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
自立法师讲述
佛历二五三三年岁次己巳八月初一日
于菲律宾隐秀寺太虚讲堂
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,是从印度传到中国的第一部圣典。这是由天竺高僧迦叶摩腾与竺法兰共同翻译的。当时‘夜梦金人’的汉明帝,对这第一部新译出的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,简直视如国宝,特别敕令珍藏于‘兰台石室第十四间’(皇家图书馆),成为皇室的专利品,民间根本不知道有这一部法宝。因此,在晋朝道安法师所编的《综理众经目录》,尚找不到这一部经的名称,难怪有人误认它是伪造的了。可是,我们再详细查考唐朝所有的藏经目录,都已一一记载,因此,我们可以肯定: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的来源,是无足怀疑的!
当初,佛成道以后,由许多外道发心出家的比丘,将他们对宇宙人生不明了的地方,以及有疑难的问题,纷纷提出来请佛解释;有些也是佛自动对比丘们恳切的开示,这些生活中金科玉律的语录,集合起来,共有四十二段。我们逐段欣赏玩味,感觉得每一段皆含有重要的意义,而且每段皆自成一章,因此,就成为这一部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。
这部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的内容,对我们现实的人生,富有启发作用,可以说它是引导我们修身、行持、处世、待人、乃至成佛的解脱之道。
一九八九年(岁次己巳)古历八月初一日,我接受隐秀寺善友们的请求,在太虚讲堂宣讲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,当时是由王晴暇(玉霞)居士翻译闽语的。这部经断断续续地共讲了三十五次,如果在每月的共修会连续不断地讲下去,应该一年半就讲完了。但因晴暇居士是带病翻译,而且病情日渐沉重。最后为了移植肾脏,又停顿了数月未讲。本来我打算请别人翻译,让她好好静养,但她在病中深深感到人生无常,已不久于人世。为了要使这部经由她翻译得有始有终,给大家结一个圆满的法缘,所以她一直坚持要负责将本经译完。记得她手术后已无力登上讲台,还是由她的丈夫(蔡博厚居士)和幼儿(本强)两人扶著她步上讲台,坐在翻译的位置上。当本经全部讲完后,没有数月,她就安详地往生了。她一向如此择善固执,这种为法为人的悲愿,是值得我们效法和感念的!
过了六年以后,在一九九五年(岁次乙亥)的六月廿五日,我又应邀往台湾苗栗净觉院,为智道法师所领导的徒众,在她们一年一度的‘结夏安居’期中,以普通话直接为她们讲解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。她们经常听智道院长讲经说法,本经当然也早已听讲过了。她们对佛学都很有研究,我名义上是去为她们讲经,不如说是去为她们复习,还比较恰当。我只是藉此机缘,去陪她们过一段佛制的结夏安居生活而已。
在这两处所讲的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,虽然是同一部经典,但因环境和时间不同,听众的程度也不一样,所以我为了要适应他们的根机,所讲的内容,也就不完全相同了。我将这两个道场所讲的录音带和笔记,都交给了法净。她经过一年又两个月的时间,用她流畅的文笔,耐心地记录、整理;再经我仔细地审阅、删改和补充,这样,才完成了这一部将近二十万字的讲记。
五十多年前(一九四五),我在故乡泰州光孝佛学院与挚友──了中法师同学时,第一学期的佛学课程,其中就有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。那时我们都是十多岁的小沙弥,虽然授课的希尧法师口若悬河,讲得天花乱坠;只因那时我们的程度太差了,所了解的实在有限。每次课后,我都跟年纪最小,而且最聪明的了中法师共同研究,互相勉励,并发愿希望将来有一天,自己也能够为别人讲解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。真是岁月如梭,屈指算来,如今已超过了半个世纪,我所宣讲的《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》,也将要问世了。回想当年求学时的情景,我情不自禁地给了中法师打了个越洋电话,请他为我的讲记写篇序文。他听过电话,很爽快地答应了;而且很快就给我交了卷。不过,了中法师在序文中过于为我吹嘘,反而使我感到汗颜!近来他正在为筹建玄奘大学的教学大楼,以及兴建善导寺的大雄宝殿,已忙得不亦乐乎!他从百忙中抽空为我写序,使本书增加无量的光彩,他这股友爱的热忱,真使我说不尽的感谢!
在印刷及发行方面,我仍偏劳经验丰富的性滢法师为我帮忙处理。她扑扑风尘地刚从美国弘法归来,就欣然接受了我这样繁重的恳托,使我铭感不已!
为了便校对,也为了及时修改,这部书在打字排版方面,我仍邀请施腾辉居士为我负责这份最辛苦的工作。他本来在报馆忙于编务,仍从忙里偷闲来为我操劳,使我从内心由衷的感激!
关于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的注解,明朝有蕅益大师的《四十二章经解》;近代有太虚大师讲的:《四十二章经讲录》,这是比较扼要而有价值的著作。只因我蜗居菲岛,缺乏资料,所见到的已寥寥无几。现在我敝帚自珍地出版这部讲记,只希望给初学佛者多一份参考;并藉以向海内外的先进们领教!
这次出版本书,菲律宾隐秀寺的善友们随喜参加助印,热心推动佛教文化,诚意可感,真是功德无量!
佛法讲因缘,这次《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》能够顺利地出版,也是藉各种因缘和合所致。让我谨在此向所有赞助的师友们,表达万分的谢意!
佛历二五四三年地藏圣诞写于菲律宾隐秀寺随缘楼
心理法师、真心法师、诸位法师、诸位清姑、各位善友:
时间过得非常快,今天已经是农历己巳年八月初一了。我也好久没有跟诸位正式讲经了,所以从今天开始,每个月的初一、十五这两天的‘佛学讲座’,我来跟大家研究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。
在几年之前,我曾经跟大家讲过《佛说八大人觉经》,这部经的内容说明我们要做一个大人──菩萨,也就是要做一个救人救世的菩萨,所应该实行的八件大事,这部《佛说八大人觉经》,大家已经听过了。
中国明朝有一位大师──蕅益大师,曾经把《佛遗教经》、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和《佛说八大人觉经》,加以注解。在佛教界,这三部经常常合订在一起的,可以说是佛遗教三经。因为过去我曾经讲过《佛说八大人觉经》,有些善友就对我说:
‘师父,这一次能不能为我们讲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呢?’
‘好!这次我就为你们讲这部经。’
因为有人提议,所以这一次我就采用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,来跟大家研究。
一、讲经的方式
谈到讲经的方式,在大陆也好,或者在台湾、香港各地也好,有的是大座的讲经,有的是普通的演讲。所谓大座的讲经,有一个法座放在中间,由维那师父率领大众,很隆重地唱赞,呼钟声偈,迎请搭著大红祖衣的主讲法师升座;像我这样讲,是普通方便的演讲式。
佛教在印度,释迦牟尼佛讲佛法,无所谓宗派的,等到传来中国以后,经过历代的祖师加以分门别类,在古代有十三宗,后来综合归并成为十宗,各宗各派讲经的方式,各自有传统家法,所表达的方法也不一样。
过去我已经跟大家介绍过,中国佛教的十宗,但在座有好多可能还没有听过,现在不妨重复一下,所谓十宗:一、华严宗,二、天台宗,三、唯识宗,四、三论宗,五、禅宗,六、净土宗,七、律宗,八、密宗,九、俱舍宗,十、成实宗。
这十宗的名称,有的时候不一样,譬如华严宗,是以《华严经》作为依据的,所以称为华严宗。但这一宗至贤首大师才圆备,所以又称为贤首宗。好像天台宗,所依据的经典是《法华经》,有的时候就叫做法华宗。唯识宗或者称为法相宗,那是因为根据法相唯识而立宗的,这些宗派名称虽然不一样,不论它是依据经典而立宗,或者是依人名(祖师)来立宗,或者是以山名来立宗,总而言之,它的内容是一样的。
十宗如果以佛教的大小乘来分类,前面从华严宗到密宗等八宗,属于大乘教法;后面的俱舍宗跟成实宗,属于小乘教法,所以称为‘八大二小’,也就是说这十宗有八宗是大乘,二宗是小乘。不过,要是认真地分类起来,律宗的戒律,有大乘戒也有小乘戒,因此,也可以说大乘宗有七个半,小乘宗有两个半。这样的分类,说明十宗包括了大乘和小乘。
我为什么在这里要介绍十宗呢?就是说到讲经的方式。在中国的各宗各派,讲经结构、组织最严密的,就是华严宗和天台宗,这两宗的讲法不同,天台宗有天台宗的方式,华严宗也有它自己的方式。譬如说华严宗,你们假使念过《华严经》,就会知道,里面都是以‘十’这个整数来叙述‘十玄门’圆融无碍的境界,所以,他们一讲经,都是用‘十门分释’加以发挥,这就是他们讲经的方法。
至于天台宗讲经,有‘五重玄义’,就是以释名、辨体、明宗、论用、判教,这五种方法加以详细解释;唯识宗也分为五门来说明;甚至于密宗,因为是以《十住心论》这部论为根据,也是以十种分类来阐释。总而言之,虽然各宗派弘扬佛法的方式不一样,但他们的宗旨还是相同的。当然华严宗那‘十门分释’,天台宗的‘五重玄义’,都是专门学问,我们现在主要不是讲这些,我只是提一提来说明各宗的家风和讲经的方式是不一样的。
也许你们要问:既然各宗派有不一样的讲经方式,那师父是根据那一家来讲呢?我认为他们的讲法是传统式的,有固定的形式。所乙太虚大师讲经,就采用新的方式,要是你们把[太虚大师全书]六十二本打开一看,就知道他不论讲那一部经、那一部论,都没有依照这些方式。他一上来就是个‘悬论’,把该部经(论)的内容大概地提示一下。那么,我呢?既不固执于那一个宗派,也不拘泥于用什么方式来阐述,我只是把经里面主要的意义,提出来给大家说明,以作参考。
二、本经的特色
现在我将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跟一般佛经不一样的几个特殊观点,提出来加以说明:
一、文辞简明:这部经的文辞──文字和辞章,都是很简单、明白、扼要的。全经共计有二千三百三十九个字,分为四十二章,也就是四十二段,每一段的文字都很简短,最长的只有一百多个字,一般都是两三行,三、五十个字,有一章还不到二十个字,只有十八字。它的体裁,就好像中国儒家的《论语》和《孝经》,一章一章,很简明的,你们如果静下来,用心去欣赏、研究,就知道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有它的特点。
二、内容丰富:本经既包括了事,也涵盖了理,可说是部理事圆融的经典。好像经文一开始就叙述‘世尊成道已,作是思惟’,就是说明释迦牟尼佛成佛了,以及他说法度众生等事迹的经过,这是属于事;至于讲理的呢?可以说包括了世间的和出世间的,以及小乘的,大乘的道理──三藏十二部经一切的教义。
三、译笔信雅: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翻译的技巧,文笔非常信雅。要知道,翻译家必须具备信、达、雅这三个条件,才能够将一部外文作品翻译得非常精彩吸引人。什么叫做信?就是很信实、没有错误的,每一句翻译出来都是很确实的;达,就是很通达、流畅;雅,在文辞方面,表现得很文雅,不是生吞活剥,没有黏在嘴巴里头不通顺的现象。这部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的翻译技巧,完全符合了信、达、雅的三个翻译条件。它虽然是第一部传到中国来的法宝,却可以作为后代翻译家的典范。同时,里面所翻译的名相(名词),如‘四谛法轮’、‘无为法’……诸如此类名相,译得多么的精确、雅顺,成为后代翻译家经常所采取的。另一方面,这一部经可以说是非常善巧的意译,而不是直译。意译,就是顺著经本原来的意思翻为中文,不像直译一句一句对照著翻,这也是本经跟后世的直译不一样的地方。
四、不须疑惑:由于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是一部古老的译本,流传到现在已经将近二千年了,它的文体形式跟后世所翻译的经论不一样,曾经被中国的一般文人学者所疑惑,都认为它是伪造的,引起了梁启超、胡适之等好多学者加以考证、笔战和辩论。过去有位张曼涛教授,编了一部[现代佛教学术丛刊],共有一百本,其中第十一册,就是搜集了各方面讨论有关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真伪的文章,诸位假使想做学问的话,不妨把它找来看看。依我研究的结论:不论是太虚大师也好,印顺导师也好,他们都肯定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绝对不是伪造的,所以我希望大家对它不需要加以疑惑。
我还要告诉大家,一般学者之所以认为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是中国人伪造的,原因是晋朝道安法师──所谓‘弥天释道安’,曾经编了一本佛经的目录,把所有翻译到中国来的佛经,都编列在这本目录中,这本书名叫《综理众经目录》。在这本书里面,找不到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的记载,因此,一般学者认为目录中既然没有这部经,可见它是假的。
还有人怀疑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是假的,那是因为一般的佛经,好像《金刚经》、《弥陀经》,都有‘序分’──一开始就是:如是我闻,一时佛在某某地方等等的‘六成就’,先说明讲经的时间、地点,以及请问的当机听众等等,这样的形式,为什么本经却没有呢?的碓是引起人家产生怀疑的地方,因此认为它是伪造的。
但是我们如果认真地加以研究,这许多的疑惑都不足以怀疑,也不难解答。比如说:本经的文体虽然跟一般的经典不一样,是因为本经是第一部传到中国来,翻译时绝对不会在文体、形式和技巧上面去推敲、执著,主要目的是为了顺应当时的潮流,为了使当时的人们容易接受,我们不能因为它的形式不一样,就断言说它是伪造的,否则就太武断了。
同时,我们也应当了解译经的实际情况,后代翻译佛经,好像玄奘大师从印度取经回来,当时的唐太宗皇帝,下诏由国家主办,他拥有一个规模非常巨集大而完善的译经场,地方广大,助手也多,里面几百人,在主译人的领导之下,组成了译经团,分层负责,大家分工合作,什么人负责什么工作,都分得清清楚楚,因此,所翻译的经典、名相和文体,都是一定的形式、规划。可是我们要知道,翻译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的时候,参与的人很少,而且也未必完全通晓梵文,可能是由迦叶摩腾他们用口头把经文念出来,而后由中国当时的文人学者笔录,可以说只能意译,不是直译的,因此,在文体方面,完全是东汉时代儒家的形式,跟现代一般所流通的经典不一样。
再说,道安法师的藏经目录里面,虽然没有记载本经,可是在另外一部古书《出三藏记》里面,已经写到本经当时是藏在朝廷的‘兰台石室’第十四间。试想,一部佛经翻译好了,把它当作宝贝一样的,藏在皇宫里面,外边的人那里会知道呢?何况当时的交通又不方便。本来道安法师记录经典,是非常慎重的,不是随便给它加上去充数,而是加以考证,有时候难免没有遗漏的地方。同时,那个时候道安法师所居住的地方,跟翻译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的地点也不同,所以,我们不能因为藏经目录里面没有的,就认为它是假的。不过,在唐朝所有的藏经目录里面,已经有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的记载了。
说到一般佛经都有‘如是我闻’的序分,而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中却没有,我刚才已经说过,本经是第一部佛经传到中国来,为了求其慎重,能够简洁又容易给大家接受,所以在体裁方面是采取意译的,在形式上就没有那样拘泥执著,这一点我们能够了解的话,就可以肯定本经一定是一部真正从印度传过来的经典,绝对不是一般无聊文人所认为的:中国人伪造的经典。
三、汉明帝的梦
也许你们要问:本经怎么会传到中国来呢?现在,我就讲一个故事,也是历史上有明文记载,绝不是道听途说的。
那是在东汉的时候,有一个皇帝叫孝明帝(一般所称的汉明帝),他是汉光武的第四个儿子。在孝明帝永平三年(西元六十年),孝明帝有一天晚上睡觉的时候,做了一个梦,这梦好奇怪喔!怎么样呢?他看到皇宫的宫殿上面,有一个金人──金色的人,颈项有一圈圆光,而且浑身都是金光灿灿的,很自在地在那儿飞来飞去。
第二天早上,上朝的时候,皇帝就召集文武百官来共同解开昨晚的梦境。
‘你们当中,不论是有学问的,或者通达天文地理、算命卜卦的,都应该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,你们有谁能够替我解这个梦呢?’
当时朝廷中有位太史官(专门研究历史的),名叫傅毅,他站起来说:
‘启奏皇上,听说在我们西方的天竺(印度),有一个神叫做佛,他就是金色的,全身发光。依我的看法,皇上梦到的大概就是佛了。’
这时,又有位博士(当时的官职,不是现在的博士学位)官,名叫王遵,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,也告诉明帝:
‘皇上,刚才太史官所讲的,我认为说得很对,照我所了解的,在周朝时代,有部书叫《异记》,里面记载了许多当时所发生的奇奇怪怪的事情。其中有一项记载:周昭王二十六年四月初八日,大地发生六种震动,天上有五色的祥光出现,一直照射到太微星。当时,周昭王也感到很奇怪,问他的大臣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,其中有个叫苏由的太史官,禀告他这就是西方有大圣人出世,他的教法在一千年以后,就会传到我们中国来。这一说,周昭王就令他们记下来,刻在石头上,然后把它埋在地底下,算一算,到现在刚好一千年。所以皇上您所梦到的,就是佛祖要到我们中国来,梦境才会有这样的祥瑞。’
汉明帝听了众大臣的报告以后,心里好欢喜:‘啊!佛教要流传到我们中国来,是我们中国人的幸运呀!’从此,他日夜都想:佛教什么时候才传得来呢?正是梦寐求之。可是,几年过去了,一点消息也没有。到了永平七年(公元六十四年),汉明帝就派了蔡□、秦景、王遵等十八位当时朝廷中有地位、有学问的大臣,到西天去取经,也就是专诚去请佛经到中国来。
当这十八人浩浩荡荡地向印度前进,途中经过月氏国(以现在的地理位置看,是在阿富汗、葱岭及中亚等地),遇到了两位中印度的出家人──迦叶摩腾和竺法兰。秦景、王遵、蔡□等就恭恭敬敬地说明了来意,而后邀请这两位出家人到中国来。
于是,两位尊者就把佛经、佛像、佛的舍利,用白马驮运到中国来,这叫做‘白马驮经’。由于当时交通不方便,完全是步行,直到永平十年(西元六十七年)十二月三十日,才抵达洛阳。
当时,就让两位尊者驻锡(安顿)在离洛阳城东边十二里,北面靠著邙山的鸿胪寺。要知道,寺庙的寺,古代是属于皇宫的,等于是宾馆,作为招待外国使者的地方。自从这两位出家人用白马驮经来了,皇帝就下诏把鸿胪寺改名为白马寺,这是佛教传来中国后的第一座寺庙,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了。两位出家人就住在白马寺翻译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,所以,白马寺被尊为中国佛教的‘祖庭’,也可说是中国佛教的源流。
以上是佛教传入中国的真实典故。
佛说四十二章经。
这是本经的题目,共有七个字,它的立题,可以分为‘通名’、‘别名’,也可以用‘人’、‘法’两种意义来解释。
一、通名和别名:什么叫做通名?譬如说‘经’字,就是个通名,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固然称为‘经’,其他的,好像我们平常念的《金刚经》、《药师经》或是《法华经》、《华严经》,所有的佛经都称为‘经’,所以‘经’是通名,就好像我们称呼人家蔡先生、王先生、张先生、李先生,先生是个通称,而张、王、李、赵,是个别的姓,《佛说四十二章》是这部经个别的名称,属于别名。
二、人法立题:我过去曾经介绍过,所有的佛经有七种立题的方式,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在这七种当中,属于‘人法立题’,什么叫做人法立题呢?‘佛’,是人做的,属于‘人’;‘四十二章经’是佛法,称为‘法’,所以这部经的题目,是由‘人’与‘法’联合组成的一个名称。
以下,我再把这经题的七个字,分为‘佛’、‘说’、‘四十二章’、‘经’,四节加以说明。
一、佛:佛字的发音是印度音,是简单的称呼,把它说完全了,应该称为佛陀(BUDDHA),它是音译到中国来的,意思是‘觉者’。
中国文字的造字结构,有所谓六书,就是由六种方法来造成文字。‘佛’这个字,是‘人’和‘弗’两个字组合的,在六书当中,称为形声字;人是个形体,弗是声音,佛字的声音,依弗字而发音的,所以是个形声字。但这个字,也可以说是个会意的字,弗是‘不’的意思,‘佛’,不是人,这话怎么说呢?固然佛是人做成的,但他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庸人,他是一位对宇宙人生一切的事理、所有的真理都已经大彻大悟的大圣人,因此称为‘觉者’。
谈到‘觉’,可以从三方面来说明:
从文字的意义说明:觉是觉察和觉悟的意思。所谓觉察,就是面对一切烦恼的时候,能够随缘省察,不为它所困惑。在佛学上有两个专有名词:烦恼障和所知障。障,就是障碍,我们人生最大的障碍,就是‘烦恼’和‘所知’这两种。我曾经介绍过,人生最大的烦恼是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。对于好吃的、好穿的、金银财宝……等,都是我们贪求的物件;假如人家说一句好听的话,或者赞叹我们,我们就会得意忘形;要是人家发我们的脾气,让我们难堪,我们就生气了,感觉到很烦,这就是嗔心;乃至于痴、慢、疑等等,都是使我们内心感到烦燥,非常苦恼的。
但是,做了菩萨,或者成了佛的话,就不会为烦恼所包围,所困惑了。一个真正大觉大悟的人,他能够觉察到所有的烦恼,而且能够突破这个障碍,不为烦恼所困扰,能够随缘地面对各种烦恼,任运而行。
佛法中有两句成语:‘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’,就是说当烦恼来了,贪心起了、发脾气了,这个念头生起来没有关系,只怕的是生起来以后不知道。如果念头生起来的时候,马上有所警觉──哦!我们不要贪心!我们不能发脾气!我们不能生那些无明!你有这一种觉悟的功夫,就可以慢慢地走上‘觉者’这个大道,这就是脱离了烦恼障。
再说觉悟:觉悟就是突破所知障。什么是所知?知,是种知识、智慧,但是,知识有了毛病,就成为愚痴了。愚痴,即是所知障。有个名词叫做‘世智辩聪’,那是一种小聪明,属于世间的知识,譬如说:由于存著先入为主的观念,对于世间某种学说,或者一般的邪教,或是不能正信佛教的道理,认为别人家讲得比较好,而否定了佛教的一切,也就是把你对于佛教的正知正见障碍了,使你不相信,这就是种所知障。假如我们对于所知道的世间、出世间的一切知识,能够有正确的判断与抉择,而不会去颠倒执著,才能够突破所知障,这样你就觉悟了!因此,当你真正成了佛,既能够觉察,也能够觉悟。
我这样讲,只是很浅显地从字义方面来说明‘觉’。
从圣位的层次说明:分为自觉、觉他、觉满三种。
自觉:什么叫做自觉?自觉的意思,是自己觉悟了。世间的人,包括你、我、他在内,都是凡夫,都是痴迷不觉的。外道(其他的宗教)所认为的觉悟,是一种觉得不正当的邪觉。自觉,是对佛教的小乘──声闻和缘觉来讲的,他们已经觉悟了,称为自觉。
觉他:佛教行者不单单是要自己觉悟,进一步要使得一切的众生都觉悟,所以希望能够觉他,这是菩萨的风范。菩萨发心,自己没有得度先度人,这跟二乘人的自觉完全不一样了,觉他,是菩萨的精神。
觉满:就是觉行圆满了,不但是自己觉悟,也要使其他的一切众生都能觉悟,而且觉悟得圆满,这不是菩萨的境界,而是大觉的佛陀了。
从功行的区别说明:可以分为本觉、始觉和究竟觉三点来解释。
本觉:佛教里面常常说:‘心、佛、众生,三无差别’,就是只要有‘心’的,不论是佛或是众生,这三个都是一样的。这是什么意思呢?每一个人都有佛性──成佛的可能性,所以,从这个观点来说,叫做本觉。
本来觉悟,为什么不觉呢?就是因为所有的物欲把我们的真心障蔽了,好像一面光明的镜子,被尘埃所遮蔽,失去了它的光彩。虽然现在它的光明没有现出来,但是镜子本身的光明还是具备的,所以,从这个观点说,我们每个人都具备了成佛的本觉,现在虽然不觉,但本性原来是觉的。
始觉:始是开始,我们本来是糊里糊涂,不知不觉的,好像做梦一样,突然间,这个梦醒了,和觉悟的悟差不多,悟就是醒了。哦!‘大梦谁先觉,平生我自知’,这是突然的觉悟,称为开始觉悟,是始觉。陶渊明在〈归去来辞〉文中,有一句‘觉今是而昨非’,那是他突然觉悟了,认为过去都是不对的,了解到今天对了,就是开始觉悟了。又譬如说在座诸位,过去没有听过佛法,突然地来听了一次,说到不可以杀生,本来认为怎么不可以杀生呢?上帝就是造这许多的动物给我们吃的,但是听到佛教说不行!我们要有慈悲心,要行‘同体大悲’。纵然是蚂蚁蚊虫,也有它的生命,我们都应当尊重它们的生命。这个时候,你突然听了这一句话,觉悟了以前的观念是错误的,从今天开始,不会再去杀生,于是慢慢地培养出慈悲心,这叫始觉。
究竟觉:究竟觉就是成佛啦!对世间的一切事、一切道理,没有一样不觉悟,而且是究竟圆满的觉悟,不论是本觉、始觉、究竟觉,三觉都圆满了。
佛是觉者,但是,我们必须了解,这里佛指的是谁呢?就是我们的教主──本师释迦牟尼佛。
二、说:说,就是讲话,但是根据佛经的解释,说是‘悦’的意思,悦,就是喜欢,你们假使念过儒家的《论语》,一开始‘子曰:学而时习之,不亦悦乎!’古本书上,悦写为‘说’,所以,说不是说话的‘说’,而是‘悦’。孔子认为我们常常修学,不是很快乐的吗?大家来听讲经,把所有的烦恼抛到九霄云外去,这也是快乐的嘛!
释迦牟尼佛观察众生受教化的根机已经成熟了,讲这部经的时候,是怀了一种欢喜心、大悲心,畅所欲言,滔滔不绝地从他的大悲心里面,自然而然地把佛法流露出来,真是无比的欢喜,所以‘说’是‘悦’的意思。
三、四十二章:四十二是数位。章,是条与段的意思。有句成语叫‘约法三章’,例如说:我跟你约法三章,就是我和你订的条件有三条,所以章就是指条。那末,四十二章就是四十二条,简单地说,就是四十二段,这是指本经的体裁和内容。
本经是释迦牟尼佛自动讲的,正像《论语》中都是‘子曰’──孔子说,本经中常常提到‘佛言’、‘佛言’,释迦牟尼佛讲,不论是佛弟子请问他,或者是外道发问,他所答覆、所宣扬的道理,分为四十二个章段。
也许有人要问:为什么不说四十或四十三?这是有含义的:从修行到成佛的历程,有四十二个圣位: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觉、妙觉等四十二个位次,所以,分为四十二章,隐隐当中象征了成佛的四十二个阶段。
四、经:简单地说,是一种圣典,中国传统的说法,有所谓‘圣经贤传’的区别:圣人的著述称为‘经’,贤人的立言叫做‘传’,你们假使念古文,有《左传》、《谷梁传》、《公羊传》,还有儒家的[五经]、[四书],都是圣人的著述,这是中国对经的定义,但是,我们现在讲的‘经’,是从印度梵文翻译过来的,说法就不一样了。
梵语经叫‘修多罗’、‘修妒路’、‘素怛缆’,直译为中文叫做‘线’,有贯穿的意思,意译为‘经’,说完整点,应该称为‘契经’。契,是契合的意思,具有契理和契机两种含义。什么叫契理?就是释迦牟尼佛所讲的佛法,与十方三世诸佛,所讲的是一样的。不可能说释迦牟尼佛说生老病死是痛苦的;而阿弥陀佛说生老病死是快乐的;药师佛却说是半快乐半痛苦的,绝对不会那样说的,道理都是一样的,纵然是‘月可令热,日可令冷’,佛说的四谛,不可以改变的,因此,契理指佛经的道理,是永远契合于真理,不会改变的。
契机,机就是根机。所有的众生,他们的爱好、个性、所能够接受的程度(智力),虽然千差万别,但是释迦牟尼佛所讲的道理,每个众生都能够接受,正如经中说的:‘佛以一音演说法,众生随类各得解。’佛说的这句话,大学教授听得懂,幼稚园的学生也听得懂;人听得懂,畜牲也听得懂;天人也听得懂,所有的一切众生都听得懂,所以适合大家的根机。
关于经的定义,在各种经论里面,都有很多解说,以《杂心论》来说,对经的定义有五种的说明:
出生:你假如去研究、读诵,佛经里面就可以出现许多善法,教我们走上好的路,不会去为非作歹,造作种种的坏事。
涌泉:佛经里面含藏了无尽的法味,好像滔滔不绝的泉水一样。
显示:佛经所显示的真理,都是开示我们断烦恼证菩提,可以得到大解脱的。
绳墨:你们看到木匠,他有一个墨斗,有一条线,里面有墨汁,要锯木头的时候,这么一拉一弹的,才能够锯直,那就叫做绳墨。一个人要是不依据规矩,就不能成为方圆了。我们学佛、研究佛法,才能够辨别邪正、了解因果的道理,而不会胡作非为,这是绳墨的意思。
结鬘:鬘,指花鬘,我们常常在路上看到卖茉莉花,都是用线把一朵朵的花贯穿起来,成为一串一串的;佛法的真理,就好像花一样,经过佛说了出来,把它连贯起来,才不会遗失,所以称为结鬘。
经论中,对于‘经’字的阐释,还有很多很多,我再引数种给大家作为参考:
镜:有的地方,说‘经’好像镜子一样,我们想要知道脸上肮脏不肮脏、好看不好看,一照镜就清楚了。佛经就像一面镜子,我们每天从早到晚的所作所为,对或是不对,到了晚上,能念一卷《普门品》,《普门品》中说:假如我们有贪欲心、有嗔恚心,或者有什么愚痴,应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。这时候,镜子照到了,我们就跟著去做。所以,佛经,你能够常常去念、去诵,加以研究,就好像拿著一面镜子在照,才知道那件事做得对,那一个动作做得不对,必须纠正的。
所以经中说,镜是‘佛来佛现;魔来魔现’。你是个佛来照镜子,里面就现出佛;你是魔鬼来照,就是魔鬼。总之,镜子的作用,就是无论你是什么样子,它都会照出你的本来面目,所以,我们要常常念经,把它当一面镜子来照。
径:径,就是路径,一条路,由凡夫到成佛的光明大道。你如果只要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,永远做一个愚痴的凡夫,那就不谈;你假使希望成圣成贤,做一个人上人,要学佛,要成佛的话,那你就要走上这一条光明的大道。你要走上这条光明的大道,佛经就是指南针,就是光明大道。因此,我们常常念经,才不会走上斜路、羊肠小道上去,才不会碰到危险。
门:你们到隐秀寺来,要从大门进入。我们要成佛,一定要经过这个门。从这个门进来,要研究佛经呀!我们要度众生,就必须研究佛法,用真理去度化众生,从这个门出去呀!所以,佛经是个大门,是成佛度众生的法门。
正:就是正大光明,至正无邪,不偏不倚。你们看看中正学院的院长,最近作了一首歌,就是解释什么是中?什么是正?我们学佛、研究佛法,是最中最正的法宝。我们面对一切的外境,一切不好的习气、烦恼,都能够因佛经而解除,而能够解脱。
常:常就是恒常,永远不会改变,所谓‘亘古今而不变’,无论过去、现在、或者未来,永远不会更易的,这种道理,才称得上是真理。
法:就是法则,给我们作为模范的,好像一条轨道,永远也不会差一丝一毫的。
以上几个定义,是指佛经特有的含意,我特别提出来,让大家有个概念,才不会跟儒家所通称的经混为一谈。
后汉 迦叶摩腾 竺法兰 同译
迦叶摩腾和竺法兰,是翻译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的两位大师的德号。佛经,原本都是用印度的梵文写成的,把它请到中国来,我们根本看不懂,所以必须经过翻译的人,翻成中文,我们才懂得它的内容,因此,在未讲经文以前,首先介绍本经的两位译者。现在,我分为三节来说明:
一、后汉:是中国一个朝代的名称,又称为东汉。谈到中国,可以说是个文化古国,历史实在太悠久了,俗语说:‘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说起?’中国的历史,已经将近五千年了,我们如果要讲它,也不知道该从什么时候说起哩!
中国的历史,在上古时代,有所谓三皇五帝,三皇,一般说是天皇、地皇和人皇(也有说是伏羲、神农和黄帝),以至于春秋战国;战国时代,有齐、楚、燕、赵、韩、魏、秦等七国,称为‘战国七雄’,七雄之间互相征伐,各霸一方,其中以秦国的势力最大,到了秦始皇的时候,先后并吞了六国,统一中国,成为秦朝的第一个皇帝,他的意愿,是希望子子孙孙能够把江山世世代代相传下去,永远保持住皇帝的宝座,哪里知道,世间是无常的,他虽然做了始皇──第一代帝王,可是到了二世皇帝,秦朝就灭亡了。
那是因为秦始皇的政策太暴虐,不能得到人心,引起天下大乱,各路英雄好汉纷纷起兵反抗政府,你攻我伐,纷争到最后,剩下两股力量──汉王刘邦和楚国的后代项羽,两人势不两立,后来,汉王刘邦又把项羽消灭了,重新统一中国,建立汉朝,历史上称刘邦为汉高祖。
汉朝自从高祖刘邦当了皇帝,一代一代地传下去,到了平帝的时候,有一个宰相叫王莽,是个奸臣,我们平常说‘王莽篡汉’,就是他把汉平帝废除了,夺取汉朝的天下,自己取而代之,当了皇帝,汉朝的政权也告一段落,历史上称汉高祖到平帝这一段时期为前汉。
王莽篡汉,当了十五年皇帝,各地人民因不满新朝的政治,纷纷起义,讨伐王莽,最后,刘家的后代──刘秀(汉光武),复兴汉朝的天下,这个时候称为后汉。汉光武一代一代地把皇位传下去,一直到了宪帝,非常不争气,结果历史进入了三国时代──曹操的儿子曹丕,把后汉灭亡了,建立魏国。
接下来我们要讨论什么是东汉?什么是西汉?前汉的都城在长安,后汉的都城在洛阳,从地理位置来看,长安是在洛阳的西边,所以前汉又称西汉;洛阳在长安的东边,后汉也称为东汉了。我们要讲的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,是后汉(东汉)时的两位法师翻译的。
我上面已经讲过,佛教是后汉明帝‘夜梦金人’的因缘,才正式传到中国来的。以下,再介绍翻译本经的两位尊者。
二、迦叶摩腾、竺法兰:迦叶和竺是姓,摩腾和法兰是名。他们都是中印度月氏国人。根据佛教的传记,迦叶摩腾又称竺叶摩腾或者摄摩腾,那是音译的不同,其实三个名是同一位法师的德号。
迦叶摩腾法师本来是婆罗门种族,从小非常聪敏,博学多闻,而且非常有善根,喜欢研究佛经,后来出家了。出家以后,对于佛教的经典与戒律都非常精通,经常在各地弘扬佛法。有一次,他游化到西天竺(即西印度,古时候印度的版图非常大,分为东、南、西、北、中五部分,称为五天竺,也就是五个印度),应聘到一个弱小的国家,宣讲《金光明经》。
这时候,刚好强大的邻国,随便找个借口来兴师问罪,攻打这个小国,企图把它消灭掉。可是,奇怪得很,敌国每次攻入国境时,不是发生什么事故,就是有什么波折,障碍了兵马,怎么样也不能顺利前进。敌国的军师感觉非常莫名其妙,竟然怀疑这个国家也许知道不是敌手,一定在耍什么法术,阻止他们大军的进攻,于是,派了一个精明的密探,混进城去,了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。
当侦探到处去探访搜索以后,觉得什么防御都没有,只见到人山人海,大家围著一位法师,恭恭敬敬地倾听他说法。啊!正是迦叶摩腾大师在宣讲《金光明经》,所有国家的大臣和老百姓,都听得津津有味。当时,正讲到地神王是怎么样的护国爱民,并且强调:
‘我们假如能够爱护国家和人民,就能够全国上下一条心,什么样的外患都不能来侵略。这样也会感动了天神护法,自动在冥冥当中保护我们的国家。’
密探听了,非常受感动,赶快回去报告。敌国因此放弃了残暴的侵略行为,反而自动来求和,并且请问佛法。
迦叶摩腾法师因弘法而消弭了邻国强大的武力侵略,化险为夷,这就是讲经的功德,也是他的道德、威仪和神通所感召的。这是迦叶摩腾法师还没有到中国来以前,因弘法而担当了一位伟大的和平使者的事迹。
在这里,我希望大家要了解一件事:不要以为我们到寺庙来,都是求保佑呀!求平安呀!有的人甚至说:念念佛就好了,还要讲什么经,实在是麻烦。但是,从这个故事可以知道,讲经的功德非常大,试看,讲经能够感动护法龙天来保护国家,使敌国无机可乘,侵略的野心不能得逞,可见讲经和听经都不是白费功夫的。
过去在大陆,太虚大师讲经,都是人山人海,挤不进去。但是,你们知道他是什么地方人吗?他是浙江人,他的口音,相信你们一个都听不懂。但那时大家都要去听他讲,为什么?认为去听了就有功德。所以我们来参加佛学讲座,纵然听不懂,也必须以虔诚恭敬的心来听。要知道,在讲堂里面,有天龙八部来护持道场,不要以为我们看不到就认为他们不在,实实在在这些护法神都在场,同时要相信,能够听经,一定是有很大的福报。
现在我们言归正传,当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法师,受到汉明帝的使臣所礼请,来到了中国的都城洛阳,驻锡在洛阳雍门外新建的白马寺,就在这儿翻译佛经。他们带来的梵本经典,依历史的记载,有六十万言,就是六十万字,是很多很多的。第一部翻译的经典,就是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,是两位法师共同翻译出来的。除了这部经而外,他们还陆续翻译了《法海藏经》、《佛本行经》、《十地断结经》、《佛本生经》、《二百六十戒合异》等五部经,再加上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共有六部,合计一十三卷。可惜后来兵荒马乱,国家动荡不安,国都经常更迁,没有固定在洛阳,其他的五部经都遗失了。到现在,两位尊者翻译的经典,仅仅保存著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流传世间。
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是什么时候开始翻译的呢?那是汉明帝永平十年(西元六十七年),到今年(一九八九年),算起来,这部经翻译到中国已经有一千九百二十二年的历史了。所以在座诸位,今天能够听闻本经,可见是三宝慈光加被,我们该怎样感恩才好!讲到这里,两位译者已经介绍完了。
三、同译:同,就是共同;译,就是翻译。这部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,是由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法师共同把它从印度的梵文,翻译成中国的文字。
现在,我顺便再讲一个跟这一部经有关的故事,叫做‘僧道斗法’,这个故事是由于佛教传到中国来,翻译了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以后,引起中国原有的道教很大的反应,才演出了这出戏。
话说汉朝时代,不论朝廷或者民间,大部分都信奉道教,自从汉明帝梦见金人,佛教传来中国以后,上至皇帝、大臣、下至老百姓,都虔诚地信奉了佛教,这样一来,中国原有的道教,难免不慌了手脚,认为如此下去还得了,非好好地跟佛教斗一斗,较量较量究竟谁的经典是真的?谁的出家人有功夫?于是,自动提出来要跟佛教斗法。
当时有所谓五岳道士,其中两个首领──褚善信和费叔才,感觉到非常气愤,联合了六百九十个道士,上表奏到朝廷,说明要与佛教来一次较量,请求汉明帝主持公道。
那是永平十四年正月初一这一天的事。说起来汉明帝也是很民主的,他征求了两方的同意后,就下令尚书令──当时朝廷的大官,叫宋庠的:择定正月十五日元宵节这一天,在白马寺的南门搭个坛场,让道士和两位法师来一次和平神妙的真理之战!
在《高僧传》里面,只说到这一场比赛就是双方各自把经典拿来焚烧。不过,我想,最先可能会有一场辩论,真正辩论的话,佛教的法师都是辩才无碍的,而且佛教有因明学,是一种论理学,当时,一般法师都精通这一门学问,要辩论,道士怎样也辩不过他们的。
再说,到了元宵节那天,在白马寺南门,东边设立道坛,搭得非常的庄严,上面陈设了五百零九部道教的真经,并且排设著堆积如山的五果三牲等供品祭祀天地,参加的道士约有五百多名,可说是声势浩大,阵容强壮。而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在西边的坛场,只是供奉著佛像、舍利,还有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和其他的经典,场面非常简朴,但很庄严又很隆重。
皇上汉明帝,亲自驾临现场监视,命令双方各把经典放在坛场上,而后同时用旃檀香木焚烧。道士褚善信等,于是虔诚地念经、绕坛祷告:
‘元始天尊!你要显灵、保佑……’
说得声泪俱下。
要知道,有好多老道士,他们的修炼,有的也是有功夫,他们有神通的,平常可以飞天钻地,呼风唤雨,穿墙而过。褚善信、费叔才正是怀有这样的功夫。可是,强中自有强中手,西天来的两位法师的神通,比他们大得多了。所以,这一下子他们的真言,急急如律令,一切根本失效。他们只是眼巴巴地看著熊熊的烈火,把所有的道经化为灰烬。
再看看佛教,同样的一把火,檀香木燃烧起来以后,佛像、舍利以及所有的经典,怎么烧也烧不去,反而在烈火之中放出五彩的祥光,正是真理的光明与烈日争辉的象征。
这时候,迦叶摩腾大师,竟飞到空中去,运用他的神通变化,身上出火,身下出水,并且在空中飞来飞去,甚至睡在空中。──表示他的神通自在,是无所障碍的,要怎么样都能随心所欲。同时,在虚空中变化的时候,他还作了一首偈,歌唱道:
狐非狮子类;灯非日月明。
池无巨海纳;丘无嵩岳荣。
法云垂世界,法雨润群萌。
神通稀有事,处处化群生。
这首偈是什么意思呢?‘狐非狮子类’,狐狸精,虽然变化多端,但是和狮子比起来,那就差得多了。中国有句成语,叫做‘狐假虎威’,狐狸,它连老虎都骗过了,但是,事实上狐狸只有雕虫小技,而且疑心病最重。所以,狐狸和狮子比起来,简直是不能比的,它们不是同类的。
晚上的灯,以前都是小小的一盏,或者是微弱的烛光,现在用日光灯,算是光亮了,但是跟太阳和月亮的光比起来,依然差得太远了,所以‘灯非日月明’,这譬喻说你道家要跟我佛教较量,你只是只狐狸,我却是狮子;你只是一盏小灯,我却是太阳、月亮。
‘池无巨海纳’,小小的水池,容量极有限,只能装一点点的水,而大海是可以容纳百川的,你们看看,许许多多的大江大河,最后都流汇到大海去,水池和大海,根本就不能同日而语。
‘丘无嵩岳荣’,丘,是一个小小的土堆,那里能够跟宏伟峥嵘的嵩山──中国五岳之一的中岳相比呢?
‘法云垂世界,法雨润群萌’,现在佛法传到中国来,是法云如甘露一般遍满世界,所有的群萌,这许多的众生,都能够得到它的滋润。
‘神通稀有事’,现在我显了神通,这是世间稀有,难得的事。
‘处处化群生’,说实在,我并没有要显神通,我也不要跟你们斗,这是不得已的,为了要度化你们,为了指引你们一条更光明的大道,我才这样方便地做了。
迦叶摩腾大师在虚空显神通变化,那末,竺法兰大师呢?他在坛场中为大家演说妙法:
‘你们要回头啊!要信佛、皈依三宝。皈依三宝,将来可以离苦得乐,最后必定能够得大自在,证得圣果。’
竺法兰大师,以无碍的辩才,感化了好多人来信佛。
当时在场的朝廷大官,有个太傅(官名)叫张衍的,领导著大众欢呼,并且很不客气地对道士说:
‘你们的法术一点也不灵验,现在应该要改信佛教才好!我真是为你们难过,再这样下去,是没有前途的!’
道士首领费叔才,不禁万分感慨,当场倒下去,就这样悲愤地死了。
而许许多多的大臣、宫娥彩女以及老百姓们,在赞叹声中,都皈依了三宝,甚至出家为僧,成为佛陀座下的忠实弟子。根据历史记载,当时共有一千四百六十多人出家,他们是:
司空刘峻等二百六十人;
京师士庶张子尚等三百九十人;
后宫阴夫人、王婕妤、宫人等一百九十人;
五岳道士吕惠通等六百二十人。
这些人,都是汉明帝亲自批准出家的,他们出了家,住在哪里呢?朝廷建了十座大寺庙,七座在城外给男众安住,三座在城里给女众安住。这是在历史上记载得清清楚楚的事实,我们身为佛教徒,必须要知道的。
后代有一位皇帝──唐太宗,曾撰了一首名为〈题焚经台〉的诗,追念这一件事:
门径萧萧长绿苔,一回登此一徘徊。
青牛漫说函关去,白马亲从印土来。
确实是非凭烈焰,要分真伪筑高台。
春风也解嫌狼藉,吹尽当年道教灰。
唐太宗常常到焚经台去凭吊,他说:‘门径萧萧长绿苔’,当他登上焚经台的时候,进了门,走上这一条路,萧萧,就是很凄凉的样子,长绿苔,因为时间久了,从汉朝到唐朝经过了九百多年那么悠久的时间,已经变得很荒凉,所有的地方,都长了好多青苔。
‘一回登此一徘徊’,我每次登上这个焚经台来,走来走去的,难免不想起当年佛道斗争焚经的这一回事,心中实在有无限的感慨。
‘青牛漫说函关去’,平常我们所看到的牛不是青色的;青牛,是仙家所骑的。道教的祖师是老子。你们看道教的图画,老子骑了一头牛,就是青牛。青牛漫说函关去,就是说你不要以为老子骑了青牛,已经从函谷关出去了,这是什么意思呢?老子是和孔子同一时代的人,他主张无为,与世无争,这种思想在当时是行不通的,于是他说:算了吧!我还是去修炼我的功夫。所以,他就骑著青牛,过函谷关走他的路了。
‘白马亲从印土来’,佛经流传到中国,是由迦叶摩腾和竺法兰用白马驮来的,这是史实。
‘确实是非凭烈焰,要分真伪筑高台’,当年道教跟佛教的较量,谁是谁非,究竟怎样分辨呢?凭烈焰,凭著一把火来决定,所以,为了分清谁是真的,谁是假的,当初才筑了这座焚经台。
‘春风也解嫌狼藉,吹尽当年道教灰’。春风本来是无情的,在这个地方,唐太宗却认为它也是有情的,也了解当年的事情实在是很尴尬的,的确是一把火把所有的道经都烧光了,因此春风也不忍心看到那种狼狈不堪的场面,就把道教经典所化成的灰烬都吹光了。假如不被吹光,留到今天也是很难堪的事啊!
唐太宗这首诗写得非常好,使人读了感觉到当年佛道斗法的情景,依然历历分明。
为了让大家对佛教传到中国来有个深刻的印象,我不惮其烦地从佛教的《高僧传》、中国[二十五史]的《汉书》里面,找了这些材料来介绍给大家,希望诸位把它牢牢地记住。
经 序
世尊成道已,作是思惟:离欲寂静,是最为胜;住大禅定,降诸魔道。于鹿野苑中,转四谛法轮;度憍陈如等五人,而证道果。复有比丘,所说诸疑,求佛进止。世尊教敕,一一开悟。合掌敬诺,而顺尊敕。
这一段,是本经的序文。
本来,佛住世的时候,并没有什么经本的流布;佛圆寂以后,经过他的弟子们把所讲的佛法结集起来,才有经典的流通。
一切的经典,都可以分为三分:一、序分,二、正宗分,三、流通分,这是中国东晋时代的道安法师所分判的。
道安法师把每一部佛经分判为三分,后人都认为他有特殊的见解,因而称誉他:‘弥天高判,千古同遵’,成为佛门的佳话。弥天是道安法师的别号,这个尊称的来源是:
在跟道安法师同一个时代,有位学者名叫习凿齿,听到了法师的大名,特地去拜访他。道安法师虽然知道他是谁,仍然很有礼貌地向他请教:
‘请问你的尊姓大名?’
习凿齿趾高气扬地说:‘你不认识我吗?我的名字,四海之内没有一个不知道的,我叫“四海习凿齿”!’
接著,又傲慢地反过来问道:
‘你这位大师的上下如何称呼?’
道安法师见他那么骄慢,随即毫不客气地答道:
‘你问我嘛?我是普天之下,每个人都知道的:“弥天释道安”。’
从此以后,佛教界就尊称道安法师为弥天大师。
每部佛经的三分法,就是这位道安弥天大师所订的。‘千古同遵’,从晋朝到现在,没有一位法师讲经不采用道安法师这样的分判。
以下,我再把三分稍微说明:
一、序分:是一部经的缘起,等于一般著作的绪论,以人来譬喻,它好像是人的头部。
二、正宗分:是一部经整个的中心思想,最重要的部份,都是在正宗分发挥,等于人的身体一样。
三、流通分:希望把这部经永远流传于后世,就像人的脚,能够走到天下各地去。
再说,序分通常又分为通序和别序两种。所谓通序,就是所有的佛经共同有的形式,也称为证信序。别序,是每一部经与其他的经典不一样的发起因缘,因此又称为发起序。
通序为什么又称证信序?有了这个序,可以证明这一部经是真实的,让所有的人能够相信。因此,证信序一般具足了信、闻、时、主、处、众这六个条件。这六个条件,称为六成就,也就是在每部经一开始的如是我闻,一时佛在某某地方等,‘如是’叫信;闻,就是‘我闻’;时:指说法的时间(一时);主,就是佛;处,就是处所,讲经的地点;众,是出席法会的听众。这是每一部经都具备的六个条件。
说得明白一点,这好像现代开会,首先要记录开会的时间、地点、主席、出席人数,以及种种的提案,才能使人家相信,的确曾经召开过这一场会议。佛经,为了证明它的真实性,有地点、时间和听众等等,所以证信序这六成就是很重要的。
本经一开始的这一段经文,就是序分。它跟一般经典的形式不一样,这是什么原因呢?由于本经是第一部传到中国来的经典,翻译的方式还没有定型,为了适应中国当时读者听众的根机,使他们能够容易接受,因此顺著中国的文体形式结构。不过,我们如果详细加以研究的话,这一段文字,有时间、地点和主伴,依然具备了这些重要的条件。
我讲解这段经文,想把每个名相都解释一下,要知道,一般人认为佛经太难懂、太深奥,那只是对这些名词术语不了解,如果把每一个名词的定义都明了了,然后把经文的意思贯通起来,那就明白了,而且其他的经典也都一样会了解的。
‘世尊成道已’:世尊,梵语叫‘薄伽梵’,这是每一尊佛十种通号中的一种,好像我们诵〈忏悔文〉,一上来有‘如来、应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世间解、无上士、调御丈夫、天人师、佛、世尊’,这是佛的十个通号,如来是佛,应供也是佛,乃至于佛、世尊,都是对佛尊敬的称呼,而且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德号,都是一样的,不过,这个地方所称的世尊,是指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。
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叫世尊,世尊是什么意思呢?世,是迁流的意思,可以从时间和空间加以解释。平常所谓十方三世佛,三世,是从时间来讲: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称为三世。就空间来说,有器世间、情世间、觉世间三类。器世间的器,就是器具;器世间,涵盖了外界的山河大地,乃至桌子,所有世间给我们受用的东西(无机物),都是无情的,称为器世间。情世间,就是跟外面物质世界相对待的,有情感的,好像人类,以至于胎、卵、湿、化四生,所有的有情感生物(有机体的),都称为情世间。觉世间:觉,是觉悟,对正道已经觉悟了,包括阿罗汉、菩萨、佛,凡是大觉大悟,或者刚刚开始觉悟的,都称为觉世间。
尊,是尊敬、尊重。世尊:在十方三世中,佛的道德、人格、智慧、慈悲,都是最圆满的,世出世间没有不崇敬、尊重他的,所以称为世尊。
再说,什么叫做‘成道’?成,就是成就、成功;道,指佛道。换句话说,对修学佛法这一条路,已经走到最圆满、最究竟、最成功的地步,──成佛了。世尊是那一天成道的呢?就是所谓腊八(十二月初八)那一天黎明时分,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,睹明星而成正觉,那个时候他成道,大觉大悟了,证得了无上的佛果。
当时,他说:‘真是奇怪、太奇怪了!我今天才知道,天底下所有的一切生物,每个人本来就具备了佛性,我今天才正式觉悟了。’
在座诸位,也是同样有这个佛性,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觉悟、成道了,而我们却糊里糊涂的,不知不觉呢?那是因为我们妄想纷飞,太执著了,才不能证到佛性。
‘世尊成道已’,就是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,他在菩提树下已经成了正觉。已:是正式成佛了。成佛以后怎么样呢?
‘作是思惟’,他就作这一种的思考。思惟,很沉静在考虑、思索、入定(不是睡觉,而是在那儿用功)。中国的大圣人孔夫子曾经说:‘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’罔,就是什么都没有,殆,是很危险的意思。这两句话的意思是:我们每天在学习,学了、听过就从这个耳朵进去,又从另一只耳朵跑出来,一点都不经过脑筋去思索,这样的学习是徒然的,白费功夫。另一方面,假如你没有学,一天到晚只是胡思乱想,‘思而不学则殆’,这样走火入魔,是很危险的。因此,思与学必须并进,不可偏废。我们做世间的学问如此,学习佛法更要思虑,思惟与学习融合为一,才能受用。
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,就在那儿思惟,思惟什么呢?‘离欲寂静’,是学佛修行用功的首要条件。离欲,离开欲,欲是欲望,情欲、食欲、淫欲。所谓五欲──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谁不喜欢钱财?谁不喜欢男女相爱的色情?谁不爱名?谁不想吃好的?谁不要睡觉?所以,在人生中,财色名食睡,是地狱五条根,我们假如不想堕落到地狱里面去,就要把五欲打破,不为它所缠缚,才能获得自在。
《普门品》说:‘若有众生,多于淫欲,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,便得离欲。’世间最大的就是男女之欲,要破除它,有什么方法呢?当欲火中烧的时候,你如果很虔诚、很恭敬地称念‘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’,这样,就可以把淫欲心停息下来,这是《普门品》中告诉我们离欲的方法。
一个人从早到晚东奔西走,心里面乱糟糟的,就好像一缸水,一直在那儿搞,一直搞得不停,弄得很浑的。一缸的浑水,是照不清楚面孔的,只有不去动它,水才会慢慢地澄清下来,所有的肮脏、灰尘,都沈在缸底,这个时候,缸里面的水很清明,像一面镜子,可以照清楚我们的面孔。同样的道理,我们修学佛法,要参禅、静坐,就是在修习寂静的功夫,有了定,才能够生智慧,只有修习止观双运,定慧均等的功夫,修学佛法才真正有所得到。儒家也是很注重这一点的,儒家在[四书]的《大学》中说到‘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’,同样是讲究定静的功夫。
所以佛成道了以后,他自己在用功静虑,也教我们离欲最重要是心要澄静下来,用静的最高的精神安定的功夫,‘是最为胜’,这种法门(功夫)是最为殊胜的。
‘住大禅定,降诸魔道’,释迦牟尼成佛的时候,他所用的禅定是最大、最高超的一种定的境界。这种定的境界能够降伏所有的魔道,许多的魔王、障碍,都把它一一克服了。
魔,梵语称为魔罗,含有障碍、杀害、邪恶、侵夺的意思。平常我们说:‘哎呀!我的魔难很重。’人家来障碍、陷害我,都说是得了魔,或者遭遇了恶魔来破坏、障碍我们。在佛经里面,魔有很多种,但不出内魔和外魔两类。内魔,也就是心魔,指欲望,贪嗔痴慢疑等不正确的观念,导致我们性格、情绪的偏差,而产生了障碍。至于外魔,大概都是我们的冤家债主,他们可能是人,也可能是鬼或天人,看见我们发心修行,便会跑出来阻碍、捣蛋,使我们的心没有办法澄静下来用功。
释迦牟尼佛在成道之前,先到苦行林去修了六年的苦行,每天只吃一麻一麦,很精进地用苦功,后来,他发觉到这不是究竟的修持方法,于是,自己到菩提树下去静坐,观照自己的内心活动,并且发誓:
‘我这一坐下,要是不能觉悟的话,就永远不离开座位。’
他是下了这样大的决心而用功的,最后,终于成道了。
我们必须知道,释迦牟尼佛成道,不是那么简单的,大家看看我们大殿中木雕的佛传,其中有一幅,就是魔王所用来阻碍释迦牟尼佛修行,所用的手段。魔王名叫波旬,他看到释迦牟尼佛即将成佛了,心里感到非常的恐慌。
‘这还得了,他很快就要占有我的天下,他成了佛,我就失去了一个儿孙!’
所以魔王就决心破坏佛的修行。先是用美人计,派了好多姿色可人的女孩子,围绕在他的身边歌舞献伎,使尽了勾引、诱惑的方法。其实释迦牟尼佛还是王太子的时候,后宫有的是嫔妃彩女,世间的美女,要多漂亮的就有多漂亮的。因此,对于魔女的诱惑,他根本无动于衷,依然如如不动地用功。
魔王看见所施的美人计不能得逞,就派了魔兵魔将去,企图用武力来征服他。释迦牟尼佛丝毫不畏惧,依然用功,把种种魔难克服了,最后成就了道业。可见,成佛谈何容易啊!俗语说:‘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。’你马马虎虎过日子,大家都奉承你,热闹得很,你要学好、求上进,要精进,这个时候,魔──许许多多的障碍,都包围过来了,真是不可不谨慎呀!
‘于鹿野苑中,转四谛法轮’,这是说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,第一次去宏法、开示。
释迦牟尼佛这一次宏法,是到鹿野苑去度五比丘。那末,鹿野苑在什么地方呢?是在中天竺(印度的中部)的一个小国家,名叫波罗奈国。这里有个鹿野苑,或者称为鹿林、鹿苑、仙苑,总而言之,这个森林里面养了好多的鹿,等于是在那儿放生的。从前有好多仙人,都在那儿用功修道,是个很幽静、理想的世外桃源。
根据龙树菩萨《大智度论》的记载:
释迦牟尼佛在过去生中,曾经在这里现鹿王身。这儿有两群鹿,一群由释迦牟尼佛所带领,还有一群由提婆达多率领,各自拥有五百个眷属。它们本来在山中,生活过得很愉快。谁知这国家的国王非常喜欢打猎,而且好吃鹿肉。这一天,是个假日,国王就率领文武大臣,浩浩荡荡地到这个地方,设下天罗地网,把整个鹿野苑重重包围起来。这一下子,一千头鹿东奔西窜,无论怎么样都逃不了的。
过去生中释迦牟尼佛做鹿王时也是慈悲的,非常怜悯它的眷属全部即将遭受杀害,它告诉大家:
‘你们不要恐慌,大家镇定下来,我会好好地跟他们的国王谈判。’
于是它跑到大王跟前跪下来。
‘大王,我恳求你,你今天设下天罗地网,要把我们兄弟、同胞、眷属整个毁灭,那是没有问题的,问题是你把我们全部打死了,是不是一天都吃得完?没有办法!再说,你今天全部把我们打死了,明天、后天、接下去的日子,还有鹿肉吃吗?’
鹿王恳切地说,停了一下,又继续说道:
‘我献一个计策给你,从今以后,我们自动的每天派一头鹿给你,你每天都可以吃到鹿肉,而我们的子孙依然能够一代一代地繁殖下去,这样一来,你有永远吃不完的鹿肉,岂不两全其美?希望你三思考虑,我这个意见好不好呢?’
国王听了这一番话,认为非常有道理,就应允了。
从此,两只鹿王,双方每天轮流派一只鹿去王宫,由年纪大的先去,年轻的排在后面。这样大约经过了三十几天,一直无事。这一天,问题发生了,原来轮到提婆达多那边,所派的竟然是只母鹿,刚好怀了孕,已经将近临产了,要去赴死,它心里面非常难过,认为自己牺牲了无所谓,但肚子里的小生命实在太无辜了。于是,它去向提婆达多哭哭啼啼地哀求:
‘大王,我恳求你,今天请你派别人去,等我生了儿子再去吧!’
‘不行!你怕死,谁不怕死?你非去不可!’提婆达多严厉地说。
母鹿眼见被拒绝,不允许它延期,肚子里面的小生命即将随著白白送死,心中非常不甘愿,就去请求释迦牟尼佛这个鹿王帮忙,鹿王听了以后,眼泪双垂,但一时又找不到能够替它的,实在没办法,只是叹了一口气,说:
‘好吧!我替你去。’
释迦牟尼佛这个鹿王,如此好心,愿意舍身相代,可是提婆达多不但不领它的情,而且非常反对:
‘这是我的属下,你竟然要替它赴死,真是多事!’
可是,在生命的生死关头,同时又为了下一代,当然释迦牟尼佛还是依照它的计划行事。它亲自跑到皇宫御厨房,请大师傅自己动刀杀它。
厨师一看鹿王亲自来了,这还得了,赶快去禀告国王:
‘大王,大概是全山的鹿都死光了,不然,今天首领怎么会亲自来了?’
‘喔!有这么一回事?快点叫鹿王过来。’
鹿王向著大王跪下,如此这般地告诉国王:只为了一头母鹿等待生子,为了它的下一代,没有谁肯代替它,只好自己来了。
国王听了以后,非常的受感动,也感到非常惭愧,心想:我生为万物之灵的人类,又是一国之君,居然这样杀害生命,真是一点仁慈都没有。而鹿王虽是畜牲,反而知道慈悲,太伟大了。
于是,他下令:
‘从此以后,不要再去打猎,不可以杀生,不可以杀鹿!’
这样一来,鹿野苑就成为一个野生动物园,所有的鹿,永远永远都在这个地方,以尽天年。
当时的国王,还说了一首偈,这是佛经中记载的:
我实是畜兽,名曰人头鹿;
汝虽是畜生,名为鹿头人。
以理而言之,非以形为人;
若能有慈悲,虽兽实是人。
我从今日始,不食一切肉;
我以无畏施,且可安汝意。
‘我实是畜兽,名曰人头鹿’,我实在是个畜生,只是徒有人的头,其实我的心就是鹿的。‘汝虽是畜生,名为鹿头人’,你虽然是畜生,头虽然是鹿形,其实你的确是个人,为什么?‘以理而言之,非以形为人’,就道理讲起来,不能以外形来说我是人,你是畜生,为什么?‘若能有慈悲,虽兽实是人’,假如有慈悲和智慧的话,纵然是畜生,实在是个人。‘我从今日始,不食一切肉’,我从今天开始,不再吃一切肉了。‘我以无畏施,且可安汝意’,我现在要作大无畏的布施,从今以后不再杀生,不再杀鹿,这样,你们这群鹿也可以安心地住下去。
从此以后,鹿野苑太平无事,鹿的子子孙孙一直繁殖下去。
‘转四谛法轮’,四谛,是什么意思呢?谛,是真理,四谛,就是佛教中颠扑不破的四种真理。我先举《佛遗教经》的经文说明怎么叫颠扑不破的真理。佛在临涅槃的时候,告诉弟子四谛是怎么样真实,不可改变的真理,他说:太阳跟月亮,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,太阳光照著我们是很热的,月光是清凉冰冷的,假使有一天太阳光可以变成冷的,月光也可以变成热的(虽然事实上不可能),纵然是可以改变,但是,佛所说四谛的真理,永远不会改变的。所以,四谛是颠扑不破的真理。
四谛是那四种真理呢?就是苦、集、灭、道,这四个字,是佛教说明世出世间的根本法则,现在我把它解释一下:
一、苦:一般人说你们学佛的人太消极了,一开口就是苦啦、无常啦、空啦!事实上,人生的确是很痛苦的。你不要以为人生很快乐,当一个人快乐到最后,还是痛苦的,这叫‘乐极生悲’。譬如说:我们去参加派对、跳舞、唱歌、吃大餐,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啊!但是到最后,曲终人散,独自一人孤单单的,空虚,失落感侵袭著你的内心,这不是很痛苦吗?
人生,到处充满了痛苦,是逃避不了的事实。经中告诉我们,人生的痛苦太多了,有三苦、八苦、无量诸苦。三苦是:苦苦、坏苦和行苦。
苦苦:说一个简单的例子,好像有一个乞丐,本来三餐都不继了,自己随便搭了一个茅草蓬,权充栖身的地方。这时候,突然刮了一阵大台风,把屋子吹走了。这一来,真是苦上加苦。大家可以想像得到,是苦不堪言的,称为苦苦。
坏苦:刚才说的是贫穷人的苦,那末,有钱人是不是就没有苦呢?不是的!纵使你发财,腰缠万贯,成为百万富翁,不幸遭到强盗来打劫;或者一把无情火,把所有的家产都烧光了;或是养了败家子,把所有的财产都挥霍掉;有时候,政府说我们的钱财来路不明,都充公了。种种的不幸,使百万的富翁,到最后成为两手空空的,这就是一种坏、无常,坏也是人生的痛苦。
行苦:人生无常,生老病死、生住异灭、成住坏空、念念地在变化,在迁流变化当中,产生了无穷无尽的痛苦,这就是行苦。
再说八苦,就是:
生苦:我们从母胎中生下来,就是痛苦的。试看,婴儿哇哇堕地,一出生就哇、哇、哇,哭个不停,就是痛苦啊!是不是?
老苦:人老啦,年纪大了,痛苦不痛苦呢?眼睛昏花、耳朵重听,跟聋子差不多,牙齿摇动,吃东西嚼不烂,腰酸背痛,老态龙钟,老人家的种种不方便,产生了很多痛苦。
病苦:一个人没有吃了五谷不生病的,这是每个人都经验过的;不谈什么大病,即使是感冒、肚子痛,都是病;我们一旦四大不调,是很痛苦的。
死苦:这更不用说了,当一个人一口气转不来,呜呼哀哉,那是最痛苦的。
以上四种,是生理上的痛苦。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,有两种痛苦──爱别离苦和怨憎会苦。
爱别离苦:就是生离死别。我们的父母、兄弟、儿孙,大家聚在一起,好高兴啊!可是,亲人一旦远离到他方,去求学也好,去经商也好,或者移民了,暂时的分离,往往令人难受、痛苦。至于亲人的死亡,更不用说有多痛苦了,这是爱别离苦,和我们至亲相爱的人分离的痛苦。
怨憎会苦:俗语说:‘不是怨家不聚头’,跟我们有怨的人,我们不喜欢看到他,却是怨家路狭,偏偏要和他在一起,这样痛不痛苦呢?普通的怨家倒无所谓,有些怨家却是生在我们家里,每天生活在一起,那才痛苦哩!
求不得苦:做学生的都希望得到第一名,偏偏考不及格;我们买马票或六合彩,希望中彩,偏偏求不到;买股票,跌了价,也没有赚到钱。总之,凡是事与愿违,达不到愿望,都会产生求不得苦。
五阴炽盛苦:五阴,就是五蕴,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这是我们身心方面所造成的一种痛苦。
你们想想,人生苦不苦?苦就是苦,不可能变成快乐的,所以苦是真理。当初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出家,就是感觉到人生太痛苦了。说真的,三界六道的众生,无不充满了苦。你不要以为生到天堂就快乐了,其实生到天上,一旦‘五衰相现’,也是痛苦的。
这许多苦从那儿来的呢?就是我们起惑造业而招来的。我们平常所作所为,犯下好多的罪恶,而感到这样的苦,苦是个结果。
既然苦算是一个结果,思想高的人,就会想到:苦从那儿来的呢?苦就是因‘集’而来。
二、集:六道里面所有的众生,从无始以来,由贪嗔痴等许许多多的烦恼所形成的业力,集为三界六道的苦果,所以,集是个因。我们要是没有贪心,就不会痛苦;我们没有嗔心,也就不会有痛苦的。所以我们明了苦的来源,遭受到不如意,就不要怨天尤人了。我们的痛苦,纯粹是自作自受。佛教是讲因果的,既然自作自受,就不是什么天呀、神呀,给我们的赏罚了。我们要正本清源,就必须消灭这些烦恼业力。
苦和集是世间的流转因果,是在现实人生中,大家都体会得到、经验得到的。另外还有出世间的还灭因果,那就是灭和道,有待大家去努力。
三、灭:许许多多的痛苦、烦恼,都可以消灭的,消灭到最后,没有痛苦烦恼了,是种寂静妙乐的境界,佛教称为涅槃,那是解脱的境界,不是凡夫俗子所能体会到的。总而言之,痛苦没有了,烦恼也没有了,到最后证果──达到涅槃的境界,称为灭。灭是出世间的果报。
四、道:我们知道了痛苦和形成痛苦的烦恼业力,我们也知道了涅槃的境界,那末,我们该怎样去灭苦断集,以期达到涅槃的最高境界呢?那就需要修道。道是一种修持的功夫,让我们步上成佛或者证罗汉果的修行方法。
道,指三十七道品。关于三十七道品,过去我为大家讲《佛说阿弥陀经》的时候,已经一个一个详细地解释过了。这里,我再告诉大家一个专有的名词,叫‘三四二五单七只八’。
什么叫三四?就是四念处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,合称为三四。二五:五根和五力。单七:七只有一个,就是七菩提分。只八:八也只有一个,就是八圣道。《佛说阿弥陀经》中的‘五根、五力、七菩提分、八圣道分’,大家都念得很熟,希望把它记好。
三十七道品最后是八圣道,又称八正道,就是:正见、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正定。这些都是通往涅槃的大道。
总而言之,苦集灭道四谛,是佛法的四大纲要,很多人以为它是小乘法,其实,真理那有大小乘的差别!
接著再讲‘法轮’,什么叫法轮?你们看看我这讲台上有个图案,就是法轮。当你们从外面要进入本寺的大门,也可以看见山门顶上有个法轮。法轮,就是隐秀寺的标志,也是佛教的一个根本标志。
法轮,佛法的轮子,譬如一辆车,为什么会跑动,就是靠那四个轮子,不然,车子就不能前进了。佛法就像车轮一样的,第一,佛法能够摧伏我们内心的烦恼,把我们内心所有的肮脏都碾碎消除掉,正像车的轮子,它能够把崎岖不平的道路碾碎,压平。第二,轮有运载之义,一辆大车可以把这个地方的东西,运载到那个地方去。佛法也是这样的,释迦牟尼佛觉悟以后,把他内心所觉悟的讲出来,转输到我们的八识田中。你们大家听讲了佛法以后,遇到了朋友,把佛教的四谛八正道等种种道理再转述给他们听,让大家都能了解佛法,这样,佛法就好像车轮一样旋转不息,称为转法轮。所以,平常佛教中有庆典、大和尚讲经、或者大法师升座当方丈,往往送他‘大转法轮’四个大字,就是希望他荣膺了这个重任以后,要转法轮──讲经说法,广度众生。
讲到这里,我想起了从前太虚大师的两句诗:‘法轮似地东西转,佛道逢源左右通。’他把法轮譬喻成地球,地球每天从东边到西边不停地转,法轮也如此,每天转不停。佛法真理的宏传,也是这样,左右逢源,到处都通达的,这是什么意思?佛法现在在东方兴盛,有一天,纵然东方没有佛法,西洋仍然会有佛法的,佛道是可以左右逢源,能够适应不同的空间和时间。你们看看,中国历史上有所谓‘三武一宗’的教难,许多不信仰佛教的帝王,把佛教毁灭了;中共的文化大革命,不是把佛教摧毁了,但是佛教会毁灭吗?不会的,正是:‘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’。
四谛,是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,第一次说法所讲的内容,称为‘三转四谛法轮’,三转,就是示相转、劝修转和作证转。我简单地介绍如下:
示相转:此是苦,逼迫性;此是集,招感性;此是灭,可证性;此是道,可修性。示相转,指示说明,意思是:你们要知道,苦集灭道的定义是什么?苦是逼迫的,很痛苦。集是招感得来的,自作自受的。灭,涅槃,我们可以证得的。道,是可以修行的。这称为示相转,指示说明苦集灭道的本性。
劝修转:此是苦,汝应知;此是集,汝应断;此是灭,汝应证;此是道,汝应修。佛告诉五比丘:我所讲的三苦八苦,你们大家要知道啊!这都是生起烦恼的痛苦,痛苦从何而来,就是我们种种的烦恼所集起的,我们要把它断除。涅槃这个圣果,你们是可以证得的;涅槃之道,你们应该修呀!这是佛对五比丘的劝导修持。
作证转:此是苦,我已知;此是集,我已断;此是灭,我已证;此是道,我已修。佛再告诉五比丘,三苦八苦等种种的痛苦,我是过来人,全部了知的;烦恼所集起来的痛苦,我已经断除了;如今,我已经证得了灭││涅槃的境界;佛道,我是修持圆满了。其他的宗教,都说要作见证,作见证不是空口说白话,而是把自己所体验到的说出来作见证。释迦牟尼佛在开示四谛的道理,也进一步把自己的体验告诉大家,亲自作见证。
以上是三转四谛法轮,我再告诉大家八个字──‘知苦、断集,慕灭、修道’,就是我们知道人生是充满痛苦的,就要断除这许多的集──烦恼。慕灭,慕就是仰慕、很向往灭,就必须修道,以期达到灭(涅槃)的目标。
教主释迦牟尼佛到鹿野苑去转四谛法轮,是对谁说法呢?是五比丘,所以经文上说:‘度憍陈如等五人’。
我们听了释迦传,或者阅读释迦牟尼佛的历史,就知道释迦牟尼佛,当他做太子的时候,名叫悉达多,虽然他的爸爸净饭王是国王,他将来可以继承王位,但是他感觉到人生充满了生老病死种种的痛苦,当国王也算不了什么,因此一心一意要出家修道,就在二月初八那一天的深夜时分,趁著王宫里面的人都在梦乡当中,他偷偷地逃出了王宫,走上了出家的道路。
大家都知道,一个皇太子,平常的生活是娇生惯养的,有那么多人在侍候他,这一下子,他独自一人跑到深山野外去修行,是多么痛苦的事。再说,天下父母心,每一个做父母的,无不疼爱自己的子女,何况是晚年才得子的国王呢?当悉达多太子悄悄地跑去出家的时候,怎不让父王牵肠挂肚?认为他太孤独、太寂寞了,而且将来这国家也没有人继承王位,于是赶快派人去把他追回来。派谁去比较妥当呢?经过了慎重的考虑以后,决定派了五个代表去。
五个代表虽然追上了悉达多太子,可是太子出家的意志非常坚决,任凭五人怎样劝说也不受动摇。五个代表就共同商议:既然没有办法完成任务,把太子请回王宫,怎能向国王覆命?不如留下,跟随著太子,侍候他,也好让国王放心。这五个人就是:
一、阿湿婆:又称阿说示,翻成中国意思叫马胜,有时也称他为马胜比丘。
讲到马胜比丘,我附带告诉大家:舍利弗和目犍连的出家,当初就是他引度而来的。有一天,马胜比丘去托钵,在路上被舍利弗碰到了,舍利弗心想:‘这个人可不简单啊!他的举止是那样的庄重,他的风度是那样的慈祥,他,一定不是普通的人。’打听之下,原来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。后来,舍利弗和目犍连也跟随佛陀出家了,这和看到马胜比丘的风度有很大的关系。
二、跋提:中译为小贤。
三、拘利:或称为摩诃男,中译叫大名。
以上三位属于悉达多太子父系的亲戚,另有两位,是他母系的亲戚,就是:
四、憍陈如:中译是火器,或者译为初解,意思就是胜解,他本来是印度拜火教外道。本经说‘憍陈如等五人’,在五人当中,他是代表者,说起来,他是有来历的──
在《金刚经》里面,提到过去有位忍辱仙人,在深山修忍辱行。当时的国王是歌利王,一天,歌利王带了好多的宫娥彩女,到山中去打猎。过了一会儿,国王停下来休息,竟不知不觉睡著了。宫女就到处游荡,一看到忍辱仙人,就好奇地到他跟前,听他讲佛法。
歌利王一醒,看不见大家,心想:这班人到那儿去了?一找,唉呀!竟然包围著一个出家人,这还得了!这出家人大概是不怀好意,歌利王这时难免不生起了怒火,于是把忍辱仙人‘割截身体’,不但把他身上的肉割了下来,连他的耳朵、鼻子也割掉,接著割截四肢。这个忍辱仙人尽管遭受到如此残酷的淩虐,但因为他是修忍辱行的,却毫无反应。
歌利王问他:‘我这样对待你,你恨我吗?’
‘我不会恨你。’忍辱仙人回答,接著又说:
‘我不但不恨你,将来我成道了,第一个还要先度你。’
忍辱仙人是多么的伟大呀!
当时,他更进一步向歌利王说:
‘我还可以证明,我绝对没有恨你,假如我真正没有怨恨你的心,我的身体可以立刻复元。’
果然,不可思议的事出现了,忍辱仙人的身体随时复元了!
要知道,忍辱仙人是释迦牟尼佛的前生,憍陈如就是过去的歌利王。所以,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,第一个要度他的。在五比丘中,他虽然是属于佛陀母系方面的人,但是五个代表中,却以他为首,就是这一个原因。
五、十力迦叶:中译为起气。
净饭王派这五位随从去追回悉达多太子,他们既然决心留下,追随著太子出家修行,不是一直侍候在太子左右嘛,为什么太子成佛以后,要去鹿野苑度化他们呢?原来太子在成道之前,在苦行林修了六年苦行,吃了好多的苦头,后来,感觉到修行,如果光是吃苦──用火熏身体,或者把身体吊起来,或是跳山崖……种种苦行,都不是真正的解脱法门。因此,他改变了主意,放弃修苦行。先到尼连禅河去洗了个澡,接受了牧女的乳糜供养,吃饱以后,让体力恢复过来。
跟随他出家的五个人,看见这情况,非常不顺眼,于是共同商议:
‘太子已经退却了道心,他本来是要出家修行的,可是,经过了六年的苦行,竟然再也挨不下去,改变了初衷。不行!我们再跟随著他,实在没有意思,我们自己去修行吧!’
这五个人就这样离开了悉达多太子,到鹿野苑去,继续修他们的苦行。
修苦行,在当时印度外道,是非常盛行的。在我们大殿木雕的佛传中,有一幅显现释迦太子骨瘦如柴,筋骨都暴露出来的图像,就是他那个时候修苦行的形相。当他发觉这样做不是修学解脱的正道,才改变了修持的方法。后来,他觉悟以后,感觉得这五个人曾经照顾过他,和他们不但有亲戚关系,也有一分道谊,应该去度化他们。
这五位侍者曾经约好:悉达多太子要是再回来,我们决定不要理睬他。但是当佛陀从远方渐渐走近的时候,他身上所散发的慈悲和威德,使这五人心中自然生起了虔诚、恭敬和羡慕之情,迫不及待的向佛问讯、服侍。
‘度憍陈如等五人’,就是指以上所说的事。五人,就是普通身份的人。他们真正出家,受了戒,才称为比丘。在佛教里面,最早出家的,就是这五位,合称‘五比丘’。
‘而证道果’,释迦牟尼佛在鹿野苑,为五比丘说法,三转四谛法轮,他们当中,根机利的,聪明的,先证果了;根机差一点的,比较慢一点证,总而言之,这五个人最后都证了圣果,他们证到什么道果呢?证得了阿罗汉果。
‘复有比丘,所说诸疑,求佛进止’。比丘,是梵语的音译,具备了乞士、怖魔、破恶三个意思。由于‘多含不翻’,它的意思太多了,如果只翻为乞士,其他两个意思就没有包含在里面,因此,古德翻译的时候,索性保持了它印度的原音。
一、乞士:依佛制,出家人好像乞丐一样,以乞食为生,像今日的南传佛教,泰国、缅甸,或者斯里兰卡等地,出家人天一亮,就去托钵,因此那里的出家人都是吃荤的,并不是出家人喜欢吃荤,那是为了施主煮什么,供养什么,出家人就随喜受食,这和我们中国出家人,都是自炊素食的情形不一样。
乞士,可以从两方面来说明:上乞佛法,以长慧命;下乞饮食,以资色身。就是出家人要乞求佛法,在道业上求进步,以长养法身慧命;另一方面,要乞求饮食,来维持色身。
这两个定义,大家必须弄清楚,不然,王彬街那些乞丐也叫比丘了!要记住,单单乞食讨钱的,不能叫比丘。比丘,主要的是探求佛法,滋养法身慧命。
二、怖魔:魔就是魔王、魔鬼。要知道,一个人出了家,精勤持戒、修行,将来成就了佛道,天魔就少了一个魔子魔孙,因此,他看到出家人就非常害怕、恐怖,所以,比丘称为怖魔。
三、破恶:破,就是破除;恶,就是人生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,种种的烦恼和恶习,把这许多坏习惯与无明烦恼全部铲除掉,得到的心境是很清净的,这个时候,才能够入于正道。
比丘的三个定义,希望大家必须牢牢记住,不单在本经中了解它的意思,在其他的经典中,看到比丘两个字,也同样明了了它的意义。我们研究佛法,是一步一步的,能够把每个名相都搞清楚,任何佛经也都可以看通了。
‘复有比丘’,除了五位最初随佛出家修行的比丘之外,还有好多比丘,他们是谁呢?就是佛经一开始在序分中所说的‘一千二百五十人’。我们诵《佛说阿弥陀经》,一上来就提到‘千二百五十人俱’,或者《金刚经》……所有的经典,都提到他们,他们是由三个集团而来的:
一、耶舍等五十人:耶舍是小宗教集团的领袖,有五十个弟子跟随著他学习。
二、三迦叶等一千人:三迦叶,就是迦叶三兄弟──优楼频楼迦叶等五百人、伽耶迦叶和那提迦叶,各有二百五十人,三兄弟的徒众合起来有一千人。
三、舍利弗与目犍连等二百人。
三个集团合起来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人,他们都跟随释迦牟尼佛出家,而且是常随众,释迦牟尼佛无论到什么地方教化,他们都是跟随在佛陀左右的。
一千二百五十人,在本经中就用‘复有比丘’四个字来概括他们。
‘所说诸疑,求佛进止’,要知道,佛住世的时候,弟子要是有什么问题,就请教师父,释迦牟尼佛都一一为他们解答,所以,求佛进止,进止是‘可否’的意思。‘喔!我这样讲对吗?’‘对!’或者‘不对!’释迦牟尼佛对于这些常随众,他们所有的疑问,所有不能解决的问题,都为他们印证、开示。
进止,也可以当作取舍的意思,也就是进取正道,舍弃诸邪。譬如说,善法、正道,我们就把它取得来,依著去修行;那些邪恶的事,就要停止,把它舍弃。释迦牟尼佛的开示,所有的比丘都应当依教奉行。
‘世尊教敕,一一开悟’,世尊,指释迦牟尼佛,他所教诲的,所有的比丘听了以后,都开悟了。
‘合掌敬诺,而顺尊敕’,听过佛的开示以后,大家都恭恭敬敬地把双掌合起来,依著佛陀的教导而做。敕,过去皇帝的圣旨(命令)大家一定要遵守的,称为敕。释迦牟尼佛的言教,当然更是伟大了,所以这许多的比丘,照著佛陀的教导去修行,即使在现实的人生当中,就可以得到很大的受用。
讲到这个地方,我顺便把合掌解释一下,让大家了解掌究竟该怎么样合的?有几种合法?合掌,又称为合十,就是把十个指头相合在一起,集中心思,而恭敬礼拜的意思。
合掌,本来是古时候印度人最通行的礼节,后来佛教也采用了,并且成为佛教徒见面时的礼仪。你们要是到泰国去,乘坐泰国的飞机,航空小姐看到客人,既不是握手,也不是点头致意,而是合掌,这是佛教徒最起码的礼节。
玄奘大师到印度,曾经写了一部在世界上很有名的巨著《大唐西域记》,书中卷二,介绍了印度的礼法共计有九种,合掌是其中的第四种,我附带把它说明:
一、发言慰问:用温和的语言,向人家慰问,譬如说这次军变,你打个电话来,他打个电话去:‘喂!你好吗?’‘你有没有受惊?’彼此互相慰问,就是一种礼节。
二、俯首示敬:俯首,就是低头。日本人见到人,也都是很有礼貌地低头致敬,尤其是过去日本女性的头,好像永远抬不起来的;不过,现在头已经抬起来了。俯首,见到人家,表示很谦虚,很有礼貌。中国人一向都是昂昂乎,把头仰到天上,眼睛彷佛长到头顶上。假如有时能够俯首,那该多好!
三、举手高揖:把手高高地举起来作揖。例如:国家元首、总统,或者大官出来,阅兵时高举起手向两旁欢迎的人挥动,也是种礼节。
四、合掌平拱:两手相合,平衡地当胸拱起来。印度人这个礼节比较慎重,掌要合得好,表示最大的敬礼。
五、曲膝:膝是膝盖,把膝盖弯下来。假如看见人家要下跪,真是不简单喔!例如:‘我要求你一件事,你答不答应?不答应我要跪下去了!’这一招是很厉害的。有的人,你就是把他的头砍下来,他也不会向人家叩头的,所以,曲膝表示有虚心。
六、长跪:跪还不算什么,长跪更严重,好像说:‘你答不答应,不答应我就不起来了。’跪著的时间比较长久,称为长跪。
七、手膝具屈:手和膝盖都弯曲下去。
八、五轮具屈:五轮和五体的意思差不多,头、双手、双脚称为五轮,又叫五体。就是以头、手、脚弯著,表示恭敬而慎重的礼节。
九、五体投地:这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成语,就是用来譬喻对人家心悦诚服,钦佩极了。而在印度,把头、双手、双脚著地,作大礼拜,是种最尊重,最尊贵的礼节。
关于合掌的意义,一般的说法,右手代表智慧,左手代表禅定;也有说右手是佛、左手是众生的象征,因此,两手相合,象征了定慧不二、生佛相应。
密宗对于合掌,有十二种形式,在《大日经疏》中,有很详细的说明,由于时间的关系,我简单地介绍一下它的名称:(一)坚实心合掌;(二)虚心合掌;未开莲合掌;(三)初割莲合掌;(四)显露合掌;(五)持水合掌;(六)归命合掌;(七)反叉合掌;(八)反脊(背)合掌;(九)横柱指合掌;(十)覆手向下合掌;(十一)覆手合掌。
合掌虽然有这么多形式,但我对诸位只要求坚实心合掌,而且必须注意合好。我们出门,尤其到台湾、香港、新加坡等地,把掌合得好,人家看见了,说:‘这是谁的徒弟?教得这么好!’如果合不好,人家会批评:‘哎呀!这个佛教徒,还是代表团哩,连掌都没有合好!’这样岂不是很丢脸?所以,合掌,我希望大家都要注意合好。
佛言:辞亲出家,识心达本,解无为法,名曰沙门。常行二百五十戒,进止清净,为四真道行,成阿罗汉。阿罗汉者,能飞行变化,旷劫寿命,住动天地。次为阿那含。阿那含者,寿终灵神上十九天,证阿罗汉。次为斯陀含。斯陀含者,一上一还,即得阿罗汉。次为须陀洹。须陀洹者,七死七生,便证阿罗汉。爱欲断者,如四肢断,不复用之。
这是本经的第一章,说明沙门证阿罗汉果的程式,从这一章开始,以及后面所讲的到第四十二章,都是属于正宗分,即是本经所讲的主题。
‘佛言’,是文言文,由于本经是在汉代翻译的,跟现代的白话不太一样,以现代翻译的话,应该是‘佛说’,‘言’,就是说的意思,佛说或者佛云,等于儒家《论语》一开始,‘子曰:学而时习之,不亦悦乎!’‘子曰’,孔子说;所以‘佛言’就是佛说。
‘辞亲’,辞,就是辞别。亲,就是父母亲或亲戚朋友,为什么要辞亲,目的是要‘出家’,辞亲而出家,可以分为两方面来说明:
一、辞别亲人,奉父母命出家:
征求父母允许:佛在世的时候,一个人想要出家,必须经过父母的同意,才可以出家;要是父母反对的话,释迦牟尼佛也不会接受他出家的。
父母授命出家:儿女在父母的安排之下而出家的。好像我,就是奉父母之命,出自母亲的意思才出家的。这句话,你们听了或许会觉得好笑,却是事实。因为我九岁就出家了,试想,一个九岁的小孩,如果说:‘我出家要了生脱死,要成佛作祖。’简直是讲大话,谁也不会相信的,对不对?
我的故乡是江苏泰州,那时家家奉佛,一眼看下去,就会看到好多的寺庙,正像在菲律宾,到处都是天主教堂、基督教堂。在我家乡,信佛的人太多了,一个家庭,假如有三个孩子,一定会有一个出家的,所以,出家在我们家乡是很平常的一件事。
我八岁那一年,生了一场大病,可能是得了伤寒症,发高烧,烧了几天几夜,在那个医药不发达的时代,我差不多就要一命呜呼了。当时,我母亲和姨母,就在观音菩萨面前发愿,说假使能够救回这个孩子一命的话,一定送他出家。所以我说我的出家是奉父母之命,这是我的出家因缘;不过,我能够出家,今天能够站在讲台上跟大家研究佛法,总算不辜负母亲和姨母的慈命,也认为走上出家这条路是非常正确的。
二、辞离亲族,以便断除缠累:家庭是一种拖累,往往障碍了我们道业的上进。我们要奉佛,想修学佛道,必须要远离家庭的恩爱,才能够一心一意地修学佛法、宏法利生。因此,出家一定要舍离所有的亲属。
关于‘出家’的定义,有广义和狭义两种:
狭义:就是出离家庭,好像大家所看见的,离开了家庭,到寺庙过生活,负责佛事,修学佛法,就是出家。
广义:有出必有入,可以分为两种意思来说明:
出世俗家,入真谛家:就是出离了世俗之家,也是出‘三界火宅之家’,佛经中常常把三界看成为火宅,煎迫著我们,使我们痛苦万分。透过修行,我们的烦恼能够断除了,再也没有痛苦,不再受生死轮回,而进入殊胜的境界,那就是入了真空之家。
出五蕴家,入法身家:五蕴,就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它束缚著我们的生命,所以我们流浪在生死苦海当中,经过了修持,我们不断地培植福德与智慧,滋润我们的法身,到了最后,断尽了一切烦恼,不再在苦海中生死浮沉了,这样,就是脱离了五蕴生死之家,而趋入法身之家。
狭义的出家,属于事相上的出家,我们修学佛法,最高的目标,是追求广义的出家,从理性的修持上以期达到出离生死之家,获得大自在、大解脱。总而言之,只有事理圆融的出家,才是真正出了家。
出家,中国古时候有位径山禅师曾说:‘出家乃大丈夫之事,非将相之所能为。’你们不要以为出家是简单的事,真正做宰相,做大将军的,你叫他们把头发剃光了当和尚,他不一定办得到,这两句话,正说明了出家不是容易的事,宋朝仁宗皇帝,也认为出家是很难得的,他曾经感叹地说:‘朕若得如此,千足与万足。’意思是:我现在虽然当皇帝了,享尽了荣华富贵,但是,每天要为国家操心,没有办法过清闲的日子,我要是能够出家的话,那真是千足万足了,可惜,我办不到,我真是不如出家人。
再说,清朝的顺治皇帝,曾经作了一首赞叹出家人的诗:
天下丛林饭似山,钵孟到处任君餐;
黄金白玉非为贵,唯有袈裟披最难。
这就是说天下所有的大丛林,大寺庙里面的饭,太多太多了,像南海普陀山的千人锅,一个大锅饭,是煮给成千位出家人在那里吃的,意思就是你只要出了家,走遍天下,吃饭都不成问题的。你只要有一个钵和一个放水的瓶子,穿上了袈裟,走尽天下,每个寺庙你都可以挂单和吃饭的,看看,多方便啊!你们出门,到那儿都要住旅馆,可是在大陆上,出家人无论跑到那个庙,那个庙都有饭给他吃的。啊!我认为做皇帝,虽然富有四海,拥有黄金美玉那些贵重的东西,但这些在我(顺治皇帝)的眼里,都不是贵重的,最贵重的是这件披在身上的袈裟,那是最困难,不容易披上的。
莲池大师在《竹窗随笔》里面,以‘四料简’的体裁,对出家说了四句话:
在家在家,出家在家;
在家出家,出家出家。
这是什么意思呢?莲池大师把出家分成为四种:
一、在家在家:就是你们在座的诸位,身体在家庭,心心念念的,也是家,时时离不了家。现在你们坐在这儿听经,可是还是想到家里儿子有没有吃饭,会不会跑到那儿去了?但是,有一首流行歌曲叫‘今天不回家’,有些人的的确确‘今天不回家’,实在是要不得。做父亲,做母亲的,应该每天晚上都回家才好,要知道,既然是‘在家在家’,做一个在家人,一定要负起照顾家庭的责任。
二、出家在家:这是正式出了家,人虽然住在寺庙里面,穿著圆领方袍的僧服,过著出家人的生活,可是心却是放在俗家里面,常常想到家庭;或者专门经营世俗事业,甚至于做买卖,与世人争利;或者行动举止,与俗人无异,这样的出家,只是外表出家,内心并没有出家,实在没有多大意义。
三、在家出家:虽然外表没有剃光头,身上也未曾穿僧服,但是心心念念地想出家。佛教里面最有名的维摩居士,就是一位典型人物,他虽然是位居士,实在是位大菩萨,他是在家庭里面过出家生活的,所以在座诸位,假使能够在家庭里面,诚心奉佛,严持戒律,过出家人的生活,在家里面也就等于出家,这真是太伟大了。
四、出家出家:外表形式上剃光了头,穿著圆领方袍,是真的出家了;内心也非常清净,脱离家庭,一心一意地精进学佛,用功办道,这就是真正一个出家人,称为出家出家,出家,本来就应该做到这一点。
以上是莲池大师对出家的分类。
‘识心达本’,识,就是认识,是个动词,假使名词的话,叫做心意识,好像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第六识、第七识、第八识,都是名词,这里是认识的识,对我们的心、本性,应该有所认识。
要知道,世间的一切法(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东西,佛教称为法),从何而来?佛经说:‘一切唯心造。’‘万法唯识。’可见心是个王,我们必须了解这个王。‘达本’,达,就是了达,或者通达,就是有所了解。本,指我们的本来面目。我们为什么要学佛,为什么要出家?主要的是对自己本心的源头,对自己本来的面目,要有所认识。总而言之,就是对我们的本性、真如佛性要有所了解。
‘解无为法’,无为法是对有为法而说的,有为法,有所作为,所以是无常的,无为法,无所作为,如如不动的,法尔如是,本来就是这样,永远永远不会改变的,叫无为法,说得明白一点,就是真如、佛性,所以经文说:‘识心达本,解无为法,名曰沙门’,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,我们辞别了亲人,出了家。出了家并不是吃饱睡觉,无所事事的,而是要修行用功,寻找自己本心的源头,我们本来的面目要把它认识清楚,把无为法,我们的真如佛性找出来,能够做到这一点,就是一个沙门,一个真正的出家人。
讲到沙门,沙门是什么意思呢?在印度,不单是佛教的出家人叫沙门,在当时的婆罗门教,以及其他九十六种外道,只要是宗教师,都称为沙门。不过,释迦牟尼佛的弟子,是‘释种沙门’,也就是所有的比丘,叫沙门,翻成中国的意思是‘勤息’。
勤息两个字,把它分开说明白一点,勤,是勤修戒定慧;息,是息灭贪痴。在积极方面,我们要用功,每天很精进地去修持戒定慧三学;在消极方面,我们要消灭内心贪嗔痴种种的烦恼。能够修持戒定慧,息灭贪嗔痴,就是真正的沙门了。
沙门,在佛经里面有好多好多的种类,据《瑜伽师地论》说,有四种沙门:
一、圣道沙门:这种出家人,解行都很殊胜,每天精进地钻研佛法,修行佛道,跟圣人一样地在用功,称为圣道沙门。
二、说道沙门:对于经教下过一番功夫,能够通达,而且经常讲经说法,度化众生,叫说道沙门。
三、活道沙门。活,就是生活,出了家做了出家人,以佛道维持自己的生活,好像一般替人家念经拜忏,接受供养的,就是属于活道沙门。
四、污道沙门:虽然出了家,名称叫沙门,但是破戒犯斋,出家人应该做的工作没有去做,反而污辱了沙门的名称,污染了佛门,这就是污道沙门。
在律藏中,也有四种沙门:
威仪沙门:这一种出家人的举止行动都能够如法如律,仪态庄严,具有摄服力,令人见了肃然起敬,称为威仪沙门。
形服沙门:外表形态、服装看起来都是出家人的样子,却没有出家人所应具有的素质,内涵,叫形服沙门。
名闻沙门:以名声远播,说起他的大名,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,这就是名闻沙门。
实行沙门:奉行佛法,严持戒律,尽出家人的本份,老实修行,处处显现出家人的气质,便是实行沙门。
那么,做了沙门应该怎么样呢?‘常行二百五十戒’,常常地修行二百五十条戒律。讲到戒,一般分为在家戒和出家戒,在家戒,好像在座诸位,要受戒的话,就是受五戒、八关斋戒;出家戒,像比丘就要受二百五十戒,比丘尼要受三百四十八戒,还有沙弥十戒,这是一般所说的戒条。
你要知道,本经的听众,它的当机众,都是出家人,假使释迦牟尼佛当时,是对在座诸位讲,就不会说是二百五十戒了,我们今天也有当机众,所以,我特别提出来为大家介绍一下:做一个佛教徒,最起码应该守五戒。
五戒: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,是佛教的根本戒条,比丘也好,比丘尼也好,沙弥(尼)也好,纵然受几百条戒,最根本的,还是这五条戒。五戒是:
不杀生:爱惜生命,是每一个人的天性,每个人都贪生怕死的,就是小小的蚊虫蚂蚁,你想要把它打死,它就会赶快逃,赶快飞。生命是最可贵的,所以佛教第一条戒不可以随便杀生,不但不可以杀人,连小动物都不可以杀死的。
不偷盗:讲到偷盗,佛学称为‘不与取’,人家送东西给我们,另当别论。要是人家的东西,不经过他的同意便随意拿过来,就犯了盗戒。人家的东西,偷偷地取得,叫做偷;用武力去抢,就是盗了。不管是暗中拿人家的东西,或者明目张胆地去抢劫人家的东西,在佛教里面,都是犯了第二条根本大戒──偷盗。
不邪淫:淫是男女的性行为,在家居士,正式的夫妇,为了传宗接代,行周公之礼,是正当的,佛并不反对,但既然有了家庭,有了夫妇关系,就不可以到外面‘拈花惹草’,或者‘红杏出墙’。不三不四地乱搞,就叫做邪淫,佛教是禁止的。
不妄语:妄语,就是随便说话骗人家,甚至于恶口骂人,都是不应该的。做一个正人君子,必须言而有信,讲出来的话,要很文雅的,那些粗话,不可以随便从我们的口中跳出来。
不饮酒:酒本身是没有罪过的,问题是酒喝多了就会乱性,一个人失去了理智,往往为非作歹,什么坏事情都做得出来,所以酒是要禁止喝的。
关于五戒,依戒律说,前面四种是性戒,它的本质就是有罪的,第五种酒,是遮戒,遮,就是停止、不可以。佛教讲五戒,完全是做人的道理。不但佛教讲五戒,儒家也是讲五戒的,只是名词换了一下,说为五常──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,不杀生就是有仁慈心,不偷盗是很有义气的,既是要帮助人家,怎么可以随便拿取人家的东西呢?不邪淫就是遵守礼节,不妄语是言而有信,不饮酒,保持清醒的理智,不随便吃麻醉神经的东西,所以儒家的五常,跟佛教的五戒是二而一,意思完全一样的。
因为经文讲到‘常行二百五十戒’,在座的都是在家菩萨,所以我把你们该遵守的介绍给大家。你们也许要说:‘佛教一开口就要我们守戒,这些我们都不容易做到,还是不要持戒吧!’希望大家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,佛告诉我们:五戒能够遵守一条,就有一条的功德,要是五条戒不能全部守,守四戒也好,守三条、两条或者一条都好。现在,我再为大家简单地讲一个守戒的故事:
古时候,有一个打家劫舍的集团(好像此地常常抢银行、百万富翁的),为了抢劫,往往杀生害命,把人都杀死了。在这个强盗集团中,有一份子,因为能够守戒而保存了生命。做强盗还持戒,真是笑话,但事实的确如此。
这一个强盗,他家住在寺庙旁边,寺里有一位老和尚,常常为信徒授戒。有一天,这个强盗感到很有趣,也去看看老和尚。
‘老和尚,我能不能受戒?’
‘可以。’
老和尚问他:‘不杀生,你能够守吗?’
他一想,答:‘办不到,我去抢劫的时候,人家不给,我就向他这么一刀呀!一定要杀生的。’
‘第二条,不偷盗……’
‘还得了,这是我的本行,我是专门抢劫人家的,这个更办不到了。’
‘第三不邪淫,你能守吗?’
要知道,好多强盗是财色两得的,既抢人家的东西,连人家的命都玩了,因此这强盗一听老和尚这么问,连忙摇头说:
‘我也不能办到!’
‘第四,不妄语,就是不能说谎话。’
他想想,说:‘这个我要是能够忍一忍,可能办得到。’
‘第五,不饮酒,能守吗?’
‘这个不行,我们在抢劫之前之后,吃酒,是要壮胆和庆祝的,不能没有酒。’
所以,五戒的杀盗淫酒四条,他都做不到,他对老和尚说:
‘我假如要持戒的话,勉勉强强地守第四条不妄语还可以。’
‘好吧!你就守不妄语这一条戒,一定有功德,将来说不定能够使你转危为安,让你平安的。’老和尚慈祥地说。
有一天晚上,头头通知这个集团的成员,明天要到某村庄,向一家百万富翁下手,到时候,大家一定要准时来报到集合。
受戒的强盗,接到了这个命令,一定要去赴约。他想反正明天又可以分到一笔钱了,就赶快到市场去买鱼买肉和酒,准备先吃饱喝饱了,再去下手。
当他提著酒肉从菜市场回来,快到家的时候,碰到了他的叔叔。
‘某人啊!你今天有什么喜事呀!要请客吗?’
‘没事情,还有两三天就要过年了,我一时高兴,去买点食品自己作乐。’
于是他回去煮啦,吃啦,突然想起老和尚的话,──其他四戒不能守,这条妄语戒,受了以后一定要遵守的,他说:
‘哎呀!糟糕了,我说是买回来自己作乐,今天没有什么事,晚上我假如去赴约的话,岂不就打妄语了吗?有罪过啊!’
他为了守戒,那天晚上决定不去赴约,吃饱了就睡大觉。
谁知道他们那个集团当晚去抢劫时发生了意外,因为大富人家有的是卫兵,极力抗御,把这些抢匪一网打尽,送往官府查办,最后全部砍头伏法,而这位守戒的仁兄,为了守不妄语戒,没有去参加这次的行动,结果保全了一条小命。
这就是能够持戒的功德。
我们再回头来说,二百五十戒是出家的比丘(像我这样的身份称为比丘)所受持的具足戒,也就是完全要遵守的戒条,有二百五十条。这二百五十条,共分成七类:(一)四波罗夷,(二)十三僧残,(三)二不定法,(四)一百二十舍堕,(五)四提舍尼,(六)百众学,(七)七灭诤法。总而言之,这是做一个比丘,应该遵守的戒条。譬如说杀盗淫妄四波罗夷,是根本戒,通于在家,也就是出家与在家同样的最根本戒条,其他的不是根本戒。所以犯了戒,并不是每一条都同等重罪的,但是根本精神是脉络相通的。在座除了心理法师是受比丘戒,应该遵守这二百五十条戒,你们都不必遵守,只要持五戒就可以了。再说,我们现在也不是专门研究戒律,只须大概了解一下就好了。
‘进止清净’,进,就是向前进;止,就是停止。也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行住坐卧,语默动静,都要合乎威仪,合乎戒律,能够这样做到,才可以保持身心的清净。总而言之,二百五十条戒也好,三百四十八条戒也好,或者是五戒、八戒,主要的一个原则就是‘止恶行善’,凡是坏的事情,绝对不可以去做,好的事情,一定要努力去做,这是我们持戒的根本目的。
‘为四真道行’,四真,就是前面所讲的‘四谛’─苦、集、灭、道四种真理,是作为沙门所修持的一种行门(功夫)。
‘成阿罗汉’,假使能够观察苦集灭道,修持到家了,最后就可以证到四果的阿罗汉。阿罗汉是什么意思呢?这是梵语,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太多了,依《法华经论释》所说,阿罗汉含有十九种意义,不过,把它归纳起来有三种:
一、应供:阿罗汉是真正应该接受人天供养的圣者。
二、杀贼:贼,指烦恼贼,证到阿罗汉的圣果,已经把所有的烦恼都断尽了。
三、无生:阿罗汉既然断除了一切的烦恼,也断尽了一切染污的行为,这时候已经了生脱死,不会再来受生了,所以称为无生。
以前,我曾经讲过,比丘也有三个意思:乞士、怖魔、破恶。也可以说比丘属于因,阿罗汉属于果。在因地能够修持乞士的因,就可以证得应供的果;在比丘的因地能够怖魔,到了阿罗汉的果位,就可以杀灭烦恼贼;在比丘的因位能够断一切恶,到了阿罗汉的果位,便证得无生,所以比丘和阿罗汉的三种意义,可以相对待,有因果关系的。
‘阿罗汉者,能飞行变化’,成了阿罗汉果,就证得六种的神通。这六种神通,我简单地把它介绍一下:
一、天眼通:好像你现在看书,里面的字可以看得很清楚,但是那一边的东西,就看不到了。我们在房子里面,可以看到所有摆放著的东西,可是房子外面的,就看不到了,可见凡夫的视力是有限的。假如成为阿罗汉,证了天眼通,视野不受物质的障碍,就是几千几万里以外,都可以一目了然,所有的空间,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的。
二、天耳通:大的,响亮的声音我们听得到,可是小的就听不到了。在房屋里面的声音,我们听得到,但隔壁的声音就听不到了。假如证得了天耳通,不但大声听到,小的声音也听得到;人的声音可以听得到,那些小小的蚊虫蚂蚁在讲话,也同样听得清清楚楚,甚至连在几千里、几万里以外的声音,都可以听到的,这是证得天耳通的效果。
三、神足通:或者称为如意通、神境通,证得这种功夫,就会有很多的变化,都是不可思议的。讲到神通变化,佛经中常常提到有十八种神变,譬如说在右胁可以出水,左胁可以出火;左边出水,右边出火;身上出水,身下出火;身下出水,身上出火等等,都是在变化的,证到阿罗汉就具有这样的功夫。还有,走在水上,和在平地行走一样的;走在地上好像在水中一样的,可以钻进去;也可以在空中自在地行、住、坐、卧,甚至把自己的身体遍满整个虚空,也可以由大变成很小,这十八种变化,经典中称为十八种神变,是神足通所具有的变化。
四、他心通:现在我们跟人家面对面,人家口里面讲什么,我们就听什么。有的人嘴里面讲的是这样,心里面想的又是另外一套,别人都不晓得他内心的意念是什么,但是,要是证了他心通,别人的一切心理活动,都是了如指掌,一看就知道了,这就是他心通的功夫。
凡夫所有的心理状态,证了他心通是可以知道的,但是,话又说回来,如果运用定的功夫,把心理活动停止了,那就什么通都用不上的。
现在,我讲一个短短的故事,证明要是停止了心理活动,他心通的功夫就起不了效用。
话说中国唐朝代宗皇帝的时候,突然从西天(印度)来了一位出家人,不知道他是何许人,也不知道叫什么法名,不过,他的耳朵非常大,又对经律论三藏都通达,因此称为‘大耳三藏’。
当他见到代宗皇帝,说:
‘我有他心通,你不论想什么,我都知道的。’
皇帝一听,这还了得,不如把他介绍给国师慧忠法师,让他们相识吧!
两位大师见面以后,慧忠国师问大耳三藏:
‘三藏大师,听说你有他心通,是不是呀?’
‘不敢当。’
这个时候,慧忠国师心念一动,问大耳三藏:
‘你看看,我现在在什么地方呀?’
‘你现在啊……哎呀,你是一国之师,是皇上的师父,怎么跑到四川去看“龙舟竞渡”呢?’
意思是说,你现在跟我讲话,为什么心不在焉地,已经跑到四川去看比赛龙船了。
‘你知道我现在的心在什么地方吗?’国师又问。
大耳三藏一看,说:
‘哎呀,我的国师啊,怎么你又跑到天津的桥上去看人家玩猴儿把戏啦?’
猴儿把戏,这是此地没有的,过去在大陆或台湾,有跑江湖的,让猴子穿上衣服戴著帽子,当当当敲锣玩戏的。
慧忠国师又说:‘那么你看,我的心现在又在什么地方呢?’
这时,大耳三藏找来找去,竟不知慧忠国师的心在什么地方了。为什么?因为国师突然入定,心停止了活动。
可见一个人在心里无念的状态之下,是找不到的。所以他心通只有在心理活动的时候,才可以有效用,也就是说他心通在有定功的人身上,是用不上的。
这时,慧忠国师高声喝斥大耳三藏:
‘你这个三藏法师,现在的他心通到那儿去了,怎么找不到我的心呢?’
这一则公案,出自《传灯录》第五卷,你们可以翻开看看。
五、宿命通:证到宿命通,对于前生,以及多生多劫,甚至未来世的一切遭遇、成败,都能够了解。不但是对自己,连所有的众生前世一切的生活状态,都看得清清楚楚的,这就是宿命通。
六、漏尽通:漏,好像一个杯子可以盛水、盛茶,要是有了洞,水就盛不住,漏掉了。那么,我们人生为什么要漏到三界里面?就是一切的烦恼业障,因此,这里‘漏’就是指烦恼,你假如能够断除一切的烦恼,就可以证到漏尽通。证到这种神通,生命就可以得到自由自在的大解脱。
经文中‘飞行变化’,就是刚才说到的十八种神变,属于神足通。
讲到变,就是转变;化,是把没有的变成为有,好像变魔术。几个月前,有一个外国的魔术团来表演,你看看:把整个人砍断了,好多没有的东西变成有了。一般的魔术家都可以变,假使我们修行,证到阿罗汉果,这种变化的功夫,是魔术家所望尘莫及的。
六种神通,除了最后的漏尽通,前面的五通,不只是阿罗汉,就是一般的神鬼、外道,有功夫的都可以证到前五通,只有漏尽通,像阿罗汉、佛、菩萨,已经证了果的,才可以证得。
‘旷劫寿命’,旷,很宽广的意思。劫,印度话叫劫波,形容时间很久远。旷劫寿命,就是长寿。就是说能够修持,有修定的功夫,得到生死自由,可以常住世间,寿命要长就有多长,要短就有多短。想要离开世间,马上就可以离开,要久住世间的时候,也可以住久一点。
证得阿罗汉果的人,他的生死自如,寿命长短也是自由的。佛在世的时候,很多阿罗汉都有这样的表现。譬如说,他希望赶快灭度,能够自身出三昧火,把自己的身体焚化;他假使要常住世间,好像释迦牟尼佛的一个弟子叫大迦叶的,还不想灭度,他发愿要等到当来下生的弥勒佛降生成道的时候,亲自把释迦牟尼佛的袈裟献给弥勒佛。因此,依佛教历史的记载,大迦叶现在还在鸡足山入定,就是要等待弥勒菩萨出世成佛以后才圆寂的,──证了阿罗汉果位是有这样的功夫。
‘住动天地’,证了阿罗汉果,由于他有许许多多的修持和功德,能够在他住的地方,感动所有的神祇,这说明了阿罗汉的威德,是非常伟大的。
在小乘的果位,四果阿罗汉,已经证得无学位,前面的初果、二果、三果,称为有学位。还有,初果,称为见道,二、三果称为修道,这是小乘四果:须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、阿罗汉修学的层次,有这些等级。
证得阿罗汉果位时,必定会说:
我生已尽,梵行已立,
所作已办,不受后有。
这是什么意思呢?阿罗汉在这一生当中,已经修持到了无学的地位,一切烦恼都断尽了,所有该修持的一切梵行都建立了,所应该办的工作,都已经办完了,不会再到三界六道中轮回受苦。
‘次为阿那含’,第二个是讲阿那含。阿那含也是印度话,翻成中国话叫做不来,或者不还,这是四果当中的第三果。什么叫做不来呢?就是修证到三果的境界,不会再到欲界(人间)来受生死了,所以称为不来。
‘阿那含者,寿终灵神上十九天,证阿罗汉’,阿那含是什么呢?当他寿命终了的时候,他的灵神,灵神就是一般世俗所讲的灵魂,佛教称为神识,或者阿赖耶识。唯识家在《八识规矩诵》中说它是‘去后来先作主翁’,意思是说:当一个人死的时候,它是最后离开身体的,而一个人来投生的时候,它第一个来入胎,因此说是去后来先作主人翁,就是第八识──阿赖耶识,也就是这个神灵,我们平常所讲的灵魂。
不过,阿赖耶识和灵魂是有差别的。一般所谓的灵魂并不会改变,而阿赖耶识却是储藏著我们从生到死,不断地造业所留下来的业种子。这些业种子如果碰到相应的因缘,就会再发芽结果,也就是感受报应。由于每个人所造的业不一样,千差万别的业种子储藏在阿赖耶识里面,成熟的时候,结果也是千差万别的。因此,不同的阿赖耶识牵引了各种不一样的生命境遇,这是跟灵魂不同的地方。我在一开始就说过,本经是最早传译到中国来的,也是一部很古老的经典,当时为了适应国人的风情习俗,在翻译上也就随顺著国人的思想和语言了。
或许有的人会怀疑,一个人死了以后,他的神识究竟到什么地方去了呢?当然一个人上生天堂也好,下堕地狱也好,完全由他在世的时候所作所为来决定,因果是丝毫不爽的。人在世时,生命可以保持不坏,全靠寿、暖(气)、(第八阿赖耶)识,假使一口气不来,第八识离开了身体,于是身体变成冰冷的,这个时候就一命呜呼了。另一方面,断了气,并不是一了百了,我们的神识虽说已经离开了身体,却依然存在,只是换了一个躯壳,就像我们作客的,换了一家旅社。
在《杂宝藏经》中,有一首偈,说明一个人断了气,可以依著身体的温暖,到最后在那一部份冷下来,决定死后到什么地方去投生,这首偈说:
顶圣眼生天,人心饿鬼腹,
畜生膝盖离,地狱脚板出。
‘顶圣’,假使一个人死的时候,身体所有的部份都冰冷了,最后头顶还有温度的话,他一定是出生在好的地方,一定是去成佛作祖,或者去西方了,所以叫‘顶圣’。‘眼生天’,假使是面部眼部最后离开的,将来会生到天上去。‘人心’,胸部心脏最后没有温度,一定再来做人的。‘饿鬼腹’,最后的温度是在腹部,将来是要做饿鬼的。‘畜生膝盖离’,要是温度是从膝盖离开,这个要堕入畜生道里面去。‘地狱脚板出’,整个身体都已经冰冷,最后一双脚还是很热,是最不好的,恐怕要堕落到地狱里面去了。这是《杂宝藏经》中告诉我们,一个人死后会到什么地方去,可以作为参考。
阿那含(第三果),最后神识到那里去呢,是到十九天去,而后再修行,证得阿罗汉果。
依佛法讲: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,共有二十八层天。欲界有六个天,色界分为四禅,初禅、二禅、三禅各有三天,四禅有九天,四禅四天向上的五个天,通称为‘五不还天’,又称‘净居天’。如果你们念诵《地藏经》,或者其他经典的话,对这五个天的名称一定很熟悉的,就是:无烦天,无热天,善见天,善现天,色究竟天。证得第三果阿那含的,神识就是到这五不还天去,然后再加功用行,修持禅定。而一般用功修持者,如果生到这五天来,也比较好用功,到了那里,就不会再来轮回生死了。
‘次为斯陀含。斯陀含者,一上一还,即得阿罗汉’,接著讲斯陀含,斯陀含,翻译成中国话,称为一来,这是第二果。他死后再到人间来受一次生死,就可以证成阿罗汉果。
‘次为须陀洹。须陀洹者,七死七生,便证阿罗汉’,须陀洹,是印度话,翻译成中国话称为‘预流’,或称为‘入流’,这是初果。为什么称预流?他已是预入圣者之流了,但是和儒家所说的圣者并不相同,他是已经超越了人天的圣人。因此,证到初果,就不会再堕入三恶道去了,等于考上了大学,已经取得了入学的资格,只要一步一步地向前进,一定可以获得学位的,所以称为预入圣人之流。不过,须陀洹还要经过七次生死,才证得阿罗汉果。但是,他跟一般的凡夫也不一样,凡夫在六道轮回里面,初果须陀洹只是到人间天上来修行,不会再到三途里面去了。
以上所讲须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、阿罗汉,是小乘的四个果位,它必须经过修学证悟,到了什么阶段,证得什么样的果位,断了多少的烦恼。佛学中有所谓‘见惑’和‘思惑’,就是对事理两方面所有的烦恼,都把它给断除了,一步一步的,才能够证得。所以,证了四果,不是容易的,而是有层次地慢慢修持。
‘爱欲断者,如四肢断,不复用之’,我们出家的目的,就是要修持、证果,但是,最主要的关键是能够把爱欲断除。爱,就是情爱,欲,就是贪欲。能够把情爱和贪欲断除,才能够免除生死之苦。说个譬喻,好像我们的四肢──两只手和两只脚,假如用刀把它斩下来,就不能动了。虽然现在科学发达,发生了车祸、意外,手脚断了,马上就可以把它驳接上去,或者装上义肢,但是在古时候,佛在世时医疗是很原始的,所以作这样的譬喻。四肢断了,就是没有用了。‘不复用之’,起不了作用了。意思是说,我们要出家、要证果,首先必须把情爱和贪欲,所谓‘财色名食睡’,这许许多多的烦恼,欲望都断了,才能够证果,不然,由爱欲而造业润生,招感无穷无尽的生死轮回,那里能够解脱、自在,证得圣果呢?
在座的诸位虽然没有出家,当然也没有想到要证果。但是,我们学佛,希望有所受用;心地能够获得清净,最低限度,对于人生的这许多欲望、情爱,必须多少能够减轻一些,我们的身心才能够轻安,自在!
佛言:出家沙门者,断欲去爱,识自心源。达佛深理,悟无为法。内无所得,外无所求。心不系道,亦不结业。无念无作,非修非证。不历诸位,而自崇最,名之为道。
前面第一章讲出家与证果,本章及第三章,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告诉大家:出了家以后,应该怎么样修持,这两章都是说明这个道理的。
‘佛言’,就是佛告诉我们。
‘出家沙门’,我上次已经说过,本经最主要的听众(当机众),是出家人,当然也包括了在家的居士。在这个地方,一个出家沙门,做一个出家人,跟随释迦牟尼佛出家的,应该要怎么样修学呢?
我们出了家,做一个沙门,第一个条件就是要‘断欲’。欲,是欲望,简单地说,是希望的意思。在佛教唯识学上,欲是五十一个心所之一。
什么是心所?据佛教的心理学唯识学说,我们有八个识(眼耳鼻舌身等识,叫前五识,第六意识,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),称为心王,这八个心王以外,还有属于心王所统管的、所有的,是五十一种心所有法,也就是我们的心理活动,有五十一种作用,欲是其中的一个。
在佛学上,欲分为三类:
一、善欲:好的希望,好像我们现在动了一个念头,感觉到人生太痛苦了,我们要修行,要了生脱死;我们每天的所作所为,要止恶行善,尽量做好的事情,自利利人;所有的坏事,损害他人的事,都不要去做了。有这么一个希望的话,就是善欲,好的欲望了。
二、恶欲:从善欲的反面来说,假如我们时时刻刻生起贪心,或者害人的心理,就是我们的欲望当中,渗杂了损人利己的成份,有了这样的念头,不管贪心也好,嗔心也好,都是属于恶欲,不好的欲望。
三、无记欲:是中庸性,既不是善,也不是恶的欲望,因此称为无记欲。在我们的观念当中,也讲到善与恶,无记却往往被忽略了。无记,可说是任运而行,自然而然的一种心理状态。只因这种心念非常微细,不容易给我们觉察罢了。
‘断欲’,就是要把恶欲和不善不恶的无记欲望断除,当然,好的一定要保留。
讲到欲望,佛学中有所谓五欲,五种的欲望,可以分为两方面来说明:
一、与外境五尘相应而生起的:外境,称为尘境,五尘是: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。五尘和我们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五根接触(相应)时,我们的眼睛,所面对的是形状、颜色;耳朵,是听声音的;鼻子,是嗅香味的;舌头,是尝滋味的;身体,是用来感触的。当眼耳鼻舌身,对待著色声香味触五尘,会有五种的欲望产生。
当眼睛对著外面的色尘时,一切形形色色的物质(色),眼睛希望看到好看的。譬如看到兰花非常的漂亮、清雅,就想多看它几眼;反过来说,要是看到丑陋的,就不屑一顾,这就是五欲之一,眼睛要看好的色。耳朵也喜欢听好的声音,鼻子要嗅好的气味,舌头要尝可口的食品饮料,我们身体所感触到的,希望它是很舒服的,要是粗糙,让我们痛苦的,就排拒了它,要是按摩,让我们舒适的触觉,总是很喜欢的。眼耳鼻舌身五根,对五尘所希望,所要求的是这些。这种爱欲,本来是无记欲,可是由于我们内心的贪和嗔的念头,起了种种好恶的分别,变成为不善欲了。
二、与内心的五欲相应而生起的:五欲,(钱)财、色(欲)、名(誉)、(饮)食、睡(眠)。有两句成语连在一起警惕大家:‘财色名食睡,地狱五条根。’要是我们对五欲贪得无厌,尽量地追求,尽量地满足我们的欲望,得不到满足时,往往想尽了方法,不择任何手段地做了种种不好的勾当,结果,财色名食睡让我们堕落了,堕到地狱里面去,因此,这五欲是五个堕入地狱的根本因素。我们起心动念,日常行、住、坐、卧,所作所为,都要非常谨慎,才不会造恶。
我们所居住的世界,是我们的依报,叫欲界,是从五欲而得名的。试看,一个人每天从早到晚,就是在五欲中打滚的,五欲,如果不能断除,我们就不能超出欲界。因此,本经一开始就要‘断欲’,欲念要把它断除,才可以超出欲界。
‘去爱’,断除欲望以后,进一步,我们的爱念也要把它去除。爱,是爱著,是个念头。时时刻刻都放不下,舍不掉,称为爱著。爱比欲更厉害,欲只是五十一个心所其中的一个心理状态,而爱属于根本烦恼中的一个大罪魁,是贪的别名。
念佛的人常常说,如果我们念佛不专心,就没有办法生到西方去。‘爱不重不生娑婆’呀,我们为什么会生到娑婆世界来呢?根本的因素就是‘爱’,就因为‘爱著’太重了,才在生死轮回里面流转不停。
‘欲’,只限于欲界众生的心理活动,而‘爱’,则是通于欲界、色界和无色界,三界都有‘爱’活动的范围,譬如说,我们爱静坐参禅,希望生到无想天,或者初禅天、二禅天。你认为定的境界很好,就爱著了,不想再求上进,这也是种爱念,可见爱的心理状态,是三界众生都有的。
做一个出家的沙门,首先必须断欲去爱,就是每一个学佛的,如果希望获得幸福的生活与安宁的心境,在学佛的路程当中,这一种修持是少不了的。以五欲来说吧,谁不爱钱财?不过,学佛以后,就应当看淡一点。谁不爱名?但必须‘实至名归’啊!应该得的名誉是可以的,要是沽名钓誉,就要不得了。再说色,关于男女关系,我们打开报纸,许许多多的凶杀案、不幸事件,都是从色欲引起的。因此,学佛对欲与爱能够看淡,能够控制,我们的人生才能够幸福、向上。不一定说做一个出家的沙门,才要断欲去爱,我们学佛根本的目的,就是在这个地方,多多少少都要去做一点。
‘识自心源’,把爱欲断除了以后,要用什么功呢?向我们的心源下功夫。源,是水的源头,也就是木的根本,俗语说:‘木本水源’,树木它有一个根,水也有个源流。心源,就是我们真心的一个源头,也就是我们的佛性、本性,对我们的本来面目,应该要认识它,这有赖于下修持功夫了。
‘达佛深理’,对于佛陀所讲的各种甚深微妙的道理,我们要能够通达了解,开经偈说‘无上甚深微妙法’,就是这个道理。
‘悟无为法’,悟就是觉悟、了解。要能了解无为法。什么是无为法?无为法是对有为法讲的。世间一切事事物物,有形的,无形的,都称为法。世间任何物质,都是有所作为,有所造作的,因此,称为有为法。《金刚经》说:‘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;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’世间所有的森罗万象,都是有为法,都是无常的。因此,《金刚经》说有为法像我们做梦一样,或者像影子,像露水、空中的闪电,都是不实在的,也都是无常的。无为法,是有为法的反面,是我们的本性,我们本来就具足了,不加以造作,也是永远不灭的。
所以,我们必须悟解无为法──我们的本性,也就是真如佛性。这个真如佛性,一旦能够觉悟、了解了,就可以认识它本来的面目。它是个什么样子的呢?是‘内无所得,外无所求’的。为什么叫‘内无所得’呢?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个真如佛性,它,在现在凡夫的地位,我们当然不知道。但是佛教的伟大就在这个地方,佛法说:每一个众生,都具备了真如佛性,只是我们在迷昧当中,不能觉悟,不能了解我们有这么一个宝贝。既然这个真如佛性是人人本来具足的,所以一旦我们到了成佛的时候,并无所得,这叫做‘在圣不增,在凡不减’,成了佛,并不会多一个;没有成佛、没有觉悟,也不会减少什么,本来就是具足的嘛,所以说是‘内无所得’。
在《法华经》中,有个‘怀珠作丐’的譬喻,话说有一个乞丐,每天在外面向人家要饭,却不知道自己身上有一颗无价宝珠,直到一天,有人告诉他:‘你不要每天这样流浪了,你自己有无价宝在身上。’我们的真如佛性,也是这样,是本有的,并不是人家给我们的。
无为的真心,对‘内’既然无所得,对‘外’也是‘无所求’的。但是在现实的人生当中,大家都有个欲望,都要追求我们自己所理想、所希望的身外之物,心中蠢蠢欲动,产生了占有欲,得不到时,形成了人生八苦之一的‘求不得苦’。你也要求,他也要求,欲望是永远无止境的,造成了人生的痛苦。
平常有句话:‘人到无求品自高。’在现实社会当中,为什么要低声下气,巴结人家呢?大部份都是有求于人;‘无欲则刚’,一个人假使到了无求的话,他的品德就提高了,可以超然物外,人家也会尊重他,自己也不会有烦恼与痛苦了。这也是我们做人的原则,我附带把它提出。
话说回来,‘内无所得,外无所求’的真如佛性,不是人家给我们的,也不是我们没有,突然间有了。内与外是相对待的,内心既然是本来具足,当然也不必向外去追求,所以真如佛性是一种无为法,不是造作的,是人人本已具足的一种宝贝。
‘心不系道,亦不结业’,心,指我们的本心,系,是束缚,道,是指圣道。譬如我们前面所讲的要证四果阿罗汉,必须修四谛、三十七道品,这就是道。但是,你要是时时刻刻的有修道这个观念,为修持这个名目所系缚了,反而不能得到真正的自在。一个真正的修行人,心要能够很超然的,不为种种的修持法门所束缚。
《金刚经》说:‘如来说法如筏喻者’,释迦牟尼佛告诉在座的出家人,必须了解,佛所说的许许多多佛法,不可以执著,不要被法的法门所系缚了,要知道,法,只是个譬喻,它好像一个‘筏’。现在水中的交通工具有轮船,古时候,都是用竹子或木头编结起来的筏,叫木筏或竹筏。我们要过河,从这边到那边去,必须靠这个筏(摆渡),但是,过了河以后,这个筏对我们并没有用了。你不能说,我过河时需要这个渡船,过了河以后,还要把它背著走,不需要的!因此佛经说:‘过河需用筏,到岸不需舟。’当我们要过这条河的时候,需要摆渡,需要木筏,但当我们已经登上了彼岸,什么好的船、木筏,我们都不需要了。心不系道,就是这个意思。
我们的心既不要时时刻刻为所修持的圣道所束缚,‘亦不结业’,结,所谓‘解不开的结’,‘心有千千结’,这许多的结,就是烦恼。我们内心能够很坦然、很超然的,不为烦恼所包围,不去造许多的业,这个时候,就能够得到自在了。
‘无念无作,非修非证’,无念,念是意念,属于心理(精神)状态。我们的念头,一个接著一个,连续不断,好像水一样源源不绝的。但是,一个人的修持功夫到了家的话,这个念头(也是妄念),就不存在了,完全是正念现前。也就是已经没有迁流的妄念,到达了灵明无为的境界。
无作,没有造作的行为。无念无作,非修非证,都是形容我们的真如法性(真实的本性),本来就是这样,没有念,也没有造作,这种殊胜的境界,老实说,在我们没有证得真如佛性之前,也等于是说食数宝,没有真正地证到它的真面目。
讲到非修非证,本来我们学佛,必须下功夫去修持的,成佛也好,做菩萨也好,没有不修持的,但这个地方却说非修,不需要修持;非证,也不需要去实证。岂不是矛盾?要知道修证,本来包含了出世因果的道理,可是,真如本性、真空佛性,或是理体,它是不需要经过修证,本来永远具足的,因此,不需要经过种种的修证了。
‘不历诸位,而自崇最,名之为道’。历,就是经历;诸位,指修持佛法的等级,好像前面我们所讲的须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、阿罗汉四果,是一级一级修证的,这是小乘修持的阶次。至于大乘有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觉、妙觉,共五十二个位次,也是一级一级慢慢地修证的。但现在所讲的真如境界,是从凡夫位元,不需要一步一步去修持,一下子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达到那个最崇高的、无上的位置──道。这是最高的,也是修学佛法所追求的最高境界,这种境界,‘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’,在我们这现状之下,再怎么说也说不清楚的,完全在我们学佛的过程当中,一天一天地修学,才能一步步达到那种地步──道,我们的本性。
道家老子对道的解释是:‘道也者,不可以须臾离也,可离非道也。’什么叫做道呢?不可以一时一刻地离开它的,可以离开的话,就不称为道了。因为经文讲到道,我就借用古书上这句话,来说明要学佛道,必须时时刻刻依著佛法去修持,才不会出轨,也才有希望成菩萨成佛。
本章主要就是学佛必须断欲,把五欲断除,并且要去除贪爱,有这样的修持,将来有一天,一定可以证得我们的佛性。
佛言:剃除须发,而为沙门。受道法者,去世资财,乞求取足。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,慎勿再矣!使人愚蔽者,爱与欲也。
‘佛言’,佛跟我们说。说什么呢?‘剃除须发’,出家的第一步,必须把胡须、头发剃光了。这一句说明:做一个出家人,应该显现僧相。依文字来解释,口边的毛叫做须,头上所长的毛叫做发,须发为什么要把它剃除呢?所谓‘三千烦恼丝’,要是不把它剃除,会给我们增添好多的麻烦。
在中国古代传统的观念,认为胡须和头发,是父母给我们的遗体,是不应该动它,不可以剃的。但是,头发也好,胡须也好,也是人生的一种美,你看看,不论男的、女的,都要把头发打扮得很好看的。而且随著时代的转变,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流行的发型,已经成为专门的学问。时代不断在变,自从披头士的疯狂风靡了全球以后,许多男孩子都喜欢把头发留得长长的,从背后看去,也不知道他是男的或是女的。过去报上曾登载过这样的新闻:在台湾台北,好多的年轻人留著长头发,政府就下令,凡是见到留长头发的男性,把他拉到理发厅,替他们都剪掉。
在外国,有个明星叫尤伯莲纳,就是剃光头,也是很漂亮的。假使大家都剃光头,也未尝不可。台湾青年入伍受军训,都是要把头剃光的,人间所谓的美,其实没有一定的标准。
胡须,也有人喜欢把它留得长长的,台湾过去有位监察院长,名叫于右任,他的胡须留得很长很长,实在是非常美观的。另有一位名画家张大千,他的胡须也是好长好长的,非常的美。现在许多男孩子,都要留个八字胡子,无非是为了美观。
但是,释迦牟尼佛告诫弟子们:留胡须也好,留头发也好,世俗人可以,你们要做一个出家人是不可以的。为什么?你假如一天到晚要为头发和胡须而忙,花的时间可多了,好像你们每天早上要洗头发、梳头发,胡须也要把它修一修,真是花了不少时间。做一个出家人,为了生死,为了修持,把它剃光了,才不会浪费时间在这个上面,因此,做一个出家人必须剃著光头。所以,‘剃除须发,而为沙门’说明了出家必须现出家的相貌。
‘受道法者’,这一句话说明做一个沙门,现出家相以后,接著,应当受持道法。道,就是佛道,佛道修持的方法,称为道法,这是出家当沙门所必须实践的一条途径。什么途径呢?简单地说,就著沙门这两个字所翻译成中国话‘勤息’的意思去做,就是‘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嗔痴’,也就是要很勤恳地持戒、修定和修慧。说详细一点,即是修三十七道品。总而言之,做一个出家人,并不是把头剃光就算了,必须修戒定慧、三十七道品等种种修持的专案,才能够走上学佛的大道。
修学佛道,就应当把世俗的一切抛弃,把五欲打破。本章经文说到的‘剃除须发’,沙门既然现了僧相,当然不会结婚,把男女之色欲断了,这是去‘色’。‘去世资财’,就是去‘财’,‘乞求’,出家人托钵,向人家要饭,根本谈不上要有好的‘名’了。‘日中一食’,吃饭,平常人一天吃三餐,释迦牟尼佛制定佛弟子只吃中午一顿饭,这就是去‘食’了。‘树下一宿’,睡觉没有用什么床,只能在树下打坐,稍微睡一下,是去‘睡’。
以上的经文,都是针对打破五欲的,我把它点出,让大家有更深刻的认识,接下去,我们再把经文逐句分析。
‘去世资财’,去,去除,舍去。世间的物资财富,譬如田地房产、金银财宝、钞票或者银行存款,股票等等,做一个出家人,应该把它舍去,不要说出了家,还把这些带著,是不合法的。所以,不在钱财方面用心,叫去世资财。
真正说起来,世间的种种财宝,是靠不住,不会长久的,它并不真正属于我们所有,而是五家所共有,那五家呢?
一、水灾:菲律宾这个地方,每年雨季,大台风一到,哗啦哗啦下了好多的雨,整个城市、乡下成为一片汪洋,农作物、房舍、货物都遭受破坏,财物所遭受的损失,难以计数。这样一来,资财还是你的吗?
二、火灾:这种灾害,比水灾更为可怕,自己家里意外失火了,或者邻居发生火灾,被蔓延波及,往往一把无情火,把房屋、财物烧得精光,又没有保险,本来很富有的,顿时成为无家可归了。这是不是很苦?可见,我们的财富是靠不住的。
三、盗匪:尤其是现在,治安很差,我们好好地在路上行走,突然黄金首饰被抢去了,有的时候,手表也被抢走了,这还算好,要是他来敲门,硬著闯入屋里,把你的财物搜刮一空,或者有的时候,你有钱,他就追踪钉住你,伺机下手把你绑票,于是大开狮子口,向你勒索,看你是要钱还是要命?为了保命,你仅有的几百万也要付给他,不然,被撕票可就惨了。这情形,菲律宾,其他各国都有。所以,盗匪对我们的钱财,也有他的一份,他也是五家之一。
四、恶王:关于王,古代有时候出现轮王,很仁慈的国王,爱民如子,政治清明,真是太平盛世。可是,一旦恶王执政,把人民看得非常不值钱,他要怎么样就怎么样,往往倒行逆施,以莫须有的罪名把你的家产没收。现在不好的国家领袖也是如此,看到你所拥有的企业兴旺,就生起了觊觎之心,他也要有一份,你为了避免麻烦,只好给了他股份。可见无论古代也好,现代也好,一个国家元首要是不讲人道,而只爱钱财的话,老百姓一定会受灾殃的,所以,恶王也是五家之一,他可以任意抢夺我们的钱财。
五、不肖子:做父母的,辛辛苦苦地营谋,得来的血汗钱,总是把它蓄存起来,舍不得花费,尤其是中国人,往往为下一代著想,千方百计,吃尽了苦头,都要赚一点钱,兴置产业留给子孙。但是,如果不幸生了一个不肖子,他才不会体贴父母的苦心经营,只是坐享其成地吃喝玩乐,大肆挥霍才痛快哩!真是个讨债鬼。所以,有的时候,做父母的辛辛苦苦,好不容易才积存下来的钱,被儿子跑到‘贼船’(赌场)去,一夜之间把整个家产都输光了,这是我们常常所听到和见到的。
因此,佛法讲,我们所有的财富,不一定永远属于我们所有。
释迦牟尼佛告诫大家:出家的比丘也好,在家的信徒也好,对钱财要看得开,看得破,放得下,能够有舍心,多行善事,多布施,唯有布施功德,才不会被这五家抢走。本经说‘去世资财’,就是做一个沙门,必须把世间的物资财富完全去除了占有欲。当然财富有财富的用途,用得当,当然是好的,用不当的话,就变成毒蛇了,这一点不得不小心啊!
‘乞求取足’,乞求,就是出了家以后,出家人是要沿门托钵维持生活的,这在古印度的修行人,就已经是一种习俗了,释迦牟尼佛创立佛教以后,也沿用了这种习惯,订为制度,时至今日,在印度,或者在斯里兰卡、泰国、缅甸等南传佛教,依然保存了这种制度,当你们到泰国去旅行,就会看到,天才刚刚亮,就有好多身穿黄衣的出家人拿著钵,在路旁接受人家的供养。
那末,你们会说:‘佛陀既然制订出家人必须出去托钵乞食,你师父都没有这样做啊!’这个,你们必须知道,佛法是不离世间法的,在印度、南传佛教国家,社会上有供养沙门的习俗,当然可以托钵,可是中国唐朝百丈祖师,他把这个制度改了一下,因为中国的风土环境,跟南传佛教国家不一样。比如说南传出家人吃荤的,中国出家人却是素食,是什么原因呢?南传的出家人,完全靠施主供养,施主煮了荤的供养你,你必须接受。而中国的出家人,在寺里面自炊,所以素食,完全合乎国家的环境,风土人情,因此,乞食的制度,在中国并没有实行。
这里,我顺便再告诉大家:百丈禅师在中国倡建丛林,订了中国佛教的制度──农禅制,他提倡‘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’,你要吃饭,就得耕种,自食其力,这就是他倡导的农禅制度。
‘取足’,出家人所取得来的,应该满足,要知足才可以常乐,这也是对治五欲,欲望是无穷无尽的,应该要能够自己克制贪心,知道满足才好。
‘日中一食’,这也是佛订的制度,佛在世的时候,制定出家人一天只能在中午吃一餐,叫做过午不食,或者称为持午、不非时食。什么是不非时食?就是超过了中午(午时),就不可以再吃饭了,这个午时,中国一般的说法,是十一点到一点,日中,出家人吃饭的时间,应该是十一点半。你也许要问,为什么日中一食,在午时吃饭呢?这个问题,佛在世时,曾经有国王请问过。
据《毗罗三昧经》记载:‘瓶沙王问佛:何故日中而食?佛说:早起诸天食,日中三世佛食,日西畜生食,日暮为鬼神食。’有一个国王叫瓶沙王,问佛为什么出家人要规定在中午吃饭,是什么道理呢?佛告诉他,吃饭的时间,早上是诸天吃的,我们这里供天都是中午,但在大陆丛林里面,斋天(供天)是下半夜到黎明,天还没有亮的时候举行的,因为早上是诸天吃的时间。那末,中午呢?是佛菩萨吃的时辰。太阳西斜,下午是蓄生吃的,日暮,日落西山,晚上了,是鬼神吃的,所以放焰口、施食,都是在晚上戌亥二时。从《毗罗三昧经》这段话中,我们可以了解佛为什么要规定出家人只能在中午吃一餐(日中一食)了。
不过,佛教传来中国,由于出家人的生活形态改变,增加了吃早餐,称为‘小食’,等于是吃点心,不是正食,因此,只能吃稀饭,但也不能太稠,必须是用筷子划过以后,马上可以合起来的。而在中国丛林中,由于出家人必须耕作,很消耗体力,所以不但吃早餐,连晚餐也吃,称为‘药石’,把它当成是服药,也是力求简单的。
一天只吃一顿,是很合乎卫生,讲到保养身体,实在不宜吃得太多。《僧律》说:‘多食有五苦:一、大便数,二、小便数,三、多睡,四、身重不堪修养,五、多患不消化也。’也就是吃多了,要常常上‘一号’去排泄大小便,也会感到想睡觉,提不起精神,而且身体很沉重,都不想动,那里还提得起劲来用功呢?何况,吃多了,会加重胃肠的负担,造成消化不良。这是佛在世时戒律所讲的。
‘树下一宿’,佛在世的时候,还没有建寺庙,出家人过的是云水生涯,正是‘一钵千家饭,孤僧万里游’,到处为家。白天行脚,晚上就找一个地方,随遇而安,在树下的石头上打坐,到了半夜,稍微躺一下,睡觉是这么简单的。为什么睡一宿呢?要是找到了一棵大树的话,大树之下好乘荫,风吹雨打都无所谓的,我就在这儿住下来吧!佛说,不行!只能过一宿,明天必须到其他的地方去。所以,只有一宿,才能够把我们的流连、贪念去除。
上面所讲的乞求、日中一食、树下一宿,把佛讲的十二头陀苦行举出了三种,我乘这个时候,顺便把十二头陀行简单地介绍一下。
衣、食、住是生活中所少不了的,每个人都要穿衣服、吃饭、居住,所以,佛制的十二种苦行,也不出衣、食、住三类。根据《十二头陀经》所说,十二种头陀苦行是:
一、关于衣服方面的:
粪扫衣:出家人穿著不需要漂亮,佛制定,是到垃圾堆里面,检拾人家丢弃不用、肮脏的、破破烂烂的布,把它洗干净以后缝做衣服,称为百衲衣。
但三衣:出家人只能有三件衣:五衣,称为僧伽梨;七衣,称为郁多罗;九衣,称为安陀会,有廿五条、廿三条、廿一条,也称为祖衣。出家人最多只有这三件衣,不可以有几箱几橱衣服,这也是养成少欲知足的习惯。
附带告诉大家:出家人穿的衣,称为‘袈裟’,意思是坏色衣,不好看的颜色,不可以鲜艳的,大部分是黑色、灰色、咖啡色,或者藏青色,上面都有像稻田那样的纹路,这是有原因的。依律典的记载: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,印度的治安很不好,甚至连出家人的衣服也会被偷去,或者被抢走。有一天,释迦牟尼佛去托钵,经过稻田的时候,看到稻田的形状,启发了他缝制袈裟的念头,他感觉到可以把布割成为一块一块的,再缝成像田的形状,这样既可以作为修行人是人间福田的象征,也可以昭示匪徒打消偷、抢的恶念,这就是袈裟的由来,也是袈裟被称为福田衣的原因,而出家人著袈裟,除了让施主种福田的象征以外,重要的还是在于去除沙门对一切衣饰外物的执著,不要为了打扮自己而花费心思与时间。
二、关于饮食方面的:
常乞食:佛的制度,出家人一定要托钵,每天一大早去沿门托钵,是理所当然的事,不要说你福报大,有施主护法,他每餐送来给你吃,或者每天请你到他公馆去吃一餐,佛说:不行,必须常乞食,你们既然出了家,就得托钵,不论乞到好的或不好的东西,都一样吃下去,或者是讨不到食物,也不可埋怨。
次第乞:沿门托钵,是一家一家依著次序来的,不能说这一家是贫苦人家,到第二家去乞讨吧!那是不可以的,必须依著次序来,纵然是叫化子,他把吃不完的给你,或是拿一碗水给你,也得接受。更不能说有钱人家的供养好,我专去向他们乞食,这也是不可以的。
一坐食:又称一食,每天只吃中午的一餐,不可以整天吃不停,才不会浪费时间,妨碍修持。
节量食:不能因一天只吃一次,就拼命地吃,不行,饮食要有节制,吃得太多,会把肠胃搞坏,何况吃多了,身体沉重,那里提得起精神用功修持?
中后不饮食:认真说起来,过了中午以后就不能吃饭了。
三、关于住处方面的:
阿兰若处:在旷野、山上、没有人烟的地方,也就是空寂闲静的地方,称为阿兰若。出家人在身体能够远离热闹、噪杂,心思远离五尘五欲,不攀俗缘的地方,才能用心修道。
冢间坐:前面说到树下一宿,要是没有树,怎么办?刚刚走到坟场,你也可以住在那里,面对尸体的种种变坏,作种种不净的观想,更使你容易体会无常、苦、空、无我的道理。
树下坐:在树下住一宿。
露地坐:要是没有树,就在露天,大太阳也好,下雨刮风也好,依旧把身心安顿下来用功。
常坐不卧:晚上不倒单,一直盘著腿子坐著,不躺下来作卧睡的。
以上关于衣服方面的有两条,饮食方面的有五条、住处方面的有五条,合起来就是十二头陀苦行,一个出家人,如果不认真修持,不容易做到这样的。
好,十二头陀行介绍过了,我们再回过头来讲经文。
‘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,慎勿再矣’,你们出家人,中午只能吃一餐,树下只能过一宿,要谨慎小心,不可以贪求想再来一次。
‘使人愚蔽者,爱与欲也’,佛陀为什么对出家人的生活起居如此严格地要求呢?要知道,既然已学佛了,既然已经出家当沙门,必须了解,人生最大的两个敌人,一个是爱,一个是欲,这两个敌人把我们的真心蒙蔽了,好像一个明镜,许多灰尘把它遮住,失去了光亮。我们本来是很光明,很有智慧的,被这许许多多的烦恼灰尘遮盖蒙蔽著,才流浪生死,我们既然要出家,了生死,就得照著佛陀的教诫去修持。
讲到这里,我想起了《佛遗教经》说:‘当知多欲之人,多求利故,苦恼亦多。少欲之人,无求无欲,则无此患。’一个欲望多的人,贪得无厌,为求取更多的利益,于是千方百计以期达到目的,为了满足这个目的,他所付出的精神心力,都是给他增加苦恼的,所以他的苦恼也比别人多。另外有一种人,清心寡欲,与世无争,无所希求,没有太大的欲望,他可以清静地过日子,当然也就没有患得患失的心理负担,是很自在,没有苦恼的。可见,爱和欲是会使人成为愚痴、迷昧的。这点,我们不可不小心啊!
本章虽然是释迦牟尼佛对比丘(出家人)的要求,但是我们做为佛弟子的在座诸位,能够多多少少对五欲看淡,节制一点,对于我们的身心健康,都有很大的帮助的。
佛言:众生以十事为善,亦以十事为恶。何等为十?身三、口四、意三。身三者:杀、盗、淫。口四者:两舌、恶口、妄言、绮语。意三者:嫉、恚、痴。如是十事,不顺圣道,名十恶行。是恶若止,名十善行耳。
本章对于什么叫做善、什么叫做恶,也就是把好的和坏的,两方面的定义,分别加以说明。
我们要知道,在每天日常生活当中,都出不了举止行动、讲话、思想这些活动的,佛教称为身、口、意三业。而且从身口意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,既可以表现十种好的,也可以表现十种恶的。善恶的体性,本来是没有固定的,本性是空的,就是看我们究竟是要做好?或者做坏?像我们的手掌一样──犹如反掌,你要做善的,就是善,你要作恶,就是恶,本章就是专门阐释这个道理。
‘佛言’:佛告诉我们。告诉我们什么呢?‘众生以十事为善,亦以十事为恶。’
这里,我们应该先把‘众生’的意思弄明白。什么叫‘众生’?众生是佛教专有名词,它在印度称为‘萨埵’,我们念《心经》,不是念到‘菩提萨埵’吗?萨埵,把它翻成中国话,就是众生。也有的经典译为有情、或是含识、群生,这里既然把它翻成众生,那末,我就把众生的定义解释一下,简单地说,众生有三个意思:
一、众缘所生:譬如我们‘人’,出生到这个世间来,是从何而来的呢?由父精母血、我们的第八识,还有五蕴四大(精神物质)许许多多的因缘合在一起,才有我们这个‘人’生存到世界上来,所以称为众缘所生。
二、众处受生:我们死了以后,生命并不就完了,死,只是换了一个环境和躯壳。现在我们做人行善、修五戒,将来还会来做人的,你要是修十善,将来生到天上去。你如果造罪恶,将来堕入地狱,或者畜牲里面去。我们死后受生,没有固定的处所,这一生做人,来生不是永远做人的,也不是永远做畜牲的,所受生的地方不一样,所以称为众处受生。
三、众多生死:一个人,有生必有死,虽然道家要求长生不死,事实上,没有永远不死的人,所以佛教讲:一个人如果没有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或者其他的净土去,或者是证得阿罗汉果,一期生命结束以后,随著他的业力,生了又死,死了又生,生生死死,永远不停的,所以,我们有好多的生死,现在生到人间,将来生到天上,说不定又堕入三恶道里面去,这样,有众多的生死,称为众生。
上面我说的,是萨埵译为众生的意思。在唐朝,新的翻译家,把它译成有情,这个名词可以说是翻得很进步,很有道理,为什么?有情,不单单是我们人类,可以说涵盖了一切有知觉,有执著情感的生物,表示和没有知觉感情的自然界的无机生物不一样,因此,说起来‘有情’翻得比较好。不过,本经是早期翻译的,译成‘众生’也可以。
现在我们既然是人,这个‘众生’,就当作是我们好了。佛说!我们做一个人,有十样的事情是可以做成好的,同时也会变成坏的(恶的),因此对于什么叫善?什么是恶?我们必须有所认识。
善与恶的定义,依佛经的解释,可以归纳为四点:
一、从心理方面说:譬如说我们做一件事,如果怀著一种惭愧心、羞耻心去做,这样的心理是善的,反过来说,要是没有这种惭愧心,一个人就会无恶不作,这就是恶的了。
二、从理性方面说:善是一种赞美之词,譬如我们夸奖人家:‘啊!你真好呀!’‘你做得很对呀!’恶,是赞美的反面,是一种毁訾之词,譬如说:‘哼!你真是坏透了!’‘你怎么这样坏啊!’这就是恶了。在《本业璎珞经》中说:‘顺理曰善,乖背曰恶。’就是顺著情理,合乎道理的,就是善;反过来说,乖张、违背情理的,就是恶了。
三、从效果方面来说:我们做一件事,要看它的效果是什么样子的,也就是这件事情做过以后,结果是好或者是坏呢?如《成唯识论》说:‘能为此世他世顺益,故名为善;乃至能为此世他世违损,故名不善。’我们做一件事,凡是对自己有利益,对大家也有利益,这是善的。今生有利益,来世也有利益的,这也是善的。反过来说,事情做了以后,对自己既没有利益,对别人也没有好处。这一辈子做坏事没有好处,将来死了,转个面目来,还是不会好的,那就是不善了。
四、从行为方面来说:佛讲众生以十事为善,以十事为恶,就是我们每天日常生活行为所表现的,在我们的身体、嘴巴(言语)、和思想所表现的。本章就是解释这个道理。
经文说:‘众生以十事为善,亦以十事为恶,何等为十?’究竟是那十种呢?‘身三、口四、意三’,在我们身体上有三种,在我们口头上有四种,在我们心理上有三种。这十种,现在先讲:‘身三者:杀、盗、淫’。
一、身体上有三种:
杀:杀就是杀生,杀害有生命的,不单单是杀人,杀害畜牲、蚂蚁、蚊虫,凡是有生命的,都称为‘杀’,杀生。
杀有误杀和故意杀两种:譬如说,蚊子在咬我,实在讨厌,把它打死,起了这种嗔恨心,就是故意杀了。你假如有慈悲心的话,被蚊子来咬,就把它这么赶一下,怎么不小心,竟把它打死了,这是误杀。误杀和故意杀,罪过不一样,前者的罪过比较轻,后者罪过很重的。
杀,就它的罪过轻重来说,可以分为三种:以杀‘人’的罪过最重,你假使杀到那些圣人,──他是个出家人,已经证得了阿罗汉果,杀了他,等于是‘出佛身血’,那种罪过是要堕无间地狱的。杀畜牲,好像杀鸡、杀鸭、杀猪,是中等罪。杀蚊虫、蚂蚁,罪过就比较轻了。
这样说来,人不可以杀,那末,蚊虫、蚂蚁,可以杀啦?站在佛教慈悲的立场,认真说起来,这些微小的生物也不能杀。儒家有句话:‘上天有好生之德’,‘天地之大德曰生’,我们人贪生怕死,蚂蚁、蚊虫,难道不贪生怕死吗?看看,一只小蚂蚁,你想要去动它一下,它马上跑了,蚊子、苍蝇来叮,你要打它,它赶快飞逃了,它们贪生怕死的心理,和人类是完全一样的,因此,不可以杀害它们的生命。
从前,愿云禅师做了一首戒杀诗:
千百年来碗里羹,怨深如海恨难平;
欲知世上刀兵劫,但听屠门夜半声。
‘千百年来碗里羹’,几千几百年以来,我们人类每天中午,晚上所吃的非常可口,是吃什么东西呢?大鱼大肉,是不是?碗里面的羹汤,是非常美味的,但是,那是多少的生命啊!我们做生日宴客,一摆酒席是几十桌,几百桌,那些动物在被宰杀的时候,心中存著无限的怨恨,它们嚎啕的怨声,像大海那样的深,这种深仇大恨,永远不能平息的。你们要知道,现在世界上刀兵的劫难重重,为什么不是这儿打仗,就是那里战乱呢?这是个‘果’,‘因’从何而来呢?只要在夜半三更的时候,听听宰牛杀猪时,猪牛叫的凄惨声,就可以知道是我们自己造的杀业,而造成今日世界的不安宁了。
盗:偷盗,不与而取,称为‘盗’。人家的东西,没有经过主人的允许,便擅自拿过来,就是盗。俗语说:‘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。’谁不喜欢钱财呢?你偷偷摸摸地拿走人家的钱财、东西,这就是盗。
世界上偷盗的形式太多了,佛经中简单扼要地告诉我们有八种:
公然劫取:我们打开报纸,没有一天不报导有关抢劫的新闻,银行虽然有那么多的守卫,盗匪依然拿刀拿枪进去抢劫,这是明目张胆地公开抢劫,一点都不害怕的。再说,去抢人家,硬闯入宅,将主人捆绑起来,把财物搜刮去了,就是公然劫取。
秘密窃取:偷偷地,不给人家知道。过去在大陆上,小偷往往是挖墙洞,从墙脚挖一个洞钻进去,这情形在菲律宾很少,不过,这里却是从屋顶下来,本寺有一个新的大水桶,买了三百元,里面满满地装著水,有一天,我发现水桶怎么不见了?难道飞上了天?这就是小偷,不是公开拿走,而是偷去,他有三只手。你们或许也曾经碰到,当你拿著手提包坐公车到超级市场或公共菜市买东西时,皮包里面的一千元怎么不翼而飞了?三只手拿走了。这是暗中拿去的,靠他的功夫。
诈术骗取:他用花言巧语,想了种种办法,把你的钱拿去。台湾不久之前,盛行一个叫做金光党的,你家里面的首饰,保险箱中的宝贝,他都有办法骗去的,他有骗术呀!有时候,他来个电话,说你家某某人发生了意外,急著需要一笔钱,快点送过来呀!于是,你就急急忙忙地送去,他拿走了。这是用骗的。
势力强取:所谓地头蛇,在地方上他有势力,好像电影中常常看到的场面:这条路是我开的,你想从这里过去,必须放下‘买路钱’,不然,不给你过去。凭什么他敢如此嚣张,靠著他有势力,你不给他,要不要命啊?
诉讼巧取:大概就是当律师这一类的,明明我有道理,但他的嘴巴,三寸不烂之舌,很会讲话啊!可以说得天上有地下无的,把人家的钱骗到手。这是种巧取豪夺,你肯出钱,他会乖乖地替你出了口。但是钱他拿去了,这是他的功夫。
恫吓胁取:这种情形,在我们这个治安不靖的社会,常常发生的。哦!忽然接到一个电话:喂!某人啊!快拿一百万过来,在××地方;或者是在香港交款,你要不要命?要命的话,在三天之内交付。他就是用恐吓的方法来威胁你。你把钱拿了出去,还不敢讲哩!
受寄不还:比如说我们有一样东西,临时寄放在一个地方,时间久了,就变成人家的了。或者是他感觉到东西很漂亮,就要了过去。本来是寄存的,却因为人家贪心,竟被占为他自己所有,称为受寄不还。
应税不纳:说实在,做一个国民,应当有纳税的义务,但这是大家都不容易做到的。应该纳税而不交;应该纳一百元却只交了一元,这在佛教的戒律上讲起来,也是叫做盗。
盗,有很多形形色色的,我只是从佛经里面简单地,就大家所经验到的,了解的,提出了这八种。佛教说,所有外在的物资财产,是养活我们的生命的,称为外命。我们鲸吞人家的财产,就鲸吞了人家的生命,所以,盗是绝对不可以的。
淫:这是夫妻关系,男婚女嫁,成为一对夫妇,要达到家庭美满,丈夫对妻子,或者妻子对丈夫,彼此应当遵守贞操,不可以乱搞婚外情。但是有的家庭,除了夫妇而外,丈夫在外面又爱上了一个女的,太太也在外面爱上了另一个男的,有了第三者的插入,发生了性行为,这在佛教称为邪淫。在中国的成语,说男的在外面‘拈花惹草’,女的‘红杏出墙’,又是什么‘暗渡陈仓’,这些成语,就是说明一种不正常的男女关系,就是邪淫,要不得的。
‘身三者,杀、盗、淫’,我简单地把它讲完了。
二、口头上有四种:
在我们身体上只有三种,在我们思想心理上也是有三种,可是在我们的嘴巴呢?释迦牟尼佛最了解我们人了,他知道我们这张嘴巴爱讲话,订了四种,所以,‘口四者:两舌、恶口、妄言、绮语’。
两舌:大家看看,我们的眼睛有两只,耳朵和鼻孔也有两个,可是嘴巴只有一张,却有两个舌头。你们有没有两个舌头?没有。称为两舌,就是一个人说两种话,对张三说李四的长短,对李四又讲张三的是非,‘喂!他很坏,在骂你,搬弄你的是非,挑拨离间。’或者对另一个说:‘嗳!你知道吗?你们两个看起来是好朋友,可是,实际上他在背后诽谤你呀!’这种人就是靠著嘴巴搬来搬去。本来两个人的感情是很好的,可是有人从中挑拨,‘那个男的还在外面搞了几个家庭。’──破坏人家的家庭和感情,真是要不得!
佛教里面说,破坏人家叫两舌,犯了‘无间罪’,死后,舌头要把它拔起来,──堕到‘拔舌地狱’,就是从这儿来的。
恶口:恶就是不好的。怎么恶口呢?讲粗野的话,甚至恶毒地骂人,讲不干净的话。在过去,我看那些当兵的,口口声声离不了‘三字经’:‘他妈的’、‘他妈的’,说个不停,其实他不一定存有恶意要骂人,只是讲‘三字经’已经成为习惯了,好像很平常的事,讲笑话似的,顺口溜出来。但佛教说这是‘恶口’,罪过好大的。因此,以粗野话、刻薄话、污秽话骂人家,都是恶口。恶口实在要不得,奉劝诸位善友,希望从今天开始,不管对前辈也好,平辈也好,晚辈也好,口头上要干净。
妄言:妄是虚妄,不诚实的话,欺骗人家的话,都是妄言。这个可以分为两种:
小妄言:这个明明是白的,你说它是黑的。本来那是一头鹿,你却说它不是鹿,是匹马。指白为黑,指鹿为马,就是一种妄言,不过,是小的妄言。
大妄言:就是未得谓得,未证谓证。他根本同我们一样的是薄地凡夫,一身的业障,但却说他是‘无上师’,是‘悟佛’,或者他已经证到阿罗汉果了,甚至他同佛一样大,这叫大妄语,罪过更大,更是要不得。
绮语:绮,本来是种丝织品,非常美观,可是不切实用,把它引伸为有的人很会讲话,他的嘴像百灵鸟一样的,什么话都说得出来,总是让人发笑,要是认真研究的话,话是讲了一大堆,一点意思也没有,就叫绮语。还有,那些淫荡、轻浮话,说了荡人心智,使人想入非非的肉麻话,以及毫无意义的废话,都是绮语。
语言,本来是人与人之间传达感情、交换意见、彼此互相沟通思想的工具,如果犯了‘妄语’戒,那就失去了讲话的真正意义了!
现在,我介绍古人劝悔过的一首诗来和大家共同勉励:
劝悔过
过失多端累此身,急须改悔莫因循;
自家错处知多少,那有功夫说别人!
‘过失多端累此身’,你不要以为我们这一生中,一点毛病都没有的,真正拿个镜子照照,或者静下来自己认真反省一下,世界上没有百分之百的一个完人,所以,检讨起来,我们的过失太多了。由于过失太多,就连累了我们本身。
‘急须悔改莫因循’,我们既然知道自己全身毛病百出,就要赶快地悔改,面对佛前求忏悔。‘莫因循’,不要说:‘没有关系,明天再说吧!’这是不可以迁延,不可以犹豫不决的,要改,就得马上改。
‘自家错处知多少?那有功夫说别人!’我们的嘴巴总是要说别人家,没有想到自己应该回光返照。真正回光返照的话,我们自己不对的地方,不知道有多少哩!那里还有闲功夫张家长李家短去批评人家?倒不如我们来批评批评自己吧!
太虚大师有一句名言:‘学佛先从做人起’,我上面所讲的,不是太高深的佛法,然而却是教我们做人的,包括我在内,也是慢慢地学,你们真正会用功的,我所讲的应该把它记住了。
三、心理上有三种:
‘意三者:嫉、恚、痴。’我再把它一一解释在下面:
嫉:是嫉妒的简称。为什么要嫉妒?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爱名和爱利,有时候,为了顾全自己的名誉和利益,人家比我们好,超过了我们,我们就放不下,正如成语所说的‘不耐他荣’,荣,就是荣誉,好的名誉。不耐,就是不耐烦,忍不住。也就是看到人家很光荣,有荣誉的地方,自己心里就不高兴,称为不耐他荣。为什么会不耐他荣呢?有一个东西在心中作祟,是什么?嗔。嗔心是因为人家胜过我们,我们不高兴。如果再进一步研究,为什么你会不高兴,会生起嗔心?说来说去,还不是贪心在作怪。
《圆觉经》中说:‘由于欲境,起诸违顺,境背爱心,而生憎嫉,造种种业。’意思是由于内心的贪欲而追逐种种外境,而生起了违逆或随顺的心情,要是这个外境违背了我们所希求的心意,和我们的心意不能相应,于是产生了憎恨、嫉妒的心理,进而把这种心理付之于行动,而造作了各种各样的业(行为)。所以,在其他的经典中,谈到十恶的心理时,往往写成‘贪’,而本经用‘嫉’,可说是译者别出心裁的译法。嫉妒,如果加以分析、研究,它的根本原因,还是由于贪心所促成的。
恚:在其他的经典,往往称为嗔,嗔和恚两个字一般合并在一起,称为嗔恚,就是发脾气、不高兴。我们有时候看见人家所做的事情,或者听到人家所讲的话,或是看到他所表现的一举一动,感到很不顺眼、很不高兴,甚至激起一股怨恨、忿怒之气,这是什么原因呢?就是内心的肝火在发作。因此,我们生活当中的心理方面,第二个罪魁是嗔恚心。
心是要不得的,要知道,佛经中告诉我们:‘嗔是无名火,能烧功德林’,你纵然有再大的功德,有再大的好处,就因为发脾气这把无名火,把一切都烧毁光了,可见都是‘嗔恚’所惹的祸。所以我们学佛的人,要修忍辱度,要能够把自己的脾气时时刻刻调好了,不要动嗔心。
痴:这是我们心理方面最大的罪魁,痴,就是愚痴。平常所谓白痴,是一无所知,什么都不懂,呆呆的。但是此地这个痴,不是指白痴,而是什么都知道,比我们知道的更多。那末,什么叫做痴呢?不明事理,对一件事情,或者一切道理搞不清,什么原因?没有智慧,愚痴。不辨是非,应该是是的,他说不是;应该不是的,他反而说是的,是非不分,也是愚痴。不识好歹,好的坏的,搞不清楚,明明是件好事,却说那是坏的;明明是不好的事,却认为是好事,这就是愚痴。不信因果,世间最普通的道理: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,被否定了。我们人生的一举一动,都有因果报应的,但是这一种人说:‘没有因果!’把因果整个都否定了,为什么?这就是愚痴。
所以,痴不是白痴,而是知识方面有了毛病。试看简体的‘痴’,从病从知,病字头,里面一个知,就是在知见方面,有不正确的认识,有了毛病,因此,有的地方称痴为邪见──不正确的见解。
在意方面的三种:嫉、恚、痴。已经简单地把它解释完了。
‘如是十事,不顺圣道,名十恶行’,如是,指上面所讲的身三、口四、意三,这十件事情,假如我们不能够随顺著圣道,所谓圣道,就是正道、圣人之道──圣人所行的光明正大的路径。佛是天中之天,圣中之圣,你要是不能依著这个去行的话,就是违背了佛陀的圣道,那么,这个就叫做十恶,十种最大的罪恶。
‘是恶若止,名十善行耳’,我们如果把这十种恶事停止下来,不要去做,就称为十善了。因此,十善与十恶,一正一反,好像我们的手掌一样的,正面是十善,反过来就是十恶了。
讲到善恶,我再举个故事来说明。
在中国唐朝的时候,有一位大诗人叫白居易,别名白乐天,他的诗作得非常好,好到什么程度?每当他把诗作完了,要叫一个老婆婆来念给她听。然后问:
‘你听得懂吗?’
‘听不懂!’
听不懂,他就不要,重写。
有时候,诗作完了,就找个小孩来。
‘小弟弟,我这首诗你听得懂吗?’
‘听不懂!’
不懂,他就重作。所以白乐天的诗,妇孺皆知的,他成为鼎鼎大名的诗人。
当时,朝廷派他到杭州当刺史,相当于现在的县长之类的地方官。白居易是位虔诚的佛教徒,到了杭州以后,有一天,他利用闲暇,特地到秦望山去拜访一个名闻遐迩的高僧,希望探讨探讨佛法。
这位高僧叫做鸟窠禅师,谈到他,可算得是一位传奇性的人物。他原名道林,不过,一般都不知道,而称他为鸟窠禅师。当他九岁那一年就出家了,念经学习佛法,二十一岁时,到荆州果愿寺去受戒,随后不惜跋山涉水,到陕西去亲近一位当时非常有道德、有学问的韬光禅师。
韬光禅师看到这个青年很老实,又很机敏,于是给了他一个执事,让他当侍者。要知道,在大庙或丛林里面,当方丈和尚、做师父的,都由小徒弟为他侍奉茶水,照应生活起居,照应人来客去,这个职位称为侍者。韬光禅师要道林做的,就是这样的执事。
道林这样一住就是好几年,每天都当侍者。心想:这实在没有多大的意思,我亲近这位师父,从来也不为我开示,岂不浪费我的时间?不如走吧!
在失望中,他下了决心去向韬光禅师辞行:
‘师父,我忍了又忍,忍了这么久,再也忍不住了,我明天想下山去了!’
‘哦!你为什么要下山呀?’韬光禅师有点惊奇。
‘我来了这么久,您从来也没有开示过我,一天到晚只叫我做工……我想到别的地方去参学。’道林鼓起勇气说。
问明了原因以后,韬光禅师便说:
‘啊!你是要我开示,听我讲佛法,是不是?’
韬光禅师稍微停了一下,又说:
‘假使说要佛法嘛,我这儿当然比不上别人,但是,也有一点点呀!’
于是,韬光禅师从衣服上拈了一丝纤维(毛),吹了一吹,并没有说什么,可是道林当下就开悟了。他开悟了什么?他悟到佛法不是远在天边,也不是多么高深的,佛法就在日常生活起居当中,只要从自家心地上用功夫就成了。正如禅宗所谓搬柴运水,都是佛法,别以为师父叫我做苦工,叫我煮饭打杂,把我当成工人似的,其实,那就是佛法。要知道,好多的大菩萨,好多的大祖师,都是从厨房中磨练出来的,可见佛法可以在日用当中表现出来的。
道林觉悟以后,韬光禅师对他说:
‘好!你现在可以下山了,可以到各处去弘化了。’
因此,道林就到了杭州秦望山上去,找了一棵枝叶茂密的松树,像鸟儿筑巢一样,就在树上盘膝打坐,精进修行。这样一来,人家看到了感到好奇怪,所以,就为他取名为‘鸟窠禅师’。鸟窠禅师这名称的来历,就是从这儿来的。
鸟窠禅师很有修持,对佛法已经觉悟了,因此,他的道风远播,各地学者、修行者,络绎不绝地不辞辛劳,登上山顶去拜访他,向他请教佛法。既然大家都闻名这位禅师,做地方官的,当然也不例外。这一天,大诗人白居易也特地去拜访这位禅师。
当白居易这个刺史去拜访鸟窠禅师的时候,上来先说了一些客套话,而后他就说:
‘请你简单地、扼要地告诉我,整个佛法的大意是什么?’
‘你是要问我整个佛法的大意是不是?我告诉你,只有八个大字: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”。’
鸟窠禅师开示大诗人白居易的,只有这两句佛法。
白居易听到这样的回答,难免不感觉到非常失望,心想:我是个地方大官,这么辛辛苦苦地来拜望你这位鼎鼎有名的禅师,向你请教佛法,原来你只是说了老生常谈的两句话,多没意思!
于是,他很冷漠地说:
‘这八个字没有什么稀奇呀,三岁的小孩也会讲啊!’
‘对!三岁的小孩也会讲,但是,八十岁的老翁不一定做得到。’鸟窠禅师严肃地回答。
的确是这样,讲是会讲,做起来却是不容易。三岁的小孩可以当作歌谣唱,是没有问题的;但是,从三岁做到八十岁,能够做这八个字──所有的坏事不要做了,所有的好事都要去做,做得到吗?做不到!
所以,我们要了解,所谓佛法;所谓真理,离开我们不会太远,只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,只要我们在每天的行、住、坐、卧当中表现出来,这个就是佛法,就是你实践了整个的佛法大意。因此,我们必须‘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’,也就是‘止恶行善’。
本经第四章题目是〈善恶并明〉,说明善与恶的定义,我上面介绍的故事,在佛教史上,甚至一般佛教徒,都知道的,也许我在里面增加了一点配料,稍微讲得不一样,但是总而言之,就是要我们‘止恶行善’。
接下来,我再讲宋朝一位禅师的故事。
宋朝的时候,有一位思业禅师,他每天都念兹在兹地想著业的问题,为什么?原来他的俗家,打从他祖父开始,到他这一代,都是从事屠宰行业,不知道杀害了多少生命?然而这是承袭上一代的行业,屠宰已经习以为常了,误认为是正当的职业──凭著自己的气力和本钱混饭吃,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啊!可是,他具有宿世善根,富有慈悲心与同情心,有一天早上,当他正在杀猪的时候,一刀刺进去,那头猪就哇的一声,惨声深深地震憾著他的心弦,激起了他无限的悲悯心,于是,他随手把屠刀摔到一旁,从此以后,放下屠刀,并且毅然落发出家了。
当他出家的时候,曾经讲了四句偈:
昨日夜叉心,今朝菩萨面;
菩萨与夜叉,不隔一条线。
因为他昨天还在杀猪,今天已经放下屠刀了。夜叉,是罗刹鬼,很恶很凶狠,专专吃人的。昨天他的心非常残忍,好像夜叉似的,但是今朝心态已经改变了,生起了慈悲心,恰像是菩萨的面孔,低眉垂眼。要知道,什么是菩萨,什么是夜叉呢?菩萨跟夜叉,中间只是隔著一条线,所以,菩萨与夜叉,只是在我们的一念之间。换句话说,善与恶只有一念之差,我们要改恶为善,是易如反掌的。
因此,我引证这两个故事,告诉大家什么叫做善,什么叫做恶。第一个故事要大家‘止恶行善’。第二个故事,说明了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菩萨的面容。有的时候,我们跪在佛或者菩萨的面前,要瞻仰、欣赏、祈求,看菩萨的面,菩萨的面好慈悲哦!而夜叉的面,青面獠牙,真是可怕极了。所以我们学佛的人,应该学菩萨的面,千万不要怀著夜叉的心。夜叉心,就是恶,作恶,地狱有我们的份;行善,成佛才有我们的位置。
所以,我用这两个故事来说明善恶,同时,告诉大家:佛法并不是高深的,是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举止行动当中表现出来。
佛言:人有众过,而不自悔,顿息其心。罪来赴身,如水归海,渐成深广。若人有过,自解知非,改恶行善,罪自消灭。如病得汗,渐有痊损耳。
‘佛言’,佛对我们说,‘人有众过’,人,包括了一切的人,在座的诸位以及我,只要是人,都包括在其中,一个人免不了有过失的。‘众过’,众,三人为众,许多的意思。一个人有了许多的过错、过失,有的时候是有心的,明知故犯;有的时候却是在无意当中做错了,虽然是这样,已经造成了罪恶的因素,所以每一个人有了许多的过失,就要忏悔。
‘悔’,就是悔改,佛教里面把它说为忏悔,梵语称为忏摩,忏摩中文的意思就是悔过。这种名称,在佛学上称为‘华梵并举’,即是这个名词,虽然是两个字,但是包括了华梵两种文字,所以是‘华梵并举’。我们有了过失,就要悔改,能够悔改,身心才能够得到清净。假使一个人犯了过失,自己不认为做错了,反而觉得自己所作所为是对的,永远不肯承认自己的过失,毫无悔改的心意,那末,这个人等于是没有救了。所以,佛教主张犯了过错,应当发露忏悔,就要悔过。佛世的时候,依著所犯过失的轻重,而在大众前求忏悔,或者向多人、一人求忏悔;后来大乘佛教兴起,也就改在佛菩萨圣像前忏悔。
本经文里,佛告诉我们,一个人有了许多过失,假如自己不知道悔改,而‘顿息其心’,顿,就是随即、立刻,要把自己这一种犯罪、错误的心,把它安顿下来、停息下来,不肯悔改,这样子的话,‘罪来赴身,如水归海,渐成深广’,罪,罪过,认真讲起来,罪和过两者是有差别的,过是无意而犯的,罪却是有心造成的,所以有大、小、轻、重之分,这一点我们必须了解。
就世法来讲,犯了罪,抵触到国家法律,会受到法律的制裁。就佛法来说,佛教制订了戒律,什么应该做,什么不应该做,由戒律规范著我们,所以,罪是我们知道了什么应该做的,什么不应该做的,不应该做的却去做了,就是犯罪。当我们犯了罪时,佛经上说:‘有罪当忏悔,忏悔则清净。’所以,一个人不怕犯错误,主要是知过必改,能够悔改,身心才能够得到清净。反过来说,要是不能悔改,永远把自己的罪过覆藏著,那末,我们的心理、生理都会痛苦不安,永远不会得到清净自在。
再说,假使有了过失,不能悔改,这许许多多的罪聚集在我们的身上,说一个譬喻:好像水,本来只是一点点,但是所有河流的水都归于大海去了,大海的水越来越多,越来越深,同样的道理,我们的罪过要是不能够悔改的话,那末,积聚越多就越重,罪过就越大。
‘若人有过’,假如一个人有了过错,有了不轨的行为,‘自解知非’,自己能够彻底了解,能够彻底觉悟,知道自己的不对,好像我们念古文,陶渊明在〈归去来辞〉文中,有句名言——‘觉今是而昨非’,我们觉悟了今天的一切言行都对了,过去的所作所为都是错误的,从今天开始,我们要悔改,革面洗心,改往修来,不再掩盖覆藏自己的过错,重新做人。俗语说:‘以前种种,譬如昨日死;以后种种,譬如今日生。’我们既然觉悟、知道过去都不对,那末,过去的,就让它过去吧!以前的种种,譬如昨天都已经死了,从今以后的种种,譬如今日生,好像从今天重新做人,再开始出生。这四句话,对我们做人,是很好的格言。
‘改恶行善’,既然知道过去不对了,我们就要悔改。不但要悔改,还要进一步积极地行善,向好的一方面去做。经典中说:‘一切唯心造’,世间所有的一切,善与恶,都是由我们的心所造作的。所谓罪,它本身没有自性,没有固定永远是有罪的,因此经中说:‘罪性本空由心造,心若灭时罪亦亡’,罪,本来是没有它的实体,是没有自性的,是由心所造作的,我们造罪的心,要是能够消灭的话,我们不存有为非作歹的心理,这个罪就没有了。
《华严经》说:‘菩萨知诸业,不从东方来,不从南西北四维上下来,而共积集止住于心,但从颠倒生,无有住处。’意思是说:做了菩萨,就知道我们的罪、业障从那儿来,它既不从东方来,也不从南西北方、四维上下来的,而是慢慢、慢慢地集中到我们的身体上来,完全是由于我们内心一时的颠倒、糊涂,才造出种种罪来。罪的本性是空的,但是,你既然造了罪,就必须受果报。所以,我们能够知道一切唯心造,犯了过失,就应该好好地忏悔、反省,从此以后,不要再犯过,不要造罪,要知道,‘改恶行善,罪自消灭’,当我们觉悟以后,把所有的罪恶、过失悔改,更要去行善做好事,这样,罪自然而然的就可以消灭了。
‘如病得汗,渐有痊损耳’,痊损:痊,就是说病已经痊愈了;损,是说病苦已经消灭了。举个譬喻,好像我们身体感冒,或者受寒著凉,全身畏冷,但是服过了药,身体突然流汗,病也就好了。罪过,就像病了能够出汗,渐渐地就痊愈,恢复健康。我们的罪业如果渐渐消灭,身心就可以获得清净自在。
古人说:‘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?知过能改,善莫大焉。’我们既不是圣人,也不是贤人,那个免得了没有过失呢?但是,一个人不怕做错了,有了过失,只要能够悔改,前途一定是好的,光明的。
讲到‘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’,难道圣人就没有过失了吗?不一定!儒家的孔圣人,曾经坦白地讲了他为学与做人的历程,足以证明他并不是十全十美的。孔夫子说:‘吾十有五,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。’孔夫子到了十五岁才立志求学,他到了三十岁才能够独立,到了四十岁,所有世间的事情,才能看得清清楚楚,才不会被环境所迷惑,所以叫‘四十而不惑’。到了五十岁,对于命运才看得清楚,才知道什么叫做命?什么叫做天命。到了六十岁的时候,耳朵听人家讲话,才能够‘顺’,我们的耳朵并不顺,往往听了人家一句话,就会起烦恼,可见要顺耳不容易呀。孔夫子还说,他是到七十岁,才能够随心所欲,要做事情才‘不逾矩’,不会犯规矩。看看,孔圣人到了七十岁才不会犯过失,何况是一般人,要做到没有犯规矩,没有错误,谈何容易呢!
讲到孔夫子,我再介绍他的一句名言:‘知耻近乎勇’,耻,就是耻辱、羞辱,为什么有羞辱呢?就是知道自己做得不对,感到耻辱,这需要有勇气面对现实,勇敢地承认自己的过失,这样才有自新的机会,才能真正得救,因此,孔子说:‘知耻近乎勇!’
佛教里面也流传著两句劝勉悔过的名言:‘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’,苦海无边,人生充满了痛苦,痛苦从何而来?是我们罪业所召感的,虽然苦海是没有边际,一片汪洋,但是,回头是岸,我们返过头来知道悔改,就是岸,就是登上了觉岸。
平常还有两句成语,叫做‘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’,假使我们能够把屠刀放下来,就可以成佛(当然没有那么快),意思是:我们能够悔改,就有成佛的一天。还有一句俗语叫‘浪子回头金不换’,浪子,是很浪漫,是不守规矩的,一天到晚游手好闲,不务正业,但是有一天他回头了,悔改了,重新做人,这个时候,你纵使拿黄金来换他,也不要换,为什么?他已经重新做人,改恶为善了。
慈航菩萨,他是我的老师,当他即将圆寂之前,把遗嘱写好了,除了咐嘱他身后的事情而外,还写了一首偈语,共有十六句,现在,我把前面的四句介绍给大家知道:‘奉劝一切徒众,时时反省为要;每日动念行为,检点功过多少!’
慈航菩萨说:我快要离开你们了,有几句话要告诉大家。奉劝,很诚恳、恭敬的劝告。一切的徒众,不论是出家的弟子也好,或者是皈依我的信徒也好,大家要记得,时时刻刻要反省,这是最重要的。要怎么反省呢?我们每天所起的念头,以及我们的行为,一举一动所表现的,所讲的话,自己要检查,点算点算,那一件是对自己有功劳有利益,对别人也有利益的;那一件事做出来,是损人而不利己的,应当每天都要检点一番。
慈航菩萨这四句偈语,就是经文所讲的,要悔过,我特地举出来给大家知道。
古代有一位袁了凡先生,本来他的命运不会长寿,不会做大官,也不会有儿子,但是后来遇到云谷禅师,开示他行善悔过,因此,他一生的命运就改变了。云谷禅师如何教他呢?要他立‘功过格’,就是每天列一张表,一边记功劳,一边记过失,把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记下来,有功劳或过失,都自己记下来,从早到晚自己检点,自己计算功过,一个月下来,就会进步。因此,袁了凡立志行善行三千条,每天认真地记录,终于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。
在座的青年善友也许曾经参加过童子军,童子军的铭言是‘日行一善’,每一天要做一件好事;我们做一个佛教徒,对自己也应该有个要求:‘日行一善’,不管起心动念,或者帮助人家,为人家做一件事,即使是举手之劳,都是善行。能够每天做一件好事,每天用观照的功夫,不打坏主意、不做坏事,这样积功累德,将来一定有很好的果报。
为了让大家了解怎样悔过,所以我讲了很多题外的话,但是这些跟正文都有很密切的关系的,希望大家能够时时刻刻反省,自己勉励自己。
佛言:恶人闻善,故来挠乱者;汝自禁息,当无嗔责。彼来恶者,而自恶之。
前面一章,佛训诲我们改过迁善,但是不是大家都能够做到呢?当你改过做好的时候,会不会受到人家嫉妒、破坏,因而产生了畏惧,而不敢去实行呢?因此,本章佛接著告诉我们要怎样做。
‘佛言’,佛再勉励我们,‘恶人闻善,故来挠乱’,恶人,就是坏人,听到我们在做好事,往往故意来扰乱、破坏我们,这个时候,应该怎么办?同他吵架?不可以的!我们做一个佛教徒,应当要有修养功夫,‘汝自禁息’,你必须克制自己,要沉静下来,不要冲动,不要发脾气,以忍耐的态度来对待他,不可以生起嗔怒或者责备他,这样才不会发生许多意外的、不愉快的,甚至罪恶的事情来。
‘彼来恶者,而自恶之’,对方怀著恶意,要来破坏我们,这个时候,因为我们是用忍辱的功夫,包容他、忍让他,说不定他会受你的感化。不然,他坏事做多了,自己作孽造罪,终有一天,自己反而受害。所谓‘多行不义必自毙’,坏事做多了,一定会自食其果的。最主要的是当我们面对这种事情时,要‘忍辱无嗔’,试看‘忍’字,就是刀插入我们心里面,我们能够行忍辱,不起嗔恨心,就会平安无事。
以上是佛法的忍耐功夫,下面我再讲世间法,儒家的忍耐功夫。
中国唐朝的时候,有一位叫娄师德的君子,他有一个弟弟,有一天,奉了朝廷(政府)的命令,要到很远的地方(代州)去做官。当哥哥的,知道弟弟向来脾气暴躁一点,所以他临别赠言,教诲弟弟:
‘你这一趟出远门,待人接物都要用忍耐的功夫,不要发脾气。’
‘哥哥,你放心!我向你保证,我一定会忍耐的。要忍到什么程度?纵然有人欺负我,把口水吐到我脸上,我就把它擦干了,绝对不会跟他计较,也不会同他吵架。’
这种功夫,在座诸位听到,会认为已经到家了,而且能够这样做,已经很好了。
但是,娄师德说:
‘这样还不够,要知道,人家会吐你口水,心中一定是很生气的,他吐了以后,你马上擦掉,他心中依旧存著怒意,所以,你就不要去擦,让口水自己干好了,这样,他才会息怒。’
有句成语,叫‘唾面自干’,典故就是从这儿来的。唾面自干还是世间贤人的操守,我们作为一个佛弟子,该如何忍辱才好?
佛言:有人闻吾守道,行大仁慈,故致骂佛。佛默不对;骂止,问曰:‘子以礼从人,其人不纳,礼归子乎?’对曰:‘归矣!’佛言:‘今子骂我,我今不纳;子自持祸,归子身矣!’犹回应声,影之随形,终无免离。慎勿为恶!
前面的一章,是说要是坏人向我们发嗔恨心,并且来扰乱我们的话,我们应该以最大的忍辱力去降伏他,这一章正好是上一章‘彼来恶者,而自恶之’的事实证明。
‘佛言:有人闻吾守道,行大仁慈,故致骂佛’。释迦牟尼佛对弟子说:有人听说我遵守正道,力行大仁大慈,因此放不下,生起嫉妒心,故意来诽谤我,要当面侮辱我,刻毒地恶骂我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原来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,以他的福德智慧去说法度众生,很快地得到众多修道人及信徒的拥戴,纷纷追随著他。在当时的印度,有很多外道,眼见自己的信徒改变了信仰,都成为佛教徒了,他们因此非常嫉妒,怀恨在心,于是常常找碴儿,想尽各种方法要来谤佛。那末,释迦牟尼佛以什么态度去面对他们呢?
‘佛默不对’,佛就静静地默不作声,也不去理睬他,任由他骂。你们想想,你又没有过错,反而受了一个跟你毫不相干的人,这么祖宗十八代,什么粗言恶语都骂了,你会有什么反应?只有同他打架,要不然,也得同他呵斥几句,才能够消除心头的气。但是,释迦牟尼佛是有智慧、有修养的,只是说:不要理睬他,让他去骂吧!骂够了,骂得辛苦了,他自己会停下来的。
‘骂止’,这个人骂够,停止了,佛才问他:‘子以礼从人,其人不纳,礼归子乎’?子,是文言,就是白话的‘你’。我现在问你:‘当你拿著一份礼物去送给人家,要是人家不领你的情,不肯接纳,这份礼物是不是仍然给你自己带回去呢?’
‘对曰:归矣!’。对方回答说,‘是的,我当然带回去!’
‘佛言:今子骂我,我今不纳,子自持祸,归子身矣!’佛又告诉他道:‘你现在这样恶骂我,骂得这么辛苦,但我也是不接受,就好比你送礼物给我,我不肯接受,那末,你还是要把骂人的罪过带回去的。’
所以,释迦牟尼佛最后勉励我们:一个人不要随便做坏事,做坏事一定有报应的。他举了两个譬喻:‘犹回应声,影之随形’。好像我现在这样敲一下,马上就有一个声音响起;又好像我们到深山里面大叫一声,立刻有回响,这是犹回应声。影之随形是什么意思呢?当我们在太阳或者灯光照射的地方,看看我们的影子,一定不离我们的形体,永远跟随著我们的。我们要是跟影子说:‘不要跟著我吧!’可能吗?当然不可能的。你现在做了坏事,说不会受报应,同样是不可能,那罪过是永远逃避不了,因果报应丝毫不爽,就像声音有回响和影子随身,是不相舍离的。
‘慎勿为恶’。释迦牟尼佛就劝他,不要这么无故地骂人,诽谤人。对佛对三宝的诽谤,罪过太大了!所以要小心,不可造罪恶,不然,一旦恶贯满盈,最后一定会自食其果的。
这一章佛是以譬喻来劝导我们不要造恶,经文的对话,非常生动,也使我们非常受用的。
当释迦牟尼佛将要圆寂的时候,弟子问他:
‘佛在的时候,我们的一切问题,佛都会为我们辩护,保护我们,要是佛离开了世间,有坏人来捣蛋、扰乱,我们该怎么办?’
佛说:‘默摈──不要理睬他!’
‘不要理睬他’这个功夫是最高明的。
所以大家记住:今天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的开示,不论人家诋毁、詈骂、侮辱我们,我们静静的不要理睬他,他骂了,罪过由他自己去承担,我们没有什么损失,这一点,希望大家牢牢地记在心头。
佛言:恶人害贤者,犹仰天而唾;唾不至天,还从己堕。逆风扬尘,尘不至彼,还坌己身。贤不可毁,祸必灭己。
前一章已经说明无故骂佛、诽谤佛的罪过很大,那末,世间的贤人呢?也同样的不可以随便伤害,这是本章所强调的。
‘佛言’,佛对我们说,‘恶人害贤者’,恶人,就是坏人,如果坏人想陷害贤良的人(好人),不可以的,为什么?我可以举一个譬喻,‘犹仰天而唾’,就好像把头仰著,对著天上吐口水,你们想想,天太高了,我们的口水能吐多高呢?所以,口水是‘唾不至天’呀,任凭你怎样吐,是吐不到天的,当然‘还从己堕’,口水没有吐多高还是会掉落到我们自己的脸上。
佛先说了吐口水的譬喻,接著,再举了一个譬喻:‘逆风扬尘’,所谓逆风,就是和风吹的方向相反;尘,就是尘埃、灰尘。我们站在上风,想用灰尘投掷出去,目的是要伤害贤人,可是‘尘不至彼’,灰尘并没有办法掷到对方身上,结果,‘还坌己身’,灰尘反而会被风吹向我们自己身上来。
‘贤不可毁’,所以我们听了佛讲的这两个很浅显的譬喻,就知道我们不但对佛不可以诽谤,即使是贤良的好人,你根本也没有办法伤害到他,贤良的人好像是天一样的;也好像是站在上风的人。天,我们没有办法用口水吐到他,我们也不可以用灰尘去给贤良的人弄肮脏、要伤害他,最后一定会‘祸必灭己’,要知道,一般坏人,存心不良的人,时常动脑筋,打人家坏主意的人,结果反而自食其果,自己招来祸患。佛教是讲因果的,我们随便陷害人家,结果,吃亏的还是我们自己。
以上第六、七、八三章,都是阐明害人结果反而会害自己的道理。佛苦口婆心地引用种种浅显、生动的譬喻来训导我们,实在引人入胜,足以让我们深深地反省,也是令人无穷的回味。
佛言:博闻爱道,道必难会。守志奉道,其道甚大。
前三章都是就著我们日常生活的事相方面来说明‘自作自受’的道理,比较容易了解;在更前面,讲了许多属于理性方面的道理,佛恐怕我们误会,以为只要了解佛理就好了,因此,本章训勉我们,光只是了解,或者听闻佛法,却不用脑筋去思惟;或者只是思惟而没有实行,结果还是等于零,唯有从闻而思,从思而修,才能返本回道,向道上去会,与佛法相应,才能得到受用。
‘佛言’,释迦牟尼佛对我们说。‘博闻爱道’,博,广博的意思。博闻,广博多闻,闻,不一定完全是用耳朵听闻说法,我们阅读经典、研究佛学,从文字方面了解佛法,都称为‘闻’,所以博闻,是从多方面去听闻,广博地了解。‘爱道’,爱,就是喜爱,道,就是佛道,也就是圣道。我们对于佛的圣道,有一种爱慕之心,却停留在只是听听这个阶段,这圣道是非常高深,很难得去体会的,单单凭著我们的信仰与爱护,去听听、研究研究,是不够的,要体会到圣道是不可能的。
道,也可以说是道理、佛道、佛的道理。佛的道理很多,一部,涵盖了三藏十二部,都是佛所说的道理,不论是显教、密教、性宗、相宗,总而言之,都是佛的道理。光是在佛的教理上研究,那是不够的。也许有人不知道什么是显密性相,我稍说明一下:显,就是显教;密,就是密宗。那些仁波切、上师、活佛,就是密宗的出家人,称为‘密’。密宗有它的一套思想体系,认为修密是持咒,可以‘即身成佛’,其实认真说起来,修持密法必需要十二年在显教方面去下功夫,穷通教理的。显,密宗以外其他各宗派,称为显教,所以显密是一对的。至于性相,性,就是本性,我们的真性,我们一般所研究的经典,好像《般若经》,是讲关于性宗的道理。相,是法相,属于唯识宗的道理。总而言之,十宗中,小乘、大乘、性宗、相宗,都是佛教的道理。
‘博闻’,属于闻,闻而不思──只是听闻而没有动脑筋去思考、明辨、抉择。‘爱道’,内心的羡慕、喜爱,而没有好好地下功夫,就是思而不修──没有切实地身体力行,‘道必难会’,我们只是在外表上博学多闻,对于各种教理非常爱慕,力求其广泛,但是,必须知道,不论是在文字上、言语上,种种的‘闻’,都是心向外去驰求。而‘道’,我们的真性,并不在外,我们向外去追求,结果是徒劳无功的,对无上的‘道’,必定是很难体会到的。因此,单凭著闻、思,没有办法体会到‘道’本来的面目。
‘守志奉道,其道甚大’,假使我们立定了坚固的志愿,能够坚守我们的志愿,坚定我们的信心,念念趣向于菩提,不杂有名利之心,发愿反求诸己,不向外去攀缘、追求。也就是回光返照,坚守成佛的志节,时时刻刻在‘道’上面下功夫,念念遵奉佛的圣道去修持,最后就能够道成就──在菩提这条大道上才能够达到目的地,成就一定是很大的。换句话说,能够时时地从闻思而起修,听了、看了经典以后,进一步更要脚踏实地去修持,对佛道一定有确实的受用。
本章完全是讲理的,我们没有证悟到那种境界,怎么说也是说不清的,正是‘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’,只有你每天精进修行,功夫到家了,才真正体会到那个境界是什么样子,就好像这杯茶,究竟是热的?是温的?是冷的?我如果告诉你,那是温的,比较烫一点,到底烫到什么程度,说不清的,必须要你亲自喝了这茶以后,才知道它究竟是热到什么程度。佛法也是这样,你没有亲自去体验,再怎么说也说不清楚的,完全要靠自己去下功夫,去修持,去体会,才能了解。
佛言:睹人施道,助之欢喜,得福甚大。沙门问曰:此福尽乎?佛言:譬如一炬之火,数千百人,各以炬来分取,熟食除冥,此炬如故。福亦如之。
这一章说明看到人家发心布施,我们能够生欢喜心,同样地可以得到无量的福报与功德。
施,就是布施;用物质帮助人家,或者给予精神上的支援。布施这一个修持的法门,是修菩萨道的六度之一。六度,行菩萨道必须具备的六个条件──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,这里只把六度的第一个布施提出来。
讲到布施,佛经中有的讲得非常圆融,布施一度,就圆满具足了六度。现在我把它各别简略说明如下:
一、当布施财物的时候,内心毫无贪惜,就是布施。
二、当布施的时候,会远离悭吝心,所以也等于持戒;因为持戒的主要目的,就是在调伏我们的贪爱和憎恨等烦恼。
三、布施的时候,能够忍受所有受施者的唠叨,以及旁人的闲言闲语和风凉话,不起憎恨等烦恼,这就是忍辱。
四、布施的时候,能够亲手不断地把财物施舍给需要的人;同时也不会考虑到财物快完了,也不会起退却心,这就是精进。
五、布施的时候,能坚定意志,专心系念,施舍的心念绝不改变,这就是禅定。
六、布施的时候,绝不贪求果报,也不选择物件,分别亲疏,大家一视同仁地平等施舍,这就是智慧。
以上这些道理,在《优婆塞戒经》(第二卷),以及《十住毗婆沙论》等佛教的经论中,阐释得很详细,你们有兴趣的话,可以去找来参考。
平常我们说,修行要修六波罗密,什么叫波罗密?《心经》一开始就是‘般若波罗密多心经’,波罗密是梵语,中国的意思是‘到彼岸’,好像我们人生这个苦海,六道轮回是此岸,到了觉悟的那一边,称为彼岸。我们修持六度法门,就可以到达彼岸。因此,称为六波罗密。
我们做社会慈善福利事业,表面上看起来,是行布施,但真正要做到布施波罗密,能够到彼岸,应该还要具备好几个重要的条件,才可以称为波罗密,这儿,我举出五点来说明:
一、了知实相:实相是佛教的专有名词,就是要了知我们修持的实实在在的本相,称为实相。实相,本来是真如理体,是佛性。布施也有它真正的意义,譬如说,我这条手帕要布施给你,我是能施的人;你接受我的手帕,是所受施的人;还有,我所布施的手帕(东西),是施物。能施、所施、施物,三者都不是实在的,都不要去执著,称为三轮体空。说明白一点,我们救济人家、帮助人家,事情过后就算了,不要认为我送了一条手帕给你,你接受了,就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中,希望有一天,人家来报答。这样就不叫布施,更谈不上是波罗密了。所以,我们要到彼岸,布施时,就必须三轮体空,不执著所行的善举,这样才能够成为布施波罗密,才能够到彼岸。
二、起慈悲心:我们布施时,人家对我们有所要求,希望能得到吃的、穿的,或者希望布施他几块钱,我们生起了慈悲心,满足他的要求,而且不要居功;人家有痛苦时,我们为他解除了,也不要老是记著曾经有过这件事。总而言之,能够怀著慈悲心,无所求地施舍、助人,才是真正的布施。
三、发施济愿:我们帮助人家,必须出于内心,不要等到人家来要求,而能自动发心,以怜悯心、不带丝毫的条件去助他,这样才是真正的布施。发这样的愿,就是实现佛陀的本怀。好像在我们讲堂前面供奉的大愿地藏王菩萨,他的本愿就是‘地狱未空,誓不成佛;众生度尽,方证菩提’。我们帮助人家,只是代佛行化,实现佛陀慈悲救世的精神,所以,布施济世的作法,是不需要有所执著的。
四、回向法界:我们无论诵经,做任何善事,都要回向。当我们布施,做了一件好事,应该回自己向他人,把我们的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,希望藉著这功德,大家将来共同的完成佛果,这就是发愿回向,回向是很重要的。
五、具足方便:我们布施也要看机缘,要具足善巧方便。你所要布施的东西,不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,所以,布施要有权巧方便。经中说:‘先以欲钩牵,后令入佛智’,你要度化众生,想接引人家来信佛,必须先用一种方便,就著他所喜欢的,把他诱导过来,而后再慢慢地把他引入佛门,成为我们的同志,一起修学佛道,这是一种方便,是很重要的。
能够具足以上所说的五点,布施才算达到究竟,也才能称为波罗密(到彼岸)。
把布施解释以后,我们再回头来讲经文。
‘佛言:睹人施道,助之欢喜,得福甚大’,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:我们看到人家施舍,做好事的时候,能够私底下从内心生起欢喜、赞叹,同样也有福报的。
‘沙门问曰:此福尽乎’,当时有一个心量比较偏狭的沙门(出家人),听后非常怀疑,问佛:佛陀,是真的吗?如果照佛陀这样的说法,那这个布施的人,他本来所应该得到的福报,岂不被人家分光了吗?
‘佛言,譬如一炬之火’,佛说,你这种想法就不对了,我举一个譬喻给你听,就像这里有人拿了一把火,‘数千百人’,很多很多的人,‘各以炬来分取’,就因为他有火把,于是,你拿木柴,我拿树枝,大家拿著各种不同的燃料,纷纷来这里引火,取回家去,用来‘熟食除冥’,熟食,引火去煮饭;除冥,室内没有光亮,黑漆漆的一片,于是,拿火把来照明,称为除冥。
‘此炬如故。福亦如之’,大家虽然是来引你的火去,但你本来的这一把火,还是照常存在的,它的光亮丝毫没有减少,并不因人家来引去,火的光亮就有所损失,或者消灭了。施舍的人所得的福报也同这个道理一样,我们为他欢喜、赞叹他,所得的福报,也不会因此把他的福报分光了,没那回事。
本章主要告诉我们,当我们看到人家布施、种福,我们的力量虽然不够帮助他,但是我们随喜赞叹,同样的有功德,这就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的其中一个──随喜功德。
因此,奉劝在座的诸位,人家不论做什么好事,我们都要随喜赞叹,我们的能力做得到,帮他一点忙,要是能力不够,以我们的精神去支援他,同样有功德的。
可是,在现实的社会,不是那么一回事,那个有这么开阔的胸襟,谁有这样大的慈悲呢?有句俗语叫‘猫哭老鼠’,这是句歇后语,你们想想,老鼠是猫的点心,现在猫儿居然为老鼠伤心,哭起来了,这是‘假慈悲’呀!因此,希望大家牢记:看到人家做好事,不要随便批评人家,必须先把事实弄清楚了,而随喜赞叹才对。
下面,我再说一个小故事:
佛有一个弟子名叫迦旃延,有一天,他从阿凡提国弘化结束,回到舍卫国,在途中,突然看见一个老婆婆在河边嚎啕大哭,好伤心哦。他心想:不得了,这一下子老婆婆要是跳到河里寻短见的话,怎么得了?于是,赶快上前,一把将老婆婆抓住。
‘老婆婆,你身体不舒服吗?有什么困难吗?请你告诉我。’
老婆婆手上拿著水瓶,穿得破破烂烂的,向迦旃延看了一眼,叹口气,说:
‘我告诉你又有什么用呢?你解决不了我的问题。’
‘不会没有用,我是个出家人,佛陀常常告诫我们,应该慈悲为怀,尽力帮助人家,你有什么问题,告诉我好吗?我会为你解决的。’迦旃延恳切又热情地说。
老婆婆犹豫了一会儿,才慢吞吞地告诉迦旃延:
‘我穷得太苦了,年幼就卖给大富人家,几十年来,主人总是虐待我,我挨打受骂,受尽了苦楚,唉!我真是生不如死,不如早点死掉算啦!’
说著说著,老婆婆又伤心地哭了。迦旃延温柔地对她说:
‘这个不算什么,你要知道,你穷苦是因为前生没有修福,你现在可以种福、布施,也会发财呀!’
老婆婆听了,很不以为然。
‘你这出家人,只会说风凉话,自己没有遭受到痛苦,那里会了解人家的苦楚,我是从小卖给人家当奴婢的,你要我布施,我两手空空的,连手中拿的这个水瓶,还是主人的,叫我用什么布施呢?’
‘你希望快乐,希望有福报有钱,就必须买“富”,要把“贫穷”卖出去。’迦称延肯定地说。
‘怎么买?怎么卖?’老婆婆张大了眼睛,好奇地问。
‘你卖啊!你就是买富,你要发财啊!我呢,买贫啊!你就赶快卖来,这样不是很好吗?’
‘布施布施,我手中的水瓶还是主人的,我怎么布施啊?’
‘可以,你现在拿这个水瓶去装水,把它倒在我的钵里面,就是布施。这样,你就买了“富”,我就把“贫”买回来了。你转个面目来,就富有了。’
大家想想,一个当奴婢,一贫如洗的老婆婆,有迦旃延尊者来帮她的忙,要买她的贫,把富卖给她,结果会是怎样?她照著尊者的指示去做,马上生到忉利天。
这个故事不是我杜撰的,是佛经所记载的,它启示我们要布施,要供养,应当出于我们的一片至诚心。
因此,讲到喜施获福,很欢喜地帮助人家,看到人家做好事,我们心里面随喜赞叹,会得到福报的,‘福不唐捐’啊!
佛言:饭恶人百,不如饭一善人。饭善人千,不如饭一持五戒者。饭五戒者万,不如饭一须陀洹。饭百万须陀洹,不如饭一斯陀含。饭千万斯陀含,不如饭一阿那含。饭一亿阿那含,不如饭一阿罗汉。饭十亿阿罗汉,不如饭一辟支佛。饭百亿辟支佛,不如饭一三世诸佛。饭千亿三世诸佛,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。
上章说到我们自己没有能力布施,看到人家布施,我们随喜赞叹,也可以得到很大的福报,这就是随喜功德。本章讲的,是要自动行布施,列出了九种布施种‘福田’的物件,较量布施功德的胜劣。
我们把供养布施,称为种福田,福田有悲田、恩田和敬田三种,我简单地解释一下:
一、悲田:悲,就是慈悲,出于一片慈悲、同情心,好像看到贫苦人家,非常的可怜,没有饭吃,没有衣服穿,我们怜悯他、帮助他,称为悲田。
二、恩田:这是对我们有恩惠的人,我们要报答他,在佛教的回向偈有‘上报四重恩’的句子,四恩就是国家、父母、师长、以及每一个众生,对我们都有恩惠,我们要报答他们,这称为恩田。
三、敬田:对有道德的人,我们生起崇敬心来供养他,这称为敬田,好像供养三宝,就是属于敬田了。
本章讲施饭转胜,是以‘敬田’的立场,而作布施。
‘佛言’,就是佛说。释迦牟尼佛说,‘饭恶人百,不如饭一善人’,饭,有两种解释:一个作为名词解,好像我们每天三餐所吃的‘饭’,是个名词。另一个作为动词来解释,饭是以饮食去供养人家,是个动词。恶人与善人,在第四章佛曾经告诉我们,‘以十事为善,亦以十事为恶’,假如我们的身三、口四、意三,十种都做好的话,就是世间善行的善人(好的人),相反的,要是作恶的,就变成恶人了。这里所说的善人与恶人,就是指行十善或十恶的两种人。
‘饭恶人百,不如饭一善人’,意思是说,我们用饮食,请一百个人吃一顿饭,不过,这些都是无恶不作的坏人,要知道,你供养的人数虽然很多,但是你这个功德就少了,抵不上供养一个行十善的人。也就是这一百个受你的布施供养,你帮助坏人,等于是助纣为虐,算是帮凶,所以功德就差了,倒不如供养一个好人还有功德。
‘饭善人千,不如饭一持五戒者’,既然供养一百个做坏事的人不如供养一个好人,好吧!那我供养好人吧,供养一千个善人。目数虽然增加了十倍,但是比较起来,我们请一位修持五戒学佛的人吃饭,功德就比请这一千个善人还要大,为什么?因为持五戒的人,已经具备了世间的正见,种了学佛成佛的正因,善行总会辗转增上的,一般社会上的善人跟他比就差得远了,善人虽然行善,这当中难免还会生起邪见的,另一方面,由于心念没有坚固,今生未必能够时时行善,下一辈子转个面目,也未必能够行善。
我再说明一下,所谓持五戒者,五戒,简单地说,就是杀、盗、淫、妄、酒,这五种都禁止,不去犯它,称为持五戒。五戒不但是佛教的戒律,可以说是做人的根本,儒家的五常: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,讲的也就是五戒,只是名称不一样而已。不杀生就是仁慈,不偷盗就是义,不邪淫是很有礼节,不妄语,讲话不会信口开河,就是有信用,不饮酒,一个持戒的人不会乱喝酒、吃麻醉品、吃丧失理智的东西,这都是做人的根本。
‘不如饭一持五戒者’,要知道,学佛最基本的第一步是受三皈依,第二步就是要受持五戒。受持五戒,男居士称为优婆塞,女居士称为优婆夷。优婆塞、优婆夷,译成中国话叫近事男、近事女,是专专亲近、事奉三宝的在家弟子,所以,持五戒,正式进入佛门,已经受持清净的戒律。何况,五戒是一切戒律的根本,通于在家与出家,是所有的佛弟子必须遵守的,所以供养持五戒的凡夫僧,或者在家居士,功德当然跟社会上没有修行的善人大不一样。
‘饭五戒者万,不如饭一须陀洹’,我们供养受持五戒的一万个人,但是还不如去供养一位须陀洹。须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、阿罗汉,我在本经一开始的序分,已经解释过了,这个地方,我再约略地把它提一下。就是说,我们供养受持五戒的一万个人,不如供养一个已经证得初果,预入圣流的圣人的功德大,为什么?入于预流圣果的人,已经了解佛法的义理,具足了世出世间的正见,而且确认了修行的方向与信心,坚决地去走他应该行走的道路,断了很多烦恼。受三皈修五戒的,还没有断烦恼哩!
‘饭百万须陀洹,不如饭一斯陀含’,我们如果供养一百万位证初果的须陀洹,不如供养一位消除业障,又减少了贪嗔痴,已证二果的斯陀含。再说‘饭千万斯陀含,不如饭一阿那含。饭一亿阿那含,不如饭一阿罗汉’,供养一千万斯陀含,不如供养一位把欲界的贪 痴都断了的阿那含。供养一万万(一亿)位阿那含,不如供养一位证了四果的阿罗汉,因为证四果已经把一切业障和烦恼全部断尽了,到达无生、无学的地步,以小乘修学的阶次来说,可说已经到了极尽的位置了。
从初果到四果,以十进位的增数加以比较供养功德的胜劣,这样看起来,是不是供养阿罗汉就是最高最殊胜的了?还不!你‘饭十亿阿罗汉,不如饭一辟支佛’,辟支佛,是印度话,把他说完整,称为辟支迦罗,翻成中国意思有两个:缘觉和独觉,两者是有分别的。缘觉:这一种修行人,是生长在有佛住世的时代,他听了佛讲十二因缘的道理而觉悟了,所以称为缘觉。独觉:是出生在无佛的时代,佛灭度了,这一种修行人没有佛的教化,他自己修行,春观百花开,秋看黄叶落,从花开花谢的观察中,觉悟了世间的无常相,所以称为独觉。虽然缘觉和独觉所修持的方法不一样,但是他们觉悟的境界是一样的。
为什么辟支佛比阿罗汉高一等呢?阿罗汉只是断了烦恼,辟支佛不仅断烦恼,连习气也断了,智慧又胜过阿罗汉,所以经文说我们饭十亿的阿罗汉,还不如供养一位辟支佛。
‘饭百亿辟支佛,不如饭一三世诸佛’,首先,我们必须了解,佛教分为大小乘,小乘的境界,认为只有一个世界,一尊佛;而大乘肯定有十方三世,各都有佛,所以称为三世诸佛,这种境界就比较高超了。再说,辟支佛只能自觉,不能觉他,三世诸佛能够以平等大悲心普度众生,因此说你供养百亿的辟支佛,还不如供养一位三世诸佛的功德大。
‘饭千亿三世诸佛,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’,在众生界应化的三世诸佛,程度固然很高,但假如还执著有十方三世诸佛的话,修持依然没有到家,所以说供养一千亿的三世诸佛,还不如供养一个无念无住,又无修无证的人,供养这么样的人,功德是最大的。
什么是无念无住无修无证呢?念,是思虑、心念,我们平常一个念头接著一个念头,不断地生起。无念,是念而无念,虽然他是有念头的,却不随著念头转,也就是不随著思虑这个妄念去旋转,因此,称为无念。无住,住是执著、计较;无住,就是没有执著。一般人对修持都有一种执著,但是到了无住的功夫,正如《金刚经》说的:‘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’,他虽然修持到家,并不认为自己修成功了,所以,称为无住。无修与无证,一个是从因地来讲,一个是从果位来说,就是证了这种果位的人,他也没有感觉得在因地有修持,一级一级的,譬如说初果、二果、三果、四果,或者是辟支佛,或者是三世诸佛,他没有去计较修持的程度,也就没有执著于修行的程式等次。无证,虽然证到最高的果位,他也没有执著于他的境界已经达到顶点,最后,他感觉的,也是一无所得,所以,真正讲起来,无证是无法可得的,一切众生本来就具备了佛性,这个佛性,它的本身是空寂的,因此说是‘念而无念,住无所住,修无所修,证无可证’,这是佛法中最高的境界,到了这种境界,才能够达到无念无住无修无证的地步,这正是禅宗所指的最大彻大悟的无心道人,也可以说是已经圆证了大觉的圣位。换句话说,这就是佛陀了,证到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(无上正等正觉)了。所以,供养千亿位三世诸佛,还不如供养这么一位无心道人,这种功德是最大的!
说实在,不但在座的诸位,包括我在内,究竟什么是无念无住无修无证的境界,我们没有证到,说得舌敝唇焦,说得天花乱坠,也是说不清楚的,这必须亲自去修证才能够体会到。好像我们念书,念幼稚园的学生,你把小学的程度是怎么样的,告诉他,他也弄不清楚。大学生的课程,中学生也是搞不清楚的。同样的,我们现在说修证、说果位,也是说不清楚的,我们只有了解到供养、布施,种福田,应该要选择好的。但是话又说回来,我们学佛也不要这样计较,虽然有九种不同等次的布施物件,但是真正初发心修布施供养、种福田,最好还是不要存著分别心,应当以平等心去做,功不唐捐,功德会存在的。
佛言:人有二十难,贫穷布施难,豪贵学道难,弃命必死难,得睹佛经难,生值佛世难,忍色忍欲难,见好不求难,被辱不嗔难,有势不临难,触事无心难,广学博究难,除灭我慢难,不轻未学难,心行平等难,不说是非难,会善知识难,见性学道难,随化度人难,睹境不动难,善解方便难。
本章是世出世法,做人的道理,学佛的条件。难,就是困难。畏惧困难,苟且偷安,本来就是人的常情。但困难是对容易讲的,困难和容易都没有实在的本性,是个相对待的名词,如果世间容易的事情,你畏首畏尾,畏缩而不敢去做,也变成困难的事。反过来,纵然是很困难的事情,你肯勇猛精进,尽心尽力地去做,终于突破难关,也变成容易的了,所以易和难是没有固定的标准。学佛更是这样,‘困难’成了一般人修学佛法的障碍──往往以佛法深奥难解而裹足不前,其实,如果能够下苦工,修学难以修行的事,那末,所有难行的事,都障碍不了他的。所以,释迦牟尼佛在本经中,所举的二十种难(人生最困难的事),无非是勉励我们要精进,不怕苦地去克服困难,所谓‘天下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’啊!
‘佛言:人有二十难’,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,人生的苦难太多了,难做的事,也是非常的多,把它归纳起来,我们难以办到的事,有二十种。
一、贫穷布施难:贫字的结构,是‘分’‘贝’两字合一,把宝贝都分光了,因此,贫,没有财产。穷,是没有衣、食。简单地说,一个人没有衣食,贫无立锥之地,叫他行善,以物质来布施,的确是件非常困难的事。不过,佛教讲布施,包括财布施、法布施和无畏布施,都可以让我们广结善缘。财布施就是用钱财物质行布施,法布施是以佛法来教化人家,无畏布施,就是以精神来安慰人家、保护人家,这三种布施都是有功德的。
说财施困难,对有钱人家来说,只要肯发心,拿几个钱出来是不成问题的。但一个穷得连自己的三餐都不继,衣食都发生问题的人,在经济能力极差的情况之下,还能发心布施,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大布施。其次,当人家处在恐怖不安的时候,我们自己的体力和精神力量都差的当下,却奋不顾身地保护人家、安慰人家,解除人家害怕的心理障碍,也是很难能可贵的布施。我刚入佛门,才起步学佛,尚未深入三藏,对佛法还没有深刻地研究,但是当人家来向我们请教,而肯就我所了解的,毫不保留地解释给人家听,让人家了解,这一种也是很难能可贵的布施。
最近菲律宾发生了一次可以说是二十年来最大的地震,是大家所亲身经历的,也是让大家都感到非常恐惧的。地震,地动山摇,是一种天灾,谁都不能避免,也不可预料的。依佛法来说,这是共业所感,我们在共业当中而有不共业,别人家遭受到那么大的灾难,所有的财产毁于一旦,甚至连生命也丢了;而我们依旧平平安安的,算是很幸运的了,假如以上面说的三种布施配合去做,是很有意义的。
在社会上发动救灾的时候,我们能够随喜出钱捐助人家(当然,捐钱不在于多少,在出于我们的一片诚心),表示一个佛教徒的同情心,这是在物质方面的布施(财施)。大地震过后,都会有余震,别人害怕得要命,我心里同样的感到很害怕,依然安慰人家:‘啊!你不要怕,我们来念观世音菩萨,灾难就不会降临到我们身上来!’这就是一种无畏布施。还有,我们要开导不懂佛法的人:‘地震,正说明了国土危脆,世间无常。’我们以‘无常’的真理来教化人家,让他对佛法有正确的认识,就是法布施。所以,这三种布施,在地震发生不久的现在,我们可以用尊重、关怀、亲善的态度,配合来实行。
下面,我再讲一个佛经里面小小的故事,来说明贫穷布施难。
故事发生在佛住世的时候,有一对非常贫苦的夫妇,他们穷到什么程度?住在一座破破烂烂的小茅蓬里面,家徒四壁,房子里空空的,一旦刮风下雨,简直没有地方遮蔽,让身体不淋雨,这还不算,最惨的是他们连穿的衣服都不周全,夫妇俩只有一条裤子(印度人穿的裤子,都是只用布围著),每一天出去讨饭的时候,也不能同时出去,如果丈夫去讨饭,把这仅有的裤子穿走,太太只好在家里等丈夫讨饭回来再共同吃。明天,太太去讨饭,依旧围穿著这条裤子,那末,丈夫必须留在家中,等待太太把饭讨回来一同吃。这种穷日子,实在太苦太苦了,又有什么办法呢?日子只有一天一天地挨过去。
有一天,一位辟支佛经过这座小茅蓬,(辟支佛是有神通的,有他心通和宿命通。)一看到这情形,马上知道这对夫妇前生没有布施,这一辈子才会这么样的贫苦,心想:我应该救他们,也要教他们布施。
于是,辟支佛就站在窗口开示他们:
‘你们夫妇两位,这么穷苦,这样子受罪,这是你们前生没有布施。你们如果希望今后的生活得到改善,就要赶快布施,才会有福报。’
丈夫听了一想:对呀!要布施啊。……可是,布施什么呢?突然想到,还有条裤子,就对太太说:
‘这位出家人说得对,我们前世没有布施,今生才这样穷困潦倒,我们要布施,可是什么东西都没有,唯一的财产只有这一条裤子,就把它布施出去吧!’
太太听了一楞,说:
‘你有没有神经错乱?我们所有的家当就只有这么一条裤子,要是把它布施出去了,以后怎么去讨饭,岂不是要饿死了?不好!’
‘我一定要布施,先种福再说。’丈夫坚持著。
‘好吧!随你去了!’太太无可奈何地叹息。
就这样,他们恭恭敬敬地从窗口捧著这仅有的裤子供养辟支佛。
辟支佛所受的裤子,虽然很肮脏,破破烂烂的,施主却是充满了虔诚供养之心,所以,他马上拿去供养释迦牟尼佛。
释迦牟尼佛正在讲经,告诉大家:
‘他们夫妇的功德太大了!’
供养一条脏兮兮的破裤子,居然有大功德,大家都疑惑地看著释迦牟尼佛。
‘这对夫妇,由于前世吝啬,不肯种福和供养,才造成今世的贫困。现在他们能够舍己、虔诚地布施,他的功德太大了,一定能够得到很大的福报!’
释迦牟尼佛慈祥地为大家解释。
就在这时候,国王也来听法,一听到这事,既是深受感动,同时又感到非常愧疚,他认为自己身为一国之主,居然有人民穷得夫妇两人共穿一条裤子,这是他的过咎。所以,马上派人把吃的、穿的,往这对贫苦夫妇的家里送去。
这就是他们夫妇虔诚布施供养的善报。
后来,这对夫妇吃的、穿的都有了,生活改善了,也来听释迦牟尼佛讲经,甚至于修持,随即证得了须陀洹果(初果),可见贫穷布施虽然难,只要肯发心,马上获得了报应。最怕的是贫穷而怨天尤人,愤世嫉俗,障碍了布施的因缘。
从前清和姑在世的时候,有一句名言:‘缘题不是比家伙。’(闽南话)意思是:我们布施结缘,不是比家当的,不是说百万、千万的富翁就会捐了很多钱,穷人就没有办法供养了。事实不然,在我们目前这个社会,好多富豪也是一毛不拔的,倒是那些真正三餐不继的人家,由于自己身受其苦,反而能够同情、体恤人家,肯发心去救济别人。
我们听了这个故事,对眼前苦难的环境,必须认清,要尽到佛教徒的责任,打开我们的心胸,发慈悲心,共同来维持国家社会的安定,救济苦难的大众,这样才是佛教徒聊表尽了一分责任。
还有,我们每天修持,多念阿弥陀佛、往生咒,以这样的功德,回向给这一次大地震上千罹难的人们,回向他们到西方去,这样,算尽了做一个佛教徒的心。
二、豪贵学道难:这跟上面的‘贫穷布施难’刚好相反,前面讲的是穷人,这里讲发了财的人。豪,就是富豪,万贯家财。贵,就是很尊贵,也可以说是荣华富贵。一个有钱有势的人,你叫他来学道,确实不容易。为什么不容易?我们想一想,有钱人家,就拿他的衣食住行来说吧,他们是很考究吃的,所谓山珍海味,在家里吃饭嫌不够味,今天到这家餐馆吃,明天又到那家餐馆吃。穿的是高贵质料的名牌服装,中午参加宴会穿这样的衣服,晚上赴宴又是穿另一套衣服,每天更换衣服和装饰,已经忙不了啦。住的是高尚房宅,设备现代化,一件装饰品往往是价值上千上万。出门行的,交通工具是最流行最现代化的汽车。总而言之,他的生活非常的享受,一出门前护后拥,一呼百应,而且交游广阔,每天有让他应接不暇的活动,又是日理万机,实在是忙不完的。试想,这样的人,当他尽情享受,为名利物欲所包围,叫他来学佛、修行,可能吗?真是太困难了。你们今天在座的,能够从百忙当中,放下所有的应酬,而来听经,是难能可贵的!
有两句成语,所谓‘饱暖生淫欲,饥寒发道心’,有钱,吃的、喝的、穿的,都很充裕,一个人由于太富裕了,生淫欲,往往被情欲所包围困住了。反过来说,贫苦人家,连衣食都成问题,饥寒反而使他容易激发起道心来。
所以,豪贵学道难是人的二十种难当中的第二种。
不过,话说回来,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,他本来是个皇太子,可以贵为天子,富有四海,但是,因为他有高深的智慧和崇高的理想,他视王位如过隙尘土,放弃了人生的一切荣华富贵,毅然出家修道,结果,他成为无上的佛陀,永远值得我们崇敬的。可见,只要肯发心、精进向学,豪贵学道就不难了。
三、弃命必死难:弃,就是抛弃、舍弃。命,就是生命。弃命,就是要抛弃、舍弃我们的生命,实在是不容易办到的;试想,谁不爱惜自己的生命,谁不贪生怕死呢?连最小的蚊虫蚂蚁,如果伸手向它打去,它必定马上跑掉,赶快飞走,可见要舍弃自己的生命,谈何容易!
但是,世界上许多的圣贤,的确抱著视死如归的态度,尽管死是艰难的,但是他为了完成他的理想,他把死看成回家,看得很平常。儒家所谓‘杀身成仁,舍生取义’,他为了完成仁慈,为了尽到道义,虽说‘千古艰难唯一死’,却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,这种不畏死,能牺牲的人,真是太伟大了。
儒家又谈到‘死有重于泰山、有轻于鸿毛’,有的死得很有价值,有的死得像一根毛那样的轻。看看,那许多为国捐躯、成仁的烈士,为了热爱国家,保卫国家,他不惜牺牲了生命,死得轰轰烈烈的。历史上的文天祥、史可法壮烈牺牲的事迹,凡是读过中国历史,都知道的。就谈谈近代吧,华侨义山杨总领事和抗日游击队的纪念碑,都是华人在菲律宾,为了卫国护民,反抗日本侵略者而洒热血,抛头颅,牺牲自己的生命。
佛教许多的高僧,为了维护圣教,不惜舍身以殉教,像过去越南,好多的高僧自焚,用汽油浇在身上把自己焚烧了,谁不怕死?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?保卫佛教!这样死法,实在是有重于泰山,那么伟大,也是死得有价值的。
在古文里面,也说到‘朝闻道,夕死可矣!’为了追求真理,我们早上能够听到真理、圣道,纵然晚上死了也无所谓,这是为法忘躯。在佛教里面,许多佛菩萨,都有这样的事迹记载,都是视死如归的,这说明死有重于泰山。人生自古谁无死,传说中的彭祖,活到八百岁,最后还是免不了一死,但是死要死得有价值。
另有一种人,为非作歹,铤而走险,抢家劫舍,为政府逮捕,最后难逃法网,这种死太不值得了,好像鸿鸟的毛,轻微得不足轻重。举个例子来说,台湾有一个名叫马晓滨的青年,是从大陆去的,因为他绑票被抓到,政府再三的审察,判决死刑。他的妹妹马小琴,特地到台湾,为哥哥请求社会援助,佛教、天主教、基督教、人权会,都极力为他争取免除死刑,但是,台湾的治安太差了,乱世要行重典,所以,最后法庭还是宣布把马晓滨和其他二人,一共三个人都决定枪决伏法。根据报载,他妹妹马小琴,前天才抱著他的骨灰哭哭啼啼地回大陆。
一个二十八岁的青年,曾经还是一个义士,结果落得如此下场,这样的死法,实在是轻于鸿毛。一个人在世为非作歹,受到法律的制裁,固然是自食其果,对父母、祖先都说不过去。所谓生死事大,说我们弃命必死难,要认识死,要死得有意义,也要珍惜宝贵的生命。
四、得睹佛经难:睹,就是看。佛经,是无上的法宝,在这个末法时代,我们能够看到、或者读诵佛经,或者修学佛法,都是不容易的,想想,六道有多少众生,全世界有多少人口,能够学佛看佛经的只占了极小的部份而已。难怪每部经典,一打开就是〈开经偈〉:
无上甚深微妙法,百千万劫难遭遇。
我今见闻得受持,愿解如来真实义。
什么意思呢?无上,就是没有再超过了,这一种很高深,很微妙的佛法,我们百千万世都难得遇到,现在我们有福报,能够看到、读诵、受持佛经,就要珍惜、了解佛法甚深的奥义。所以,这首偈说明佛经是不容易遭遇的。
佛法传来中国以后,古代的高僧大德,不知道经过多大的辛苦,才翻译成中文。好像本经,由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法师翻译完了,朝廷把它珍藏在深宫的‘兰台石室’第十四间,几乎成了皇族的珍藏品,成为国宝,外面民众,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部经,更不用说可以看到这部佛经了。现在印刷术发达,佛经普遍地流通了,我们就应该珍惜这份福报,必须记住,佛法难闻,有机会,就要精进,很虔诚地读诵、多争取时间来研究、奉行。
五、生值佛世难:生就是出生到这个世界来。值,就是遭遇、逢到。我们出生在佛出世的时代,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。因此,有首偈说:
佛出世时我沉沦,我出生时佛灭度。
忏悔自身多业障,不见如来金色身。
‘佛出世时我沉沦’,当初释迦牟尼佛,乃至过去七佛、所有的佛出世的时候,我在什么地方呢?我因业障深重,正在沉沦当中,不知道是在六道里面那一道轮转,我没有这份福报生逢佛世,见佛闻法。
‘我出生时佛灭度’,现在,我出生了,可是释迦牟尼佛早就已经入灭,离开这个世间了。
‘忏悔自身多业障,不见如来金色身’,为什么我不能生逢佛世?这就是我本身的业障太重了,没有那份福报出生在佛世,所以见不到佛的金色法体、三十二相、八十种好,圆满的相貌。
好像释迦牟尼佛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出世,我们生于佛后,而当来下生弥勒尊佛,要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,才出世到人间来,所以,对弥勒菩萨将来教化这个世间的时代来讲,我们又是生在佛前。生在佛前佛后,就是佛教常说的八难之一,所以,生逢佛世,实在是不容易的。但是话又说回来,只要我们肯下功夫修持,能够与法相应的话,‘见因缘即见法,见法即见佛’,深深体会到佛法缘起的妙义,证悟了法性,那时候与诸佛同一鼻孔出气,也就是见佛了,不必等到将来弥勒菩萨下生成道,也没有‘生值佛世难’的障碍了。
六、忍色忍欲难:忍,就是抑制、控制。色,在这里不是红、黄、蓝、白、黑……种种颜色,指的是色情,男女的色欲,男的看到女的生起欢喜心,或者女的看到男的生起喜欢心,互相爱慕、追求。孔子说:‘食色性也。’一个人生下来,有两件事本性就具备了,不需要经过父母教导,不必学习,自己先天的就知道的,就是饮食和男女关系(色)。
说到忍色,要想控制男女之间的色欲,实在不容易的。俗语说:‘英雄难过美人关。’纵使他是个大将军、英雄,要是美色当前,也得低头,没有办法逃避色欲的。所以,古今中外,有好多当皇帝、做总统的,不爱江山爱美人,往往为了一个女孩子,他宁可抛弃江山,宁可丢掉所有的家当,也要跟那个女孩子在一起,为什么?他放不下色与情。
再说欲,指物质方面的贪欲,佛教讲欲有五种: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我们不要说得太多,就谈名和利吧,这一关,实在不容易打破。古时候,曾经有一个国王跑到金山寺,登到塔上,遥望著长江的帆船来来往往,就问金山寺的老和尚:
‘老和尚,江中来往的船好多啊!你可知道一天往来的数量有多少吗?’
‘简单,只有两只。’老和尚回答。
国王听了,睁著大眼睛,疑惑地问:
‘那么多船,为什么在你的眼中只有两只?’
‘不错,不是为“名”,就是为“利”啊!’
我们一天到晚奔波劳碌,为了什么?为的是赚钱谋利,有钱满足了吗?我还要想当议员,做团体的领袖,竞选总统哩!为的什么?为了名,这就是一种欲。我们如果能够把名利和色欲的难关突破了,那才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。所以,释迦牟尼佛说:忍色忍欲,实在是很不容易的。
不过,话又说回来,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如果能够以智导情,运用佛法,以正知正见来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人事物,以布施来对治物质的欲望,以持戒来对治爱色的心,多少还是可以做到忍色忍欲的。
七、见好不求难:好,指非常珍贵的,很美丽的东西,看到了,不想拥有,也是很不容易的,举个例子:珠宝、钻石,玉环,都是大家喜欢的,也有人喜欢搜集古董书画,看到了这些东西,心中难免不产生渴求,想占为己有。好像现在很流行在戒指上镶著一只玉蟾蜍,有的人还特地到台湾去买,这是为了什么?喜欢上这个珍奇的玩意儿。再说,我们学佛的人,世间的俗物不要,却喜欢搜集各式各样的念珠,同样是‘星月菩提’,往往还会比长论短,说我这串星月菩提珠是圆圆的,你的却是长长的。人家有水晶的、琥珀的,我却没有,于是动心了,非去把它搜寻回来不可,所以,见到好的东西,珍奇的玩意儿,能够无动于衷,不希求,不起贪心,也是不容易呀!诸位自己想想,是不是这样子?看到人家有好的东西,你不想要,那你就了不起了。
有句格言:‘人到无求品自高’,我们就是喜欢追求,没有的东西,总是想尽千方百计,要把它追求到手;有了,又怕它失掉,整个心也随著它而烦恼丛生。假如对这些物质,能够看得破,不为它所动,人到了无所求的时候,他的品格、气质,自然而然地提高了──不为物质所束缚。因此,希望大家能够随缘,不必羡慕人家有什么东西,也不必跟随著人家要拥有什么东西,这样才不会生起贪欲,也才不会徒然地增加自己的苦恼。
八、被辱不嗔难:我们人与人之间相处,要是我得罪了你,你往往会以牙还牙,我骂你一句,你回我一声;我打你一下,你回我一拳,这样就扯平了。可是,有时候我们无缘无故地挨人家骂,受欺负、被侮辱,一般人这一口气怎能吞得下去?所以君子报仇,三年还要同对方算个账。我们华侨社会,就是‘争气不争财’,结果,把命争掉了,可见,被辱不嗔难。换句话说,遭受到没有道理的欺负和侮辱,还能够不动无明、不动肝火、不气忿,甚至还要向对方低头,是不容易办到的。但是,佛教徒要学习‘忍’,忍字就是将一把刀插在心里面,这是要下功夫的。
在座诸位不是常常诵《金刚经》吗?《金刚经》里面说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,这是什么典故呢?我简单地告诉大家:
很久很久以前,有一位国王,名叫歌利王。一天,他带著宫娥彩女到山中去打猎,打得倦了,就倚著树干休息、打盹。宫女们乘著这个机会到处游玩,当她们看到山洞里有位老修行在那儿入定,就叽叽喳喳地笑。
这一哄笑,仙人睁开了眼睛,随即指著垂在洞口上的牵牛花,告诉这些宫娥彩女:
‘你们诸位好开心喔!你们就好像这些垂著的牵牛花,长得很鲜丽,讨人喜欢,但是再过两三天,它就凋谢了。你们迟早总有一天,也会像我这么白发苍苍、视力茫茫,因为人生是无常的啊!’
仙人就这么样跟他们讲道理,大家都听得聚精会神。
这个时候,国王突然醒来,见到旁边连一个宫女的人影也没有,心中不免嘀咕起来。
‘这些死丫头,跑到那里去野了?’
回头一看,不远的地方有个山洞,哇!她们都围在那儿,做什么啊?不由怒火千丈,于是上前,忿愤地责问那洞中的老人:
‘你为什么勾引我的宫女?’
‘你是什么人啊?’老人慢条斯理地问他。
‘你不知道我是什么人?我是一国之君歌利王,你居然有眼不识青天,胆敢勾引我的这些宫女。’
盛怒之下,歌利王反问:‘你是什么人呀?’
‘我是忍辱仙人!’
‘你是忍辱仙人?忍辱仙人应该没有嗔恨心。’
‘是的!’
‘好!我要试试你是不是真的没有嗔心。’
歌利王转过身去,对卫兵下令:
‘把他的耳朵割下来,鼻子也割掉!’
就这样,在国王的命令之下,有的挖忍辱仙人的眼睛,有的割鼻子,有的割手割脚,把忍辱仙人整个身体节节肢解了。
但是,忍辱仙人始终并没有动嗔心。
这位忍辱仙人是谁呢?他就是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,释迦牟尼佛过去生中是修忍辱行的。可见,被辱不嗔,虽然是件难事,在一个修行者来说,还是办得到的。这样子,释迦牟尼佛经过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,舍弃了无数的头目髓脑,终于成为伟大的佛陀。
要你们做忍辱仙人,当然办不到!我也同样办不到。现在有一位多少可以办到,他就是我们一进山门就看见的那一位大肚皮、笑嘻嘻的,他既不是‘笑佛’,也不是‘财神爷’,他是‘弥勒菩萨’,将来继承释迦牟尼佛这个位子的,他又称‘布袋和尚’,手中拿著一个袋子,你们知道袋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吗?就是看不下去的,忍不了的,他都放在袋子中,放在肚子里面,所以他的肚子才会那么大。
弥勒菩萨曾经说了几句偈语,是我们做人的格言,修身的法则,希望大家能够记住。
弥勒菩萨说:
有人骂老拙,老拙只说好;
有人打老拙,老拙自睡倒;
涕唾在面上,随它自干了。
我也省力气,他也无烦恼!
‘有人骂老拙,老拙只说好’,因为弥勒菩萨化现的布袋和尚,是位不修边幅的邋遢僧,让人家看见了,感觉很讨厌,往往要咒骂他。面对著人家的讥骂,他毫无所谓,不去跟人家争辩,只是笑嘻嘻地说:‘对!对!对!你骂得好。’
‘有人打老拙,老拙自睡倒’,要是有人想打我,我如果站著给他打,恐怕他会以为我要还手,跟他打架,所以,我干脆躺下来,让他打个够。
‘涕唾在面上,随它自干了’,你骂我也骂了,打也打过了,还要吐口水的话,就让你吐吧!吐在我面上的口水,我也不去擦掉,让它自己干好了,为什么我要这样呢?
‘我也省力气,你也无烦恼’,因为你骂我,我回你,我岂不是很辛苦?你打我,我打你也很辛苦呀!哦!你吐口水我就擦掉,你假如吐个不停,我就必须擦不停,多麻烦呀!不如索性不动,让它自己干了,我岂不是省点力气?你骂够、打够、吐够了,没有事情了。你没有烦恼,那就拉倒了。
所以,我们要像弥勒菩萨的胸襟,这就是被辱不嗔。做人,多少要学一点忍辱波罗蜜,人与人之间,才能够和睦相处,这是我要跟大家共同勉励的。
九、有势不临难:这个跟上面的‘被辱不嗔难’,适得其反,由于我们是弱小,被人家欺负,没有办法反抗他,往往怀恨在心,一旦有了力量,非加以报复不可。也有许多人,多少会有一种觉得别人高高在上,自己也不甘卑微的心态,一朝掌握大权,难免就要向属下发号施令,作威作福,因此,佛陀接著又说‘有势不临难’。
有势,势,就是势力,是一股力量,好像世间很有钱,是一种财力,俗语说:‘有钱能使鬼推磨’,有了钱,什么问题好像都可以解决了,所以有钱,就有财势。做官的有权,就有权势,所以有权在手,就可以随心所欲,要怎么样就怎么样。我们有武力,也有力量可以征服人家,这就是有势。有势,就有优越的地位。
我们有的是势力,但是‘不临难’。临,可以说是居高临下,站在高高在上的地位,而俯视一切,含有一种压迫的意味,因此,一个居高在上的人,他有权力、有财力,或者有武力,就难免不会有‘一朝权在手,就把令来行’的行为,这就是仗势欺人。不过,有大权的人,如果抱著慈悲、容忍的心,时时能够尊重别人,宽大为怀,体谅人家,不骄傲,不炫耀,不滥用自己的权力,这是一般人很不容易做到的。另一方面,要是权力摆在你跟前而不去争取,视‘富贵如浮云’,看‘势力如敝屣’,也实在是很难的,所以说‘有势不临难’。所以,一个学佛的人,在这方面要有特别修养的功夫,必须学习超越凡夫的心地,追求希圣希贤的境界,‘有势不临’就不难了。
现在,我说一个有势不临的简短故事。
从前,有一个翰林官叫舒芬,他虽然是个文官,可是在皇帝的左右,可以直接向皇帝进言,说得上是很有势力的。
有一天,他在京城突然接到了万分火急的家书,他连忙拆开,一看,原来是投诉他的邻居要建一座墙,竟侵占了他家的地皮,未免太可恶了,希望他凭著优越的官势,给对方一点颜色看,好好地教训一番。谁知舒芬看后,居然一笑置之,并没有采取行动,只是写了一首诗答覆家人,于无形中把一场纠纷解决了。
那首诗是这样写的:
千里来书只为墙,让他几分又何妨;
长城万里今犹在,不见当年秦始皇。
意思是:你们这么辛辛苦苦地从千里之外,急如星火地寄了一封信来,我以为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事,原来只是为了一堵墙在那儿争夺不休,我们家有的是地,不要说只被他占了一点点,就算是让给他几分也没有关系啊!为什么我们要忍让呢?你们看看,当年最有势力的秦始皇,他是秦朝的第一个皇帝,他想长生不老,想做万古千秋的皇帝,希望永远拥有江山,他的子子孙孙,世世代代都做皇帝,谁知道只传到第二代,他的天下就完了,而他所建筑的万里长城,直到现在依然存在。在座诸位,好多都到过北京,登上万里长城,做一个中国人,外国人,到了北京,不登万里长城不算好汉。你们都看过万里长城,对,万里长城现在还是存在,但是当初建筑万里长城的秦始皇,那个时候声势是非常显赫的,现在他还在不在?不在了,所以我劝你们要看破一点、忍让一点,不要多计较,为了一堵墙而跟人家争执不休。
这就是‘有势不临’,假使这个翰林官舒芬,凭著他显赫的地位权势,是可以教训对方的,但是他很慈悲,不仗势淩人,那是种美德。可见如果宽厚仁心,‘有势不临’并不难。
十、触事无心难。触,是接触,事,是事实,触事,可以说是所接触的境界,当我们与外境接触的时候,能够不动心、不动声色、不随境转的话,实在是不容易的,一般人的情绪,经常随著外境而现出喜、怒、哀、乐种种不同的波动。但是,我们如果有修养功夫,就不为外境所动了。说个譬喻吧,我们的心,好像明镜高悬,一个大圆镜,很光明,一切都照得清清楚楚的,套上祖师的一句话:‘佛来佛现、魔来魔现。’有什么样子的面貌,镜子都会显现出来,人来了,镜中就现出一个人,猫来狗来,就现了一只猫、一只狗,镜子对于所照的物件,既没有计较,也没有分别,它不会因为佛来了,它就喜欢照;来了一个魔鬼,它不要照,不会的!它是魔也好、佛也好,人也好、畜牲也好,都无心,都无所谓,没有分别的。所以我们接触外境的时候,要像镜子一样的,能够随缘、任运自然的,面对现实(外境),既不去攀缘,也不会执著,这样,我们就会以空灵的心境,泰然地面对一切。
古时大德,曾经写了一首偈语,形容对外境无心的功夫:
铁牛不怕狮子吼,犹如木人看花鸟。
本来无心于万物,何妨万物常围绕。
你们到伦礼遝,就会看到那里有两头大水牛,我不知道是什么质料做的,不过,这首偈写的是铁牛。要知道,狮子是兽中之王,狮子一吼,百兽皆惊,也就是它在森林中,只要大声一叫,所有的动物都会胆战心惊的。可是,现在有一头牛,是用铁铸的,狮子纵然再怎样大声地吼叫,它根本不会动心的,所以说‘铁牛不怕狮子吼’。‘犹如木人看花鸟’,我们看这朵花,好漂亮,好香,我们很欣赏它。我家养的这只鸟儿,声音非常嘹亮,见到我总是吱吱喳喳地叫不停,好可爱喔!大家都喜欢逗著它玩。但是,一个用木头雕刻的人儿,尽管花再艳丽,鸟儿怎么样会叫、会讲话,它会不会动心呢?当然无动于心。‘本来无心于万物’,如果对于花鸟,世间的万事万物无心,无动于衷,‘何妨万物常围绕’,不论世间千差万别的外境,缠绕著我们的周围,在我们面前显现了,我们都不去执取它,不为它所包围,所干扰,这就是‘触事无心’,我们能不能做到呢?当然不容易。所以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,‘触事无心难’是人生二十种困难的事,其中的一种。
平常一个人,好的境界当前,人家赞叹我们、夸奖我们几句,我们往往飘飘然的,感觉到非常高兴。对著违逆的境界,人家说了几句坏话,我们就非常的生气,甚至暴跳如雷,这就是我们对外境放不下,没有做到无心的功夫。如果面对外境,人家骂我们,我们把他当做唱歌,岂不心平气和了?前面我不是跟大家讲过布袋和尚吗?他说:‘有人骂老拙,老拙只说好。’你骂得好,骂得好像在唱山歌哩!所以,听过‘触境无心难’以后,慢慢地去咀嚼、思考,我想,对我们待人处世的人际关系,多少有一点帮助。
十一、广学博究难:广,很广泛的意思;学,就是学习;博,博览;究,研究。广学博究,是做学问的方法,不论是世间的学问也好,或是出世间的佛学也好,我们都必须博览群书,广泛地了解,同时深入地加以研究,这实在不容易做到的。
近代中国的名学者胡适之博士,有句名言:‘为学要如金字塔,要能广大要能高。’埃及的金字塔,你们去周游世界的时候,这一个名胜古迹,相信不会错过的。这座金字塔的面积非常广大,它的顶也非常高,所以胡适之告诉我们,做学问就要像金字塔那样,范围要能够广博,而且要能够专精。譬如说做一个科学家,对于一般的科学常识要知道,尖端的科技,也要深入研究。就好像金字塔那样伟大,那么崇高的,我们做学问就要有这么一个态度和功夫。
有一天,我到华藏寺去探访真心法师,看到他的寮房挂著一副对联,是他的老师,一位很有名的长老──茗山老法师赠送他的墨宝,其中有一句:‘学海无涯苦作舟’。意思是我们要研究的学问,太多太多了,像大海一样的没有边际,不是马马虎虎就可以应付的,必须以‘苦’作为宝筏,也就是要下苦功去研究。
要怎么下苦功呢?我们看看古人求学的精神与态度,真是令人钦佩。举个例子说:‘头悬梁,锥刺股’,什么意思呢?晚上用功,不停地打瞌睡,古人头上梳著发髻,就用条绳子把它吊在梁上,叫头悬梁,要打瞌睡,头垂下来的时候,绳子一拉著头发,惊醒啦,再继续用功。锥刺股,想睡觉的时候,用锥子在屁股上锥一下,把睡虫赶走了,再努力吧!为什么他们这样下苦功,希望能够求取功名,享受荣华富贵,荣宗耀祖,不这样下苦功求学行吗?
所谓‘三更灯火五更鸡,正是男儿读书时’,你看看,从晚上念书,一直念到三更天,过不久,已经是五更天鸡啼叫了,他还没有睡觉呢,在做什么?他要做一个男儿、大丈夫,拚命地勤读书。不像现在的人,明天早上要考试,今晚才临渴掘井,赶快开夜车。可是,古人经常‘十年寒窗苦读’,就是这样下苦功的。
以上所说的是做世间学问,是这样的下苦功。我们做一个佛弟子,要怎样呢?除了念佛参禅,还要充实自己,对佛法,不分宗别派,必须加以研究。尤其是学做菩萨,行菩萨道,更是要‘法门无量誓愿学’,所有的法门、学问,什么都要懂,而且要专精,所以说‘菩萨当于五明处求’,什么是五明?就是五种专门的学问:
内明:就是我们的本行,做一个出家人,一个佛教徒,对于内典的佛学要研究。
声明:就是语言学。现在这么一个交通发达的时代,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缩短了,要走遍世界,不是不可能的,所以,并不是只讲自己的母语就够了,你能够多懂得一种语言,出门就多一个方便,何况还要用佛法度化外国人?所以,这是很重要的。
医方明:对医学、医药的常识也要了解,以医药来方便摄化众生。
工巧明:建筑工程、世间的一切技术,你懂了,就不是外行,好像广范法师,虽然他是位大法师,好多工程师都比不上他的,你们看,这几年来信愿寺那样伟大的建筑,都是他精心设计的,这就是工巧明。
因明:即是逻辑学,是做学问思辨的方式。弘法必须辩才无碍,因明,是佛教最完美的论理学。
所以,我们要学菩萨,行菩萨道,要度化人家,不是凭著一点学问就足够了,而且需要多方面去研究的。
总而言之,广学博究,对一个现代人,尤其是佛教徒来说,是很需要的,它虽然是件不容易做到的事,但只要我们能够下决心,有恒心去下苦功,‘有恒为成功之本’,一定能够克服种种困难的。
十二、除灭我慢难:除,消除、消灭的意思。慢,就是骄慢,也可以说是骄傲。骄与慢,好像是同胞兄弟一样,不过,在佛学上,两者是有分别的。骄,是自鸣得意,自认为了不得;慢,更进一步,是轻视、看不起别人,认为人家不如他。我们每一个人,有的时候多多少少的都有一种心理,以为自己好,高人一等,瞧不起别人,这就是我慢,以‘我’为中心,自高自大,这种心理实在要不得。
再看,‘我’字是什么意思?依中国文字的结构,是由‘手’与‘戈’两个字组合起来的,所以,讲到‘我’,就是要跟人家打架的。日本人的汉字,把‘我’写成‘私’,因此,讲到‘我’,就是存有私心了,就是要用手拿枪来跟人家斗了,这都是认为我了不起,人家不如我,就是有一个‘我’在作怪。要是把‘私’‘我’的观念打破了,那人类就永远和平,不会战争了。
至于慢,在唯识学中把它分为慢、过慢、慢过慢、我慢、增上慢、卑慢、邪慢等七种,分析得很详细。总之,慢是六个根本烦恼当中的一个。我慢,就是自认为了不得,自高自大,再看看中国字,自大是什么意思呢?两个字结合起来成为‘臭’,自大就‘臭’了,所以一个自高自大的人,自以为了不起,看轻人家,人家也会瞧不起他,甚至见了他,还要退避三舍,敬而远之哩!
《普曜经》曾经记载,佛在世时所发生的一件事情,话说难陀刚出家的时候,他见到所有的出家人非常恭敬,都顶礼膜拜,唯独对在座的其中一个,他不要礼拜,为什么?那人就是优波离尊者。难陀心想:这个家伙当年是在我家里做工的,是个奴才,我本来是他的主人,我怎么可向他顶礼。
释迦牟尼佛看到他这种轻篾的态度,马上纠正道:
‘难陀啊,出家后,是以戒律为先后,谁比你先出家、先受戒,你就应当尊敬他,绝对不可再以各人过去的身世、背景来分贵贱。哦,他是奴才,我是主子,是个尊贵的王子,没有这回事啦,学佛的人是一律平等的。必须尊重圣道,切切不可骄慢。’
从这件事,我们知道,佛教诫我们应当尊重别人,不可以随便瞧不起人家。
因此,一个人不能把自己看得太大,在日常生活中,时时刻刻要能够自我反省,自我警惕,把心调好,那末,贡高我慢的心理,虽然不容易消灭,还是可以降伏的。
十三、不轻未学难:不轻,不要轻视;未学,指初学,或者没有学问的。关于没有学佛,或者刚刚学佛的人,并不表示他永远都学不会,只是还没有开始、或者刚刚开始学习罢了,我们对他要同样地尊重,千万不可存著轻蔑的心。如果自认为我是老参,我比你资格老,你才步入佛门,是新出家的,我是老和尚、老法师,这种态度非常要不得的。
因此,释迦牟尼佛告诫我们,有四种不可忽略轻视的:
火虽小,不可忽:别以为这么一点点火星,没有什么,它可以演变成为一个很大的火炬,所谓‘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’,记得过去中国的东北,就是因为一个吸香烟的人,丢下了星星之火,结果整座森林烧了几个月。所以火种虽然小小的,是不能看轻它的力量。
龙虽小,不可忽:不要以为龙的形体小小的,就把它忽略了。龙的神变莫测,是可大可小的,可以翻江倒海,呼风唤雨,所以看到小小的龙,不可随便轻视它。
王子虽小,不可忽:别以为国王的太子还抱在怀里,他将来长大了,会当国王,统治整个江山的,他坐在椅子上,你还要拜他哩!所以,王储小,不能轻视。
沙门虽小,不可忽:刚刚出家的小沙弥,你不要以为他没有什么了不起,他将随著年龄的增长,渐渐用心去修学佛法,智慧日渐增长,可以做大法师、当祖师,将来还可以成佛的,所以,对年轻的出家人,不可随便的轻视他。
我们慈航菩萨在世的时候,对我们所有的同学都是称‘法师’的,为什么?不可轻视,他们大家将来都是做大法师的。所以我们对出家人,不要分别这位是老法师,那位是大师,我就供养他,向他顶礼,那个是小沙弥,小鬼,还不如我哩!我学佛比他早,他出家才几天哪,千万不要这样轻视人家。
你们在座好多的善友,都念过《法华经》,《法华经》里面有一位常不轻菩萨很了不起,他非常虚心,见到所有的人就拜,并且恭恭敬敬地说:‘我不敢轻慢汝等,汝等皆当作佛。’有一天,你跟释迦牟尼佛一样的伟大,你是未来佛,我先礼拜你,这就是不轻未学。
我相信,我们如果向这位常不轻菩萨看齐,‘不轻未学’并不难,是可以做到的。
十四、心行平等难:心行,是一种心理状态,要始终如一地保持对待一切人平等,是不容易的。平常我们说自由平等,平等,是一个相对待的名词,它所对待的是差别,差别就是不一样。譬如我们坐的椅子是低的,这张桌子是高的,有高低、上下、浅深、贫富、贵贱……之分,这就是差别,不一样的。世间所有的现象,都是有差别的,假如我们能够做到对高低、上下、贫贱、富贵一律地看待,没有差别的话,称为平等。每一天从早到晚,我们的起心动念,也就是我们的思想,突然地起了一个念头,由我们的心思付之于行动,所表现出来的,要能够达到平等,实在是不容易的。
大家都念过《金刚经》,在《金刚经》里面说道:‘是法平等,无有高下。’什么意思呢?这个‘法’,就是我们的真如佛性,成了佛也是一样,在畜牲道,所有的小动物,同我们是平等平等,没有高下的,所以说:‘心、佛、众生,三无差别’,‘凡有心者,皆当作佛’,从我们的本性说:心也好,佛也好,众生也好,名称上看起来是有差别的,不一样,但是就它的理性讲起来,是完全平等平等的。可是在现实世间来说,经常是人情冷暖,世态炎凉,实在是很难做到平等。再说,我们常常讲到‘冤亲平等’,对于冤家以及我们最亲爱的人,同样地看待,话是这样的说,要真正做起来,是不容易做到的。
所以,我们在现实的世间,真正做到平等,是很困难的。譬如说分东西吧,都是从我们最亲密的人分起,对于那些不相干的,甚至不是中国人,是外国人,这个当中,都有亲疏的差别,真正要一视同仁,实在不容易办到,可见心行平等难,要把我们的心理拉平,实在是很困难的。
我们说大慈大悲,最大的慈是‘无缘大慈’,最大的悲是‘同体大悲’,就是说我们对一切的人类,乃至一切的众生,都是平等平等,不分上下,把他们看成好像我们的同一体一样的,真正做到这一点,才是到达最高的平等了。
十五、不说是非难:这一点我们要特别注意,在我们日常生活,人际关系中,免不了会发生的,俗语说:‘病从口入,祸从口出。’我们为什么会生病?就是乱吃不干净的东西,受到感染,就生病了。为什么无缘无故地跟人家吵架,祸是从那儿来的呢?是从口头惹来的,叫做祸从口出。因此,明朝的黄梦龙说:‘口是祸之门,舌是斩身刀。’我们的嘴巴是最惹祸的一道门,一句话迸出来,就惹祸了。我们的舌头好像是斩我们的身体的一把刀一样的,所以这两句话也是很有警惕性的。
诸位看看我们的头部,生了两个眼睛、两个耳朵、鼻孔也有两个,就是嘴巴,只有一张,却已经惹了这么多祸了,要是嘴巴也有两张的话,那可不得了。我们的嘴巴,好像总是闲不下来,总喜欢张家长、李家短,好像生下来就是喜欢说人家的是非,作为茶余酒后消遣闲谈的话题,这是一般人的通病。因此,佛法讲身三、口四、意三,嘴巴方面特别订了四种:两舌、恶口、妄言、绮语,都是针对嘴巴来制定戒律的。
有副对联:‘静坐常思己过,闲谈莫论他非’,我们有时间,最好静下来,常常思考思考我们本身有没有什么过失,不要一天到晚向人家搬弄是非,讲人家的长短,‘莫谈论他非’,不要去讨论人家的对或者不对。
宋朝怀深禅师曾经有一首诗,劝告我们要守口德,也是很有意义的。
莫说他人短与长,说来说去自招殃。
若能闭口深藏舌,便是修身第一方。
‘莫说他人短与长’,我们不要搬弄是非,也不要随便批评人家,说人家长短、对、不对。为什么?‘说来说去自遭殃’,你一天到晚把嘴搁到人家头上,以为你了不起,而你究竟有多少长处呢?佛教是讲因果的,你说人家,人家也会说你的,说来说去,自己还不是同样的遭殃。‘若能闭口深藏舌’,假如我们能够把嘴巴闭起来,把我们的舌头藏得很深的,不要去动它,‘便是修身第一方’,说要修身养性,这是第一方。最好的方法,就是把嘴巴闭起来,不要乱讲话。
记得我小孩子的时候,念过〈昔时贤文〉,说到‘来说是非者,便是是非人’,你不要听这个说,那个说,这个搬来,那个搬去,你要是耳朵软的话,是非是永远听不完的,大家都会搬来你这儿讲。你假如遵照古人所训导的:这个来搬弄是非的,他本身就是一个是非人,不要听他的,下次,他就不会再在你面前搬了。所谓‘是非终朝有,不听自然无’,一天到晚听人家讲是谈非,说得好难听,我索性不听它,这样,不就没有了。所以,我们自己要修口德,不要随便犯恶口、毁谤、两舌等口业,《地藏经》中很明白地告诉我们,犯口业会获得种种的恶报,好像眷属互相斗诤、无舌、疮口、百舌,以及有盲(眼睛看不到东西)、聋(耳朵听不见声音)、喑(声带有毛病)、哑(哑巴,不能说话),等种种报应,实在太可怕了,因此,奉劝大家一定要杜绝是非。
还有一首勉励我们不要说是非的偈子,也是很有名的:
少说一句话,多念一句佛。
打得念头死,许汝法身活。
为了避免是非,我们应当少开口、少讲话,那末,不讲话,嘴巴不是闲著没有事了?有的是事,‘多念一句佛’,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,或者念无量寿佛、念药师佛……念什么佛号都好,你能够一心念佛,以念佛来代替讲闲话,就可以‘打得念头死’,这是什么念头呢?是一种妄念、胡思乱想、不好的念头,这许多不清净的念头,都把它铲除、打死了,这样,就会‘许汝法身活’,我们的法身慧命,才能够复活起来。反过来说,我们假使一天到晚被烦恼无明是非包围著,在是非闲话中过日子,那里有办法修持、成佛呢?所以,我们应该时时留心‘口德’才好。
十六、会善知识难:会,就是相会,善知识,《法华文句》的定义是:‘闻名称为知,见形称为识。是人益我菩提之道,名善知识。’闻名称为知:好像我们同人家,过去没有见过面,今天第一次见了面,都说:‘久仰大名。’我们已经知道某某人了,不过,还没有缘见面,今天才见到,才相识,便是‘见形称为识’,这是知识。说得简单一点,佛教的善知识,是出世间的一位伟大的老师,教我们学佛,为我们讲解佛法,教导我们去除烦恼、了生脱死,指引我们走上成佛的大道,这就是善知识。
我们社会上的老师,负有什么任务?在古文〈师说〉一开始,就解释当老师的有三件任务:‘师者、所以传道、授业、解惑也。’意思是做一位老师,必须传授儒家为人处世的道理,解惑,教我们一个字、一句话,过去我们不了解的,现在了解了,疑惑消除了,这是世间的老师,但是佛教的善知识──无上师,正如《法华经》所说的:‘善知识者,是大因缘,所谓化导令得见得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。’除了世间的传道、授业、解惑之外,主要是教我们怎样离苦得乐、解脱生死、得大菩提,所以,世间的老师,是不可跟善知识相提并论的。
根据经典的记载:释迦牟尼佛讲的善知识有好多种类,归纳起来,最重要的有三种:
外护善知识:好像出家人,住在寺庙里面,既没有种田,也没有做生意,在生活物质、经济方面,由大家来供养、护持,使我们在安定当中精进修持道业,这就是大护法,也是善知识,称为外护善知识,也就是寺庙出家人之外,发心护持道场的善知识。
同行善知识:我们学佛、要修持,最好要有一个同伴,同参道侣互相鼓励、共同修学,在佛道上互相砥砺、砌磋,这种志同道合的道侣,称为同行善知识。
教授善知识:我们一开始所讲的,就是这一种善知识,能够开示我们如何修学,了生脱死,离苦得乐,同时,也教诫我们去恶从善,趋向菩提大道。教授我们出世法的老师,称为教授善知识。
在我们学佛的道路上,这三类善知识都是很重要的。
佛教中常说我们要亲近大善知识,要亲近许多的上人,那末,我举出一个模范供给大家作为参考。你们要是读诵《华严经》〈入法界品〉,有一位童子(即是菩萨)──善财童子,他参访过的大善知识有五十三位(其实是五十五位,不过有的是同一类的),有五十三位大善知识做他的老师。所以,我们想要拜老师、要亲近善知识,善财童子是我们的一个榜样。还有,‘赵州八十犹行脚’,赵州禅师到了八十高龄了,还去行脚──到各处去参访名师,所为何事?就是要去拜会善知识,为他开示。
现在,我再举出日本一位非常有名的禅师,人家去亲近他,他是以什么样的态度,去教化人家呢?
这位禅师名叫南隐禅师,在日本明治时代,没有一个人不晓得他的大名的。可是,有一位大学教授,看见大家对他的崇敬,很不以为然。他因为在学术界知名度很高,就很自负,认为自己的学问最高,世间是他第一,因此,感觉得南隐禅师没有什么了不起,有一天,他为了试探虚实,就去拜访南隐禅师。
要知道,日本人很重视生活艺术化,插花有花道,写字有书道,吃茶有茶道,是很讲究的,都是要喝的时候才泡,而且是用茶杯来装茶。因此,当这个大学教授来拜访南隐禅师时,南隐禅师就招待他吃茶,但却是默默无语地奉茶,把茶壶里的茶向著杯子不停地倒、倒、倒,那个杯子本来就是小小的,倒了一点点,立刻就满了,可是南隐禅师仍然不断地倒。
这位大学教授看到他的这种举动,心里感觉得莫名其妙,不知究竟在搞什么玩意儿,眼看倒得满桌子都是茶,实在忍不住了。
‘禅师呀!茶已经溢流出杯子外面了。’
这个时候,南隐禅师向他看了一眼,才开口说:
‘你就像这个杯子,要来请教我,正好和这个杯子里面装了满满的茶一样,我再怎样同你讲,你根本装不进去了,那里会接受呢!’
禅师就是用倒茶来开示这位大学教授,所以这位禅师就是大善知识。那末,所开示的是什么道理,就是佛教‘缘起性空’的道理。当一个人充塞了满腹的东西(成见),自以为了不起,人家讲的,你的耳朵还会听进去吗?
以上所讲的,不是讲笑话,正说明了唯有虚心,才能接受教诲,才能够终生受用不了。不要说:‘你是一个小家伙,初学佛的,算什么!’也不要说:‘我的知识比你广博,资格比你老。’这观念是要不得的。
我们要了解,杯子空空的,茶才能够装进去,反过来说,杯子里面茶已经满满的,再好的茶,也是没有办法装进去了。因此,要能够空(虚心),不要以为自己已经满了,不然,如何获得教益。
这位大学教授,经过了南隐禅师的开示,于是五体投地的拜了南隐禅师做师父,所以南隐禅师成为他的一位大善知识。
十七、见性学道难:我们要修学佛法,主要是为了明心见性,如何能够明心见性,见到我们的本性,认识到本来的面目呢,这不是三言两语,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办到的,而是很困难的一件事。
学道之所以困难,主要在于没有修持的恒心,不能保持长久的精进勇猛心。佛教里面有句话说:‘学佛一年,佛在眼前;学佛两年,佛在半天;学佛三年,佛到西天。’什么意思呢?当你刚开始学佛的时候,好精进,好用功喔,时时刻刻都把佛挂在心头,可是日子久了,无形中慢慢放逸了,于是,跟佛的距离越来越远,到最后,干跪把佛送上西天去了,──心中没有佛了。另一方面,一般人都喜欢向外求道,那里可以和道相应呢?记得有一首偈说:
佛在灵山莫远求,灵山只在你心头。
人人有个灵山塔,好向灵山塔下修。
佛,是我们所崇敬的,是我们学习的物件,他在那儿呢?在灵山,因此灵山,是我们追求佛法的目标,我们都到处去追求,希望能够到达那个地方,那里知道,灵山其实离开我们并不远,它就在我们的心头,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灵山塔,只要我们向著灵山塔,在它下面去修就行了,换句话说,我们要明心,要见到自己本来的真实面目,只要在我们的心头下功夫,注意每一个起心动念,把当下的一念守住,除去不良的习气,把心洗涤清净了,相信见性学道也不是一件难事。
十八、随化度人难:我们能够随缘随份,随顺教化、广度众生,也是不容易的。必需要观机逗教、应病予药。对于某一个众生,他的根机是高的,或是低的;他是喜欢修密宗的,或者喜欢修净土,或是参禅、持戒、研究教理,各人的根器都要了解,才能够随化──随缘来教化,依著各种不同根器的人,开示不同的佛法,这不是简单的事,一定要有功夫才办得到。
现在,我再讲一个观机逗教,而且是见了当时的情况来教化的小故事。
在佛经里面记载,佛陀在世的时候,有一个老婆婆,生了两个女儿,没有儿子。这两个女儿都很勤劳,老婆婆非常疼爱她们,辛辛苦苦地把她们教养成人,而且都找到了好归宿。两个女婿虽然是劳动阶级,但生活都过得很不错。俗语说:‘女婿是半子。’老婆婆对两个女婿,都当做亲生儿子一样的爱惜。大女婿经营雨伞,次女婿是制造面线的。老婆婆因为疼爱女婿,对他们的生产事业也特别的关心。
还没有告诉大家哩,这位老婆婆浑名叫哭婆,她很喜欢哭,每一天看到大太阳出来了,她就哭,因为出了太阳,用不上雨伞,销售不出去,就为这个女婿担心,于是一天到晚哭不停。那末,碰到了下雨天呢?她还是哭,哭二女婿的面线没有太阳光晒,那怎么办呢?就这样一年到头总是哭。
有一次,释迦牟尼佛经过,看见她在哭,就上前问:
‘老婆婆,是什么事让你这样哭呢?’
‘唉!你不知道,看见大晴天,我就为大女婿的雨伞卖不出去而耽心;下了大雨,我二女婿的面线晒不成了,怎么不叫我操心,我怎能不哭呢?’
知道了原委以后,释迦牟尼佛温柔地告诉她:
‘老婆婆,别哭了,你应该笑呀!下雨的时候,你应该为大女婿的雨伞,销售很好而高兴;要是现在出太阳了,也要为二女婿的面线生产量提升而高兴,所以,不要做哭婆,要做笑婆啊!’
听了佛陀的开示,从此以后,每天她都欢欢喜喜的,不再哭了。
我为什么要引这个故事来讲,这就是随缘度化,释迦牟尼佛具有大智慧,居然能够把一个终日哭丧著脸的人,变成每天笑嘻嘻的,这就是随机教化。在座的诸位,你们要弘扬佛法,要劝导人家来学佛、皈依,就要看你的智慧和辩才了,把那些说是非的功夫,节省下来谈佛法,不是很好吗?
十九、睹境不动难:睹,就是看,境,指境界。什么叫境界,我们眼睛所看到的物件,好像我看到这朵花,这朵花就是一种境界;我们耳朵所听到的声音,那也是境界;我们鼻子所嗅到的香臭气味,也是一种境界。可以说,凡是六根对著六境所产生的观念、感觉,要我们不动心,那是很不容易做的。
讲到不动心,口头上讲起来,好像很容易,事实上,境界当前的时候,真正能够做到不动心,的确是不简单的。这必须断除了爱欲和习气,才能够在宇宙万物的变化当中如如不动,不受外境的影响。经典中说:‘如来常在定,无有不定时。’如来就是佛,佛已经断除了所有的爱欲、烦恼、习气,时时都在定中,不为境界所动,却能够平等地以大悲心去度化一切众生,这种功夫,才真正达到了睹境不动。
既然说到睹境不动,我突然想起大家听过的一个故事,不过,有些初学佛的善友,可能还没有听过,我再重复一次,帮助大家对佛教的掌故有深刻的印象。
故事是发生在宋朝,宋朝有位大学士,名叫苏东坡。苏东坡这一生在官场上并不得意,有一次朝廷把他贬到江苏长江以北的瓜州去做官,瓜州就在镇江金山寺的对岸,只有一江之隔。金山寺有位很有名的禅师,就是佛印禅师。佛印禅师和东坡居士两个人相处得非常好,经常在一起谈禅论道,互相交换心得。
苏东坡是一位大文豪,作诗填词都相当有一手,称得上是脍炙人口。有一天,他的灵感来了,写了一首五言诗,那是赞礼佛陀的,也可以说是表明他自己学佛的一种境界。这首诗是:
稽首天中天,毫光照大千。
八风吹不动,端坐紫金莲。
‘稽首天中天’,稽首,就是顶礼。天中天,我们看见天是非常高,非常伟大的。孔夫子是世间的圣人,但是,我们要知道,天中还有天,圣中还有圣呀!苏东坡说:我最崇敬的,不是世间的圣人,而是出世间的佛陀,因此,我向天中之天,圣中之圣顶礼。
‘毫光照大千’,佛陀成道了以后,具足了三十二相,八十种好,他的福德智慧,实在太伟大,也太慈悲了,他的毫光,照遍了整个三千大千世界,也可以说,苏东坡顶礼佛陀的时候,佛的慈光加被他,保佑他,赐他智慧,因此,他才写成这一首诗。
‘八风吹不动’,佛是很伟大的,恁凭八风怎样吹,他都如如不动。换句话说,有八种境界的风,佛陀是不会为这外境之风所动的。这暗示了苏东坡学佛到今天,已经几十年了,也是有功夫的,也是不为外境所动的。
‘端坐紫金莲’,佛陀高高在上,端端正正地坐在紫色的莲台之上,接受我们顶礼膜拜。
说句公道话,这首诗的确写得非常好,因此,有的时候我们宣读疏文,好多法师一开始就先念这四句的。苏东坡面对这首他自鸣得意的杰作,再三吟咏之后,就令书僮赶快送过江,去给佛印禅师,请他印证印证。
佛印禅师看了以后,马上写了两个字,叫书僮带回去给苏东坡。
再说苏东坡自从把诗送到金山寺去以后,在家里一直苦等著佛印禅师的回覆。他认为这一次,佛印禅师对他的杰作,一定是很欣赏赞叹的,所以,当书僮一回来,他就迫不及待地把佛印禅师的书劄打开。
哇!不看则已,一看差点昏了过去,原来里面批了歪歪斜斜的‘放屁’两个字。
‘岂有此理!我纵然字行里用词推敲不当的话,你这位禅师也不应该骂人呀!’苏东坡不油怒发冲冠,拍著桌子吼道。
在盛怒之下,他翘著胡子对书僮说:
‘走!马上同佛印评理去!’
谁知佛印禅师是位有德行的高僧,不待苏东坡到金山寺找他,早已经在江边等候了。当苏东坡的船一靠岸,就笑嘻嘻地迎上前去了。
苏东坡一见到佛印禅师,顿时火爆三丈,声色俱厉地说:
‘佛印!我们相处这么多年了,称得上是莫逆之交。我今天很诚意地赞叹佛陀,也表达我学佛的一种境界,纵然是写得差劲,还不到家,你可以指教,也不应该恶口骂人呀!’
‘什么?你讲什么呀?我骂你什么?’佛印禅师向苏东坡微笑著,若无其事地说。
这个时候的苏东坡,满脸通红,气得讲不出话来,只好颤抖著手,指著「放屁’两个字让佛印禅师自己看。
佛印禅师不禁哈哈大笑,道:
‘原来如此啊!我的大学士,你不是说“八风吹不动”吗?怎么一个屁就把你打过江来啦!’
苏东坡这时才恍然大悟,非常羞惭地低头不语。──他只是口头上表现他学佛的功夫,并没有真正做到睹境不动,没有到达那种不动心的功夫。
讲到这个地方,你们或许要问:所谓‘八风吹不动’,是那八种风呢?我顺便介绍一下,就是:称、讥、毁、誉、利、衰、苦、乐。
称:称赞,我们看见人家有好的地方,当面称赞、夸奖人家,叫做称。譬如说:‘啊!心理法师,你很慈悲,你为人很忠厚哦!’这就是称。我们静下来自己想一想,大凡人家赞叹我们,称赞、恭维我们,把我们捧上三十三天的时候,我们的内心感觉得飘飘然的,好得意啊,这就是为境界的第一种风所动了。你们看看心理法师,我称赞他很随和、很慈悲、很喜欢帮助人家,他如如不动,不论人家如何赞叹,他都不动心,这就是功夫。
讥:讥笑人家,当面地责骂人家。有的人很狂妄,动不动就‘你不要以为你有什么了不起,我要当面指责你怎么不对、怎么不好……’他,有的时候连人家的祖宗三代都骂下来,讥讽人家,当面叫人家难堪,很是要不得。前面我们说到人家‘唾面自干’、人家‘有人骂老拙,老拙只说好’,那是弥勒菩萨的境界。而一个凡夫俗子,当面受到人家的侮辱,也没有这种功夫吞忍下去。
毁:即是毁谤,这是背后说人家的坏话。在你面前,他可能对你很好,‘哎呀!你很好,很慈悲。’可是,在后面,‘什么慈悲?假慈悲!猫哭老鼠。’啊!背后把他说得一文不值,这就毁。当面指责人家还无所谓,面前对他很好,背后批评他,说他的坏话,即是毁谤,更要不得了。所以,当我们知道人家背后毁谤,说了几句不好的话,往往会‘如三百矛刺心’,好像弓箭射到我们心里面,好痛心的。
誉:赞誉,不过是背后褒奖人家。我们当面奉承人家,有的时候,还是出于敷衍,当某人不在场的时候,我们说:‘某人真了不起。’‘某人为人处世,真是我们学不来的。’‘某人真是慈悲,真乐意帮助人家。’背后赞叹人家,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称赞,所以称为誉。
利:就是顺利、通达的意思。比如做一件事情,没有障碍,很顺利的。我们做一笔生意,赚了好多钱。当我们的事业一帆风顺的时候,感觉到好得意,这就为外境的风所动了。
衰:衰败,也就是触霉头,违背的意思,是一种逆境。所以我们碰到顺利的事,不动心,是不容易的;我们遭遇到逆境的时候,能够不动心,更是不容易。
苦:更是引起我们身心的烦恼,有打击性的,当然就很痛苦,是一种逼迫性。
乐:要是让我们身心感觉得愉快的,使我们很高兴,很欢喜的,就是乐了。所以,苦和乐是一对。
以上所说的这八种境界的风,每天都在我们的四周包围著我们,我们要如何摆脱它,不为它所动呢?我们必须以坚定的信心,运用般若的观照功夫,用心去体会佛教所讲的缘起性空的道理。人家赞叹我一句,我也没有多什么;人家骂我一句,我也没有少什么,就等于说,我们说‘火’,是不是就把我们的口烧伤了呢?没有嘛!我们说‘刀’,这把刀如果是真实的,我们的嘴巴岂不是被割伤了?所以,能够想到佛教‘空’的道理,就不为这世间的八种境界风所动了。
《心经》说:‘观自在菩萨,……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’我们要把人生的苦难,把人生不如意的事解除,该怎么样?观照空的道理。你能够看破世间的森罗万象,不为它所束缚,这个时候,才能够得到解脱,才真正达到‘八风吹不动’的自在。我们学佛,学什么呢?就是学习、体会空的道理,才能够做到‘睹境不动’。我特别如此不殚其烦地告诉大家,是互相勉励,希望彼此多少做一点。
二十、善解方便难:善,就是好好的。解,就是了解、认识。方便,是指巧妙地接近,施设、安排,是一种开导人们向上进展的方法。在佛学上,方便是对究竟而讲的。佛陀住世时,为什么说了三藏十二部这么多的佛法,横说竖说,说空说有,而分门别类为十宗,一切无非是为了顺应众生的根机,运用种种的方便,加以施予教化。所以说:‘归元无二路,方便有多门。’我们为什么要学佛,目的只有一个,要成佛。所归的源头没有两个,只有一个,但是我们要达到那个目的,需要好多的方法(法门),才能够达到我们所希望、理想的那个目的。就譬如说我们到菲律宾马尼拉来,或者到南岛某一个地方去,我们可以乘飞机,也可以乘车,或者乘船,有种种的交通工具(方便),但是目的地只有一个。
我们学佛,目的只有一个,是为了成佛,但是,就我们的根性、智慧来说,我们的程度就是念佛,你就修净土。你喜欢参禅,可以修禅宗。你喜欢持咒,就修密宗。修持净土法门,念佛求生到西方去。参禅打坐,去除烦恼,明心见性。持咒修密法,希望即身成佛。总之,这是依各人的程度和根机,你的兴趣适合那一方面,就采用那一种法门。因此,需要好多好多的法门,所以说‘归元无二路,方便有多门’。就等于到隐秀寺来,为了进入这个太虚讲堂,你从大门可以进来,从后门同样可以进来的。
《法华经》的第二品,就是〈方便品〉,这一品的内容,说明‘一乘’跟‘三乖’的差异。什么是三乘?即是声闻、缘觉和菩萨,这都是方便,真正的一乘,才是最高的目标,是佛乘。因此,〈方便品〉说:‘正直舍方便,但说无上道。’声闻、缘觉、菩萨,都是方便法门,最高的是佛陀。无上道,是最究竟的,所以一切的方便法门,到最后都要把它舍掉。
我们人有二十难,最后一难是善解方便难。我们身为传教师,我们每一个善友,希望感化人家来学佛,要用什么方法去影响人家呢?必须好好地了解种种方便──善巧的法门,才能接引人家,广度众生。因此,在二十难当中,最后特别强调这一点。
说到度众生,要有善巧,要观机逗教,据《大庄严经论》记载:目连尊者曾经教化了两个弟子,一个是从事冶金的(提炼黄金);一个是为人家洗衣服的。目连尊者就分别教他们各修持一个法门。教那位冶金的,修‘不净观’,起种种不干净的观想。而那位替人家洗衣服的,就教他修‘数息观’。
可是,好久好长的时间过去了,两个弟子什么都没有修成功,为什么?就是对他们的根机不适宜。
后来,目连尊者就向他的同门兄弟,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请教。
舍利弗尊者说:
‘你把法门弄错了,应该让两人的修持法门互相对换才好。想想,你那冶金的徒弟,每日所面对的是金光灿灿,叫他观想不干净,跟他不相投嘛!他炼金的时候,要拉风箱,风箱一送一拉,火才会大,才能把金炼好,应该让他修数息观才恰当。’
又说:‘衣服肮脏了,才要洗涤,你教洗衣服的人修不净观,才投机嘛!你不妨把他们修持的法门重新安排一下。’
结果,没有多久,这两个弟子都开悟证果了。
这故事,说明度众生,一定要了解他们的根性,要能够投机,不然,就没有用,可见善解方便,是多么重要啊!但,这必须通达诸法、智慧如海,才能够无所障碍,也就是不‘难’,希望大家多多留意,多多充实、体会佛法。
沙门问佛:‘以何因缘,得知宿命,会其至道?’佛言:‘净心守志,可会至道。譬如磨镜,垢去明存,当得宿命。’
这一章的内容,主要是研究两个问题,一个是怎样才可以得到宿命通,同时又问到怎么才能够亲自体证到至高无上的真理。
‘沙门问佛’,沙门,前面已经解释过,泛指一切出家人,这里专指佛教的出家人,也就是佛弟子。有一天,一个佛弟子问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。
‘以何因缘,得知宿命’?因缘,是佛教的专有名词,因是主因,缘,是助缘。好像我们所看见的,不论是花生也好,豆子也好,种子是主因,但是,种子假如放在桌子上,它不会生长的,必须把它种在泥土里面,还需要水份、阳光、空气,作为助缘,有了这许多帮助的条件,种子才会生长。佛教讲因缘,最基本的道理是在这里,说得比较通俗一点,因缘就是关系、条件。
这一位出家人问释迦牟尼佛:‘我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,才可以知道过去和未来的命运呢?’宿命,就是指宿命通,这是佛教里面所讲的六种神通,其中的一种。佛教中的六种神通就是:天眼通、天耳通、神足通、他心通、宿命通、漏尽通等,这六种神通,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,这里不再重复了。
‘会其至道’,会,是体会,至道,就是至高无上的圣道,圣道,指真理。接著,这个沙门又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:我们怎么样才有办法体会到至高无上的真理呢?
‘佛言:净心守志,可会至道’。有关于获得神通的问题,释迦牟尼佛并不直接回答他,只是告诉这位沙门,净心,净,就是清净,心,是指心灵。要是能够把我们的心灵净化,不要受到外面物欲的染污,同时,还要守志,志,立志。要坚守我们学道的志节,贯彻始终地修习佛道,也就是坚定我们的信仰,不因外境的风吹草动而改变了学佛的初衷,这样坚持信心而修学,才可以体会到至高无上的佛道,也可以说,就可以获得清净的佛性。
释迦牟尼佛接著又对发问的沙门说:这种道理,你可能还听不清楚,我举一个譬喻来说明吧!
‘譬如磨镜,垢去明存’,垢,就是肮脏。好像一个千年的古镜,被灰尘蒙蔽了,非常肮脏,现在我们时时把它擦一擦,这个镜子的灰尘擦干净了,它的光明就会显露出来。
我们心灵上也有许多肮脏,是什么呢?就是五欲: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等许许多多的烦恼,把我们的真心蒙蔽了,我们要是能够把这许多世间的五欲断尽,这个时候,就好像肮脏的镜子擦干净,光明显现出来了,以此类推,我们把烦恼私欲完全断除了,对外境无所贪求,佛性就显现出来了。
‘当得宿命’,当然就可以得到宿命神通了。我们要知道,这个世间,每一个人,从早到晚东奔西走,为的是什么,就是‘求’,求到了固然高兴,事实上,不如意事常八九,因此,我们人生的八苦,有所谓‘求不得苦’。反过来说,我们如果不求,‘人到无求品自高’,你没有任何追求的话,所有的欲望都断除了,也就没有烦恼,那个时候,你不用追求,自然而然地可以获得宿命通,能够知道自己和别人,过去、未来的事情,以及心理活动状态。
现在一般跑江湖的、算命卜卦的,说得天花乱坠,好像未卜先知,哇!你过去怎么样、未来又怎么样,其实,他自己的命都搞不清,自己都瞧不通,那里对别人有通呢?不过是混碗饭吃罢了。而真正的宿命通,是经过努力修行,才可以得到的。
释迦牟尼佛并不鼓励弟子为得神通而修行,因为,有神通,未必能够‘会至道’──体会最高无上的圣道(真理),而真正有修行,一旦修到了家,证果了,就是‘会至道’,水到渠成,自然而然就会有神通,知道宿命了。
讲到‘磨镜’的譬喻,我突然想起佛教里有一部很有名的经──《六祖坛经》,里面记载了六祖的生平事迹,有一段公案,和这譬喻颇为吻合。六祖是惠能大师,他师父是五祖弘忍大师。弘忍大师想把他的衣钵传授给弟子,为了考核弟子们对佛法所体会的程度,就令弟子们各写一首偈表明学习心得。
当时在五祖的座下,有一位被大家公认为了不起的弟子,叫神秀,他就写了一首偈:
身似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。
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。
神秀认为我们用功,这个身体好像菩提树一样的,这句话是陪衬,主要是下一句,‘心如明镜台’,我们的心,好像一个明镜,所谓‘明镜当台’,但是这个心的镜子,假如不去擦它的话,会蒙上灰尘的,因此,必须很勤劳地拂拭,常常去擦,常常去擦,‘勿使惹尘埃’,不要给尘埃沾到上面,这个镜子才会明亮、才可以照面。意思就是我们要成佛、要作祖,就要每天用功修持、参禅,这样就是在擦我们的心镜了,把心中的烦恼擦干净就成佛了,神秀以这首偈子表达了他对佛法的体会。
当时有一位叫惠能的人,本来是位砍柴汉(樵夫),他虽然不识字,不过根机很高,听到大家都念这首偈,都称赞了不起,他跟周围的人说:
‘我也有一首偈子,可是我不会写,你们那一位帮忙我写一下?’
于是,有人就帮忙他,把偈子写在神秀偈子的旁边:
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
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
这境界可高了,他说你神秀‘身似菩提树’,其实,菩提本来就不是什么树,你的身体哪里是菩提树,是个臭皮囊嘛!‘心如明镜台’,明镜也没有什么台不台的问题,你的心在那儿?本来什么东西都没有,你到那儿去惹尘埃呢!
就因为这首偈,五祖在三更时分暗中把衣钵传授给惠能,他便成为六祖。不过,话说回来,六祖大师这种功夫,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。
后来,在中国佛教史上,或者在禅宗的公案里面,把这掌故评为‘南顿北渐’,南,指惠能大师,他是广东人,在南方弘扬禅法,所以南方的禅修是一种‘顿悟’的法门,根机和境界都比较高。北渐,神秀大师是北方的禅宗中心人物,他的禅修法门是一步一步,慢慢修持的。
在座诸位,是要学六祖惠能大师,或者学习神秀大师的法门呢?我想,我们的根机都还没有那么顿超,想要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,最好还是依著经文说的‘譬如磨镜,垢去明存’,或者依著神秀大师,‘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’,脚踏实地的从初步的基础功夫做起才好。至于怎样去拂拭心灵的尘埃(烦恼)呢?无论念佛也好、持咒也好,或者诵经、拜佛,都可作为拂拭的著手处。
沙门问佛:‘何者为善?何者最大?’佛言:‘行道守真者善,志与道合者大。’
讲到世间法,就是在现实的环境,一般人都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待的,譬如说美丑、善恶、大小,无不是相对待而说。但是,人们往往讨厌恶的,而喜好善的;舍弃小的,而择取大的,由于这个原因,佛的一个弟子就请问世尊:‘何者为善,何者最大’?在这个世间,究竟什么是最好、最善的?什么东西是最大、最重要的?
关于善,前面我们已经讲过,有所谓十善,十种好的,就是身三:在身体方面有三种: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;口四:在言语方面有四种:不两舌、不恶口、不诳言、不绮语;意三:在心意(心理(方面,有三种:不贪、不、不痴,总共合起来,就是十种善业,诸位还记得吗?
大,好像我们平常所讲的四大,就是地、水、火、风,称为四大;地水火风再加上空,称为五大;五大再加上识,称为六大;六大再加上根,就是七大了。但一般最常提起的是地水火风四大,或者地水火风空五大,至于六大、七大,比较少讲到。
‘佛言’,释迦牟尼佛就告诉他,你的提问,我固然已经说过十善四大,在这里,我要进一步告诉你,还有比这些更善更大的,那是:‘行道守真者善’,能够修行,依著佛所教导的真理,实践成佛的大道;能够坚守我们的真如理体,这是世间最好的善事。
‘志与道合者大’,志,就是志愿,我们能够立定伟大的志愿,照著佛所教导我们的法门去修行,与至高无上的圣道相配合,行菩萨道,广度众生,断除烦恼,了脱生死,将来成佛,这是人生最大的一件事,因此说‘志与道合者大。’
俗语说:‘有志者事竟成’,世间所有的事业、学问,你要是能够立志的话,没有一件不能成功的。反过来说,你凡事马马虎虎的,无论念书、办事、做生意……都没有下决心、立志的话,那绝对不会成功的。
我们学佛、行菩萨道,就必须发愿,好像地藏菩萨,发了‘众生度尽,方证菩提;地狱未空,誓不成佛’的大愿;观世音菩萨‘十二大愿誓弘深’;药师佛也发了十二大愿;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个大愿;我们的教主,曾经发过五百个大愿。他们就是曾经立下了这么大的志愿去修行佛法,才有所成就的。
所以,本章强调‘志与道合者大’,不论世间法,出世间法,立志发愿是最重要的,你要学佛,你希望成功,要是不立志、不发愿,是没有办法达到目标的。
沙门问佛:‘何者多力?何者最明?’佛言:‘忍辱多力,不怀恶故,兼加安健。忍者无恶,必为人尊。心垢灭尽,净无瑕秽,是为最明。未有天地,逮于今日;十方所有,无有不见,无有不知,无有不闻,得一切智,可谓明矣。’
本章解释什么叫‘力’?什么叫‘明’?
‘沙门问佛:何者多力?何者最明’?有一位随佛出家的弟子,请问释迦牟尼佛,什么是最有力量的?什么是最光明的?
‘佛言:忍辱多力,不怀恶故’。释迦牟尼佛告诉这位弟子:能够忍辱,是最有力的。说到忍辱,有三种意义:
耐怨害忍:对于人家的嗔怒、谩骂、恶打、伤害……种种人事上的迫害、阻难的逆境,我们都能够任劳任怨,忍耐而不生起恼怒心来;另一方面,要是人家恭敬、恭维我们,甚至以各种上好的东西供养我们,在名闻利养的顺境当中,我们面对著一切外境都能够忍受,不为它所诱惑,不生起骄慢心,这种是观人而忍──观察人际关系而忍受讥、毁、赞、誉,所以称为耐怨害忍。
安受苦忍:对于生理上的饥渴、衰老、生病,以及自然界的寒热、风雨所带来的种种痛苦,我们都能够忍受下来,而不会退却学佛的初衷,坚持修行不放逸,这种是观法而忍──观察诸法的无常相而忍受痛苦,所以称为安受苦忍。
谛察法忍:对于佛法的特色──缘起性空的道理,我们必须用心去观察它,体会它,把心中对人、事、物的执著,都能够放下来,这就是观空而忍──观察诸法的实相,也就是空相,本来就是没有实性可得的,把它融化于日常生活当中,认清一切事物,都是因缘和合的假相,心中坦荡荡的,不去执取任何事物,不为外境所转而失去了心理的平衡,所以称为谛察法忍。
在这里,我要提醒大家,忍辱,不是把我们内心的不愉快压抑住,要是硬著把它压在心底,这样子的忍,是有限度的,到了有一天,忍受不了,爆发起来,就好像山洪瀑泻,不可收拾的。在佛教里面,有一句话,叫做以智导情,也就是以智慧来疏导我们的感情(情绪(,当我们为了某一件不愉快的事,心理不平衡的时候,如果多忆念佛陀教导我们的道理,这样心情开朗了,那里还会闹情绪,所以说,我们修忍辱,必须坦然地接受、化解逆缘,千万不可以抱著压抑的态度。
说到忍辱,有什么好处?我这里引证一首〈忍耐歌〉来加以说明,这首歌的作者是台湾新竹福严佛学院的院长真华法师,歌词是:
忍、忍、徐徐忍!耐、耐、慢慢耐!
能忍能耐心安泰,不忍不耐生祸害!
忍辱原是福之本,嗔怒则是慧之碍。
欲求福慧两足尊,第一妙法是忍耐!
依中国的文字结构来看,忍,从刃从心,就是在心上插了一把刀,那是很痛苦的。世间的事,有许多是我们忍不下去的,但是,忍不下去也得忍,所以,真华法师就劝我们要忍耐。
‘忍,忍,徐徐忍’,世间好多的事情,我们没办法忍,但是你要忍。上面说到要‘耐怨害忍’,就是那些怨家故意来诬害我们,或者外界的环境、气候,甚至种种的境界,会造成我们痛苦的,我们都要忍。忍啊,忍啊,徐徐忍!我们一下子学不来,慢慢地学著忍,有一天你就忍得来了。
‘耐,耐,慢慢耐’,作者把忍和耐拆开,那是歌词对称的写作技巧。耐啊,耐啊!你要慢慢地耐啊!总而言之,是劝告我们:当不好的境界出现时,你要忍耐,要慢慢地学著忍耐。
那末,假如不能忍、不能耐,又会有怎么样的结果?能够忍耐,又有什么好处?作者告诉我们,你能够忍,能够耐,就会‘心安泰’,你的心情,就感觉得轻松、平安;就感觉得世间很太平,没有事的。反过来说,你不能够忍、不能够耐,就会生起种种的祸害,所谓‘小不忍则乱大谋’,小小的事情,不能够忍耐的话,往往会演变为大问题来,搞乱了我们的计划。
在我们家乡过年的时候贴春联,总是在大门上贴著:‘知足常乐;能忍自安’的对联。你希望快乐的话,不要太贪心,要能够知足;你能够忍耐,就会得到平安。谈到忍,就要学习佛菩萨的精神,要‘难忍能忍’,一般人不能忍受的,你一定要忍下去,为什么?因为你跟别人不一样,你是要学佛的,不学‘难忍能忍’的功夫,怎能行忍辱波罗蜜呢!
‘忍辱原是福之本,嗔怒则是慧之碍’,作者进一步再告诉我们,我们要求福,福从那儿来呢?福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,虽然有八福田可以让我们种福,但是,你能够忍耐,也同样可以种福,得到福报的。我曾经看到《弘一大师传》中记载:有一次,弘一大师为青年开示,他教导青年要能‘吃亏’。吃亏,就是本来我不应该受的苦难,或者受了委曲,能够默默地吞忍了下来,不与人家计较,这样我们虽然吃亏,身心却很泰然,心广体胖,这也是一种福呀!
曾经有一位古人告诉我们,什么叫做君子?什么叫做小人?我也不知道,不过,我感觉得,你能够吃亏,就是一个君子,你就有福。反过来说,你要是处处贪便宜,想占有别人的东西,给人家吃亏,就是小人。
古时候有一个贤人,当他临终的时候,儿孙围绕在他身旁,希望他留下遗训,指导为人处世之道,他说:‘我也没有什么好讲的,只有两个字告诉你们:“吃亏”!我死了以后,你们和人家交往,就抱著这样的态度,便宜给人家占好了。’可见吃亏,是我们待人接物所必须具备的态度,也是我们种福的根本。
所以,真华法师在这首歌中,非常强调忍耐,认为‘忍耐原是福之本’,你要求福,就必须忍耐、吃亏。反过来说,你不能忍辱,动不动就发脾气、动肝火,不仅是把自己的健康弄跨了,而且,‘嗔怒则是慧之碍’,你想要得到智慧,就必须心平气和地面对一切境界,不然的话,你要是常常动无名,所有的功德都被无名火烧光了,你的智慧就受到阻碍。佛教中有两句名言:‘嗔是无名火,能烧功德林’,不论你有多大的功德,不论你的功劳有多大,假使你的脾气大,动不动就‘怒发冲冠’,你所有的功德都会被烧光的,这一点,希望在座的善友能够互相勉励!
我们称佛为‘两足尊’,两足,并不是两只脚,当然,两只脚是顶天立地,万物之灵的人,固然是最尊贵的,但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两足,是指‘福慧两足尊’,因此,‘欲求福慧两足尊,第一妙法是忍耐’,我们要修行、要成佛的话,必须多多修福,多多修慧。那末,福慧从那儿来呢?第一个妙方、最好的妙诀,就是忍耐,你能够忍耐,也可以求福和求慧。
我们欣赏过真华法师的〈忍耐歌〉,可以知道,我们要福慧双修,就必须忍耐。这首歌的歌词做得很好,所以我把它介绍给大家,希望大家把它牢牢记住。
‘佛言,忍辱多力’,你如果能够忍耐、忍辱,你就是最有力量的。有句成语:‘柔能克刚’,你别以为年纪大了,非常顽固,人家都应该服从你,要知道,刚强是敌不过温柔的。你要做学问,希望成就大事业,一定要有忍耐的功夫,才能够成功。
所以,‘忍辱多力’,忍辱的力量是最大的,因为‘不怀恶故’,人家对我们不好,我们并没有仇恨心,也不想报复。何况佛教是讲因果的,无论行善或造恶,都会自己受到应得的果报。别人自己造恶,想要加害于我们,最后一定是自作自受,所以,我们心中不怀著仇恨,就有力量。这股力量是储藏在心灵深处的。
平常我们看人家打拳,在所有的拳术中,以太极拳最为温柔的,柔能克刚,这种柔软功夫,比刚强的更有力量。所以我们能够不怀恨(不想报复)人家,就能够平安无事。
我们念《金刚经》,里面有一则故事,说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,就是一个很残暴的国王,把忍辱仙人的身体节节肢解,把他的手、脚,一块一块的肉割下来,他还能够忍受,不起嗔恨心,正是‘忍辱多力,不怀恶故’的证明。
‘兼加安健’,由于我们没有仇恨心,反而抱著一种慈悲心去对待恶人,不但没有受到损害,我们的身心,反而能够得到轻安,更加有力。
‘忍者无恶,必为人尊’,修忍辱行的菩萨,或者一般的君子,他对待人家没有怀著仇恨心,也不会去做恶事,他的崇高品德,一定受到众人的敬仰,大家一定对他非常尊重的。
以上把什么是最有‘力’解释完了,接著,再解答什么最‘明’,最光明的问题。
《三字经》说:‘三光者,日月星。’太阳、月亮和星星,这三种光体是最明亮的,今天正好是中秋佳节,秋高气爽,万里无云,天空的月亮是最光明的,所以,大家都在中秋之夜赏月。明代冯梦龙有两句诗:‘人逢喜事精神爽,月到中秋分外明。’
一个人,当他逢到喜事的时候,精神特别好;月亮到了中秋节的时候,也显得特别的明亮。因为讲到‘明’,我先讲一个和中秋月明有关的故事。
故事发生在中秋佳节的晚上,话说日本有一位良宽禅师,他不是住在大丛林,而是独自在山上建了一座茅蓬,就是用茅草搭了一座房子居住,一个人在那儿修苦行。
有一次中秋佳节的晚上,月亮好像一个洁白的玉盘似的,悬挂在天空,良宽禅师被温柔的月光吸引了,于是到山中去经行赏月。就在这个时候,有一个小偷去光顾他的茅蓬,这小偷对他已经窥视很久了,只是没有机会下手,这一天,发觉他离开了,认为这是个好机会,马上闯入他的茅蓬。谁知进去一看,里面空空如也,什么东西都没有。要知道,住茅蓬的出家人是很清苦的,那里有东西让小偷拿走,所以,小偷只好自认倒楣,空著手跑出来。
小偷正当要下山的时候,恰巧跟良宽禅师碰面了。良宽禅师早已知道他的来意,只是对他笑笑。这时,夜已深了,山上的气温下降,使人难免不感到有几分寒意,良宽禅师看到他衣服单薄,恐怕会著凉,于是,把身上的袈裟卸了下来,披到他的身上,很温和地跟他说:
‘朋友啊!今天辛苦你,特地光临我的地方,我没有什么东西供养你,就把这件袈裟送给你吧!’
当小偷走了,良宽禅师望著他的背影,又看看天上的月色,自言自语道:
‘啊!但愿我能够把光明美丽的月亮送给他,该多好!’
这话小偷是听到了,就因为这一句话,开启了他的智慧。(事实上,我们每一个人的本性,好像月亮一样,本具了无限的光明。)因此,小偷接受了良宽禅师的开示。
第二天早上,良宽禅师走出门外,一看,他的袈裟折得很整齐地放在那儿。
这个小偷从此以后,革面洗心,改往修来,不再干偷盗的事了。
好!现在我们再回过来讲经中的问题:世界上什么是最光明的?从‘心垢灭尽,净无瑕秽,是为最明’以下,都是谈这个问题的。
‘心垢’,垢是垢秽、肮脏,好像我们所处的这个环境,肮脏太多了,空气非常的污染,到处堆满了垃圾,非常不卫生;我们往往嫌弃外界的不净,却从来没有回光返照,看看我们的内心肮不肮脏呢?老实说,我们的内心,比外在的环境更加污染,所谓三毒(贪嗔痴),种种的烦恼,我们什么东西都贪取,动不动就发脾气,不明白真理,是非不分的愚痴垢秽心理,非常非常多的,因此称为心垢。
‘心垢灭尽,净无瑕秽,是为最明’,你要是能够来一个大扫除,把心中的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,种种的烦恼习气,都消灭断尽了,这个时候,我们的内心才能得到清净,因此称为‘心垢灭尽’。那末,我们内心的清净,又是怎么样的呢?‘净无瑕秽’,没有瑕秽,瑕是瑕疵。有时候,大家带一个玉镯、挂一个玉佩,品质好的都是非常透明,丝毫没有杂点混合在里面。当我们内心的垢秽去除清净了,就像一块没有瑕疵的玉那样清澈透明,又像是一面明镜,一点尘埃都没有,非常光明的。所以,净无瑕秽,就是以玉或明镜来譬喻我们的内心──本性,是清净的。
一般人认为世间最光明的,是星星、月亮、太阳的光,但是以佛教的眼光看起来,真正最光明的应该是我们的光明本体,它是最清净、最灵活、最光明的,所以,这个地方,佛答复说:我们能够把内心的肮脏都去除了,一点的瑕秽也没有了,所显现出来的真如本体,是最光明的。
讲到我们的真心,那是‘未有天地’,在没有天地之前,换一句佛教的成语,就是从无始以来,‘逮于今日’,一直到今天都存在著的。
你也许会问:未有天地,这宇宙世界还没有形成的时候,就有真心了,那末,这个真心看起来岂不是比世界更大?是的。因此,平常我们念疏文的时候,一开始就念四句偈:
大圆满觉,应迹西干。
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。
‘大圆满觉’就是大觉世尊,证了圣果的佛陀,他大彻大悟,已经证得了圆满的真如本体,而后为了救度众生,‘应迹西干’。在我们大雄宝殿木刻的八证道,全部是佛陀应化在西干的事迹。西干,就是西天、也就是印度。觉悟成道以后的佛陀,他是‘心包太虚’的,也就是他的真心,涵盖了整个的虚空,他的量,千千万万恒河沙的世界,都包罗在其中了,因此,经文说从没有天地,一直到今天,‘十方所有’的,都离不开我们的真如本性,这正是佛经所说的:‘一切唯心造’。
在没有天地以前,以至于今天,这是就时间来说明的;是十方所有的,这是就空间来说明的。佛教对于时间,有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三世的说法。十方,指东、西、南、北、四维、上、下。
‘无有不见、无有不知、无有不闻’,证得了真如本性这一种境界的时候,对于世间所有的一切,没有一样看不见的,这是证到天眼通。‘无有不知’,什么都知道,这是有了他心通和宿命通。‘无有不闻’,什么都听得到,好像我现在站在讲台上讲话,必须透过麦克风,大家才听得清楚,而且只限于讲堂里面,在外边就听不到了,而真正证得了天耳通,无论在多远的声音,都可以听到,所以,十方所有的一切事物,在证了神通,成为大觉以后,无有不见、无有不知、无有不闻,样样都知道了,为什么会这样呢?就是他内心所有的烦恼都铲除、断尽,恢复了本具的光明,到达了最高的境界。‘得一切智’,就可以证得一切智,简单地说:就是证到佛的无上大觉的智慧,也就是成佛了。这个时候,‘可谓明矣’,是最光明的,是种大圆镜智。
因此,你问什么是最明?到了成佛的一天,真如本性显现出来的时候,那是最光明的。
佛言:人怀爱欲不见道者,譬如澄水,致手搅之;众人共临,无有睹其影者。人以爱欲交错,心中浊兴,故不见道。汝等沙门,当舍爱欲;爱欲垢尽,道可见矣。
爱,就是贪爱、贪心,也可以说是情爱。欲,是欲念,就是指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等五欲。有句成语:‘爱不重不生娑婆,念不专不生净土’,我们念佛,假如马马虎虎地念,没有办法到西方去,一定要专心。你的爱心太重的话,就永远流落在娑婆世界这个苦海里面,不得解脱。佛经中也说到:
爱河千层浪,苦海万重波。
欲免轮回苦,及早念弥陀。
我们为什么在六道里面轮回,不能够跳出三界呢?就是因为我们沉溺在爱河里面,而这‘爱河千层浪’,不是平平静静的,风浪太大了,浪头一波一波地起伏,层层相叠著,有千层那么高,这形容我们的爱欲、烦恼很多很多,此起彼落,没有平静的时候。‘苦海万重波’,由于我们的爱(烦恼)起伏不息,在生死这个苦海之中,掀起了一重接著一重,汹涌的波涛,这是指我们在这波涛万重的苦海中沉沦,生生死死地轮回著,没有停止过。那末,有没有办法使波浪平静呢?有,‘欲免轮回苦,及早念弥陀’,你希望免除生死轮回的痛苦的话,赶快把握时间念佛吧,阿弥陀佛是无量光,在他的慈光照耀之下,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光明,我们称念他的圣号,现生心平气和,没有烦恼,化私爱为慈悲,对大家一视同仁;将来一口气转不过来的时候,阿弥陀佛把我们接引到西方去,这不是可以免除了生死轮回,脱离苦海了吗?
华严经说:‘破烦恼山,竭爱欲海’,爱欲好像大海一样的,我们要把爱欲的大海水弄干,让它枯竭了。烦恼好像高山一样,耸入云霄,我们也要把它破坏、铲平了,这样,我们才能够了脱生死。
‘佛言:人怀爱欲不见道者’,佛跟我们说:一个人心中因为时时怀著爱欲的念头,以致于不能见到正道、真理,不能够成佛。我说一个譬喻给你们知道,‘譬如澄水,致手搅之’,好像这儿有一缸的水,是很澄清的,我们若是不去动它,水清澈可以见底,低头向下看,它好像一面镜子,我们的相貌显现得清清楚楚的。可是,你如果感到无聊,就伸手进入缸中去搅水,把它搞得非常浑浊,那末,‘众人共临,无有睹其影者’,这时候,别说是我一个人的面容看不到,纵然大家都来了,站在水缸边,也是没有一个可以看清自己的影像,因为水已经被搅得浑浊了。
‘人以爱欲交错,心中浊兴,故不见道’,同样的,我们一个学佛的人,不论是出家或在家的,要是爱心太重,贪心太大,就以‘爱’、‘欲’这两个大罪魁、大烦恼,在我们的内心交织著,把我们本来好像湖水一样澄清的心,荡起了阵阵的涟漪,搅得非常的浑浊,因此,浊兴,沉积在心底的泥沙(烦恼),都把它搞浑了,这个时候,就同缸中的水一样,看不清楚我们的影像,就没有办法见到圣道了。
‘汝等沙门’,你们这些出家人,以及在座所有学佛的居士们,要记住:既然学佛的目的是为了脱生死,‘当舍爱欲’,一定要舍弃情爱和贪爱,五欲之心非把它扫净不可,因为,‘爱欲垢尽’,把爱欲这许多肮脏,都清除干净了,到那个时候,‘道可见矣’,我们自然可以见道。见了道,接著修道,修道以后可以证道。总而言之,不论是证得小乘四果,或者大乘成菩萨成佛,不把爱欲清除干净是不可能的。
所以,你如果希望得道、觉悟,没有其他的,一定要舍弃爱欲。
佛言:夫见道者,譬如持炬入冥室中,其冥即灭,而明独存。学道见谛,无明即灭,而明常存矣。
本章解释明来暗谢,光明一来到,黑暗马上消失的道理,说明了‘无明’是没有实在的体性的,当你一旦见了道以后,无明也就不存在了。
前章讲到舍弃了爱欲,就可以见道,那末,见道又是种什么境界呢?‘佛言:夫见道者’,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,你如果已经见道,证悟真理的话,‘譬如持炬入冥室中’,持炬,拿著火把;冥,就是黑暗。说一个譬喻给你们知道,好像我们手中拿了一个火把,进入黑暗的房子里头去,这座房子纵然是千年的暗室,一千年一万年以来,都是黑漆漆的,但是,由于我们将火把拿了进去,‘其冥即灭’,里面所有的黑暗顿时就消灭无踪了。‘而明独存’,这个时候,唯有光明的火炬单独存在著。
‘学道见谛,无明即灭,而明常存矣’。我们修学佛法,用功修道,有这么一天,觉悟了,证悟到真理,这个时候,举起智慧的光明火炬,那黑暗(无明),随即消灭了。既然无明、烦恼都已经断除了,唯有般若智慧之光的存在,这种般若智慧的光明,是永远照耀著,不会熄灭的。
从前面的第十三章开始,到本章(第十七章),释迦牟尼佛往往先借用譬喻,而后再用佛法配合来解释,可以说都是讲世谛法,属于世间的、‘有’的道理;接下第十八章,是讲‘空’的道理,也就是出世间法、真谛法,是比较深一层的道理。
佛言:吾法念无念念,行无行行,言无言言,修无修修;会者近尔,迷者远乎!言语道断,非物所拘,差之毫厘,失之须臾。
前面的五章,虽然所讲的有‘顿’、‘渐’不同的修持层次,但认真讲起来,都是阐述有关世间的现象,属于俗谛法门。本章所讲的‘念、行、言、修’四种,本来都是当体即空的,空,指诸法的实相,也就是诸法本来的面目,这是就真如本体上,一切本来平等来讲的,属于真谛法门。
俗谛法门类似现代哲学的现象论,是讲‘有’的,我们所看到的形形色色,森罗万象,有关宇宙万有的一切现象,都在这个范畴里面。而真谛法门类似现代哲学的本体论,是讲‘空’的,关于真心的道理,属于形而上的思想领域,不可以看到,因此,本章的内容,道理比较深奥,我们必须仔细去思维,才能够领会。
‘佛言:吾法念无念念’,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:他本来没有讲法,可是为了度众生,才讲了好多佛法,但是,他所讲的佛法是‘念无念念’。这里,念,就是忆念,可以分为能念与所念两方面来作解释:
(一)能念:有身念、口念、意念三种。譬如说,我们念佛,手上拿了一串念珠,叫身念。我们口头上念佛,叫口念。我们不但手上拿念珠,口头称佛名,同时心里也观想和注意我们所念的佛号,身、口、意都是能念的。
(二)所念:能所是相对待的,我们能念的是身、口、意,所念的物件是什么?是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。譬如说,我们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,或者南无阿弥陀佛,我们所念的是佛号,叫念佛。不但念佛,我们也要念法,好像你每天要诵一部《弥陀经》,或者念一本《普门品》、《药师经》,都是念法。念僧,僧,就是出家人,指现代住世、代表佛宣扬佛法的。我们常怀念他的德行,足以当我们的楷模,这就是念僧。这三宝,我们对他恭敬忆念,是我们所念的物件。
经文的‘念无念念’,第一个念是动词,好像念佛、念经。第二个念是形容词,念,有的是有念,有的是无念。第三个念是名词,就是‘念于无念之间’,虽然是念了,念而不念,到最后是一心不乱的,也就是我们念佛,要无念而念,不要说我现在念南无阿弥陀佛,不是念药师佛,我要到西方去。或者说我不要念阿弥陀佛,念阿弥陀佛不吉祥,我不要到西方去,我是专念药师佛的。这种念,就是有所为而念了。所以‘念无念念’,是说我们虽然是念,而不执著,无念,应该是指不执著。
有的人说:‘我一天要念一千声佛号。’有的人说:‘我今天要念一万声、或者三万、五万、十万声佛号。’很多的祖师,一天念十万声佛号,但是他并没有说:‘我一天念十万声。’这就是不执著。
但是一般人,认为念佛有功德,他每天可以念个一千、一万声,是很了不起,而看轻没有念佛的人,这就是执著了。有的人诵经,认为《地藏经》不能在家里念,不然鬼会跑到家里来。也有的认为在家里不能诵《弥陀经》,念《弥陀经》要到西方去了,这不但是执著,而且是非常错误的观念。更有的说,他每天要念几部经,一本都不能少的,甚至于连初一、十五、廿三,要到寺里来共修,他都赶不上,为什么?因为他规定要念的经咒,太多太多了,又是《金刚经》,《普门品》、《药师经》、《普贤行愿品》,又是《楞严咒》、《大悲咒》、《十小咒》,有的时候,整个上午也念不完,他认为念不完就没有功德,同时心里也有罪过感。这样念,是‘念有念念’了,有所念,少念了就放不下,起烦恼。所以,我告诉这些善友:
‘你这样的学佛、这样的修持态度,太痛苦了。我们念佛也好,诵经也好,目的是要去除烦恼,你这样反而增加烦恼,实在没有意思!’
因此,讲到‘念无念念’,无论是念佛、诵经,都不要执著,无念而念,连念的这个念头都应该舍弃,专心致意地念,才能够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,这是念佛的三昧。你的心不动,这个时候,也不知念了多少遍,总之,就是很至诚地念就对了。
有一天,一位善友打电话给我,说:‘师父,我向您请教一个问题。’
‘什么问题?’
‘人家说念佛,念珠拨到了珠头,不能跨越过去,必须把它倒转过来念,是不是要这样呢?’
‘的确好多人都这样说,甚至杂志上好多文章也这样写。不过,我认为这种念法就是有所念(执著)。你想想,我们念佛念得很好的,为了不能跨过珠头,就必须分心去留意,快到了,应该把它转过来,反而形成了一种心理负担,心老是挂意在珠头上,这样念,实在太麻烦了,那里能够专心呢?’
所以,我认为‘念无念念’,是很有意思的。
以下‘行无行行,言无言言,修无修修’三句,和‘念无念念’的句法是同样的。
‘行无行行’,行,就是行动、实践。我们学佛,必须‘信、解、行’,光说而不去做,是没有用的,因此,要知行合一,行解相应,行,也是非常重要的。童子军的铭言:‘日行一善’,每天都做一件好事,但是,你不要说:‘我今天做了一件好事,给叫化子二十元。’或者‘我布施人家一件衣服。’‘我捐了施诊所一千元。’如果执著说我布施了多少,这样布施的功德,不能说没有,但不大。
依佛教说,布施要三轮体空。所谓三轮体空,我是布施的人,你接受我的布施,甚至于我布施你的东西,这三样称为三轮,真正讲起来,我是所施的人,你是受施的人,还有我所施的东西,都不要执著,送过以后,根本就不把它放在心里面,当体不存著施、受、物的事情,称为三轮体空。要这样做,才叫做‘行无行行’。
我们平常所修行的戒、定、慧三学,以至于一切的行持,都必须是无行的,不要执著而行,称为无功行道,不要记挂著修持的功德。才是行无行行。
‘言无言言’,言,就是说话,在说话方面,我们也不要执著。世尊成正觉以后,到处宏法度众生,一代时教,说了三藏十二部教法,可是《金刚经》却讲:‘如来无所说。’佛认为自己未曾说过一个字。因为释迦牟尼佛说法,好像‘标月指’呀!月亮在天空,不知在那里,你用手指头去指月亮,主要的目的是要让人家知道月亮在什么地方,而不是要知道手指头;手指头,只不过是一个标指月亮的工具而已。同样的道理,佛说法,只是为了指引我们如何去度脱生死苦海,因此佛说他一个字也没有讲。
有一首偈颂说:
佛说一切法,为度一切心;
若无一切心,何用一切法。
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说了这许多的佛法呢?为什么有时候说‘空’?有时候又说‘有’呢?他说了种种的佛法,目的就是为了度脱一切人的心病,他观机逗教,依著什么样根机的众生,说什么样的佛法,要是众生没有各种心病的话,佛何必多此一举呢?
儒家的圣人孔夫子,曾经说:你们不要以为我说了好多话,教了你们很多,‘余欲无言’,我实在不想讲,是不得已而讲啊!譬如说,很多学生来问‘孝’,对每个学生,他讲的内容都不一样,都是针对那个学生的个性而谈。那个学生不听话,就教他听从父母的话;那个学生常常害病,孔夫子就告诉他,为免使父母对你有健康之忧,把身体照顾好了,就是孝。
孔夫子跟释迦牟尼佛一样的,他也不想多说,是不得已才开口的,所以孔夫子说:‘天何言哉!’你们看看苍天,它有讲话吗?没有!天根本是不讲话的。但是,天虽然没有讲话,春、夏、秋、冬,四季很有规律地在运转,使大地万物各得其宜。
老子也说:‘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。’老子的思想,谈政治,或者是处世,主张无为而治,他也是行不言之教,就是以身教,让你自动地去做,去实践。行,是一种不言之教。
可见,世出世间的圣人,都是‘言无言言’的。
释迦牟尼佛讲经的时候,最少有一千两百五十个弟子跟随著他。有一天,他不讲话,只是手中拈了一朵花,来表达他心里所要讲的,在座上千上万世出世间的听众,看到了佛这个举动,大家都感到莫名其妙,只有大迦叶一个人微微地笑,这个典故叫‘拈花微笑’。
释迦牟尼佛拿了一朵花,在那么多人当中,为什么只有大迦叶一个人微笑?他领会了,他了解释迦牟尼佛的意思,而那许多沉默的大众,并没有领会,可见‘言无言言’,程度不够,是不容易了解的,所以,这也是种无言之教,以心印心的方法。
当大迦叶会意地微笑以后,释迦牟尼佛才讲:
‘吾有正法眼藏,涅槃妙心,实相无相,微妙法门,不立文字,教外别传,付嘱摩诃迦叶。’
这一段,说明佛有一个正法眼藏,就是他的心要,佛法的宝藏,也就是真心,这真心或是称为实相,或者叫真如、大圆镜智……名称太多了,它是无相,没有相状的,而且这种法门非常的微妙,任凭你说得舌敝唇焦,也说不清,你用文字来表达,也是难以达意,那是不立文字,是教外别传的,在言教之外,把它传给下一代。这一种心法,只有大迦叶微笑,他领会了我的意思,能够接受我的付托,传承衣钵。
这是以心传心,用通俗的话说,是心灵的默契,心与心的交接,大迦叶能够了解释迦牟尼佛的心意,所以,他能够把衣钵传下去。
我曾经听过林清玄的录音带,讲到这件事,还加了一个问号,他认为释迦牟尼佛当时拿这一朵花,在座的弟子,假如连大迦叶都没有笑,怎么办呢?大家都沉默著,岂不是让释迦牟尼佛好失望?反过来说,要是释迦牟尼佛拿著这一朵花,全场弟子都哄起,大家都笑了,又怎么办呢?
事实上,只有大迦叶一人领会了,在那一种庄严肃穆的场合当中,没有那一种程度,是没有办法体会的。
‘修无修修’,我们修持,念佛也好,持咒,或者诵经、拜佛也好,必须无功用道,无所谓修的。
过去有一位祖师,他每天用功修持,看,大家都称赞他好用功喔,可是他认为自己没有在用功,看藏经,只是遮遮眼睛,不然眼睛要多看东西,而不去修行的。
另有一位祖师,他用功的时候,看到一只苍蝇在窗子里飞不出去,心中有所感触,写了〈咏苍蝇〉四句:
空门不肯出,投窗也太痴。
百年钻故纸,何日出头时?
‘空门不肯出’:这个门很大很大的,你不要飞出去。‘投窗也太痴’,古时候,中国的窗户都是用纸糊的,苍蝇看到亮光,就不停地向那儿闯,把头都闯昏了,也没有办法出去,未免太愚痴了。
‘百年钻故纸,何日出头时?’你一百年都在窗口那儿钻,都没有办法钻出去,你那一天才能出头呢?
这位祖师的意思,是说我们一天到晚,就是在书本、藏经里面钻,钻,钻,最后也钻不出来,修行要是这样有所为而修的话,那是没有用的,因此,修无修修,修行不要执著!
佛教为什么讲‘空’呢?就是叫你不要执著。因此,这个地方,佛告诉我们修行的方法是:念无念念,行无行行,言无言言,修无修修。
‘会者近尔,迷者远乎’,你能够领会、觉悟,不执著于念、行、言、修的话,很快地,在一反掌之间,就能够契入真理了。你要是执迷不悟,对道理一点都不了解,糊里糊涂的,那离开真理就太远了。
‘言语道断,非物所拘’,《仁王般若经》说:‘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’,本来圣道,不是用言语所讲得清楚的,也不是思想所能想得透的,我们修行,证真如、佛性,用语言讲,这个管道,这条路断了,是没有办法通的,完全在于我们的力行、体会,因为我们的真如本性,是尽虚空,遍法界的,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束缚它,把它拘束的。
‘差之毫厘,失之须臾’,修行下功夫,应该非常慎重啊!有时,所相差的分量,只有一毫一厘那么一点点,时间的差别,也只是须臾,一瞬之间而已,情况可就不一样了,因此,我们修行,不要太执著,必须放下,一切不要去计较。
释迦牟尼佛讲经的时候,有一个婆罗门教徒,拿了花来供养佛。当他走到释迦牟尼佛的跟前,佛说:
‘放下!’
婆罗门教徒赶快把左手的花放下来。
‘放下!’释迦牟尼佛又说。
婆罗门教徒想到右手还拿著花,于是,又放了下来。
‘再放下!’
婆罗门教徒听了,看看两手空空的,佛怎么又叫他再放下呢?他感到非常莫名其妙。
这是什么道理呢?因为我们有好多的放不下,释迦牟尼佛教我们放下,不仅是有形的要放下,连无形的‘放下’这个观念,都不要去执著它,才是真正的放下。因为念、行、言、修,都是当体本空的,没有什么言语可以说明,也不是用我们的思想可以想像的,唯有修行到了家,自然水到渠成,可以体会到了。希望诸位善友,在这一方面也能够多下功夫。
佛言:观天地,念非常;观世界,念非常;观灵觉,即菩提。如是知识,得道疾矣!
以上这段经文,就是对世间的一切假相,以及就著我们的真如本体,真假两方面同时加以观察。
‘佛言’,就是释迦牟尼佛说:‘观天地,念非常’,观察天地,依一般凡夫的眼光看,天地,在头顶所覆盖我们的是天,在下面运载著我们的是地。依佛学说,天是指欲界,色界和无色界,共有二十八天,因此天包括了三界。至于地,我们这个世界,称为南阎浮提,即南瞻部洲,整个的地,应该是四大部洲,天地涵盖了整个虚空、宇宙。
依常情来说,世间所有的东西,都是无常的。‘非常’,是不长久,无常的意思。但一般人都认为天和地是常住不会坏的,所谓‘地久天长’,地也好,天也好,是永远存在的。事实上,依现象界来说,大地并不是亘古不变的,以气候来说吧,一年四季,气温都有差别,尤其是冬天,在中国北方,天寒地冻,到处雪花飘飘,一片白茫茫的。而在夏天,却是非常炎热,也是叫人受不了的,正如《千字文》所说的‘寒来暑往’,气象是变化无常的。
依今日科学研究,太空所有的星球,也不是永远存在的,经过一段时间,也是会坏的。有时候天空降落陨石,就是太阳系里的星球坏了,爆裂而掉下来的岩石。同时,也有好多新星球诞生了。佛教也讲到‘成、住、坏、空’,不论是宇宙的气象,或者地理、物理等各方面,都是无常变迁的,好像菲律宾所发生的火山爆发,就是地底下的火山蠢动,把地层弄松了,再加上热气薰烤,地层溶化成为岩浆而喷出表层,因此,火山爆发,给居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。证明地球不是永恒的。
有句成语,叫‘沧海桑田’,有的时候,我们看到一片汪洋大海,但是,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以后,却变成陆地(桑田)了。桑田,过了一个时候,也会变成大海。好像伦礼遝,本来我们可以看日落的那个海边,现在已经成为一片很大的土地,虽然是人工造成的,但是天然的也未尝不是这个现象。从‘沧海桑田’,可以表明我们这个地球不是永远不变的。
总而言之,天地有成、住、坏、空,形成以后,住了一段时期,就坏了,到最后一段时期,便归于空,这是慢慢循环的。成、住、坏、空和生、住、异、灭,正说明了宇宙一切都是无常的,因此佛教导我们‘观天地,念非常’,我们对天地要加以观察,虽说天地比生物的寿命较为长久,但到头来也是无常的。
‘观世界,念非常’,世界,分开来讲,世,在佛学上的定义,是迁流的意思,是从时间方面来讲的。时间不停地在变动,因此,孔子看见流水,有所感触地说:‘逝者,如斯夫,不舍昼夜!’时间的消失,好像水日夜不断地流著。世,包括了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,过去的,已经过去了;未来的,还没有到;所谓现在,当我说‘现在’的这个时候,又成为过去了,所以,过、现、未三时,表示时间的无常性。
界,指方位:东、西、南、北、四维(东南、西南、东北、西北)、上、下,称为十方,以方位来说明,是就空间方面而说的。
讲到世界,不论就时间或空间来说,都是无常的,不会永远存在的。时间不停地在迁流,方位,也不断地更改,没有固定的位置。为什么说方位也是无常的呢?譬如说现在我站在讲堂这个地方,是在诸位的西边,然而就佛像、黑板来说,我又在东方了,所以,方位要看从那一个角度来说明,它是没有固定的,也可以说是无常的假相。
‘观灵觉,即菩提’,灵觉,就是灵明的觉性,即是我们的本体心灵,佛经中称为真如、佛性、法性、本觉等等,名称虽然很多,都是指我们本来的觉性。菩提,译为道或觉,也就是佛陀当初成道所证得的正觉妙果。我们每个人都具备的,是先天的佛性,这个佛性,现在因为被无明烦恼所覆盖著,没有办法显现出来,经过了修持以后,慢慢会证悟到我们的觉性──菩提,菩提是真心,是永远存在的,无论佛出世,或佛不出世,都是常住的,这是真实的。
观天地,念非常;观世界,念非常;是就假的一方面来说的。观灵觉,即菩提,是就真的(真如佛性)这一方面来说的。
‘如是知识,得道疾矣’,假如我们能够这样的了解、认识世界、天地,或者世间的万物都是虚幻不实在的,只有我们的真如佛性,是永远不变的,同时依著佛陀所教导的方法去确实修持,对圣道很快地就可以证悟了。
佛言:当念身中四大,各自有名,都无我者;我既都无,其如幻耳。
前章说明,外在的世界是虚幻无常的,本章接著再推究,连我们的身体,也没有一个实在的‘我’存在,本来就是空的、无常的。
‘佛言:当念身中四大’,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,应该常常忆念,记得:我们的身体,完全是由四种元素和合所组成的。
这四种元素,就是地、水、火、风,称为四大。它们的性质都不一样,地的性质是坚固的,属于固体方面的。例如我们的毛发、齿爪、骨骼等坚固的东西,就是地大。水的性质是潮湿的,属于液体方面的,我们的血液、津唾、眼泪、汗水,甚至大小便等,许多含有水分的分泌物,就是水大。火的性质是暖性的,好像我们的体温,平常以摄氏三十七度为标准,要是超过了,升高到三十九、四十度,就会发高烧,生病了,这是火大。风的性质是流动的,属于气体方面的。我们的呼吸,也是流动的,就是风大。要是感冒了,鼻塞不通,就会觉得呼吸很困难,就是风大不调。当我们一口气转不过来,没有办法把空气吸进体内,缺少了氧气,就会翘辫子。可以说,四大的调和,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。
我们身体上的四大,佛学上称为内四大,这点比较少人注意到,不过,在《圆觉经》中,对它有详细的说明,大家如果有兴趣研究,不访可以找来参考。
另外还有外四大,是指山河大地等,一切外界的现象而说的,大家在生活中都接触到、感受得到的,我们这里就不再多讨论了。
四大和我们的身体息息相关,因此,佛讲‘当念身中四大,各自有名’,我们应当记住,我们的身体,是由四大元素和合构成的,而且各有各的名称。
‘都无我者’,平常每一个人都说这是‘我’,但是假如详细地去研究一下,究竟‘我’在什么地方呢?我们把身体分析到最后,都离不开这四大,实在没有一个独立的‘我’存在。换句话说,我们这个身体,也是缘起的,由四大因缘聚集而成,当四大不调时,身体上种种毛病就出现了,可见身体也是无常的,既然是无常,当然是‘无我’,没有实体的‘我’存在了。
‘我既都无,其如幻耳’,既然找不到一个真正实在的‘我’,我们这个暂时所组成的臭皮囊,根本不会永远存在的,就好像变魔术一样,临时幻化出来的,还有什么好执著的呢?
讲到‘无我’,在经典里面,有好多譬喻和故事,现在,我就从《大智度论》中,引一个有趣的,鬼的故事。说明‘无我’的道理。
这故事是离婆多尊者刚刚发心学佛的时候所发生的。
离婆多本来是位商人,好像现在的‘亚兴智’(推销员),经常出远门去推销货物。
有一天,他走到荒郊野外,已经是傍晚了,看不到一户人家,更别说有旅店了,晚上到那里歇脚呢?他心中未免感到著急。忽然,他看到远远的地方有一座屋子,真是喜出望外,于是三步拼成两步地向那地方跑去。原来是座破庙,但总比露宿在旷野好,就决定在那里住一夜。由于他走了一天,双腿早就酸软,也的确是太累了,顾不得吃干粮,马上倒卧在地上,就迷迷糊糊地睡著了。
他在朦胧当中,看见一个很高大的身影冲了进来,而且还拖著一具死尸,用力把他摔到地上。
他仔细一看,这一定是鬼,这个鬼的身体虽然非常大,但是头颅却很小,那种怪相,实在让人看到就发抖。不过,境界既然已经当前,怕也怕不了,只好听随事情的自然发展。我们姑且把这个鬼叫做小头鬼吧。
不久,又来了一个身体更大,而且头也非常大的鬼,我们就叫他是大头鬼吧!
大头鬼一进来,马上要抢死尸,可是尸首是小头鬼拉进来的,怎么肯让他不劳而获,享受现成的呢?所以,两个鬼为了尸首而争执不下。这时候,看见离婆多躺在地上,就请他评理,看看这具尸体是谁拖来的。
这无异是给离婆多出了一个难题,尸首明明是小头鬼拉来的,他要是依据事实说的话,恐怕那大头鬼不会放过他,说不定要把他害死;要是叫他昧著良心讲话,未免违背事实,而且也于心不安,使他非常踌躇,思量了一下,他决定依照事实来讲。
‘这是小头的仁兄拖得来的。’
大头鬼一听,马上大发雷霆:‘你这个人真可恶,尸体根本就是我的,你反而帮他说话!好,我就吃你吧!’
就这样,好生气地硬把离婆多的手臂用力拉断,掷在地上。
小头鬼看到了,知道是为他而遭殃,心中很难受,于是,马上把死尸的一只手安到离婆多的身上去。
大头鬼看见,更愤怒,又用力把离婆多的大腿扯断,摔在地上。小头鬼接著又把尸体上的大腿为他安上。就这样,一个扯,一个安,离婆多的手脚、头,全部更换上尸体的,仍然完好如初,而且天衣无缝。
这个时候,大头鬼对小头鬼说:‘好吧,我们一起来用餐吧!’
于是,把离婆多鲜血淋淋、肢离骨碎的肉体,当成了美餐,津津有味地啖著,不久,就吃完了,把嘴巴一抹,扬长而去了。
天亮后,离婆多如梦初醒,怀著疑惧的心情走出破庙,逢人便问:
‘这个身体是不是我的呢?我的身体在那儿?’
谁也没有办法为他解答这个问题。
有一天,他遇到了一位比丘,立刻就告诉他:
‘你问你的身体那里去了?你这个身体到底是真或是假的呢?我告诉你,本来就是假的,是各种因缘条件和合而成的。’
离婆多听了这个道理,若有所悟,也就出家了,再修持,终于证了四果,成为阿罗汉,出离三界了,因此,称他为尊者。
佛说这个故事,目的是要让我们知道,身体是四大假合而成的,没有一个实在的‘我’。
佛为什么要强调‘无我’呢?因为佛知道,我们每一个凡夫,都执著有一个真实的‘我’,什么东西都是‘我的’,为了满足‘我’的欲望,不择任何手段,造作了好多烦恼、罪恶的事,以期达到‘我的’一切都能够实现的目的。也因为有‘我’的执著,我们才在六道中不断地生死轮回。
因此,本章讲‘推我本空’,推究这个‘我’,本来是四大缘起的,是空的,没有实性的。‘我’,连自己都作不了主,碰到身体四大不调时,我不能叫自己不要生病;遇到寒暑不同的季节,随著就会有不同的冷热感受,我没有办法控制自己不增减衣服,让自己的身体对自然界保持固定的觉受。‘我’既然不能自主,为何不放下‘我执’呢?
佛言:人随情欲,求于声名;声名显著,身已故矣。贪世常名,而不学道,枉功劳形。譬如烧香,虽人闻香,香之尽矣;危身之火,而在其后。
前一章,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,我们的身体,是由地、水、火、风四种元素组织而成的,离开了四大而外,找不到一个实在的‘我’,可以说人身就是空、无我的。佛又恐怕我们误会肉体的我不足轻重,又要执著「名’是实有的,不妨去追求它,于是把它看得非常重要,因此,本章佛再告诫我们,‘名’也是假的,喜欢好的名不但没有益处,反而有很大的损害。尤其是求名,更是要不得,所以佛要我们破除‘名欲’。
俗语说:‘豹死留皮,人死留名’。豹的皮非常漂亮,尤其在寒带的地方,用它来做皮袍,穿起来是非常温暖的。豹死了以后,最主要的,是可以把它的皮留在世间,而我们一个人辛苦了一辈子,死了以后,都希望留下好的名声。因此,孔子说:‘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。’意思是说,做一个君子,最怕的是死了以后,他的名声不能在世间流传,让大家称赞他。
孔子也说过:‘恶四十五十而无闻焉!’我们在世间,活到四十岁、五十岁了,在社会上还是没没无闻的话,那末,你这个人算是没有出息了,从这一点看起来,孔子虽是一个世间的圣人,但对于‘名’还是非常看重的。
孔子又说:‘三代以上,唯恐好名;三代以下,唯恐不好名。’在古时候,夏、商、周三代以上(前),大家都没有争权夺利之心,要是有人想出风头,要争名的话,大家都会认为他很无聊。但是,在三代以下(后),要是有人希望他有好的名声,这个还是很好的,因为一个人希望争取好名誉,他就会朝著好的方面去努力,他在社会上才有地位。
中国关于名的成语太多了,好像‘名垂千古’,希望我们的大名能够千秋万世流传下去。还有,‘留芳百世’和‘遗臭万年’,是说好的名誉‘千秋万世’流传下去,像古代的岳飞,他精忠报国,虽然被奸臣陷害了,而他的芳名永远流传在人间,这就是留芳百世。好像秦桧,把岳飞害死了,他的臭名永远在世间流传著,永远为后代的人所唾骂,这就是遗臭万年了。但是,有人说:‘纵然不能够留芳百世,也希望能够遗臭万年。’他主要是希望能够留名于后世,即使没有好的名誉,也要留个坏名在世间,使大家都能够认识他,这未免‘好名’得太过份了。
现在也有人认为‘名誉是人生的第二个生命’,并且受到法律的保障,如果犯了诽谤罪,会遭到判刑,还要赔偿名誉的损失,可见,大家对名誉都非常看重的,都希望获得社会人士的赞叹,这就是现在所谓的‘知名度’。
好名并非绝对不好,它的过错,在于一个‘求’字。古人说:‘上士忘名,中士立名,下士窃名。’上等的人,他是不要名的;中等的人,是要建立他的名望;等而下之的,就是沽名钓誉,硬出风头,让大家都认识他,而事实上,他对社会人类并没有真正作出一番贡献,只希望求得一个空名,这是没有意思的。你假如对社会有贡献,对苦难的人家有帮助,纵然你不要名,人家也会赞叹你的。平常我们看见报上的广告,祝贺人家‘实至名归’,你实实在在有那一份道德,你的名望自然而然就有了。
以上所讲的,都是世间法,很普遍的,也是人之常情。但是在佛教讲起来,这个‘名’是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五欲的魁首,其他的四欲,是属于物质方面的,研究它的恶性,比较容易了解,至于‘名’,属于心理上的希欲,就较为复杂了。佛教并不赞成沉溺在五欲当中,所谓‘财色名食睡,地狱五条根’,就是说一个人要是追求五欲的话,为了达到欲望,最后难免不去作恶,它的后果,难免不会堕入地狱去的。所以,佛教诫我们不要去追求空名。
‘人随情欲,求于声名’,我们一般人,都是随顺世间的欲望,大家都去追求好的名誉、声望。
‘声名显著,身已故矣’,要是一天到晚,随顺世情和欲望,盲目地追求好的名誉,有一天,果然让你达到了,名声的确非常显赫,可以说是名满天下了,受到大家的赞叹。可是‘身已故矣’,故,是死的意思,这个生命已经到了尽头,死了。一个人既然死了,徒有空名,又有什么用呢?
中国古代,有个名叫杨朱的,曾经说过:‘假如在世间的时候,名声是好的,当你死了,好的名声对著你的枯骨头,又有什么用呢?’这话,同佛教的思想,不谋而合。
‘贪世常名,而不学道,枉功劳形’,一个修道的人,贪恋人世间很平常的虚名,而不肯精进去修学佛道,冤枉地浪费时间,白白地辛苦几十年,到头来是一场空的。
‘譬如烧香,虽人闻香,香之尽矣’,说个譬喻,一个求好名声的人,就好像我们烧檀香,或者乌沉香,大家都闻到很香的味道,可是,这枝香已经燃成灰了。
‘危身之火,而在其后’,我们学道的人,假如舍本逐末,只是企图虚名,这一辈子没有好好地尽自己的本分去修持,危害身体的烈火,还在后面,贻患无穷的,那就是还要随业流转。因为我们没有修行,所作所为,还要随业受报轮回不息的,所以我们学佛的人,虽有好名声,就像香烧尽了成为一灰,那有什么用处呢!
佛教有句话说:‘万般带不去,唯有业随身。’我们一个人活在世间几十年,辛苦了一辈子,到临终的时候,什么都带不走,只有一样可以带去的,那就是我们的‘业’──我们在世间所作的好或不好的行为,到死的时候,它的影响力会跟随著我们去的。要是我们做了不好的事,‘业力’随著我们去受果报。因此,经文说‘危身之火,而在其后’,就是指果报是后患无穷的。
佛言:财色于人,人之不舍;譬如刀刃有蜜,不足一餐之美。小儿舔之,则有割舌之患。
前一章说明追求五欲当中的‘名’,是有损无益的。本章说明财与色,对我们的法身慧命,伤害更大。虽然,五欲中的食与睡,没有谈到,只列举这三种,其实已经把它也包括在里面了。
‘佛言:财色于人,人之不舍’,释迦牟尼佛讲:财,就是金钱;色,指女色。钱财和色欲,一般人往往恋之不舍,时时刻刻念念不忘,舍不得放下,为什么呢?因为我们人生一切所需要的,都缺少不了金钱;而色欲,可以说是人类的本能,因此儒家说:‘食色,性也。’本性就具备了色欲这一种冲动的力量,一般的常人,是很难把它舍弃的。
‘譬如刀刃有蜜’,财和色,一般人只感觉它非常的好,却不知道它的危险性。现在,说一个譬喻,好像一把刀,刀口很锋利,稍微碰一下就会把皮肤割伤,流血了。要是在刀口(刀刃),抹了一点蜂蜜,是非常甜的。但是,‘不足一餐之美’,这蜂蜜只有一点点,抵不上一顿饭给我们享受的。而‘小儿舔之,则有割舌之患’,没有智慧、无知的小孩子,为了贪吃甜的,就用舌头把它舔一舔,结果,舌头被刀口割破了。同样的道理,财和色对我们这些无明众生,也有这样的危险性,我们追求财色,得到了一点点,就希望求得更多,总是没有止境地追逐,越陷越深,不能自拔,也因此不断地造业受报,在六道中生死轮回不息,没有办法解脱。
这一章是佛接著空名不可求,而后再教诫我们,不论是出家,或者在家的佛弟子,对于财色应当要看淡,要能够放下,否则的话,等于是舔刀口的蜂蜜一样,会把舌头割破的。释迦牟尼佛这样苦口婆心地教导我们,我们应该多少要能够用心学习一点,才有受用。
最近我看报,曾经报导了我们宜里示八这一带,发生了好几椿抢劫事件,前天第四条街,有一对夫妇遇到劫匪,一个当场遭杀害,一个受重伤,被抢走了一百多万元。难怪佛教把钱财譬喻为毒蛇。至于色,‘色字头上一把刀’,是要我们命的,因此,我们对财色不要太过于追求,必须把它看淡才好。
佛言:人系于妻子舍宅,甚于牢狱。牢狱有散释之期,妻子无远离之念。情爱于色,岂惮驱驰?虽有虎口之患,心存甘伏。投泥自溺,故曰凡夫;透得此门,出尘罗汉。
前章举出财色招苦,就是我们一味地追求财和色,一定会遭受很大的痛苦,不过,讲得比较笼统一点;本章再具体地举出色欲(妻子)和财欲(舍宅),来加以说明。
首先,我要特别声明一下,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,从一开始,有关情欲,色欲的问题,提起了十九次,佛一再警告我们,这是人生最大的问题,往往会埋葬了我们的一生,尤其是出家人,对这一点更要特别注意,必须远离,当然,也包括了一般学佛的人(信众)。
‘佛言:人系于妻子舍宅,甚于牢狱’,释迦牟尼佛对我们说:一般人对于太太和房屋,时时刻刻地牵挂著,心心念念的,总是放不下,由于这一种心念的存在,终生为它所缠著,埋没了一生,可以说比坐牢更为严重。有句成语叫‘金屋藏娇’,娇,是一位很漂亮,很温柔的太太,既然是心中所喜爱的人,结了婚以后,应该有好的房子(金屋),让她住得很舒适。这个成语,正说明了妻子舍宅系缚著我们,比你失去自由,被关在牢狱里面,更为严重。
为什么说妻子比牢狱更麻烦、更可怕呢?因为‘牢狱有散释之期,妻子无远离之念’,要知道,犯了国法、被逮捕下狱,判刑坐牢,三年、五年、十年、八年,总有一天刑期会满的。刑期一满,就可以释放,恢复自由了。有的虽然被判了无期徒刑,要是遇到国家最大的庆典,还有希望可以获得特赦,提前释放,所以说牢狱有散释之期。但是妻子呢?无远离之念,每天生活在一起,被妻子所系缚住的心,简直是一种无期徒刑,永远离不开的,因此,比坐牢更严重。
‘情爱于色,岂惮驱驰?虽有虎口之患,心存甘伏’,一般的人,由于有情感、爱情,对于色是贪恋不舍的。所以对待女的,极力追求她,甚至结了婚,成为太太,为了要博取她的欢心,不惜终朝为她奔波、辛劳。岂惮,是‘哪里怕’的意思。哪里怕为她奔走劳碌呢?不要说辛苦算得了什么!‘虽有虎口之患’,纵然有只老虎在那里,你去了非常危险,但是为了使女的得到欢喜,也是心甘情愿去冒险的,这就是‘心存甘伏’。
我曾经看过一本书,里面说到有一个老和尚,抱了个两三岁的男孩子上山去养育。可以说跟人群远离了,不会受世间的染污,人间的事,这小孩子什么都没有见过,一点观念也没有。就这样过了好几年,老和尚把他养大了。
有一天,老和尚把他叫到跟前,说:
‘今天我带你到山下去玩玩。’
一听到玩,小沙弥真是高兴得不得了,紧跟随著老和尚下山去了。
一路上,每种事物,都引起小沙弥的好奇,喋喋不休地问个不停,老和尚都一一为他解释。后来,当小沙弥看到一个穿著花花绿绿的,马上问老和尚:
‘师父,那是什么?’
‘是老虎,碰不得的!’
‘喔,是老虎呀?’
师徒又继续走了,这样到处观看,直到傍晚,才回到山上。
老和尚很慈祥地问小沙弥:
‘你今天出去跑了一阵,看到了什么?你最喜欢什么呢?’
‘师父,您要我讲实话,还是讲假话呢?’
‘你这是什么话?出家人就是不打妄语,师父问你的话,当然要照实在的讲!’
‘您问我最喜欢什么?那我就老实地告诉师父,我比较喜欢那花花绿绿的老虎。’
可见,虽然‘有虎口之患’,老虎要把他吃下去,他不但不感到害怕,反而‘心存甘伏’,心甘情愿地投进去,这种自投火坑的态度,是不是很可怕呢?
‘投泥自溺,故日凡夫’,好像一只大象,走到泥沼里面,越陷超深,不能自拔,也无所谓,这就叫做凡夫。
‘透得此门,出尘罗汉’,一个出家人,或者学佛的人,要是能够看透这一点,而且能够超越,突破了这个关卡,就可以成为超尘脱俗的阿罗汉了──阿罗汉当然是已经断欲又无生,对人间的五欲,也看淡了。换句话说,你能够看得透妻子舍宅(财色)之害,就可以出离尘世的五欲、六尘,不为它所迷惑,就成为出世的圣人阿罗汉了。
本章经文,强调对妻子(眷属)的依恋、执著,就学佛修道的人来说,是不适宜的。常常有人问:‘你们为什么要出家呢?’说实在的,‘家’等于是‘枷’,枷锁。有了妻子(儿女)、房舍(家产),你要修行、出世,谈何容易?
讲到夫妇的问题,我想起杭州城隍庙,有副对联,上联是:
夫妇是前缘,善缘恶缘,无缘不合;
做为夫妇,是前生姻缘注定的,是好的姻缘,或者恶的姻缘,这要看家庭是不是美满幸福,如果是,就是善缘。一个家庭要是一天到晚吵吵闹闹,像疯人院似的,这是恶缘。不论是善缘或者恶缘,无缘不合,如果没有缘的话,不会结合在一起。
既然讲到夫妇,就有儿女,因此,下联写儿女的问题:
儿女原宿债,欠债还债,有债方来。
我们家里生了一大堆儿女,原来是过去世和父母彼此欠了债而来的。有的是来还债,有的是来讨债,总而言之,孝顺的是来还债,那败家子是个讨债鬼,是为讨债才来的。因此,过去有一位大使夫人──刘世纶居士说:‘没有生儿育女是福气,因为没有人欠你的债,你也没有欠人家的债呀。’
有句成语叫‘相敬如宾’,宾,是宾客。夫妻相处,先生对太太,太太对先生,彼此非常客气,像款待客人一样。在座的诸位,你们大部份都有了家庭,是不是对你的‘另一半’,把他(她)当作客人似的款待呢?
有一个文学家,就著这个成语,加以发挥,说:‘好多幸福的家庭,夫妻的确是相敬如宾,客客气气的。但有的经常适得其反,日子久了,难免在意见上发生磨擦,终于变成“相近如冰”,互相接近,好像冰块一样,冷冰冰的。’
在现实当中,的确如此。夫妻共同生活在一起,不像谈恋爱或者刚结婚的时候,打得非常火热。在不知不觉中,好像进入冰窟似的,真是太苦恼了。再进一步恶化下去,不是吵架,而是打架,见面时好像敌人似的,所以,如果夫妇关系演变为相近时冷冰冰的,甚至演变成‘相近如兵’,后果是多么可怕呀!
不久之前,蔡博厚居士来跟我聊天,闲谈中他对我说:
‘菲律宾话“啊沙瓦”(ASAWA)是很有意思的。’
接著,他就为我解释,我也感到很有道理,顺便告诉大家,也可以了解一些本地的风情。
菲律宾人,丈夫是太太的‘啊沙瓦’,太太是丈夫的‘啊沙瓦’,意思就和闽南话‘牵手的’一样,指配偶,是一个名词。男女两人的感情很好,所以‘啊沙瓦’(结婚)了,这个‘啊沙瓦’是一个动词。但是时间一久,彼此之间的感情淡了,像寒冰一样,叫做‘沙瓦’。把啊字拿掉,成为‘沙瓦’(SAWA),即厌倦了对方,没有那么亲热了。再接下去是‘啊瓦’(AWA),就‘嘎瓦瓦’(KAWAWA),这时候夫妻感情不好,意见不和,经常闹情绪,就很可怜(嘎瓦瓦)了。所以‘啊沙瓦’(ASAWA)这个字,拿掉了两个字母,成为‘啊瓦’(AWA),意思完全不一样,和上面所举的成语,由‘相敬如宾’到‘相近如冰’,乃至‘相近如兵’,意思一样的。
因此,本章讲妻子甚于牢狱,有两种解释:第一,指我们的心系念著妻子。第二、如果成了家,这个家庭不美满的话,痛苦无边,比被关在牢狱里面更是痛苦的。
佛言:爱欲莫甚于色,色之为欲,其大无外。赖有一矣,若使二同,普天之人,无能为道者矣!
‘佛言:爱欲莫甚于色’,释迦牟尼佛又说:爱欲当中,没有一个超过色,比男女之色、色欲更厉害的,它是五欲当中的一个。
这个地方,我引两部论来说明色与爱欲是什么意思。在《阿毗达磨论》中,把爱与欲加以分类说明。
(一)爱有六种:1.眼触色尘生爱:我们的眼睛看到外面的色尘,看到好的,就生起贪爱,欢喜心。2.耳触声尘生爱:我们的耳朵听到外面的声音,那鸟儿叫得很好听,或者那首歌唱得很感人,我们也生起了爱心。3.鼻触香尘生爱:我们的鼻孔,接触到外面的香尘,好香哦!就生起爱心来。4.舌触味尘生爱:舌头触到味尘,而生起爱心来。好像湖南人喜欢吃辣的,浙江人喜欢吃臭的,这就是种味觉了。5.身触触尘生爱:我们的身体与触尘相接触,生起了贪爱心。6.意触法尘生爱:我们的意识,与法尘相接触了,生起爱心来。
(二)欲望心有十种:1.女色:喜欢有姿色的女人。2.财宝:贪爱钱财宝贝。3.声名:喜欢好的名誉。4.饮食:对吃的东西生起欲望心。5.睡眠:贪睡。6.家宅:喜欢建置房产。7.田园:购买田产。8.衣服:有的人很会打扮,买了或者做了很多衣服。9.眷属:儿孙满堂,对家庭很眷恋的。10.官爵:做大官。这十种都是贪欲。
《大智度论》把色分为六种:1.颜色:比如说长短方圆、青黄赤白。2.形容:我们的形体容貌,巧笑美目。有的人笑一笑,他的眼睛也能够表达心意,所谓眉目传情。3.威仪:身裁很窈窕,行动幽雅,使人看了动心。4.语言:讲起话来低声娇语,很好听的。5.细滑:皮肤非常的润泽。6.人相:形态生得很美观的,所谓美貌妖态,妖里妖气的。
以上是两部论典对于色与欲的分析。
‘色之为欲’,这种色的情欲,‘其大无外’,简直大到无法用言语来形容,真是没有一个再超过它了。因此说爱欲莫甚于色。有句成语叫‘色胆包天’,色是个很大的祸患,一旦色欲冲动,胆量能够把天都包了,公然不顾一切去做。
‘赖有一矣’,还好,在财色名食睡五欲当中,只有色欲这么厉害。‘若使二同’,假如还有其他一欲,也像色欲有这么大的魔力,那就不得了啦!‘普天之人,无能为道者矣’,普天之下所有的人,恐怕没有一个人肯发心学佛修道了。可见,色欲会障碍我们的道心与修行。
依照佛经中说,要对治色欲,必须作九种观想,譬如说男女之爱,无论是男的很疼爱女的,或者女的喜欢男的,但是事实上不可以的,那怎么办,就要作九种观想:1.青瘀:人既然死了,风吹日晒,尸体变为黄赤色,再发黑青色。2.烂:死尸皮肉腐烂。3.胀:尸体膨胀。4.脓血:死尸的脓血流了出来。5.虫蛆:死尸进一步生了虫,被虫啃啖著。6.坏:皮肤破裂、腐烂。7.散:皮肉全都烂掉,只剩下七零八落的筋骨。8.烧:死尸用火烧为灰烬。9.白骨:剩下一堆散乱的白骨。
这是佛经里说的,一个人如果想克服爱欲心,想修学佛道,应当以这九种观想来对治它,才能用功,否则的话,就为色欲所包围,没有办法学道。
因此,《楞严经》说:‘淫心不除,尘不可出。’一个人的淫欲心如果不能够断除的话,就没有办法跳出尘世,脱离苦海。
佛言:爱欲之人,犹如执炬,逆风而行,必有烧手之患。
释迦牟尼佛又告诉我们:‘爱欲之人,犹如执炬’,大凡迷恋于爱欲的人,就好像手中握著一个火把,‘逆风而行’,比如吹著南风,我们向南方走去,顶著南风向前去,叫逆风而行。这火把一直烧著,最后怎么样呢?
‘必有烧手之患’,一定会烧伤自己的手,这叫做‘惹火烧身’。
本章说明如果我们迷恋爱欲,不顺佛道,将来会烧毁了法身慧命,这一点必须要特别注意!
天神献玉女于佛,欲坏佛意。佛言:‘革囊众秽,尔来何为?去!吾不用。’天神愈敬,因问道意。佛为解说,即得须陀洹果。
前章释迦牟尼佛只是告诫大家,对爱欲、情欲,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看待它,本章,可以说是佛现身说法,把他自己过去所经历的事情告诉大家。
天神,就是佛经中常提到的魔王,名叫波旬。当初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,将要成正觉的时候,这个魔王心中非常恐惧,担心有了佛,他的子孙岂不是要减少了,因此,他存心扰乱,阻挡佛成就道业,起初,派了很多魔兵魔将,用武力来对付佛,但是释迦牟尼佛并不感到害怕,不为所动。魔王第二步便派魔女来扰乱佛。
因此,‘天神献玉女于佛’,天神把他如花似玉的女儿献给佛。我们大殿中木雕的释迦佛八相成道图,在角落口有幅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修行,有群女子在他身边跳舞唱歌的图像,就是魔女在扰乱佛修行。佛知道她们都是没有存著好心的,目的是‘欲坏佛意’,要破坏佛的道心,不让他修持成佛。
佛看到魔女,呵斥她‘革囊众秽’,革囊,就是皮的袋子;众,很多很多;秽,就是肮脏。意思是指魔女,形貌虽然生得这么漂亮,但是心不端正,满肚子都充满了肮脏,外表的躯壳虽然美丽,只不过是个臭皮囊罢了!
‘尔来何为’,你这样不觉自己肮脏,而跑到我这里来做什么?‘去’,你走吧!‘吾不用’,我不需要你!
你们想想,释迦牟尼佛出家之前,是个皇太子,要多漂亮的女孩,就有多漂亮的女孩,他尚且能够放下,哪里需要这些魔女来给他。
‘天神愈敬’,魔王眼看施用硬的、软的、威胁、诱惑,佛都无动于衷,因此反而对他更加敬重。
‘因问道意’,因而,进一步恭恭敬敬的,请问他修学佛道的意思。
‘佛为解说,即得须陀洹果’,释迦牟尼佛修行成佛,目的就是要广度众生,既然魔王请问佛法,就很慈悲地为他讲解说明,最后,魔王自己去修持,也觉悟了,证得了须陀洹果(初果)。
佛言:夫为道者,犹木在水,寻流而行。不触两岸,不为人取,不为鬼神所遮,不为洄流所住,亦不腐败;吾保此木,决定入海。学道之人,不为情欲所惑,不为众邪所娆,精进无为;吾保此人,必得道矣!
本章说明修学佛法,要是不执著,能够精进的话,将来一定可以得道证果的。
‘佛言’,释迦牟尼佛对我们说:‘夫为道者’,我们修学佛道的人。举一个譬喻,‘犹木在水,寻流而行’,就好像一根木材,浮在水面上,顺著水流的方向漂流著。‘不触两岸,不为人取’,它在河流的中间,不会碰到两岸,而且在中途也不会被人家把它捞起来拿走。同时,‘不为鬼神所遮,不为洄流所住’,不会被鬼神把它阻挠拦住,也不会被洄流,就是漩涡,漩转的水,把它圈住了。‘亦不腐败’,这根木材的本质很坚固,虽然浸在水中很久,但它没有腐臭败坏。
‘吾保此木,决定入海’,释迦牟尼佛说:我可以保证,这根木材,最后一定会流到大海中去的。
上面的经文,很容易理解,相信不用讲,大家也会明白的,不过,我这里想把几种譬喻的要点举出,稍微阐解一下:
(一)寻流:就是顺流。是譬喻修行的人,如果顺著佛道去修持,把一切烦恼、情爱都扫除掉,内心非常清净,可以说到达了一心不乱的境地,这就好像水的本性,一般都是顺流而下的。
(二)两岸:是譬喻修道有两重障碍。第一,凡夫贪爱物欲:一般俗人,都是对物质存著贪心,爱取的欲望,也就是喜欢的东西,希望占为己有。第二,外道执著邪见:外道,佛在世的时候,印度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宗教,佛教通称他们为外道。外道往往执著不正确的思想见解,如修苦行可以获得解脱,就是一种邪见。
两岸,也可以说是执著断见(人死如灯灭,什么都没有了),或是执著常见(世界上的一切是永远存在的),这是不同的两边。有时候,两岸也可以譬喻为‘空’和‘有’,凡夫由于受情爱所迷惑,把一切人、事、物都看成是实实在在的,而加以执著,认为是‘有’的。外道却认为一切是虚无不实在的,因此而执著「空’。
我们如果依佛法的中道而修行,就不会有‘常断’、‘空有’偏于一边的执著,也即是不会触到这两岸了。两岸,也可以解释为对生死的此岸,和涅槃的彼岸,两方面都不执著,自由自在地修行,不被外道的邪见所阻挠。
(三)鬼神:在中国人的思想中,都认为人死为鬼,死了以后就是做鬼了,所以说:‘鬼者,归也。’一个人死了以后要回老家。其实,这种思想是不对的。依佛教说,鬼是六道的众生之一,人死了不一定会做鬼的,我们也可以做人,升天,也可以到西方去呀!
提到鬼,《金刚明经》说:‘鬼,威也,能令他威其威也。’鬼,好像很威风,大家都很惧怕他。该经也说到神:‘神,能也,大力者,能移山倒海;小力者,能隐现变化。’神是很有能力的,他有神通,能力大的,可以移山倒海,能力比较小的,也会作种种变化。
事实上,依佛经讲,鬼神可以说是一类的,由他有没有‘福德’作为标准。积善,有福德,死后变成神,好像城隍、土地等,就是神了。没有福报的,就成为鬼,例如饿鬼。
我在这儿附带告诉大家,一个学佛的人,只有虔诚地拜佛,至于什么神啦、鬼啦,最好‘敬而远之’,不宜去供奉、礼拜他。老实说,你今天去供养他,礼拜他,明天不去了,他一旦生了气,你的麻烦可有得受了。我们拜佛,佛菩萨不会生我们的气。
(四)洄流:譬如常人醉生梦死,在六道中轮回不息。
(五)腐败:好像不肯相信佛法,诽谤佛的人,和腐烂的东西没有差别,所谓‘朽木不可雕也’。
以上讲的是譬喻,下面的经文,才是讲佛法。
‘学佛之人,不为情欲所惑,不为众邪所娆,精进无为。吾保此人,必得道矣。’我们发心修学佛法的人,最主要的,不要被世间的五欲和一切的世情所迷惑,也不要为种种的邪知邪见,以及鬼神所阻挠。我们只有一心一意地精进修持,向著清净的无为法──涅槃的目的去修学,这样修道的人,就像上面所说的木材顺水流的譬喻一样,我也可以保证他必定可以很顺利的得道、证果的。
佛言:慎勿信汝意,汝意不可信;慎勿与色会,色会即祸生。得阿罗汉已,乃可信汝意。
有一句成语,叫心猿意马,我们的心,好像猴子一样的,一天到晚不停地蹦蹦跳跳。我们的意识(心、意识,是同一个精神作用),好像无缰的野马,到处宾士。因此,本章教诫我们:意识这匹野马,我们不可以随便放纵它,必须把它看好。
‘佛言:慎勿信汝意,汝意不可信’,佛告诉我们:必须谨慎、小心,不要随便信任我们那放逸不羁的意识,也就是不要随便相信我们这一颗妄心,因为我们的妄心一天到晚向外奔跑、攀缘,总是和无明、爱欲、邪见、骄慢相应的,一旦放出去,就会被外物迷住了。
孟子曾经说道:‘学问之道无他,求其放心而已。’我们为什么要做学问呢?没有其他的原因,只是为了求得能够‘放心’。这地方的‘放心’,不是平常我们所说的,对某人或某事很放心,无所牵挂。这里的意思是指放纵你的心。孟子曾经举了一个譬喻:我们家里豢养鸡鸭等动物,早上把它放出去,到了晚上都要一一找回家关起来。但是我们一个人的心,每一天都在外面奔跑,却没有一个到了晚上,会想一想,我这颗心有没有找回来?因此说,学问的这一个道理,没有其他的,只是希望把放出去的心收回来。这两句话的意思跟佛教是很接近的。因此,意马莫纵,不要放纵我们的妄心,也就是求其放心。
‘慎勿与色会’,上面说的是要小心,不要把心随便放纵出去,这里释迦牟尼佛更告诫大家,千万要谨慎、小心,不要一味地跟女色接近,为什么?‘色会即祸生’,常常在色欲方面追逐,这是个祸根,会产生很大的麻烦和祸害。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是佛遗教三经之一,主要是对出家人讲的(当然包括了四众),非常强调对‘色’,不可乙太接近、太热了,否则,在道业上是一种障碍。
那末,这样说来,对于女性就应该退避三舍,不要接近,也不要跟她讲话了?不!必要的时候,当然可以在一起,不过,你必须克苦修持,时时运用观想的功夫,如下一章所讲的,把对方当作是妈妈、姊妹、女儿,如亲骨肉一样看待。
等到你证‘得阿罗汉已,乃可信汝意’,阿罗汉,已经证了四果的圣人,是最有把握的,他已经消除了业障习气,在意识思惟方面,不再会有错误了,当他面对外境的时候,心意识的种子不再现行,一切不动于心,心也不会乱跑了,女色当前,也不会被爱欲所缠缚──已超越了色欲的障碍。因此,当你证得了阿罗汉的时候,就可以信任你的意识了。
佛言:慎勿视女色,亦莫共言语。若与语者,正心思念:我为沙门,处于浊世,当如莲华,不为泥污。想其老者如母,长者如姊,少者如妹,稚者如子。生度脱心,息灭恶念。
本章说明,我们面对女性时,所应表现的态度,以及应该具备正确的心态。
佛同我们讲,你们最好要谨慎、小心,不要随便看女人,‘慎勿视女色’,讲得通俗一点,就是不要随便去看女性。‘亦莫共言语’,也不可以与他们讲话。‘若与语者,正心思念’,万一有必要的时候,像要做事或讲话,当然是可以的,但一个正人君子、佛教徒,尤其是出家人,要与女性接触、交谈,必须先纯正自己的思想,想到‘我为沙门’,我是一个出家人,‘处于浊世’,处在这个五浊恶世,很肮脏的世间,‘当如莲华,不为泥污’,应当像莲花那样,生长在污泥当中,却不被它所染污,莲花的伟大就是在这个地方。你看,所有的佛菩萨,都是坐在莲台上,莲花是最清净,最洁白的。所以我们一个出家人,就要像一朵莲花那么清净。
‘想其老者如母’,我们跟女性接触的时候,应该要用什么样的态度?存著什么样的心理呢?以年龄来分吧,年纪大的、老的,就要把她观想、当成自己的妈妈吧!‘长者如姊’,比我们年长、或者和我们同龄的,把她当作姊姊,‘少者如妹’,比我们年轻的,看成好像是自己的亲妹妹一样,‘稚者如子’,幼稚的,年纪比较小的,把她当成自己的女儿看待。你假如对所有的女性,都把她看成是自己的妈妈、姊妹、女儿,那你就不会生起邪念。这个时候,你还要‘生度脱心’,生起救度她,让她脱离痛苦的慈悲心,‘息灭恶念’,把淫欲的邪念息灭掉。
虽然,这是佛告诫沙门(所有的男性),跟女性接近的时候,应该采取的心态。同样的道理,也可以说,站在女性的立场,对待男性,也应该当成自己的爸爸、兄弟、儿子看待,视为嫡亲的骨肉,就不会产生不好的念头了。
以下,我再讲一个因果故事,说明在冥冥当中,有道德的行持,积下阴德,会得到好的报应,这故事是出自《寿康宝鉴》。
话说在浙江杭州,有一位姓柳的书生(读书人)。为了求取功名(做官),所谓‘十年寒窗’,每天都埋头用功,因此,身体非常虚弱,虽然只有二十多岁,看起来已经是三、四十岁的样子了,可以说是个文弱书生。
有一天,他出门访友,回来的时候,天已经黑了,走到了旷野,骤然下大雨,怎么办?忽然看见前面不远的地方,有一座破庙,于是,他三步拼成两步地跑进去避雨,刚喘过气来,却发现里面早已有一个女子也正在那里避雨。
这个女子生得非常漂亮,正面对著无情的风雨,不能回家而感到万分焦虑,忽然见到姓柳的书生进去,不免吃了一惊,心中嘀咕著:
‘哎呀!这么晚了,外面的风雨那么大,又来了一个男的,怎么办呢?’
她心中感到非常恐慌,却又被风雨所阻挡,没有办法离开,只好静静地坐在一旁,听其自然的演变。
柳生看到这花容玉貌的女子,难免不动心了,这时候,他抬头看到墙壁上,有一首戒淫的诗:
万恶淫为首,死路不可走;
天配夫妇缘,淫孽可造否?
所有罪恶的事,邪淫居第一位,是最大的罪魁。这是一条死路,是不可以走的,不可以随便侵犯人家。要知道,成为夫妇,是前世姻缘所注定的,邪淫这一种罪孽,是可以随便去造作的吗?不可以,绝对不可以轻举妄动啊!
柳生本来是想入非非的,但他是个读书人,知书达理,看了这首诗,心马上定了下来,邪念整个消失了。
于是,他就远远地在一旁打坐,好像老僧入定似的。
这女子看到他的举动,倒反过来欣赏他了。心想:‘奇怪!我平时在路上,所碰到的异性,不是两个眼睛紧紧地盯著我,就是把我从头到脚打量不停,怎么这个书呆子连一眼都不看我呢?’
她越想越感觉得好笑,不禁笑出声来了。
这一笑,引起了柳生的注意,误以为是对他有意思,他的淫念又动起来了,但是,他马上想起曾经亲近的一位老和尚,很恳切地开示过他。
‘当我们遇到女性的时候,我教你一个对治的方法,就是作四种观想:
‘第一、观想这个女的,平常虽然梳妆打扮得油头粉面,非常动人,但想到她早上刚起床的时候,那副德相──沾了满眼眶的眼屎,口臭脏得要命,就不会生欢喜心了。
‘第二、观想这个女的,刚刚吃罢了酒席,醉昏昏的东倒西歪,站立不稳,酒精在她肚子里面翻腾发作,不断地呕吐,满地都是秽物,臭气冲天,纵然是狗嗅到了,也会急忙跑开,你要是想到这种情形,还会爱她吗?
‘第三、观想她生病时,躺在床上呻吟,骨瘦如柴,整个脸都发黑,长了好多疮,流脓流血,浑身发臭,你还爱她吗?
‘第四、观想她外表虽然长得清秀,但是九孔常流不净,满肚子的肮脏,你想,她有什么可爱呢?’
老和尚的开示,不断地在耳际萦回著,他那蠢蠢欲动的心,因而冷却下来。就这样,依然安坐参禅。直到天亮了,两人各奔东西,回家去了。
这个女人回到家里,就把她昨晚在破庙的遭遇告诉丈夫(姓王的书生),可是他丈夫一听,认为世界上那有这样的君子,反而产生了怀疑心,不晓得他们私底下究竟干了什么把戏,无明火马上冒起三丈,也不问青红皂白,盛怒之下,就把妻子休掉,赶出家门,这位无辜的妻子,只好默默地回娘家去了。
再说姓柳的这个书生,到京城去赴考,因身体虚弱,精神不足,结果考试的成绩很不理想,等于是落第了。考官就把试卷放在废卷一边,谁知过了一会,又看到他的试卷放在录取卷的地方,屡次如此,心中很是纳闷,但看他的文章平淡无奇,实在没有什么可取的,怎么这样奇怪呢?内中必然有原因,于是勉强把他批列为第七十一名,也是最后一名。总而言之,柳生是被录取了。
录取以后,再参加会试,到了考场,这时候,王生也在场,他听到考官问柳生的往事:
‘你到底怎么回事?有什么阴德呢?’
‘我并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事,只是那天晚上在破庙中,曾经发生了这么一回事……。’
柳生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的经过告诉考官。
‘啊!这就是你的阴德了。’考官说。
王生在旁,听到了感到既惭愧又忏悔,立刻上前,向柳君作礼说:
‘柳兄呀!我好对不起你,我好惭愧……’
为什么说这话,考官和柳生都感到莫名其妙。
王生接著,又喃喃地说:
‘我太辜负你了,你所说的那女人,就是我太太,你的确是位君子。我现在也非常追悔,误会了我的太太,把她赶回娘家了!’
‘没关系,既然你太太是清白的,你再把她迎回来呀!’考官说。
就这样,王生再把太太请回家,同时,请柳君到他家吃饭。
谁知王生有个妹妹,比她嫂嫂生得更漂亮,对柳君可以说是一见钟情,后来两人终于结成眷属,组织了美满的家庭。
故事到此为止。这是件积阴德的因果故事,主要是告诉我们,对于异性,应当运用观想功夫,来克制自己的欲念,才不会做出越轨的事情。佛教讲因果,是不会骗人的。
佛言:夫为道者,如被干草,火来须避。道人见欲,必当远之。
这一章,释迦牟尼佛训诫我们,情欲像一团火似的,一不小心,就会被欲火烧死的。
‘佛言’,释迦牟尼佛跟我们说。‘夫为道者’,夫,是个文言文的发语词,‘这个’的意思。为道者,就是修学佛道的人,面对情欲的时候,该怎么办呢?说一个譬喻,‘如被干草,火来须避’,被,同‘披’,好像身上披著一件用干枯的草做成的衣服,是不能碰到火的。如果一碰到火,必须赶快逃避,不然就会被燃烧了。
这个譬喻,是说我们身体内在的六根──眼睛、耳朵、鼻子、舌头、身体以及意识,和外在的境界六尘──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,相接触的时候,就会产生种种不同的感受。当眼睛看到外面的境界(佛法把所有的外境都称为色法);耳朵听到的声音;鼻子所闻到的香味(气味有香的或臭的,佛法通称为香,香的叫好香,臭的叫恶香);舌头所尝到的是五味(酸、甜、苦、辣、碱);身体所接触的,冷、热等种种的触觉;还有我们的意识,所存在的法境。(我们所看到的六尘境界,在我们的意识里面所留下的影像,称为法。)我们一个人整天从早到晚,就是六根缘著六尘,生起六识,在这个当中,每天就是在六尘五欲的境界中打滚。可见我们一辈子,身心与外面的环境,一直相应、打交道,没有休息过,这是一般的现象。
但是,这里经文所说的六尘中的‘色’,是指男女之色。有句俗语叫‘干柴烈火’,就是形容男女之色的。而明代蕅益大师曾经把六根譬喻为干柴,六尘譬喻为烈火,干柴和烈火碰在一起,会出问题的,所以本经说‘如被干草’,必须小心、远离。
‘道人见欲,必当远之’,我们一个修学佛道的人,不但是出家的,包括了在家人,佛的四众弟子,有了五欲、情欲的境界现前的时候,就要把它看成是猛火一样的。在我们修持还没达到身心俱‘空’的境界之前,换句话说,我们的修持功夫还没有到家的话,只有采取一碰到色欲境界的时候,就必须跑得远远的,不要去接触它,才不会生起麻烦。
其实,要‘避火’,如果进一步把身上所披的干草衣服拿掉──时时观照我们的内心,把色欲的念头连根断除,不是可以很自由自在地面对现实,所谓‘海阔天空任遨游’,那是毫无障碍的!
过去,我曾经说过,在唐朝的时候,有一个很有名的诗人名叫白乐天,他另外有一个名字叫白居易。他是个虔诚的佛教徒,曾经在杭州当太守(相当于现在的市长、县长)。有一次,他在假日跑到秦望山去拜访道林禅师,这位禅师不是住在寺庙里面,而是住在树顶上,好像鸟儿搭了窝一样,人家也不知道他的法名,都称他为鸟窠禅师。
白居易太守见到鸟窠禅师就说:
‘师父啊,你为什么不住在庙里,却住在树上呢?真是太危险了。’
接著,白居易又说:‘你住在树上,要是不小心跌了下来,可能会连生命都送掉的。’
鸟窠禅师说:‘我的太守啊,我在这里不算危险,你太守比我更危险哩!’
‘为什么我更危险呢?’
‘在古书上说:“薪火相交,色情不止”,这话你大概也知道吧!主要的我要告诉你,你每天在官场当中,为“名”“利”所包围,总是为了它在那儿奔波、应酬,要是不小心,就会摔倒,不是比我更危险吗?’
我为什么要把这故事引来告诉大家,因为本章经文,说到‘如被干草,火来须避’,而禅师说白居易在官场名利中打滚,虽然高官厚禄,但是‘薪火相交’的,一旦摔下来,那是更危险啊!
佛言:有人患淫不止,欲自断阴。佛谓之曰:‘若断其阴,不如断心。心如功曹,功曹若止,从者都息。邪心不止,断阴何益?’佛为说偈:‘欲生于汝意,意以思想生;二心各寂静,非色亦非行。’佛言:此偈是迦叶佛说。
这一章的主题是讲,断绝色欲的根本,光从形式上、外表、或者生理上下手是不行的,必须从心理上来解决问题。
‘佛言’,佛对我们说。‘有人患淫不止’,曾经有这么一个不正常的人,他的淫欲心非常的强盛,就埋怨自己:‘怎么我的业障这样重呢?有什么办法呢?那好了,我还是把我的命根割下来。’因此,‘欲断其阴’,阴,佛经中称为男根、女根,就是生殖器。这个人感觉得自己的淫欲心太重了,他为了解决问题,想把生殖器割下来,但是这样做,问题解决得了吗?
‘佛谓之曰,若断其阴,不如断心’,释迦牟尼佛知道了以后,对他说:‘你这个人怎么这样糊涂,你假使要把你的生殖器割掉,淫心还没有断,哪里是根本的办法,倒不如把你那冲动的淫欲心断了,才是从根本去解决问题。’
接著,佛就说了一个譬喻,‘心如功曹’,功曹,是汉朝时代一个官职的名称,相当于现在的参谋长、总司令之类,发号施令的指挥官。我们的心,就是我们人生的主宰,指挥著我们,好像一个指挥官一样,主使著我们的言行。‘功曹若止’,我们只要把这个指挥官解决了,等于说不要让它发号施令,‘从者都息’,主将要是停止了指挥,随从他的这些人,是服从上级命令的,当然也就不会有所作为了。我们一个人的举止行动,完全是靠意识在指挥,如果意识停止行动,邪念也就跟著停止下来,所以说‘心如功曹,功曹若止,从者都息。’
‘邪心不止,断阴何益’,你假使这种不正当的、邪恶的淫欲心不能彻底地制止它,纵然是把生殖器割掉,又有什么用呢?
‘佛为说偈’,释迦牟尼佛接著说了一首偈。偈,是佛教的一种文体,一般都是每句四字、五字、六字或七字,每四句成为一偈,没有押韵的。
‘欲生于汝意,意以思想生;二心各寂静,非色亦非行’,我们的欲念从何而来的,为什么会产生淫欲心呢?‘欲生于汝意’,意,就是意识,唯识学称为第六识,它能够记忆、分别、判断,甚至指挥我们的行为。欲心是从我们的意识生起来的。那末,这个意识又怎么会生起来的,从何而来的呢?‘意以思想生’,意识是从我们的思想引起的,我们胡思乱想,想入非非,这个时候,就生起情欲心来了。我们假如要制止情欲,就是先要把意识这个罪魁抓住了,把想入非非的思想停止下来。
‘二心各寂静’,二心,指意和思想。唯识学把八识──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(前六识),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称为心王,在心理学上,它们是当头头的。至于思想,是唯识学五十一个心所之一。‘二心各寂静’,假使我们的心王(意识)和心所(思想),把胡思乱想、种种不正确的邪念都归于寂静,不要让它再活动,‘非色亦非行’,你在心理上既然对于色欲,男女关系,能够把主脑控制了,那末,在行动上当然也不会越轨了。
‘佛言,此偈是迦叶佛说’,释迦牟尼佛特别告诉我们,这首偈是迦叶佛所说的。迦叶佛,中译为饮光佛,是过去七佛中的第六尊佛。换句话说,释迦牟尼佛是由迦叶佛授记来成佛的,佛佛道同,对众生的教诫是同样的,释迦牟尼佛就把这首偈引来教导我们。
讲到这里,我再举一个类似的小故事,来说明心理活动是行为的主导。
过去有一位禅师,他收了一个小徒弟,一向都跟著他修学,出去也随在他身边。有一天,他们师徒出远门,途中经过一条小河,这里不见摆渡的,有一座桥,年久失修也坏了,要过河,唯一的办法只有涉水过去,但是在河中,有一个地方水流得很急,也是让人心惊胆怯的。
当禅师和他的徒弟要涉水过河的时候,突然来了个漂亮的小姑娘,看样子也是要过河的,却站在河边楞住了。
禅师看到小姑娘为难的样子,知道她胆小不敢过去,心想:‘不如我助她一臂之力吧!’于是就把她背在身上驮到对岸去了,小沙弥当然也跟著过去了。
但是,从这一天开始,一连几个月小沙弥都是沉默冰冰的,一句话也不讲,好像心事重重似的。
禅师实在忍不住,就问他:‘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,整天闷闷不乐的?’
小沙弥说:‘师父常说,我们学佛的人,要远离女色,也不要碰到女人家,就是儒家也说“男女授受不亲”,要规规矩矩的,您怎么可以把女孩子背过河呢?’
啊!原来如此。禅师听后哈哈大笑,很温和地说:
‘哎呀!好徒弟呀!那一天我把小姑娘背过河以后,就放下了,从来也没有想到这回事。真想不到,这几个月来,你居然在心理上都把这个观念背著,真是背得太辛苦了!’
这个故事就是说意识,在心理上的观念,是很重要的,在小沙弥的心中,认为出家人不能碰到女人,何况把她背过河,真是不像话。但是,禅师为了方便助人,才有这样的举动,他根本没有其他的念头。可见,在心理上树立正确的观念,比外表的形式更重要。
佛言:人从爱欲生忧,从忧生怖;若离于爱,何忧何怖?
这一章说明人生充满了烦恼与痛苦,举出了忧愁和恐怖这两种烦恼,是从爱欲而来的,假使人生没有爱欲的话,也无所谓忧愁、恐怖了。
‘佛言’,释迦牟尼佛跟我们说。‘人从爱欲生忧,从忧生怖’。人因为终日生活在爱欲当中,由于爱欲心重,自私自利,对一切贪恋不舍,于是产生忧愁。因为有了忧愁,就产生种种的恐惧怖畏。
‘若离于爱,何忧何怖’?要是我们能够舍离爱欲、恶念,把爱的罪魁斩断了,哪里还有什么忧愁恐怖呢?
在佛经中,讲到忧愁怖畏的很多很多,我先简单地举出七种忧愁:
(一)身力:我们的身体有没有力量。当我们年轻力壮,身体能够承担的时候,挑一百斤算不了什么;年纪大了,体力差的时候,拿个十斤就感到吃不消了,所以体力不好,会使我们感到忧愁,你相信吗?
在二十四孝里面,其中有一则故事是:汉朝有一个孝子名叫伯愈,他是个非常孝顺的孩子。妈妈对他的管教很严厉,只要他稍微一点不守规矩,就会打他,但他从来不流泪。有一天,他妈妈又拿了拐杖打他,他竟然呜呜地哭了。
妈妈感到很奇怪,说:‘伯愈啊,你怎么这样没有出息,一挨打就哭了。过去我每次打你,你从来没有哭过,今天我只不过轻轻地打了你一下,你居然哭了。’
他说:‘妈妈过去打我,我感觉得痛,现在你打我,不痛了,这表示你老人家体力差了,没有力气打我,使我这个做儿子的感到内心很痛苦!’
这短短的故事,正是说明父母体力差,身体没有力量了,使做儿女的感到忧愁。
(二)寿命:每个人都希望长命百岁,但是我们的寿命毕竟有限的。古人说:‘人生七十古来稀’,能够活到七十岁已经了不得了。不过,现在医学很进步,活到八、九十岁是没有问题的,你看摄影家郎静山教授,活到一百岁,身体还是很强壮的,但那是极少数。当一个人的生命,将要到尽头的时候,能够有把握到西方去当然很好,最怕的是不知所从,不晓得要到什么地方去,才是让我们忧愁的。
(三)疾病:我们身强力壮的时候,往往不会想到健康的宝贵,当我们一旦病了,才知道人生是痛苦的。所以说:‘英雄只怕病来磨。’要是我们和病魔结下了不解之缘,受尽了病魔折磨的苦楚,这日子要挨到什么时候呢?这是使我们感觉到忧虑的事。
(四)罪恶:俗语说:‘举头三尺有神明’,你千万别以为做了亏心事,人家不会知道,其实,天知道,地知道,佛菩萨也知道的。当我们犯了罪过,时时耽忧,不知道什么时候,会被警察抓去,在内心深处,存在著一种罪恶感,这是很忧愁的。俗语又说:‘日间不做亏心事,半夜敲门不吃惊!’意思就是,如果没有犯罪,心安理得,要是犯了罪过的话,就会感到忧愁了。
(五)殃祸:招了祸害,或者意外,也会使我们耽忧的。俗语说:‘无事家中坐,祸从天上来。’我们看到报纸上的新闻,怎么无缘无故地,飞机从天空掉下来,把人压死了,或者分明是站在高高的地方,却被车撞死了。还有地震、水灾、火山爆发,种种的自然灾害,究竟什么时候发生?都是常常使我们忧虑的事。
(六)别离:所谓生离死别,是人生八苦之一,也是我们所忧愁的。活著的时候,恩恩爱爱的,一旦分离了,那一天才能够再见面呢?这下子假使大限来时,死了,更不用说了,黄泉路上,还有见面的机会吗?这是人生常常忧虑的事。
(七)死亡:死亡是人生的定律,最后这一关,谁都免不了的。但是,究竟什么时候会死?死了到什么地方去?是大家所忧愁的。
这七种忧虑,是佛经所记载的,另外,佛经中还讲到五种恐怖,给我们感觉到害怕的事。
(一)不活:譬如说刑事犯,要枪毙或者绞刑伏法;或者得了绝症,来日已经不多,那种恐怖真是不得了的。
(二)恶名: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有好的名誉,但是有了臭名,将会遗臭万年,也是让人害怕的。平常我们说:‘人怕出名,猪怕壮。’一个人最怕的是出了名,一举一动都受到大众的注意。尤其是恶名昭彰,到处受到人家的指责,他难道还会心安吗?而一般人家养猪,长得肥肥胖胖的,很快就要遭受被屠宰的命运了,到了屠宰场,同样的,畜生也会感到害怕的。
(三)大众威德:我们在少数几个人面前,是很大方的,可是,人多的时候就胆怯了。好像一个人在台下,叽叽呱呱地大发伟论,而站在讲台上,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,心中感到很慌乱,什么原因,就是大众的威德把他压下来。当一个人做错了事,受到舆论的抨击,使他摄服于社会公论的威力之下,有道德心的人,就会感觉到害怕。因此,一个小人见不得君子,就是大众威德的一种恐怖。佛经告诉我们,要有‘见众不畏’的心,看到好多人也不感觉害怕,这大众威德,你要自己能够坚强,把胆量壮起来。
(四)死亡:贪生怕死,是人之常情,当我们临终的时候,是最害怕的,所以,死亡是我们最怕的一件事。
(五)堕恶道:佛经讲,一个人做了任何的坏事,或者做了罪大恶极的事,将来死了,会堕到地狱、饿鬼、畜生──三恶道里面,变牛变马、变成饿鬼,甚至堕入地狱里面去了,痛苦是受不完的,所以,实在是让我们感到害怕的。
以上是佛经里面所讲到的忧虑和恐怖的种类。
儒家孔子也说:‘智者不惑,仁者不忧,勇者不惧。’
有智慧的人不会感到迷惑;具有仁慈心的人不会忧愁;勇敢的人不会害怕。因为智者、仁者、勇者,他们大公无私,光明磊落的胸襟,不再存著爱欲的私心,才能够达到不惑、不忧、不惧。可见消除爱欲,不论是世俗人,或是修学佛道的人,都是非常重要的。
本章题目叫〈我空怖灭〉,说明为什么我们会有种种忧愁苦恼?为什么会生起恐怖的心理呢?这源自于‘我’,什么都以‘我’为中心,什么都是‘我的’,因此,患得患失,没有的时候,我们希望得到它,拥有了以后,又怕丢失掉。人生就因为‘我欲’在作怪,才会有许多的忧愁怖畏,要是没有贪爱、爱欲,就会自由自在了。
佛言:夫为道者,譬如一人与万人战。挂铠出门,意或怯弱:或半路而退,或格斗而死,或得胜而还。沙门学道,应当坚持其心,精进勇锐,不畏前境,破灭众魔,而得道果。
这一章是用譬喻来说明,一个学道的人,尤其是出家的沙门,必须具足戒定慧,精进地修持,才能够破除一切的魔障,证得圣果。
‘佛言’,释迦牟尼佛跟我们讲:‘夫为道者’,一个修学佛道的人,不论是出家的比丘、比丘尼,或者在家居士,打一个譬喻吧!‘譬如一人与万人战’,好像上战场,单独一个人跟一万个人打仗。
‘挂铠出门’,现在打仗,由于科学发达,武器完全机械化,可是,古时候打仗,两阵对垒,是用刀剑面对著面而战,因此,在交战的时候,必须佩戴铠甲(盔甲),防护身体,以防被敌人刺伤。我们看古装的战争片或者连环图,将士全身披著盔甲,好像楼上大殿供奉的两尊护法神──韦驮菩萨和伽蓝菩萨那样的装束。所以,古时候作战,将领和士兵,都是武装整齐地上战场,迎敌战斗的。
在生死关头,不是每个人都视死如归的,‘意或怯弱’,有的意志比较不坚强,或者胆小的,还没有交战就已经生起恐惧心来了。‘或半路而退’,他或者走到半路,或者在激战中,就开小差,临阵而逃了。
‘或格斗而死’,有的不怕死的,就拼命往前冲杀,存著「破釜沉舟’的决心,(打仗的话,假如要经过河流,一过河上了岸,先把煮饭的锅子打破,还有过河的船,也把它沉到水里去,表示绝不后退,只是向前冲),不惜牺牲生命。
‘或得胜而还’,也有的拼命地冲锋陷阵,战胜了敌人,凯旋荣归。
以上所说的,都是形容在打仗的过程中,有这几等人。释迦牟尼佛把它借来作为譬喻。
例如:
(一)一人:是譬喻专心学道的人。
(二)万人:是譬喻我们无始以来的种种烦恼和习气。
(三)战:是譬喻用戒、定、慧三学,去消灭一切的烦恼魔军。
(四)挂铠出门:是譬喻出家受持净戒。
(五)怯弱:譬喻学道的人,道心不够坚固,戒定力不够,受不起环境的考验。
(六)半路而退:譬喻一个发心修行的人,修了好久,还是没有消息(证果),因此对于自己的修持,产生了怀疑,或者对佛法,失却了信心,定力不够而退转道心,不再修持了。
(七)格斗而死:是比喻修行人,虽然奋勉修行,当他面对著眼前的境界,或者内心的烦恼时,由于慧力不足,不能以智导情,以至于修行了一辈子,也没有办法证得圣果。
(八)得胜而还:这比喻修行人,以他无比的信心和坚固的戒、定、慧力,化除了种种的阻碍、魔障,最后达到了证得圣果的目的。
‘沙门学道’,我们出家的沙门,修学佛道,就同打仗一样的,有种种不同的心路历程。不仅是修道这样,就是俗语也说:‘人生如战场。’甚至有的说:‘商场如战场’,可见不论做任何事,都是要战战兢兢的,时时刻刻地好像在战斗,丝毫也不能松懈下来。
我们学佛的人,也是一样的,‘应当坚持其心,精进勇锐,不畏前境’,我们应该要坚固我们的道心,不要稍微受到一点不如意的事,遭遇到一点点的打击、挫折,就心灰意冷了。我们必须发起勇猛精进、不退转的心,恁凭眼前的环境怎么样的艰苦、困难,境界当前,绝对不向它投降。
‘破灭众魔,而得道果’,依佛学讲,人生最大的魔障有天魔、死魔、烦恼魔、五蕴魔等种种的邪魔外道。这种种魔境现前的时候,我们要运用戒、定、慧三学的力量,把这些魔难克服、消灭,最后可以证得圣果。依小乘来说,可以证到阿罗汉果;依大乘来说,也可以证到佛果。这就是我们以作战的精神来修持,所获得的果报。
这一段,就是说明在修学佛道的过程当中,我们不管遭受到什么魔难或打击,都不要畏惧,最后,我们才能够得到胜利。
讲到这个地方,我再说一个小小的故事:
释迦牟尼佛有十个大弟子,其中有一位名叫舍利弗的,他本来是一位小乘的阿罗汉,后来,他认为小乘属于自利,发出离心,只求自己了生脱死;而行菩萨道.救人救世,可以解除别人的痛苦。因此他发了大心,要修学菩萨行,利益众生,如果众生有什么苦难和需求,他一定要满足人家的要求。正如佛经说的:‘不为自己求安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。’他要实践菩萨的这种利他的精神。
舍利弗发了这个大愿,感动了天神。天神是有他心通的,于是他盘算一番,暗中道:
──好!舍利弗要做菩萨,我得去试一试他。
于是这天人就从天上下来,摇身一变,变成一个孝子,在路旁嚎啕大哭。
舍利弗看见他哭得这么伤心,不禁生起了悲悯心,说:
‘年轻人,你为什么这样悲伤呢?我是个修学菩萨道的人,你有什么困难,不妨跟我说,我一定尽力帮助你。’
‘不必说了,你没有办法做到的!’
‘你不妨讲一讲嘛!我能够做得到的,一定帮你的忙。’
这年轻人听到舍利弗说得如此诚恳,心中又是一阵抽痛,最后才说:
‘唉!我妈妈得了绝症,看过医生开了药方,这医生好奇怪,什么药引子他不好放,却说需要人的眼睛,而且又是修行人的眼睛,我想:谁不爱惜自己的眼睛?谁愿意施舍给我呢?这件事怎么办得到呢?我只有眼睁睁地看著妈妈死掉,怎不叫我感到伤心痛苦呢?’
‘你可以想办法啊!这件事情虽然很困难,但是释迦牟尼佛讲过:我们要成佛,必须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持,要能够舍弃我们的头目髓脑。你既然需要一只眼睛,我就布施给你吧!’
说著,舍利弗下了决心,马上把自己的眼睛挖下,送上去说:
‘年轻的朋友,这眼睛给你,带回去给妈妈治病吧!’
‘别急啊!我话还没有讲清楚哩!你都不要急嘛!医生说我妈妈需要的是右眼,不是左边的那一只,你搞错了!’
啊!听了这话,舍利弗的心顿时冷了半截,但随著念头一转,我既然发了菩萨心,要行菩萨道,好吧!救人救到底,索性把右边的眼睛再挖下来给他。
为了要做菩萨,舍利弗就忍痛再牺牲右眼,送给年轻人,自己却成为瞎子。
诸位听到这里,一定很受感动,认为舍利弗能够舍己为人,非常伟大。但是,事情却出乎意料之外,这年轻人接过眼睛,马上用鼻子嗅了一嗅,说:
‘哎呀!这眼睛怎么腥味这样重呀!’
又说道:‘人家说一个真正有修行的人,他的眼睛一定是很香的。我闻到你的眼睛,真是腥得要命,我妈妈怎么可以吃呢?’
于是,他把眼睛往地上一摔,接著又用脚把它踩碎。
舍利弗虽然已经是个瞎子,看不到他的动作,却可以听得到他的举动,心也被他踏碎了,非常感叹地说:
‘众生真是难度啊!要做菩萨,可没有那么简单,我的两只眼睛都施舍了,他居然还嫌弃,说是腥味重。啊!我不当菩萨了,还是做小乘人,自己了生脱死算啦!’
这时候,天人现出原形,说:
‘啊!舍利弗尊者,你真是太伟大了!你真正是为了救众生啊。你有这一份慈悲心,佛菩萨和龙天护法,会保佑你的,你的眼睛一定可以复明。’
就这样,舍利弗双眼随时就复明了,又继续地发大心,行菩萨道。
我引这个故事,是因为讲到‘沙门学道,应当坚持其心,精进勇锐,不畏前境’,逆境当前的时候,我们不能气馁,才能够完成佛道。所以,奉劝在座的善友,你们学佛,要明白佛的真理,不要只是拜拜、求佛菩萨保佑。假如有一天,佛菩萨要是没有保佑,你就灰心,不再信佛了,那多可惜啊!
本寺每逢初一、十五、二十三日,除了大家共修而外,为什么要讲经呢?就是希望大家能够明白佛教的道理,多多用功修学佛道,才能得到真正的受用。
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,其声悲紧,思悔欲退。佛问之曰:‘汝昔在家,曾为何业?’对曰:‘爱弹琴!’佛言:‘弦缓如何?’对曰:‘不鸣矣!’‘弦急如何?’对曰:‘声绝矣!’‘急缓得中如何?’对曰:‘诸音普矣!’佛言:‘沙门学道亦然,心若调适,道可得矣。于道若暴,暴即身疲;其身若疲,意即生恼;意若生恼,行即退矣;其行既退,罪必加矣。但清净安乐,道不失矣!’
本章题目〈处中得道〉,就是告诉我们,一个学佛的人,修行的方法。应该善于调理身心,合乎中道才好。就算是我们做事,也要适得其中,不可以走极端,或是偏于一边,应该采取中道之行。
‘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’,一个出家人,除了白天用功而外,晚上还要诵经的,因此,《佛遗教经》中说:‘初夜、后夜,亦勿有废;中夜诵经,以自消息。’也就是要用功诵经。诵与念不一样,念是对著经本子读;诵是不看经本而背诵。我们常常念经文,念熟了就自然会背。迦叶佛,中译饮光,指这尊佛的光明普照,超过了太阳光和月光。他是七佛之一,释迦牟尼佛在迦叶佛的时代是位菩萨,称为护明菩萨。当迦叶佛灭度以后,释迦牟尼佛继承了他的法王宝座,所以能够流传迦叶佛的遗教经。
一个家长,当他将要去世的时候,往往给家人留下遗嘱,嘱咐重要的事情。同样的,佛临涅槃的时候,也要将他对弟子的教诫讲出来,这种经称为《遗教经》。这里说,有一个沙门,在半夜里很用功地念诵迦叶佛所遗留下来的这一部《遗教经》。
‘其声悲紧,思悔欲退’,由于他所念的这一部经,不是一般的典籍,而是迦叶佛要离开这个世界时,殷切教导的《遗教经》,当然是最重要的话,因此,这位出家人念诵的时候,感触很深,念著念著,念的声调变得非常的悲怆凄凉,好像要哭出来似的,而且带著几分急促、紧张。念到最后,自己万分的感慨,想到自己出家以来,这么用功的修行,到头来却是一无所得,既没有证到圣果,也不能了脱生死,他就很懊恼,很后悔,认为当初要是不出家,也不必吃这么多苦头了。‘欲退’,等于说他退了道心,想要还俗。
‘佛问之曰’,释迦牟尼佛知道了他的心理,很慈悲地问他:‘汝昔在家,曾为何业?’你平常是很用功的,这个不谈。今天我们来谈谈别的,我要了解了解你的过去,你在出家之前,是干那一行的?
‘对曰:爱弹琴!’这个沙门很老实地告诉释迦牟尼佛,他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业,只是很喜欢音乐,常常弹琴。
‘佛言,弦缓如何?’释迦牟尼佛说法,所谓观机逗教,依著讲话的物件的根机,而采用那一种方法来开导他。所以,既然这个沙门过去喜欢弹琴,佛便就著弹琴的问题来同他研究。对他说:‘任何一种琴都有弦,我们弹琴的时候,要是弦太松了,弹起来是什么样的呢?’
‘对曰:不鸣矣!’这个出家人就告诉释迦牟尼佛:‘效果太差了,弹起来根本没有声音。’不鸣,就是弹不出声音。
‘弦急如何?’释迦牟尼佛又问他:‘既然弦非常松,发不出声音,那末,把它调紧了,效果又怎么样呢?’急,就是非常紧。
‘对曰:声绝矣!’‘假使把弦调得太紧,说不定会弄断了,不然的话,弹出来的声音非常尖锐,效果也是很差的。’
‘急缓得中如何?’释迦牟尼佛说:‘既然松了不行,紧也不可以,那末把它调得松紧适当,这时候弹起来怎么样?’
‘对曰:诸音普矣!’沙门说:‘对,弹琴必须把弦调得恰到好处,它发出来的音调才会很和谐、很悦耳的。’诸音,各种音调,好像古代所谓的五音:‘工、商、角、征、羽’,现在的:‘DO, RE, MI, FA, SOL, LA, SI’,每一个音调都刚刚好,很普遍地受到大家的欣赏与共鸣。
‘佛言:沙门学道亦然’,佛说:‘你对弹琴倒是有研究和心得的!现在我就告诉你,我们出了家,修学佛道也是同样的道理。’
‘心若调适,道可得矣’,我们学道的人,目的是为了要成佛、证果,这也不是很容易的事,比弹琴更不简单。我们的心,好像琴的弦一样,首先要把它调好了。适,就是适中,恰到好处。把我们的心调平衡,就容易得道了。
‘于道若暴’,假使我们这颗心很浮躁,不能安定下来,对于道,心太急了,希望早点了生死、证道果,就规定自己一天要念几卷经,还要念好几种经,要念几千几万声佛号,要拜一千拜或几千拜佛,要持几万遍咒,日子久了,你就‘暴即身疲’,感到身体吃不消,非常疲劳。
‘其身若疲,意即生恼’,假如我们的身体感觉太辛苦、太疲劳,承受不了,心理上的负担太重,就会烦恼不安,认为学佛太辛苦了。
‘意若生恼,行即退矣’,在我们心理上一烦躁,心境就不平冲,不能够安安稳稳的,很顺利地去修持。这样一来,修持受到了阻碍,到最后就会产生退堕的行为,反而招来好多的痛苦。
‘其行既退,罪必加矣’,你当初发心要来学道,抱著很大的理想,本来每天念经、念佛、持咒、打坐,一旦退了道心,改变了主意,不要学佛了。我们可以发现,好多人出家了,发了大愿,后来退心不修,干其他的,无所不为,说不定会产生种种的罪恶、魔难,可能还会增加其他的罪过。
‘但清净安乐,道不失矣’,因此,我劝告你要修道,只有先让我们的心境保持平衡的状态,既不太急躁,也不太懈怠,就这么一天一天,平平稳稳的,在很清净,很快乐的情况之下,一步一步地修学下去,一定能够保持修学的初心,不会退却道心,最低限度,我们的心境一定是很安乐的,学佛,就要有这样的功夫。
这一段经文,就是教我们学佛修道的方法。
记得十多年前,能仁中学的校长妙钦法师病重的时候,当时我在普贤中学教书,无论他是在医院或是在常住,我每天下午下了课都去看他,有一天,我告诉他:
‘我们成立了“太虚讲堂”,等你精神好时,请你去讲一次,留一个纪念。好吗?’
他说:‘我已经不久于人世了;不过,我一定要去讲一次,跟大家结个法缘。’
于是,过了一个月,就由广范法师和王玉霞居士陪他来,他讲的就是(中道之行),也讲到弹琴的故事,告诉我们,一个学佛的人,修行不要太懈怠,也不要太紧张,用功不要过度,把身心弄得非常疲累。他还特别语重心长地说:‘我已不久于人世,现在没有办法再好好地修行了,我希望大家要记住我的话,用功一定要适中。’
妙钦法师也讲到,佛教中流行了这样的成语:
‘出家一年,佛在眼前;出家两年,佛在半天;出家三年,佛归西天。’
‘出家一年,佛在眼前’,一个刚出家的人,发大心,每天要怎么样拜佛,怎么样诵经,日夜不停地在用功。一天二十四小时还嫌时间太少了,恨不得是三十六小时,或者四十八小时,整天整夜非常的精进。这一年当中,佛总是在他眼前,从早到晚一直在心中陪伴著他。可是,‘出家两年,佛在半天’,由于太急,太辛苦了,又好像没有多大的进步,他受不了啦,佛已经离开了他,从他的眼前升到半天去,等于说佛已经离他很远了。而‘出家三年,佛归西天’,这时,更辛苦了,所以佛已经回老家,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──佛越走越远,跟我们好像没有关系似的。这种情形太多了,并不是笑话。
关于弹琴的故事,很多佛经都提到,在《阿含经》中有,《大智度论》也有,本经是说沙门在诵迦叶佛遗教经,释迦牟尼佛用弹琴的故事教导他学佛的方法。
妙钦法师所讲弹琴的故事,出自《大智度论》第二十二卷,叫(二十亿的故事),他讲得很生动,我长话短说,再为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:
二十亿是印度瞻波城一个最有钱人家的子弟,由于他爸爸的财产太多了,有二十亿。大家都知道一个‘密笼’(ONE MILLION)是一百万,那末,二十亿就是二千个‘密笼’了。他爸爸有这么多的财产,又是晚年得子,因此,就以他的家产为儿子取名叫二十亿。
二十亿这孩子一生下来,受尽了父母的呵护、宠爱,连路也舍不得让他走,一直由人抱著,所以他的脚板底都生了金色的毛。后来,种种的因缘,他出家了。出家以后,他就专心修行,日夜不休息地用功。过去脚板底金色的毛,也因不断经行而磨光了,而且走得流血。他因为太用功,也就退了道心,甚至于想还俗。最后,释迦牟尼佛也是用弹琴的故事来开导他,他才把心调适好,终于证了阿罗汉果。这个二十亿修行用功的故事,跟本经所讲的大同小异,不过,那个故事的情节,讲得很生动。
总而言之,我们修行,应该要采取‘中道’才好。
佛言:如人锻铁,去滓成器,器即精好。学道之人,去心垢染,行即清净矣!
这一章告诉我们,要求得清净,去除烦恼,必须先去除内心的垢染。
‘佛言,如人锻铁’,好像一个铁匠,要把废铁或是铁矿锻炼成为器具,必须先把它熔化,再加以锻炼,到最后‘去滓成器’,把里面的脏东西、不能用的废物(渣滓),都淘汰掉,然后才可以打成各式各样的用具。‘器即精好’,才算是很精良、很美好的器具,也才能够耐用。
‘学道之人,去心垢染,行即清净矣’,我们学道的人,要修持,就和炼铁同样的道理,必须去除内心的垢染。垢,就是肮脏;染,就是染污。我们内心有什么染污呢?就是种种的烦恼,最大的是贪心、嗔心、愚痴、怀疑、邪见,这都是我们内心的渣滓。我们要把这些烦恼一扫而光(即无明断尽),那末,所表现在外面的行动,自然是清净的了。
佛言:人离恶道,得为人难。既得为人,去女即男难。既得为男,六根完具难。六根既具,生中国难。既生中国,值佛世难。既值佛世,遇道者难。既得遇道,兴信心难。既兴信心,发菩提心难。既发菩提心,无修无证难。
本章共计举出九种的难处,类似前面第十二章,讲到人生有二十难。不过,前面的二十难,通于因果,这里的九种,只是从果上来讲,目的在劝导我们不可坐失机缘。前几种是世间的果法,后几种是出世间的果法,总而言之,是劝导我们要能够把握时机,不要错失机缘。
‘佛言’,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对我们讲:‘人离恶道,得为人难’,我们为什么生到这世界来为‘人’呢?佛教讲六道轮回,讲十法界,这可以说是佛教的人生观。佛经也讲每个人内心都具有贪、嗔、痴三毒,由于贪心、心和愚痴,而去造作了种种的业,然后就得感果。比如我们造了十恶、五逆的罪,就会堕到地狱、饿鬼、畜牲三恶道去。这三种恶道的众生,畜牲披毛戴角,是我们所看得到的,饿鬼和地狱,虽然我们的肉眼不容易看到,事实上还是存在的。
人,由于起惑造业,地入三恶道里面,受罪业报完满了,再来投胎为人,可见人身难得,好不容易我们才能做人的,这一点,在佛经里面有好多好多的譬喻,我举个‘盲龟浮木’的寓言,说给大家听听。龟,是很长寿的,好像我们上面人家送来放生的那一只,已经好几年了,有的时候给它吃,它就吃;有的时候好久没有喂它,它还是活著,可见乌龟的寿命是很长的,所以一般人做生日,都做红红的面‘龟’,那是象征长寿的。
‘盲龟浮木’这故事,出于《杂阿含经》(卷十五),释迦牟尼佛对他的弟子讲:我们人身难得,譬如有一只瞎了眼睛的乌龟(有的经典说它只瞎了一只眼睛),数百劫来,它都生活在海里面,差不多要一百年,它的头才伸出海面上来。在海中有一根木头飘浮著,这根浮木上面有一个孔,乌龟就想把它的头钻进去,但是海水随风飘荡,木头也随著波浪起伏,乌龟当然很难可以遇到浮木上的那个孔了。
所以释迦牟尼佛对阿难说:‘我们一个人在六道当中轮回,生生世世头出头没,正像这只盲龟,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钻入木孔,我们也不晓得什么时候,才能够投胎做人呢?’
可见能够做人,实在太难得了。有的人常常埋怨:‘哎呀!生不如死,不如早一点死吧!转个面目来,说不定可以换个比较好的身体哩!’
但是,我们的人身,是不容易得到的,可以说比那只盲龟要钻浮木的孔更难。所以,我奉劝诸位不要埋怨人身,我们要活下去,要珍惜我们这个人身。试想,在六道当中,有多少众生,但是,能够听闻佛法的,只有苦乐参半的人道众生,才有机会,其他各道,天道太享乐了,那里的众生体会不到苦,当然不会去珍惜佛法了,而三恶道的众生,受苦已经来不及了,那有修行的机会,唯有我们人类,知苦知乐,才有希求向上向善,离苦得乐的心,所以,我们既然获得这希有的人身,有机会学佛学法,就必须珍惜人身,借假修真,好好地去修持,不要动不动就埋怨了!
释迦牟尼佛,也常常以‘得人身如爪上土,失人身如大地土’的譬喻,告诫我们,想得到人身,好像手指上那么一点点的尘土,机会是很渺茫的;一旦失却人身,万劫不复,要再感得人身,实在太难了。所以,我希望我们善友,千万要记住,人身难得,必须好好珍惜!
‘既得为人,去女即男难’,我们现在总算是成为人了,但是人有男性和女性的分别,要成为男子汉大丈夫,更是不容易。虽然现在社会进步了,所谓男女平等,女强人也很多,而在传统的观念中,还是重男轻女的。佛在两千多年前说法,也是就著当时的社会情况来说的。有一部《玉耶女经》,是佛为玉耶这个女孩子而说的,里面说生为一个女的,有十种恶──十种不理想、不美满、给人家讨厌的地方:
1.父母不喜:你看看好多人家生头一胎的时候,眼巴巴地等候著:‘究竟是生男的?或是生女的?’假如是生男的,好高兴哦!赶快向亲戚送礼、送红蛋。要是生女孩,‘那是个丫头!’好失望!你看看中共提倡一胎政策,一对夫妇,不论男的或女的,只能生一个。但是,大家都希望有一个男孩子传宗接代,就这样,很多很多生了女孩子,就把她丢掉,不知道有千千万万的女孩子死于非命,如今大陆上,一定是男的多于女的,到时候连老婆也娶不到啦!
2.视无滋味:假如一连串生了好几胎,都是女的,没有一个男的,女孩子不值钱哪!做父母的往往会感觉得人生好没有意思,非常灰心、丧气。
3.心常畏人:做女孩子,胆子很小,很怕见人,家中要是来了一个陌生人,就赶快躲起来,这也是女人家的一种弱点。
4.父母忧嫁:平常说:‘男大当婚,女大当嫁。’女孩子十七、八岁一朵花,挑选物件,条件可多了,可是超过了三十岁、四十岁,这个时候,她本人无所谓,父母就非常操心、忧虑,老姑娘嫁不出去,是很麻烦的事情。
5.父母生离:女儿小的时候,父母出门,把她留在家里,总是放不下,牵肠挂肚的。女儿长大,嫁出去了,又会担心她在婆家,生活不知道好不好,和公公、婆婆、丈夫,甚至全家的人相处得来吗?这也是生女孩子比男孩子差劲的地方。
6.畏夫喜怒:假使一个女孩子,嫁了好的、体贴的丈夫,那是很美满幸福的。要是不幸嫁了一个莽夫,喜怒无常,做老婆的实在难以应付。或是嫁了一个花花公子,整天在外花天酒地,做老婆的,也是痛苦无边的。
7.怀产甚难,结婚是为了传宗接代,妇女一旦怀孕以后,十月怀胎所受到的痛苦不用说,到了临盆的时候,尤其是头一胎,阵阵的肚子痛,是有得受的,特别在古代,医学不发达,好多人难产而死,所以,产妇在还没有生产之前,往往会感觉得非常害怕、苦恼,这种女人家的痛苦,是男众所没有的。
8.少为父母管束:女孩子年少,还没有结婚的时候,常常受到父母的约束,出门、做事,在行动上都被管得很严,男孩子就不会这样了。
9.中为夫婿禁制:中年时代,也就是结了婚,离开了父母,别以为没有人管束了,还是有人管著你的。现在虽然时代不同了,嫁了一个很疼爱你的丈夫,会尊重你,让你自由。但是有的一天到晚被关在家中,要到什么地方去,丈夫都会禁止你,唠叨著:‘整天向外跑,家里的事情不管啦!’这也是麻烦的事。所以,‘中为夫婿(丈夫)禁制’,禁止她,把她关起来,使她行动不得自由,这也是生为女人的痛苦。
10.老为儿孙所诃:年纪大了,做妈妈,做祖母了,照说可以自由了,事实上并没有那么简单,除非你在家里是很有权威的,不然,做儿子和孙子的,也会管著你的行动。
从以上十点,可以看出做一个女人家是好苦啊!在两千多年之前,释迦牟尼佛就告诉玉耶女,生为女人身有这么多为难的地方,是男性所没有的,你们看看,佛是不是一位大智慧的人。
因此,经文说‘去女即男难’,女的要变成男的是不容易的。不过,佛在《涅槃经》中指出男女倒不一定在生理上来分别,假如你有智慧,知道佛性,你虽然是女人身,也就是一个男的,反过来说,你要是没有智慧,不知道佛性的话,纵然是男的,也是个女的了。佛的伟大就在这个地方,他不一定以外表、肉体的性别来肯定男女,而是由你的思想行为来分别。
总而言之,做一个男子,做什么事情都比较方便,很多地方的确比女的殊胜。女人因为限于她的生理、体力、胆量、毅力等各方面的障碍,论学佛修行,也是比男的差,因此,经上才强调希望能做一个男的。
‘既得为男,六根完具难’,现在我们已经成为男的了,必须六根具足才好。六根就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六根具足,也就是所谓的五官完整、四肢非常的健康,仪表堂堂的,你假使是一个瞎子,或者是聋子、哑巴、跛子,甚至于伛偻、侏儒……种种的残障,虽然是个男人,在生活上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,很多事情必须依赖人家,也往往会招来人家的白眼、讥笑。尤其在修学佛道上,更是障碍重重,比如说瞎子,他看不见三宝;聋子,听不到佛法,这样的人生太痛苦了。所以说,既然生为男身,要得到六根具足,也是不容易的。
‘六根既具,生中国难’,我们已经生为男子,五官也很端正,但是,要生在‘中国’是很困难的。这里中国,并不是指我们中国,而是指生在中央地带,依历史来看,古印度以中天竺为中国。好像古代中国的中原地带,从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各方面来讲,是国家的中央地带,就算是中国了。中原地区而外,其他地方,称为东夷、西戎、南蛮、北狄,那些边疆,没有开化、文化比较落后,佛法的流传,也不如文物集会的地方昌盛,要听闻正法,是不容易的。
‘既生中国,值佛世难’,我们既然已经生到中印度,是不是刚刚和释迦牟尼佛同时代出生呢?佛经中常常提到‘三涂八难’,八难其中有一个‘佛前佛后难’,就是比佛更早或者更晚出世,没有机会见佛闻法,都是一种难处。不过,佛世不要把它说得太狭窄,以广义来说,不论是佛的正法、像法,或是末法时代,凡是有佛法在世间流通的时代,都称为佛世。能够值遇佛世,也是很困难的,试看,我们在菲律宾,文化也是很发达的,以大岷区来说,是属于菲律宾的中央地带,这么多的人口,有几个来礼佛闻法?可见生逢佛世是不容易的。
‘既值佛世,遇道者难’,我们生在一个有佛法可以听闻,有佛经可以阅读、研究的时代,但是要遇到一位有道者──善知识、名师,也是不容易哦!现在的宗教,五花八门,看起来可多了,看起来也是蛮虔诚的,但是,是不是正信的佛教?是不是可以引导我们走上解脱道、了生脱死呢?这个就有问题了。因此,遇道者难,要遇到具有正知、正见的大善知识,那是不容易的。
‘既得遇道,兴信心难’,我们遇到了名师、大善知识,但是你要兴起信仰心,是不容易的。好像有一次演培法师来讲开示,曾经提起过去太虚大师无论到上海或者其他地方,都是人山人海的,大家都去听开示。他有一天问某某人:‘你有去听吗?’‘没有,下次再去吧!’可是过了一两天,太虚大师已经走了,根本就没有下次了。所以,要生起信心、敬仰心,要把握时机,是很困难的。
讲到太虚大师,我想起了他曾经说过:‘未生信心,语以佛法,如水浇石;生信心者,如水遇土,故曰兴信心难。’就是说你跟人家讲佛法,他假如没有信心的话,就好像水浇到石头上一样,没有作用。假使他有信心,好像水浇到土里面,是很有作用的。因为石头是光滑的,不能生长东西,水浇在土里面,才能生长万物。所乙太虚大师认为一个对佛教真正生起信仰心的人,就是要受持三皈五戒。但是很多人说:‘我已经学佛几十年了,每天都拜佛念佛,何必要皈依受戒呢?’这就是‘兴信心难’,要是真正生起信仰心,相信一定不会拒绝这做为一个佛教徒,最起码应具备的条件吧!
‘既兴信心,发菩提心难’,我们的信仰心生起了,但是进一步要发菩提心,也是不容易的。菩提是印度话,翻成中国话,有的地方翻为‘觉’,有的地方翻为‘道’,总而言之,菩提心就是觉道之心,也就是一种觉悟、向道的心。这是大乘菩萨的心:上求下化──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,不但利益自己,也要利益一切众生,‘不为自己求安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’,这是菩萨的精神,缘于发菩提心而产生的。
‘既发菩提心,无修无证难’,我们已经发了大乘菩萨之心,但是,你不要执著,认为自己是个菩萨,是救度众生的,要是有所执著的话,表示修行还不到家。或者说自己已经证了四果阿罗汉、或是已经证了十地、妙觉佛果,这也是要不得的。释迦牟尼佛从来不说自己已经成了佛,如何了不得。他说:‘佛在僧数。’成了佛,也是僧团中的一分子,同我们一样的。所以,无修无证之难,跟前面第十一、十八两章所说的同一个意义,是修道者最高的境界。
佛言:佛子离吾数千里,忆念吾戒,必得道果。在吾左右,虽常见吾,不顺吾戒,终不得道。
上一章谈到好几种人生很难得的,尤其是‘值佛世难’和‘遇道者难’,我们能够遇到佛出世、听到佛亲自为我们说法,或者能够遇到一位德高望重的善知识,常常亲近他,都是很难的。佛恐怕会引起大家的误会,认为一定要能亲近佛身,才算有福报,才能够悟道,其实不然,所以佛在本章,告诫弟子们,应当以是不是遵守佛所制定的戒律,有没有遵照佛所讲的法去做,来作为亲近佛的准则,绝对不是以外表的形迹,作为见佛的标准。因此,本章名为〈念戒近道〉,讲的就是我们必须念念不忘戒律,坚守持戒,这样,我们就可以接近于佛道。
‘佛言’,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:‘佛子离吾数千里’,有的佛弟子,他虽然离开我有好几千里之远,很难跟随著我。但是‘忆念吾戒’,他能够时时刻刻回忆、记得我所制定的戒法,并且切实地身体力行,‘必得道果’,他将来一定能够证果、得道。反过来说:‘在吾左右,虽常见我’,假如每天从早至晚,同我生活在一起,终日在我的左右,虽然经常见到我的面,但是,‘不顺吾戒’,对我所制定的戒律,不能够依顺、照著去做,‘终不得道’,一辈子都没有办法证得道果的。
以下,我再引《大宝积经》和《佛遗教经》的经文,证明本经和它们所说的道理是一样的。
《大宝积经》说:‘若有众生,见我色身,而不护其戒,有何所得!如提婆达多,虽遇于我,犹堕地狱。’
假如有一个众生(包括出家的弟子,在家的信徒),虽然看见我这个肉体(色身),但是不能保护戒律,照著戒法去实行,到最后有何所得呢?不会得到什么的。举个例子,好像提婆达多,他是佛的堂兄弟,可以说他常常见到我,但是他并没有遵守戒律,总是跟我捣蛋,破坏僧团,反而造了许多的罪恶,所以他最后堕到地狱去了。自作自受,佛也没有办法救他的!
《佛遗教经》,一开始就说:‘汝等比丘,于我灭后,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,如暗遇明,贫人得宝,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,若我住世,无异此也!’
这段经文的意思是:你们这些比丘(包括比丘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,佛的四众弟子),在我灭度(圆寂)以后,应当要尊重珍惜波罗提木叉。波罗提木叉是印度话,翻译成中国话是‘戒’。也就是要慎重地尊敬戒律。说一个譬喻,好像我们在黑暗当中,遇到了光明;也好像一个穷人,得到了财宝,这是非常了不起,令人难以形容的法喜。你们不要以为我才是你们的大师,要是我不在世的话,‘戒律’就是你们的大师了,好像我住在世间一样的。
大家看看,在我们大雄宝殿木雕的‘释迦传’,最后一幅佛右胁而卧,就是涅槃像。释迦牟尼佛要离开人间了,四周围著他的弟子,在那儿守著他,听他最后的教诲。当时,这许多弟子虽然出了家,但是见到师父将要离开这个世界,非常的悲哀,尤其是最接近他,当他侍者的阿难尊者,更是悲哀得不得了,不断地饮泣。
后来有位师兄弟提醒大家:‘现在不是我们哭的时候,世尊快要离开世间了,我们还有好多重要的问题,必须赶快请教世尊,才是对的。’
经过大家商量以后,向佛提出了四个最重要的问题,其中一个就是:‘佛住世的时候,大家都以他为师父,佛涅槃以后,大家失去了依怙,该依谁为师父呢?’
佛说:‘我虽然不在了,但是我讲的佛法,我制定的戒律,还保存在世间,所以,我走了以后,你们应当“以戒为师”,依著戒律而修行,这样,跟我住在世间,没有两样的。’
所以,我们常常见到弘一大师的墨宝,写著「以戒为师’,这也就是我今天所讲的第三十七章的中心思想。
讲到这儿,我再告诉大家一个和本章中心思想有关的故事。
佛在世的时候,有一个小国叫波罗奈国,离开佛居住的舍卫城(又称为舍卫国)很远。那里有两个比丘,有一天互相商量:
‘我们出家这么久了,也没有机会亲近世尊,实在很遗憾。要是我们结伴去见佛、拜佛,请佛当面给我们开示,那是最好的。’
说走就走,两人带了随身用具,向著舍卫城出发。谁知在途中,水壶里面的水已经喝光了,在附近又没有水,到处寻找了好久,才看到一座古井,里面有一点点水。这两个比丘早已渴得要命,一见到水,好像看到甘露一样的,其中一个就迫不及待地拿水壶盛来喝了,而另外一个比丘却详细地看,发现水里面有好多好多的小虫,就不喝了。
喝水的比丘感到很奇怪,问他:‘你为什么不喝呢?为了要见佛陀,你不要这样执著嘛!’
‘我宁死也不要喝!’
我们知道,印度是很热的地方,报纸上经常报导好多地方热死人的。这位没有喝水的比丘,为了坚持不杀生戒,就这样渴死了。他的同伴看到这情形,也是无可奈何,只好怀著悲伤的心情,继续向佛居住的地方走去,经过了两天两夜,总算来到舍卫城了。
话说回来,再说那个守持戒律而渴死的比丘,死后神识就生到忉利天去,得到天身,是有神通的,他当天晚上就到佛的住处--祇树给孤独园,向佛顶礼。佛看到他,非常欢喜地给他开示,他当下获得清凉自在,证果了。
可是没有死的比丘,迟了两天才见到释迦牟尼佛。
‘你从什么地方来呢?’佛明知故问,‘你是一个人来?或是有同伴一起来呢?’
这比丘一听到佛问,马上嚎啕大哭:
‘佛啊!我们本来是两个人来的,但是他没有喝水,在途中渴死了,所以我今天才一个人来。’
于是,他把经过从头到尾向佛说了一遍。
佛说:‘你这个痴人啊!今天亲自不远千里而来,在你的想法,你是见到我了,其实,你并没有见到我。相反的,那个你以为早已死了的同伴,却在两天前已经真正来见到我了。’
这故事出自律部的《僧毗律》,你们假使要了解故事的详细情形,在[]里面说得很清楚,可以查看。
佛问沙门:‘人命在几间?’对曰:‘数日间!’佛言:‘子未知道!’复问一沙门:‘人命在几间?’对曰:‘饭食间!’佛言:‘子未知道!’复问一沙门:‘人命在几间?’对曰:‘呼吸间!’佛言:‘善哉,子知道矣!’
这一段文字,是用简洁的对话方式,来说明人命的无常。本章题目〈生即有灭〉,就是有生必有死,天底下没有一个人生下来不会死的,虽然有的宗教,要求长生不老,希望得到不死药,但是人生终究是无常,不会永远不死的,彭祖活到八百岁,最后还是免不了要死的。
‘佛问沙门’,释迦牟尼佛有一天特地问一个沙门(出家人):‘人命在几间?’我们一个人在世间究竟能够活多久呢?
‘对曰:数日间!’这一个弟子回答说:‘依我的看法,是在几天之间。我们看看,很多人今天是活泼泼的,说不定几天以后已经死了,所以,人在世间,数天之间就有很大的变化。’
‘佛言,子未知道!’子,是文言文,‘你’的意思。释迦牟尼佛说:‘你对这个道理还没有了解!’
‘复问一沙门’,接著,又问另外一个沙门:‘人命在几间?’刚才他答的,我认为不对,现在我再问你,究竟一个人活在世上寿命有多长呢?
‘对曰:饭食间!’这个弟子回答说:‘师父,他说要数天,我认为太长了。一个人的生命,只有一顿饭的时间这么久。有的人吃饭之前,还是好好的,可是一顿饭还没有吃完,他已经呜呼哀哉──死了!’
‘佛言:子未知道!’释迦牟尼佛说:‘你对这个道理,还是没有彻底明白!’
‘复问一沙门’,释迦牟尼佛再问另外一个沙门:‘人命在几间?’你再告诉我,一个人的生命究竟活多久呢?
‘对曰:呼吸间!’呼,就是出息;吸,就是入息,把外面新鲜的空气吸进身体里面,又把体内的浊气呼出来,一呼一吸,我们的生命才能够维持下去,要是一口气转不过来,那就什么都完了。因此,这位沙门回答释迦牟尼佛:‘依我的看法,生命只不过在呼吸之间,一口气不来,就结束了!’
‘佛言:善哉!子知道矣!’释迦牟尼佛听了这位弟子的回答,非常欢喜,立即赞叹他说:‘很好,你答对了!你的确是了解了!’
关于‘善哉’这两个字,我们看电影或录影带,要是看到出家人,就会听到他们说:‘善哉!善哉!’这是编剧的人,不懂得‘善哉’真正的含义而乱用了。
这一章,释迦牟尼佛主要是告诫我们人命无常,假如我们能够真正了解这个道理,大家都会看破,都能够互相忍让。看看世间,大家互相争斗,争到最后,一口气不来,整个江山财产,还不是都得放下来,什么也带不走的。因此,我们学佛,要彻底认识生命太短促了,应该好好珍惜,不可以随便浪费宝贵的生命。
在大陆大丛林里面,经常都住著几十个、上百个出家人,每天大家一起上早晚殿,在晚课念到后面,维那师就呼一首偈,就是提醒大家对无常的警觉。这首偈名叫〈普贤警众偈〉:
‘是日已过,命亦随减。如少水鱼,斯有何乐?大众!当勤精进,如救头然,但念无常,慎勿放逸!’
‘是日已过,命亦随减’,今天已经过去了,我们的生命也随著这一天光阴的消逝,减少了一天。‘如少水鱼,斯有何乐’,举一个譬喻,好像鱼是生活在水里面的,要是水一天一天地干枯、减少了,那鱼的生命,已将到了尽头,我们设身处地的想一想,这无常短促的生命,还有什么可快乐的呢!‘大众!当勤精进,如救头然。但念无常,慎勿放逸’,大众师父啊!我们每个人应该要努力精进,好像我们的头发,突然著了火,烧起来是很危险的,所以我们要赶快救火,把它扑灭。要知道,我们的生命无常,在呼吸之间,非常的短促,这是不能放逸、懈怠的,要珍惜我们宝贵的时间。这是出家人每天上晚殿的时候,都要念的。
其实,不但是出家人要时时刻刻珍惜时间,精进办道,凡是学佛的人,都必须这样,忆念无常,才不会虚度光阴,让宝贵的生命白来人间走一趟。也才不会辜负了我们学佛的因缘与福报。
佛言:学佛道者,佛所言说,皆应信顺。譬如食蜜,中边皆甜,吾经亦尔。
这一章说明佛所说的经典,都是一样的,不论那一部经,只要是佛说的,一切言教,都是希望我们离苦得乐,因此,我们应该信受奉行。
‘佛言’,佛对我们说,‘学佛道者’,我们修学佛道的人,‘佛所言说’,佛对我们所讲的话,‘皆应信顺’,都应该信仰、顺从,不可以违背。
《华严经》说:‘信为道源功德母,长养一切诸善根。’这两句话,就是强调信仰心是非常重要的,信是我们修学佛道的根源,是一切功德之母,所有的善根都是从信而生起的。该经又说:‘佛法大海,唯信能入。’佛法好像大海一样,我们要到大海去,一定要坐船;我们要深入佛法的大海,只有依靠著信仰心,才能够做到,否则的话,佛法就跟你无缘。
我们学佛,有四个步骤,就是信、解、行、证。首先就是要有信仰心,信了以后要能够去研究、了解佛法,了解了要进一步去实行,最后才能够证悟,所以,修学佛法的次第,第一个条件就是要‘信’。再说到修持净土法门,必须具备三资粮,就是信、愿、行,也是以信为第一个要素,可见‘信’是非常重要的。
我们修学佛道,强调‘信’,就是经文所说的‘皆应信顺’,不光是‘信’,还要‘顺从’,要知道,佛是一位大彻大悟的觉者,以他的智慧,去观照而说出来的一切法,不会有偏差的,何况,佛对于世间的名利已经放下了,他说法是为了哀愍众生在生死中头出头没,痛苦无边,出于一片大悲心,不忍众生苦而说的,所以我们应该信顺。
‘譬如食蜜,中边皆甜’,佛就举一个譬喻,比如我们吃蜂蜜,把它放在杯子里面,你吃中间的,或者吃旁边的,它的味道都是一样的甜,并不是说在中间的特别甜,在旁边的就差了。那末,‘吾经亦尔’,我所讲的佛经,也是同样的道理,不论讲那一部经、横说竖说,道理都是一样的,没有说那一部比较高深,那一部比较浅显。
佛教的法宝,有三藏十二部,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经呢?这就是释迦牟尼佛教化的时候,依著不同根机的人,就讲不同的道理,让听的人能够明白、受用。再说,佛教修持的法门,一般说有八万四千法门,就是所修的功夫,有八万四千种之多,为什么这样多呢?那是依著各人的兴趣、喜好,佛就跟他讲什么样的法门,所以八万四千法门,门门可以入道,无论你修那一种,都同样可以成功的。因此说:‘归元无二路,方便有多门。’就等于说,你们到隐秀寺来拜佛,你从大门或边门进来都一样,目的地只有一个,只是走的路径不同而已。
可是,在目前佛教界有一种怪现象,都是强调自己所修持的法门,超过其他的宗派;都执著他们的法门最殊胜,别人比不上的。有些善友认为他每天念《金刚经》,是讲‘空’的,讲‘智慧’的,比较高超;你念的《普门品》、《弥陀经》可比不上《金刚经》好,这也是一种执著,跟本章佛陀教诫的旨趣,真是背道而驰了。
佛教有大乘、小乘;空宗、有宗;顿教、渐教;世间法、出世间法,种种的分别,都是依著众生的毛病而‘对症下药’,根本无所谓高低,也无所谓优劣,都是平等平等的,也可以说,一切佛法是一味的。因此,我们听了(教诲无差)这一章,应该明白不论修持什么法门、读诵任何一部经典,功德都是一样的。
本章也可以说是佛看到当时他的弟子,有这样的偏差,甚至于知道末法时代的佛弟子,不能依著他的言教去修行,所以预先在本经中教诫我们。
佛言:沙门行道,无如磨牛;身虽行道,心道不行。心道若行,何用行道?
这一章说明修行,最主要著重于我们的心,外表的形式并不重要。
‘佛言’,释迦牟尼佛说,‘沙门行道’,我们做一个出家人,要修行佛道,‘无如磨牛’,不要像磨坊里的磨牛一样。现在科学发达,磨面粉等等,已经机械化了。不过,在落后的乡下,依旧是用牛拉磨。在二千几百年以前,佛的那个时代,更谈不上用机器了。磨是用两块圆圆的石头叠在一起,中间有轮齿,不论是磨麦子也好,做豆腐也好,磨牛是很机械化的,只要你用绳子把磨架套在它肩头上,再把它的眼睛蒙起来,它就绕著磨子不停地打转,磨子转动时,我们放下去的麦子或豆子,它就将面粉或豆浆流出来。牛的工作,就是不断地绕著磨子跑。我们平常说:‘你简直像笨牛一样的。’这句话好像是骂人,事实上是以牛来比喻他的智商不高,反应能力差。而牛的智力的确很差,它在那儿磨磨,有没有想到它这样跑,究竟是怎么一回事?可见磨牛的工作就是这么单纯的。
释迦牟尼佛讲,牛的工作是那么单纯,但是我们做一个沙门(出家人),甚至于做一个佛教徒,千万不要像牛那样笨,不要光在形式上下功夫,比如说拜佛,并不是说拜下去再站起来,而后再拜,好像舂米似的,一上一下,但是为什么要拜,拜什么佛菩萨,既没有观想,也不诚心。‘身虽行道,心道不行’,表面上,你在那儿拜佛,好像拜得很勤;你在念佛,念珠拨个不停;你在看经,一本接著一本地诵,你有没有用心去修持呢?身体虽然在行动,而心不在焉,心道不行,那是没有用的。
‘心道若行,何用行道’?假如我们的心非常虔诚,非常恳切,能够明了佛所说的道理,而且切实地去修行,就算是不拘形式,也是一样有功德的。
本章名为〈行道在心〉,明确地指出我们修行佛道,最重要的在于我们的心,而不是在形式上做给人家看的,这一点非常重要。
佛言:夫为道者,如牛负重。行深泥中,疲极不敢左右顾视;出离淤泥,乃可苏息。沙门当观情欲,甚于淤泥。直心念道,可免苦矣!
《维摩诘经》说:‘直心是道场。’我们有一颗正直的心,那就是道场了。所以,我们以正直的心来修持,就可以出离五欲,脱离苦海了。这是本章的中心思想。
‘佛言’,释迦牟尼佛对他的弟子说。‘夫为道者’,一个修学佛道的人,还是用牛来作为譬喻吧!‘如牛负重’,好像一头牛,运载著很重很重的东西,要是在平坦的道路行走的话,那是没有问题的,一旦‘行深泥中’,行走到很深的烂泥当中,一不小心,就会陷下去。因此,‘疲极不敢左右顾视’,这头牛虽然在烂泥当中,拉得非常的辛苦、疲惫,它依旧拚命地向前走,既不能停下来,也不敢分心向左右乱看。‘出离淤泥,乃可苏息’,要等到离开了烂泥以后,才敢松一口气,停下来休息,绝不会走了一半,在烂泥当中停留的。
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举这样的譬喻呢?要知道,‘沙门当观情欲’,出家修行的沙门,应当要观照,引诱人的情欲,‘甚于淤泥’,比烂泥更厉害,一不小心,就会陷下去不能自拔,所以,‘直心念道,可免苦矣’!我们如果以正直之心,时时刻刻把心放在道念上,就可以战胜情欲,不会被它所陷害,这样就可以免除无量的痛苦了。
佛言:吾视王侯之位,如过隙尘。视金玉之宝,如瓦砾。视纨素之服,如敝帛。视大千界,如一诃子。视阿耨池水,如涂足油。视方便门,如化宝聚。视无上乘,如梦金帛。视佛道,如眼前华。视禅定,如须弥柱。视涅槃,如昼夕寤。视倒正,如六龙舞。视平等,如一真地。视兴化,如四时木。
这是本经的最后一章,说明以佛的慧眼,来观察世出世间法,都是如幻如化的,没有一个实在的东西,我们不要贪爱、执著。
本章共计有二十六句,用了十三个‘视’字,也就是每两句就有一字。视,就是看,但这里的看,不是以我们一般人的肉眼来看,而是用佛的智慧眼彻底地透视,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虚假的。从佛学的名词来说,这是一种‘观照般若’的功夫。
‘佛言’,释迦牟尼佛说。‘吾视王侯之位,如过隙尘’,王,就是国王;侯,就是诸侯。讲到世间的名位,至高无上,最荣耀的,莫过于做国王、当诸侯了,王侯统领天下,发号施令,真是威风凛凛的了。以现在来说,就是当总统,地位是非常崇高的。但是,在佛的慧眼看起来,‘如过隙尘’,和过隙尘并没有差别。过隙尘,在晴天的时候,太阳光从门缝或者窗户射进屋子里面,成为一条线,在这线当中,有千千万万的灰尘不停地飞舞,这灰尘就是过隙尘了,它是一刹那就过去的。所以佛认为王位和过隙尘是同样的短促、无常。
明代蕅益大师有一部《佛说四十二章经解》,解释得很简单、扼要。讲到过隙尘时说道:‘人间一百年,不过忉利天一昼夜;娑婆一大劫,不过极乐国一昼夜。’意思是:你不要以为我们人生在世几十年,看起来是很长久的,纵然你活了一百岁,你的事业就算是非常繁荣昌盛,有一百年吧!可是在忉利天,只有一天一夜的时间。那末,我们这个娑婆世界(人间)一大劫,时间更长了,可是在西方极乐世界,也只是一昼夜哩!因此,世间‘王侯之位’的那份荣华富贵,很快就过去了,实在是很无常的。
你也许要说,忉利天的一天一夜,等于是人间的一百年;西方极乐世界过了一天一夜,就是我们的一个大劫了,你没有去,哪里会知道呢?那末,我就照眼前所看到的告诉大家:有一种小虫叫蜉蝣,它早上出生,不到晚上,几个钟头就死了。在短短的几小时之内,它诞生、成长、步入中年、老年,以至于死亡,也算是活了一辈子,这是我们可以看到的。至于蜉蝣是什么,你们可以去查字典。以蜉蝣的朝生暮死,和我们的人生相比,岂不是跟我们与忉利天、西方极乐世界比起来,同样的短促、无常?
有一个成语叫‘黄梁一梦’,或者称为‘邯郸梦’,这个典故是说有一个姓卢的书生,在旅馆中遇到一个道士,送他一个枕头,他枕著稍微休息一下,竟做了一个梦,梦到他怎么样出生、念书、中了功名、做了大官,甚至生儿育女,真是享尽荣华富贵。可是当他一梦醒来,店中为他煮的黄梁(黄米)饭还没有熟哩,而他在梦中,却已经过了一辈子。因此我们说:‘人生如黄梁一梦。’就是形容人生是很短促的。
因此,释迦牟尼佛认为做国王、诸侯的荣誉,没有什么了不起,好像过隙的尘埃,那么快就过去了,是那么的无常,不值得去贪爱、执著。
‘视金玉之宝,如瓦砾’,瓦,是用土烧成的;砾,就是一块大石头,把它打碎,成为小的石头。世间一般的人,都喜欢黄金、白玉,都把它当作是宝贝。当我们穿过王彬街,只要稍微留意一下,就可以看到所有的金铺,里面都是人,都在买首饰,他们认为那是很宝贵的东西。
外国有一个寓言,说在鸡鸭的面前放著两堆东西,一堆是珠宝,另一堆是谷子,鸡鸭对于珠宝,根本连看都不看一眼,更别说去嗅一嗅了,因为这些东西,对它们来说,是毫无所用的东西。可是它们看到谷粒,就会马上用嘴去啄,谷子可以让它们充饥呀!可见东西的贵贱,是因各人的观点而分别,在它的本身,是无所谓高贵或便宜的。
还有,你如果到天上去,天上所住的殿宇,所用的器具,都是七宝所成的。我们常常诵的《弥陀经》,里面说到西方是黄金为地,整个极乐世界都是黄金、七宝。将来弥勒佛到我们这个世界成佛的时候,这个世界整个是琉璃,都是透明的。我们现在挂了一串水晶,就以为了不得,很值钱的。将来你能够在当来下生弥勒尊佛,龙华三会相逢的时候,满地都是琉璃、水晶。到那时候,人们还会去相争金玉吗?还会感到它很珍贵吗?
因此,释迦牟尼佛认为不需要这么辛苦去追求金玉,在他看起来,金玉同那些破砖破瓦,碎石头是差不多的,因为这些物质,都是由‘色、香、味、触’四种原素集合而成,没有什么值得珍惜的。
‘视纨素之服,如敝帛’,纨素,是一种非常薄、非常轻的丝织品,可以说是衣料当中最华贵、美观和值钱的。敝帛,等于是破絮,破破烂烂的棉织品,指最普通的衣服。我们穿衣服,主要是为了保持我们的体温和遮羞,只要能够达到这个目的就好了,至于所穿的衣服,在质料方面,实在不必刻意去追求。因此,释迦牟尼佛认为,你不要以为穿著很贵的、很漂亮的衣服,就很神气了,在他看起来,只要是穿著整洁,即使是普通的粗衣,它的价值跟纨素之服是一样的。
我曾经在报上看到一篇文章,说到现在一般上流社会妇女,为了赴宴会,永远都少了一件衣服。虽然橱子里的衣服挂得满满的,但是挑来挑去,总是不合身,颜色、质料都不相配,永远都不满意,这就是对穿著太讲究了。我们学佛、听讲经,希望能够依照佛所教导的去做,在衣著方面,不要太挑剔了。
‘视大千界,如一诃子’,大千界,就是佛经上常常提到的‘三千大千世界’,简单地说,就是我们所住的依报(地球)。依科学家说,整个的宇宙有千千万万的星球联合在一起,地球只是其中的一个。但是,佛教以四大部洲为一个小世界,等于现今所说的地球。集一千个小世界,就是一个小千世界。一千倍成为一个中千世界,又一千倍,成为一个大千世界,通常称为一个佛土。因为有三个‘千’,叫做三千大千世界,这就是佛教的世界观。整个佛所教化的教区,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,是个很大的环境,但是在佛眼看起来,一切都是唯心的,大千界和诃子都是一样的。
诃子是什么呢?它是一种药树的果子,全名叫诃黎勒,体形像芥子那样,小小的,从虚假的体形来看,它当然不能够跟三千大千世界来比较,就它的本性来衡量,三千大千世界和诃子,同样是地水火风四大所组成的,所谓‘芥子纳须弥,须弥纳芥子’,大小本来就是一如的。因此,在佛看起来,大千界和诃子都是一样的。
‘视阿耨池水,如涂足油’,阿耨池,是阿耨达池的简称,‘无热’的意思,它位于印度香山的南边,雪山的北方,池水非常清凉,周围有八百里,是印度河流的发源地,著名的恒河,就是由这里发源的。涂足油,由于印度属于热带的地方,人们常常被蚊虫咬伤,必须擦油,才能够消炎防毒,这称为涂足油。在佛眼看起来,阿耨达池的水虽然很多,跟涂在脚上那一点点的消毒油一样,无所谓多少的差别。
以上所讲的王位、金玉、纨素、大千界、阿耨池水等五种,是以佛眼来观察,世间法都是虚假的。接下去自‘方便门’到‘如四时木’,所讲的是佛眼观一切出世法都是如幻如化的,主要是为了破除众生的执著。
‘视方便门,如化宝聚’,方便门,为了教化众生,在真实的一乘法门之外,另施设的种种法门,好像三乘、五乘,都是方便门。好像《法华经》所说的化城一样,那是释迦牟尼佛为了劝诱他的弟子发菩提心,行菩萨道,以期达到成佛的目标,说要到一个宝所,那地方太远了,前面有一座城,大家快走吧,等一会就到了。其实,那是变化的城,只是方便的施设,这就是方便门,表示不是究竟的。它虽然不究竟,却是我们修持的一个法门。这一种法门,‘如化宝聚’,就好像魔术师变戏法,神妙莫测,变化了许多珍宝,都是假的。释迦牟尼佛讲种种的方便法门,跟变魔术是同样的道理,不是真实的。
‘视无上乘,如梦金帛’,无上乘,没有再比它高上的,称为一乘,是大乘佛法最高的境界,是众生本来具足的。我们所谓成佛,并不是心外有佛,所以说:‘圆满菩提,归无所得。’菩提是觉,圆满了觉道(成佛),显现出佛性,那是我们本来具足的,始终并没有得到什么,就像在梦中获得金银财宝,哪里有实物呢?
‘视佛道,如眼前花’,佛道,是为一切众生通向成佛之道而安立施设的。所谓佛、众生,在佛眼看起来,好像是眼前的空花一样的,比如我们的眼睛,有了毛病,看到空中一朵一朵的花,那是一种幻觉。要知道,所谓佛道、众生,都是相对待而讲的,假如每一个众生都成了佛,还有什么佛呢?佛经里面说:‘佛说一切法,为度一切心;若无一切心,何用一切法?’佛说种种法,目的是为了救度一切众生,如果没有众生可度,佛何必再说法呢?因此,佛认为他说法无量,实在没有说过一个字。
‘视禅定,如须弥柱’,禅定,我们平常所说的参禅入定,那境界是如如不动的。须弥柱,佛教说我们这个世界有一座须弥山,它好像一根柱子一样,是稳定不动的。所以,在佛眼看起来,禅定跟须弥柱一样,都没有实法可得,最后还是归于‘空’性。
‘视涅槃,如昼夕寤’,涅槃,好像《心经》中的‘究竟涅槃’,就是到达成佛的境界。‘如昼夕寤’,昼,就是白天;夕,就是晚上;寤,就是醒著。本来,众生在生死当中流转,因为被无明所缠缚著,无论是昼夜,都好像处于漫漫的长夜之中,迷迷茫茫地睡梦著。涅槃,好像白天从睡梦中醒来一样,智慧的光明时时遍照一切,因此,日夜都是清醒著。
‘视倒正,如六龙舞’,倒,就是颠倒,凡夫都是愚迷颠倒的。正,就是正见,圣人有智慧,都保持正见的。但是,颠倒与正见,都是由六根来分别,所以,这个地方说颠倒或正见,‘如六龙舞’,好像六条龙在空中飞舞。过年的时候,大家都可以看到人家舞龙,头尾混在一起的。我们一个人在迷的时候,就是颠倒,觉悟成佛,就是觉者,好像飞舞的龙,首尾相换,是很快的。所以,依佛眼看起来,倒与正,只不过是一体的两面,没有什么差别的。
‘视平等,如一真地’,《金刚经》说:‘是法平等,无有高下’,世间的一切,都是平等平等的。‘如一真地’,真地,就是真如理地。我们本来已经具足的佛性,在我们还没有觉悟的时候,不了解什么是一真地。经过了修持,到了那种境界,就知道‘心、佛、众生,三无差别’,都是平等平等。
‘视兴化,如四时木’,佛教化众生,都是随缘说法,化缘尽了,就入涅槃;因缘成熟,他就应时来度众生,‘如四时木’,四时木,春夏秋冬的花草树木,春天花开,夏天茂盛,秋天凋零,冬天枯萎,由兴盛而腐化,不停地循环。依佛看来,教化众生的时节因缘,正像世间四季的花木,随著时序而变迁,没有什么好执著的。
以上佛所举的世出世间法,主要说明一切是虚假如幻的,目的是要破除我们的贪爱和执著,放下一切,自自然然地修持,用心去体会。
诸大比丘,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这是流通分,是每部佛经三分结构的最后一部份,可以说是本经的结束。
‘诸大比丘’,诸,表示数量很多,包括所有参加释迦牟尼佛讲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,在座的听众──比丘、比丘尼、居士,以及诸菩萨、天人。‘闻佛所说’,听完了佛所讲的这一部经。‘欢喜奉行’,大家内心感觉到无限欢喜,真是法喜充满,都愿意依照释迦牟尼佛所教诫的去奉行。当然,佛弟子的‘欢喜奉行’,本经就能够辗转流通于世间了。
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,讲讲停停的,到今天总算讲完了,诸位假如想深入研究,在中有注解,不过,本经的注疏比较少,原因是本经的文字非常浅白,很容易明白。但是,它却是一部很基本的经典,现在台湾一般佛学院,都把它作为必修的课本。我们要是能够静下心来研究,自己可以了解的,这里面有很多做人的道理,很值得我们深思反省,能够去力行,这是最重要的。
|