明白它是虚妄的,妄就不碍真,如果真心要受到外面这个妨碍那还能够叫真吗?那就不能叫真了,真是决定不会被人障碍住,现在你为什么障碍,因为你迷了,你以为有了障碍。这是自己以为有了障碍,而这个疑惑没有办法打破,因此我们见不到常住真心,于是想什么呢?想把这个妄念克服住,愈想克服妄念愈多,我想这种境界同修们可能都有过,当你在念佛、在静坐的时候,不知道那来这么多妄念,你要拚命想把这个妄念压下去,愈压愈多。大凡用功夫是两种常见的境界,一种他没有妄念,精神提不起来,精神提不起来就打瞌睡,一坐在那个地方就昏沉了,这是一个现象,昏沉就是无明的现象。一种现象就是妄念很多都起来了,佛学名称上掉举,这个就是妄想,这是妄想,你愈是想止住,愈动得厉害,真正的静从那里找?真正的静动静一如,动静不二,静是心的本体,动是心的作用,体用是一不是二,有体一定它有作用,有作用里面就产生两种现象,一个是为迷,一个是悟的现象,怎么叫做迷呢?把动静看做两桩事情他就迷了,如果晓得动静是一桩事情,换句话说,你找动也没有动相,找静也没有静相,只要知道它是一,一里面找动静二相都找不到。所以楞严经里面讲,动静二相了然不生,就是在这里头找不到这二种相,怎么找不到?是你心清净了,你心不再向外面这个境界去攀缘,于是这二种现象在你心里面都消失了,这个时候你的心才得真正的清净,所以动静两边都离开了,这个是在修行境界里面讲是第一层的境界。这底下说:

 

“唯滞两边。宁知一种。”这个两句是解释上面两句,“两边”就是指前面的动静二相,一种所谓是理体无差,两种现象是一个相。我们应当明了,两边妄,那两边都是妄,如果说真,两边都是真,一真一切真,一妄一切妄,从虚地上来看,凡所有相皆是虚妄,从真地上里看,凡所有相皆是实相,外面境界有没有变动呢?没有变动,只是换换名词而已,为什么要换名词呢?一个是觉悟的观察,一个是迷惑的观察,迷惑是把这个动静看成两桩事情,都是虚妄,动是虚妄,静也是虚妄,在此地祖师只举这一个用这个例子来概括世出世间一切法,你譬如我们讲佛与众生两边,你要把佛不是众生,众生不是佛,两边俱妄,众生是妄,佛也是虚妄;你要晓得生佛不二,生佛一如,两边都真,佛是真的,众生也是真的,可见得这是迷悟的看法,境界并没有改变,所以是境随心转,并不是境界真的被你心所转,那有这种道理,境随心转,每个人的心不一样,他看到的那个境界所感受的不相同,境界印在个人的这个心里,个人心里变现一个境界。个人所变的都不相同,这叫境随心转。

 

所以你慈悲心看一切人,都是好人,佛眼看一切众生都是佛,菩萨眼睛看一切众生都是菩萨,凡夫眼里面看佛,看菩萨也是凡夫,这就叫做境随心转。这个两句话在此地说,“唯滞两边”,滞是滞在两边的话,这是凡夫的知见,迷而不觉,觉了怎么?觉了晓得一种,所以是见相就见情,古人用金器做比喻‘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。’见到器就是见到金,那有两样?用功,知见是在第一,知见要是错了,功夫就决定不得力。

 

“一种不通,两处失功。”这一句是接前面所说,显示一种的真理。同时也责备凡夫迷惑,不认识一,在境界里面生起虚妄的分别,这是用功不得力,学佛不得入门的所在,你说为什么不能入门?道理就跟你说出来了,我们现前正堕在这个境界里面,所以功夫不得力,没有法子见道,不要说修道了,没法子见道,就是不知道是一,要果然从这地方悟入了,这一悟入了,那名称也很多,在净土法门里面叫一心不乱,华严经里面讲一真法界,也是讲的是一,入法界品就是入一真法界,宗门里面常说:‘识得一,万事毕。’万事是讲,修行六度万行,统统圆满了,统统毕业了,你怎么圆满的,你怎么毕业的,你认识一了,宗门里这些祖师,你看到他开悟了,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了,他悟了什么?他见了什么?就是见到一,万法一如,他见到一如。金刚经里面讲:‘如来者,诸法如义。’见到一如了,所以佛经一开端,证信序里头跟你说的,‘如是我闻。一时…。’这个意思很深很深,我们的过失完全是在虚妄的分别执著,所以搞得天下大乱,这个天下大乱不管这世间怎么乱法,你自己乱得很,如果这个世间他乱我不乱,那就对了,你自己心要不乱了,你看这个天下也不乱,你千万不要误会‘我心很清净不乱,这个世界太乱了。’跟你说,你还是乱,你要是心不乱,怎么会看外面境界是乱,外面境界乱是谁看到的,这个意思向下还有许多的发挥。

 

再看底下两句,前面六句在功夫上来讲非常重要,就是用在念佛上也非常之好,我们念佛希望念到一心不乱,希望念到功夫成片,如果能够把握这个原则,我们的功夫不难成就,要不晓得这个道理,真是“两处失功”,真与妄两处都失掉了。

 

这“遣有没有,从空背空。”这个意思说明了,有是假有,不是真有,佛在经论上常常开导我们,有是什?么是因缘生法,如果要跟诸位说真实的,世间什么都是假的,假有里面只有因果不假,这个道理很深很深,为什么说因果不假,因为一切法都是缘生法,缘生法就是因果的定律,所现的一切境界相都是妄相,妄相有没有呢?有!不能说没有,虽有它是虚妄的,所以佛才教人要修殊胜之因,才能够得殊胜的果报,俗话讲:‘一饮一啄,莫非前定。’你修善得善报,你作恶得恶报,这个是一定的,正因为如此,所以佛法总常说,‘菩萨畏因,众生畏果。’菩萨觉悟,所以对于造因非常慎重,众生迷惑,疏于慎重的造作,所以感得的果报,不堪设想。这个意思,在一切大乘经里面佛跟我们讲得很清楚。我们要细心的去体会,最殊胜的因,就是清净之因,什么叫清净之因呢?离一切分别执著,修一切善法,这个因是清净的,离分别执著。

 

换句话说,你的一切的造作不是虚妄的,不是妄心,你是用的真心,真心也就是观经里面所讲的至诚心,至诚心就是一心,无论是待人接物,你只用这一个心,用这一个心就能够成佛、就能够成菩萨,至诚心里面没有分别没有执著,无论外面境界的好丑,他的心是平等,平等无有高下,这菩提心里面指的是直心,才动一念分别这就是妄心,就落到意识里面去了,意识里面的造作,就有善恶无记,所感的报就有善报、恶报、无记的果报,这是说明诸佛菩萨跟我们不一样的所在。要说得更通俗一点,就是我们的生活,过日子不一样,用心不一样,佛菩萨用真心,修一切善法,所以他得的这个果报殊胜,得的果报殊胜,我们再看看,凡夫用分别执著心修一切善法,他得的果报不殊胜。在人间讲,凡夫眼睛里面讲他很殊胜,他能够生天,像昨天晚上我们在华严经读到的忉利天主,他能够生天,人间果报最殊胜,但诸位想想,天,他还是有烦恼,还是有生死,所以他不究竟,殊胜而不究竟。

 

我们人间有战争带来了很大的苦恼,忉利天也有战争,你们看经上讲,阿修罗常常找帝释天的麻烦,要跟他打仗,战争彼此都有胜负,有时候忉利天主这一仗打胜赢,有时候也输给了阿修罗,这个事情是常有,这就是福报不是真正的殊胜。如果我们说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,为什么不用一心?佛法在修证上讲,信、解、行、证这四个过程,信是第一位,唯有信,才有真正的理解,开经偈里面讲,‘愿解如来真实义’,才是真正的理解,千言万语,对于初学的同修来说,无非是劝你要建立信心,你信佛没有用处,你信经典也没有用处,你信我跟你所以讲的更没有用处,要信你自己的一心就有用处,信你自己什么呢?我离开一切分别执著,我的心跟十方诸佛的心就无二无别,我用这样的心来修一切善法,就能够证得无上的菩提,这才管用。

 

所以说佛教不是宗教,道理就在此地,宗教是你要相信别人,你要信他,佛法讲信自己,不能信他,信他没有用处,信他到最后两边都落空,要信自己,依这个信心来修,没有不成就的,这两句的意思也不难懂,我们晓得一些有是妄有,所以不应当执著,“遣有没有。”空呢?空本来就是空,你也在想我要把一切空掉,那你不就是在头上安头吗?本来就是空,你还空个什么?心本来就是清净的,我还要修清净这就糟糕了,清净上里头再加上一个清净,就不清净了,真心是空寂的,所以你要是修空修寂,那就是楞严里面所讲的‘知见无知是无明本’,你又增长无明了,正是六祖大师所说的‘本来无一物’,空也没有,有也没有,空有两边都没有,空有两边都不可以执著,这个境界很难讲,也不容易体会,空有这两个现象是相对而产生的,因为从有才显得有个空,从空才显得有个有,那么你要问我,空有到底是一还是二呢?我们不得已用个比喻来说,空好比说我们看电影那个银幕,是一个白布,里面什么都没有,那个有就好比放映的时候那个影片影像放在上面,因为一个空白的银幕,所以这个影像才能看得清楚,才能见到有,也因为正有个影像,所以才能反应底下这个空白的银幕。所以空跟有是同时的,换一句话说,空全是有,有也全是空,要晓得这个道理,空有两边都不执著,一有执著就错了。底下两句:

 

“多言多虑。转不相应。”言语要是多了,愈说愈远了,这个说法,特别适合于中国人的口味,你看中国的典籍,愈讲到高深愈简单,你们看看中国文化的根源就是易经,这是中国文化的根源,六经可以说都是易经卦相的注解,你看那本多简单,几画符号,几个字解释。佛法也是如是,讲到最极深之处也是简单明了,有些人看到佛法,这么多的经典,一看都吓到了,实际你要讲这么多经典,心经二百六十个字全都包括了,再说得更简单一点,每部经开端,‘如是’两个字全都包括了,那些所讲的就是讲的‘如是’两个字而已,一句话可以把整个问题解决,所以言语愈多愈是不容易掌握到要领,头绪太多,就找不到头绪了。

 

真理,简而不繁,这三祖信心铭,也只不过是五百八十个字,比六祖坛经简单得太多,可是六祖真正的纲领也不多,就是在坛经第一章里面十五首无相颂,六十句,那六十句无相颂,把六祖所悟的这个境界全部说出来,也是要而不繁,所以是说言语愈多反而不相应。这也说明了,为什么佛菩萨祖师大德示现一个榜样,教我们学东西要一门深入,怕的是你学多了,转不相应,那真正吃亏,一门里面相应的是什么?与真如相应,与一心相应,不管那一个法门无非就是修一心而已,净土讲一心不乱,禅家讲明心见性是一桩事情,教下讲大开圆解,还是这一桩事情,你要想与这个相应,只有一门深入。

 

我们看古来的大德,差不多是十年到二十年这个阶段得到相应的人很多很多,诸位从高僧传,从这个禅宗语录去看,十年以上,廿年以下,在这个阶段开悟的人,太多太多,真是不可胜数,你再看看他们所用的功夫所学的都是一门,教下那些大开圆解的都是从一部经他才有开悟的可能,他要搞个五部十部,那就是六祖所讲的,到结果也不过是个知解宗徒而已。在佛法里面讲,不过是个多闻而已,今天讲多闻的学者而已。不能够大开圆解,不能够大彻大悟,毛病在那里?就是“多言多虑。转不相应。”我们凡夫不能没有虑,无言无虑就成佛了,这是我们做不到的,我们没有言吗?妄想还是不能断,还是妄念纷飞。

 

佛的方便法,就是把我们的言虑,使那个多言多虑,把他诱导,教你一个方向,一言一虑,用这个办法。你说念佛人,‘南无阿弥陀佛’这是不是言,是言,是一句话,所有的念头也集中在这里,不动念则已,你一动念就都想著「南无阿弥陀佛’,把这一切乱的念头,多言归一,到功夫成熟的时候,这个一也不要了,斩断了,那就入了境界,得一心。

 

禅宗这个办法也是如此,参话头,话头也是一句话,把你这个念头,拴在这个一句话上,也是从多言多虑,归到一言一虑,都是用这个办法,这个办法是最高明的办法,能够叫我们外绝诸缘,内熄分别,把这个分别执著,分别执著就是妄想,内熄妄想外绝诸缘,我们古来的大德都用这功夫。到成熟了,前面是用功,这里是见道了。

 

“绝言绝虑,无处不通。”经典里面常讲‘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’。“绝言绝虑。”这个话不能发生误会,“绝言”不是从此以后不说话了,也不思想了。如果从此以后不说话不思想,木头人是做到,你学佛学到最后不过学个木头人而已,那那里叫成佛呢?我们套金刚经上一句话,诸位对这个意思就可以稍稍体会到一点了,‘言虑者则非言虑,是名言虑。’这就叫绝言绝虑,无处不通了,“通”就是通达实相,通达诸法如义,为什么呢?言虑都是因缘生法,既然是因缘生法,当体即空,了不可得,这就是“绝言绝虑”,虽然当体即空,了不可得,可是也还有言虑的名相在,如果说绝言就不说话了,三祖说这么多,他有没有绝言?释迦牟尼佛说了这么多经典,他有没有绝言?说而无说,无说而说,说与无说是一不是二,言与无言是一不是二,这叫“绝言”。虑跟无虑是一不是二,这才叫“绝虑”,两边都绝了,不是绝一边,绝一边存一边,还是没绝啊!希望诸位能够体会这个意思,真正所谓两边不立,中道不存,你才有门路可入。底下一段入门了。底下这一段入门,诸位翻过来。

 

《归根得旨。随照失宗。须臾反照。胜却前空。前空转变。皆由妄见。不用求真。唯须息见。二见不住。慎勿追寻。》

 

这一段是入了境界了,必须要到绝言绝虑,这是归根了,归根“根”是什么?是性。“归根”的意思就是见性。禅家讲明心见性,无处不通就是“得旨”。“无处不通”,在华严里面讲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。有障碍就不通了,通达就是没有障碍,既然是归根得旨,犹缺随照失宗,这话怎么说法呢?怕的是你在这里起分别、起执著,我‘见性了?’‘我事事无碍了?’这又失了宗旨,你想想看,你如果有这一念,我见性了,我得一心了,你有没有得道?你还是凡夫,没有得自以为得了,真正得怎么样?真正得不是随照,“随照”实在讲是随念分别,他这个句子真的有点像金刚经里面句法,怕的是在这个地方随语而转,又迷了,所以在这个时候再提醒你,真正的得智慧宗,是即照的境界现前,可不是随照,即是心真清净,外面境界样样明了,通达无碍,为什么?他在境界里没有分别执著,连自己见性也没有这个念头,我见性了,没有,也没有个念头,某人还在迷惑,某人还好像没有见性,没有这种感觉,因为在这个境界里面是万法一如,平等平等。如果起一念就不平等,那就失照了,此地讲失宗了,所以这个地方决定不能够有一个错误的念头起来,因此佛,像在维摩经里面讲的平常心是道,平是平等,无有高下,常是永远这个样子,佛说一切法是绝言绝虑而说的,所以佛是无法可说。金刚经上‘无有定法可说’,无法可说,佛说什么法?佛没说法,佛说法佛起心动念,佛失照,佛说法就像我们这个磬和木鱼一样,敲它就响,就是我们叫他说法,你不敲就不响,虽然敲了,是不是它有心应你,无心啊!如果他有说法的话,不敲它也响,不敲不响敲了响,响就是不响,诸位要晓得这个意思,这是佛法讲感应道交,众生有感,佛则有应,众生有心求感的,佛是无心而应,唯有无心而应,所以他才万法皆通,才是事事无碍。

 

“须臾反照。胜却前空。”“须臾”是极短的时间,回光反照,以明暗色空,销归自性,这叫做“反照”。空不自空,因心故空,有也不自有,也是因心故有。那么换句话说,离了分别执著,那来的空有呢?由此可知,空有是我们分别执著心里面所现之物,是妄心所现,不是真心所现的,换句话说,无论你是依空修是依有修都是颠倒,都不是真实,真修是空有两边不住,所以教你一回光就胜却前空。

 

“前空转变。皆由妄见。”前面说过,有是妄,空也是妄,空与有都是缘生之法,既是缘生之法,缘就不定,所以你要想离妄,离妄心难,那么我们转变一个方法,我们先离妄境,也就是妄心是能变,妄境是所变,能变是主观的,要去掉很难,我们俗话也说:‘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’,本性就是讲的成见,我们今天讲主观的观念,这个东西离开很难,但是客观与主观是相对的,客观没有了,主观也就没有了。换句话说,所缘的境没有了,能缘的心也就不能够建立,这也是一种善巧,先离境,境离了心自然就息了,所以佛法里头常常叫人发广大心,特别是华严经里面,他广大心用意在那里?你想想看,他用意是破我执、破法执。我执、法执是成见,是主观观念不能有,那么破除的方法,我们从客观境界上破,我们把心量扩大,我们看到别人就看自己一样,发大心,修大行,什么叫大行?心大,行就大,心小,行就小。归根究底,大心就是主,其余皆是宾。心量一大,我见不破,自然就转变了,我执不破,自然就破了。这是比那个小乘人一昧就在我执、法执上来破要容易得多了,在时间上来讲也快速得多了,那么这是大乘佛法善巧之处。这一段意思就也是讲我们如果要是离妄,求这离妄必须两边都要离开。底下一句说:

 

“不用求真。唯须息见。”为什么不须求真?不用求真?真是本有的,你到那里去求。楞严经上说‘言妄闲住真,妄真同二妄。’你们想那经文,‘又非真非真,云何见所见。’这四句话是楞严经上说的,求真那真是一个妄境,你要懂得这个原理,你说我们念佛人求一心不乱,你有这个求一心不乱的心,试问你能不能得一心?你得不到啊!有求这个心是个妄心,妄求不到真,妄所得的结果还是虚妄,求不到真,那好,不求行不行?不求也行,不求也得不到,因为你不求这个心你想想看还是个妄心,求的这个心,求真的心是妄心,不求真也是妄心,所以说真妄同二妄,两个妄念,那到底怎么办呢?息见,见就是什么?这个见解把它息掉,求真的见解也息掉,真心就现前了,一切分别执著都没有了,这个时候真心就现前,真心就用事了。只要我们能够离一切见,这个离见比离相的功夫还要深一层,你看金刚经里面前半部教人离相,离四相修一切善法,后半部比前半部的意思更深,离四见修一切善法,不但这个世间一切妄见你要离开,连佛所证的三身、佛证的大身,佛所证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见解都要离掉,都不可以执著,你要执著有个无上正等正觉,我要来求无上正等正觉,那糟糕了,那无上正等正觉正是迷惑颠倒,是个妄念,那么念到这里诸位特别要记住楞严经里面的一句,修行,‘因地心与果地觉一定要相应才能成无上道。’我们因地心是个妄念,怎么能求得果上的正觉呢?不相应嘛!所以我们现在这个心,不管你怎么用统统是妄心,你们想想看对不对,真性没现前,这个事情不能欺骗自己,真心无念,妄心有念,这是两个最大的差别,真心是寂照,妄心我们讲观照吧!随照,随照就失宗了,祖师跟我们讲得很清楚,可是功夫又不能不用,不用也不行,用功不晓得从那,你用起这个事情麻烦大了,所以在般若经典里面佛告诉我们说,功夫三个层次对绝大多数根性是非常适用,那就是讲上上根以下,离开了这个方法很难有成就,那就是先用观照的功夫,我们讲观照般若,观照用的是什么呢?用的是分别执著的心,换句话说用第六意识,是用妄心,观照是什么?日常生活当中,常常能够想得起经典里面的教训,用这功夫,你譬如说我们在境界里面,日常生活当中待人接物之处,我们心起分别了,这一起分别心,马上自己就能够觉悟,我应该用平等心,用一心,为什么对这个人好,对那个人薄一点,我为什么会有分别,要常常提起这一念这就叫观照,一念分别执著就是迷情,是无始劫以来的虚妄习气,在境界里面分是分非,分善分恶,心境不如,那么这个就叫观照的功夫。当你观照功夫一提起,心就清净了,一会儿又失掉了,这功夫很短暂的,你要常常用,不断的用,用到怎么?用到你这个心不乱了,有了主宰了,照住了。

 

这是第二层的功夫,那就什么?得三昧了,这个功夫成就在念佛人讲证得念佛三昧,就是事一心不乱;换一句话说,不必时时提醒自己,已经如如不动了,这个平等心现前了;换句话说,自自然然在日常生活当中能用一心,不是用二心,真正用的是一心,这是你得念佛三昧了,这个功夫更正上是照见,一直到照见才是大乘的入门,我们讲得理一心不乱,开智慧了,这时一切通达,心经里面一开端‘照见五蕴皆空’,照见五蕴皆空,能所两边都不执著,这个方法非常的善巧,对中下根性人来讲是最好的修学指导原则,我们要不循这个原则来进修恐怕很困难,真正照这个原则来修学,我刚才说了,我们的古圣先贤,十年到廿年当中开悟的太多太多了,他们所用的功夫就是用这个办法,念佛人的警觉就是一句‘阿弥陀佛’,阿弥陀佛的意思,阿弥陀佛是梵语的印度话,意思是无量觉,‘阿’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无,‘弥陀’翻成中国意思是量,‘佛’就是觉。我们起心动念都是迷,一句阿弥陀佛我要无量觉,要样样都觉悟,这是提醒你这句话,我要样样都觉悟,我怎么又迷惑颠倒了,怎么又起心动念,所以这一句阿弥陀佛是唤醒自己无量觉,我们在境界里要觉而不迷,古德所谓‘不怕念起,念起就是迷,只怕觉迟。’这个觉回光反照,也比喻做回头是岸,从迷里面回头就觉悟了。这个地方教你,你要是求真你是迷了,息念息见,见就是见解,把一切见解统统能够离开那这就是觉。

 

所以说只要离一切见,全体皆真,见相就是见性,还求个什么?初学人,我常常劝勉同修们,我们眼前要做的,与世无求,与人无争,求的这个心是妄心,争的那个心就是造罪业,你要想开悟,你要想得一心不乱;你有求有争,决定得不到。看到别人好我们要赞叹、我们欢喜,生一念嫉妒障碍,造无边的罪业,别人做好事我们造罪业,你想想,你岂不是迷惑颠倒吗?别人做好事你随喜赞叹,功德无量,那么你想像自己是个聪明人还是愚痴人,聪明人跟到人家前进,愚痴人是愈堕愈念深,这是我们必须要提高警觉的。底下两句是:

 

“二见不住。慎勿追寻。”“二见”就是真与妄这个二种见解,两边都不住,不住这个念头也没有,金刚经里面跟我们说:‘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。’祖师这个两句跟金刚经这个两句是同样的境界,真妄这两种境界都不执著,都不去分别、都不去执著。

 

“慎勿追寻。”“追”就是追究,“寻”是寻找,为什么?追与寻你看看在百法里面是那一个心所?寻思,寻思所用的这个心与谁相应,在八识里面与第六识相应,与第七识相应,那不是妄见是什么呢?你要明白这个道理了,对过去的你要去追回,对未来的要想期望,全都错了,如果你懂得金刚经里面所说的‘三心不可得’,你这个念头都会息掉了,金刚经上这三句话是总纲领,‘过去心不可得,现在心不可得,未来心不可得。’换句话说,你过去、现在、未来所有的想头、念头,统统不可得,全是虚妄的,你要把这个当做真的,统统是障碍,你怎么能够明心见性,你怎么能证得一心呢?明明跟你讲了一心是寂而常照,照而常寂,照是一切明了,一切通达,这个里面是没有三心,没有三心就是寂,有三心就不寂了,所以金刚经讲的是总纲领,祖师所说的是变一句话来讲,还是不离这个纲领,所以句句都是佛法,离了纲领就不是佛法,离了这纲领那魔说的,不是佛说的。

 

返回[重庆缙云寺-般若文海]首页 | [繁体版]



 
重庆缙云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